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怕吃亏的人,太算计的人,世界会越来越逼仄

因为怕吃亏算计,还不太严重;为了利益去刻意算计别人,就把品德坏了。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有时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这就是吃亏是福,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得失之道。小处吃亏,大处受益;暂时吃亏,长远受益。不断吃小亏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人脉的过程,厚积薄发,你的成功的天窗会在有一天被你自己不经意打开。 让人一步真的是吃亏吗? 

常言道:让人一步,天宽地阔。一些人把让人一步视为软弱、无能,认为让掉了人的尊严。然而恰恰相反,让人一步,正是宽大胸襟的体现,也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 

在现实中,聪明人会甜言蜜语地巴结强势者,曲意奉承,说假话哄强势者欢喜,而老实人不会这样做,所以强势者总是喜欢聪明人。在一个单位里,聪明人干活并不一定认真,也不一定刻苦,有些聪明人干脆就是偷懒磨洋工,可是聪明人在领导出现时,立刻就非常认真地干起活来,干得非常卖力,比所有的人都干得好,于是领导就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然,这正是聪明人希望的效果。而老实人不是这样,领导在,也是那样干,领导不在,也是那样干,所以当领导偶然出现时,老实人看起来工作并不突出,远远没有聪明人的干劲大。 

在社会上,聪明人会用邪门歪道,比如排队买火车票,聪明人会插队,就容易买到票。坐公共汽车,聪明人会强挤硬抢着上车,就容易坐上座位。 

聪明人走路,自然喜欢走捷径,因为两点间直线距离最近,捷径最省脚力,至于脚下的花花草草,反正又不是自家的,踩了就踩了。 

聪明人过马路,不管红灯还是绿灯,抬脚就走,这样才最节省时间,并且警察对闯红灯的行人无可奈何;聪明的司机在没有摄像头与交警的监督时,对闯红灯也是满不在乎,无人监督,闯了还不是白闯。 上公共汽车,如果没有铁护栏或者志愿者在旁边监督排队,就会争抢上车,谁的力气大谁会抢谁就先上,自觉排队的规则无人理睬--当然,也不是完全无人理睬,只不过遵守这个规则的人往往是最后上车。 在社会上经常会有不愿吃亏、心胸狭窄的人,往往遇事就会无理搅三分,有理更是顶破天,只一味想在是非纷争中攫取最大的利益,往往忽视自己也是这个利益团体中的一员。被私欲和“不吃亏”蒙蔽了双眼,势必要遭受更大的损失,最终失去的反而更多。于是,到头来,“失道寡助”,自己在朋友圈中、同事关系网中成了孤家寡人,得不偿失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失去了快乐的动力,最吃亏的反而是“处处不想吃亏”的自己。 

不怕吃亏才会心底坦荡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古人的话值得算计者时刻铭记在心。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人,为了名利与权势,金钱与美色而算计他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可耻目的,人们称这种人为小人。自己没有什么真本事,而算计他人却很有一套,对别人拥有的东西垂涎三尺,欲占有之而后快。这种小人在被扭曲心态与强烈占有欲的驱动下,策划一个比一个狠毒的诡计与陷阱去算计与陷害他人,什么卑鄙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算计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田野里有两只老鼠,一白一灰。白老鼠和黑老鼠是好朋友,整天形影不离,互相帮助。它们整天为生存忙忙碌碌,日子很平淡,也算过得有滋有味。 

一天白老鼠和灰老鼠一同去森林觅食,意外地发现了一箱珠宝,它们高兴极了。它们想,有了这箱珠宝,就会过上一辈子荣华富贵的生活,它们决定把这只珠宝箱运回家。于是它们轮流背着那只沉重的箱子向家走去。走了很长时间,它们觉得又累又饿,于是决定坐下来歇歇脚,吃些东西,然后再走。经商量,由白老鼠去寻吃的东西,灰老鼠负责看守那箱子珠宝。 

白老鼠一边寻找食物一边想,那只珠宝箱运到家后,得分给灰老鼠一半,假如那一箱子珠宝都属于自己该多好呀,这样才算得上圆满。它心里开始恨起了灰老鼠,它恨灰老鼠与它平分这一箱子珠宝。它大脑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将灰老鼠杀死,那么这一箱子珠宝不就全属于自己了。它越想越兴奋,口中哼起了小曲。它寻思,用什么办法杀死灰老鼠呢?它忽然发现有人在地上放了毒饵,它赶紧将毒饵放进手中的食物中。它想好了,回去后,就说自己已经吃过了,这些食物是给灰老鼠吃的,灰老鼠怎么会想到食物中有毒呢。它觉得,那箱珠宝全是自己的了。 

灰老鼠静静地看守着那箱珠宝。它心里渐渐产生了一种不满足之感,它想,要是白老鼠不回来就好了,那么这箱珠宝就完全属于自己了。进而又想,即使白老鼠回来了,我照样可以杀死它。主意打定,它便寻求杀死白老鼠的最佳办法。 

它偶然发现了人放在树底下的鼠夹。于是,它决定利用这只鼠夹来杀死白老鼠。它慢慢地将鼠夹移到白老鼠回来的必经之路上,并对鼠夹进行了掩盖,以使白老鼠不能发现。 

白老鼠兴冲冲地回来了,它没有注意到路上的杀机,一下子就踏在鼠夹上,鼠夹啪的一下,将白老鼠的五脏六腑都打碎了,白老鼠痛苦地挣扎了几下,便断了气。灰老鼠大喜过望。它看了看死去了的白老鼠,说:你不要怪我,我实在是太爱这箱珠宝了,这样我就圆满了。它拾起白老鼠扔在地上的食物,心想,吃饱了,再赶路。  

