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2岁英国乡村大龄剩女,她是如何写出6部享誉世界的爱情小说?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这条“真理”,出自《傲慢与偏见》的开篇。这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爱情小说,被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

她一生只活到42岁,创作出6部传世经典爱情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

简的小说,描绘了英国乡村绅士淑女们的日常生活与婚恋风波。作品风格诙谐之中兼具嘲讽,让人读后,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200多年前,简倡导的婚恋观极为前卫,对现世人们依旧影响深远。

简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她的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据说,连乔治四世都曾为她的作品痴迷过。

然而,这位备受尊崇的女作家,却终身未婚;她把最美最纯的爱恋,全部倾注于“写作”之上。她的写作经验,一定有值得学习之处。究竟是什么呢?

01 博览群书,激发早期创作灵感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用在简·奥斯汀身上,再合适不过。

1775年12月16日,简·奥斯汀出生在英国乡下小镇。家中有8个孩子,简是第7个孩子,也是两个女孩中的妹妹。简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家境算不上富裕,简因此没上过正规院校。她的启蒙学堂,是父亲的藏书阁。

奥斯汀先生的藏书,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小小年纪的简,在这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切——从历史到诗歌,从传记到小说。读完的每个故事、每个人物,都深深地印在简的心中。

简所处的时代,哥特式冒险与爱情小说,矫揉造作的题献之风,充斥着英国文坛。

简不喜欢这样没有烟火气的文字,她暗自在心中埋下一颗创作种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全新的故事;让读者可以认出自己的模样,并且会心一笑。

随着大量阅读,简的创作兴趣被大大激发出来。起初,她只把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尖锐评语,随手写在书的边边角角;12岁那年,简便开始尝试写短小的戏剧和故事,一直持续到18岁。

每写好一篇习作,简会饶有兴致地“朗读”给家人。家人们非常捧场,认为这是一种“至高无上享受”。哥哥们离家上学和远游时,简还会寄去诙谐幽默的家书。使得他们在开怀大笑时,暂且忘却思乡之苦。

就这样,年少时期的简,一直在大量阅读与练习写作。到简十六岁时,已经写出了数量可观的作品。之后,二十几岁出头的年纪,简已完成三部小说的创作。

从简早期创作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博览群书是基石,激发了简的创作灵感。只有大量输入,才能自由输出。

一次偶然,我进入“十点读书”直播间,听到了衡中状元、北大才子“刘嘉森”的励志故事。

他从衡中568名逆袭成高考状元,他将这段高考回忆写在新书《心的力量》里。他在书中写到:“阅读才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事,也是到目前为止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事。”

如果你也想轻松写出优秀作品、出书立著,从此时此刻起,开始阅读吧。

02 持续练笔,保证作品最终出版

《神秘岭》作者木值说过:“写作就如做菜。”

一道美味佳肴,必备因素有:鲜美的原材料、合口的调味料、精湛的厨艺。

一部不朽巨著,更需要具备:鲜活的写作素材、高超的驾驭能力、不断精进的文笔。

要做到这三点,写作者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持续练笔、持续创作、笔耕不辍。

简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埃莉诺和玛丽安》《第一印象》《苏珊》这三部作品,都是简年少时期创作完成的。其中,《第一印象》曾由简的父亲寄给出版商,却遭到无情退稿、拒绝出版。

简并未因此感到沮丧,立刻着手改写《埃莉诺和玛丽安》,最终将它命名为《理智与情感》。

后来,简也试着将《苏珊》手稿卖给出版商,足足等了6年之久,仍未见出版。

简绝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作家!人到中年,父亲离世、生活变故、婚恋受挫,让简一度无暇静心写作。直到1809年,简34岁定居查顿后,又马上恢复了写作,持续练笔、持续创作至42岁临终最后一刻。

历经一系列人生变故后,简的思想愈发成熟。

她的创作之笔,在一张小小的桃花心木写字台上勤奋耕耘,奋笔疾书——她不断书写新作品,持续改写旧作品,始终为作品出版做着充足准备。她人生最后五年创作的作品数量与早年一样多。

由此可见,写作是一门手艺。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日积月累地勤奋努力与刻意练习。

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深感懊悔与惭愧。

四五年前,正值自媒体红利期,各类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当时,我跟风开始学写作,参加了弘丹老师组织的第6期“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结果,我的写作之旅,开始于这21天,也夭折于这21天。

当时的我,如果能坚持笔耕不辍,现在的我,会不会已经小有所成了呢?而今,重新开始写作,我下定决心,告诫自己:“持续不断地写下去,永远不要放弃;终有一天,你也可以实现你的写作梦想。”

03 精修细改,蕴藏非凡作品奥秘

有人这样评价简:“她就像一个画家用画笔润色,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故事,让它们越来越好,直到每一个词都完美。”

这个评价,一点都不为过,且在简的手稿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简的手稿中,有最坏的开篇、有最坏的结尾,还有令人费解的章节。

简的手稿上,字迹如麻,随处可见增删修改的各种细节,以及替换原有内容的空白贴纸。简的手稿里,还会预留页边空白,标记出提意见人及对应建议,便于修改参考。

简完成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于1816年7月写完第一稿;8月,身体每况愈下的简,丝毫不受影响,果断开始重写结局,不断修改完成终稿。

在《简·奥斯汀:在爱中成就自我的一代文豪》这本书中,有一副插图令我印象深刻——它是《劝导》中的一页手稿。

这份手稿上,字迹密集,或补缀、或书写,涂了又改,反复增删;尤其是中间部分的改动,几乎像是重写了一遍。

令人遗憾的是,尚未看到这部作品问世,简便在第二年因病离世。次年,简的这部临终仍在修改结局的小说——《劝导》,终于成功出版上市,受到世人喜爱。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作家,都非常重视修改文章。

贾岛“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古代先贤重视语言锤炼、经反复推敲之后得来的佳句。

曹雪芹写《红楼梦》增删五次,钱钟书创作《围城》修改上千处,刘绍棠定稿《地火》删去20万字,是国内名家对待作品修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外国文豪,更是不胜枚举。英国诗人拜伦,直到最后一刻不得不交稿时,才被迫停止修改文稿;法国作家福楼拜,手稿仅写一行内容,其余九行空白用来修改;美国作家兼记者海明威,写文改稿跟福楼拜极为相似。

一代文豪,尚且能耐着性子,不断锤炼语言、润色人物,持续精雕细琢自己的作品。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普通人呢?“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就是这个道理。

04 写在最后

博览群书、持续练笔、精心修改,这是简·奥斯汀教给我们的三点写作经验。

博览群书,保证优质输入,可以帮助我们拓展眼界思路,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持续练笔,保证笔耕不辍,可以帮助我们精进写作水平,为写作创造无限可能。

精心修改,保证精益求精,可以帮助我们改出优秀文章,为写作扫除最后障碍。

写作路上,让我们不断前行,一起打怪升级!

如果你也读过她的作品,快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对她或者她的作品的感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世界十大小说之一,深悟《傲慢与偏见》中十句格言,句句醍醐灌顶
年近六十才开始写作,摘获布克奖,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傲慢与偏见》:真正的门当户对,在于精神的势均力敌 | 文艺学堂
简·奥斯汀逝世204周年|走进这位作家的一生,一起重读她的经典作品
第205篇:方寸讲文学(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