它狠吞虎咽地吃完了白老鼠带回来的食物。它刚想去扛那箱子,猛然觉得腹中剧烈地疼痛,越来越重,如刀割,如针刺,它满地打滚,痛苦挣扎着,不一会儿就死去了。 

小人上面有强人,算计别人到时就会有人来算计他,算计别人最终是在算计自己,不要以为就自己最聪明,把别人当傻瓜。 

古时,有一个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哥哥不愿意吃亏。弟弟则忠厚老实。一天父亲拿出了两块铁,一块如同鹅卵石,另一块坑坑洼洼,薄厚不均。他对两个儿子说:“这两块铁,你们一人挑一块,拿它去砍三天的柴,谁砍得多,我就把咱家里的鹅作为奖励。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哥哥一看,砍柴刀当然是越锋利越好,于是拿走了那块坑坑洼洼的铁,结果越用越钝,三天下来,只砍了一担柴。而弟弟则把鹅卵石似的铁拿走了,他先把铁磨成刀,然后去砍柴,三天下来,他共砍了四担柴,结果获得了奖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刚开始弟弟看上去是吃了点小亏,其实,越是甘心吃亏的人越吃不了亏,他们的结果绝对坏不了。总是担心自己吃亏的人,最终必定会吃亏。  

吃亏是一种境界一种睿智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事之道,不能不说,“吃亏是福”是超越时代的智慧。 可是,现在的社会态势毕竟是物欲横流,崇奉金钱,人们一个比一个精明,竟相比较的是谁更有本事趋利避害,哪一个还会“吃亏”呢?哪一个还会认为“吃亏”是一种“福”气呢?谁还为“吃亏是福”充当“傻冒”的角色? 其实,往往傻人更有傻福。 

看过《阿甘正传》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吃亏是福”这四个字的含义,一个老实纯朴,一直处于劣势的人反而比那些精明强干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吃亏,自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当你失去某些东西的同时,你也会获得另外一些东西。 不要怕便宜了别人 小损失大收获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你最不想吃的但却经常能吃到的是什么?答案是“吃亏”。几乎在所有人的意识里,亏吃不得。亏到底吃得吃不得呢?我们首先看看“吃亏”二字的渊源。 

相传它的来源是这样的:有个小伙子叫李三,因赌博成性而倾家荡产,最后流落街头,成了乞丐。一次,他已两天没吃一口东西了,再不吃东西就得饿死。他想出个招,即使被打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李三来到一家饭馆,对店主的说:“给我来个‘亏’,我好长时间没吃 

亏’啦!”老板愣住了,“什么是‘亏’,这个‘亏’怎么做?”  

“你们这么大个饭馆,连个‘亏’都不会做,太没水平啦。我告诉你们,把面和好,擀成饼,把肉馅放在饼上,卷起来放到笼屉上蒸,一袋烟的工夫就好。”

“客官,那你慢慢喝茶,一会儿,‘亏’就好了。”老板陪着笑脸说。 

一会儿,“亏”出屉了。李三三下五除二,将几笼屉的“亏”一扫而光。然后趁老板不注意,就溜之大吉了。老板发现后,着急地说,那人吃了我的‘亏’还没给钱呢?众人知道原因后,开玩笑地对老板说:“人家吃了‘亏’,为什么还要给你钱?这是你亏欠人家的,吃你是应该的,还管人家要什么钱?”  据说从此后,吃亏就成了一句口头禅流传下来。虽然这里的“吃亏”和我们现在所谈的吃亏意义相反,但其中“吃亏是福”的道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段极富哲理的发人深省的话,“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两字相互牵连着”。在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事时一门心思只考虑不能便宜了别人,但却忽视了于自己是否有利;有时候不能便宜别人就得自己吃亏,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怕便宜了别人,“便宜”别人又“得益”自己,何乐而不为呢?不过你一定要记住:有时候急于成功,反而会适得其反。 

石崇是晋朝著名的大财主,他官至卫尉,富可敌国。有个叫孙秀的高官非常嫉妒石崇的财富,曾几次借机要石崇贡献些财富,石崇却装聋作哑,故意不理,孙秀愤恨不已。 

石崇有一爱妾绿珠,美貌非常,孙秀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却无法割爱,断然拒绝,孙秀于是更加嫉恨石崇。 

后来淮南王司马允犯了事儿,孙秀主抓此案,乘机诬陷石崇跟司马允一起作乱,把石崇的外甥欧阳建等人一并起诉,收进了监狱。石崇长叹一声:“那些家伙们是看上了我的财产啊!”执行的人于是问他:“知道如此,你何不早把它们送人!?”石崇无言以对。不久石崇就被正法,家产也全部被抄没了。 不能吃亏,最终得吃个大亏。相反,那些能吃得亏的人却总能在不如意中找到一飞冲天的机会。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一个不能吃亏的人,会在斤斤计较中丧失了更多的资源,得小利而失大利。相反,能吃亏就收获了“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性格形象,就能够在沉淀中有了“厚积薄发”的资本。 

有些事你吃亏就是占便宜 

俗语说,吃亏就是占便宜。这话从得与失的层面说似乎有道理:失去一些,得到的更多。可是,占便宜,占谁的便宜?存有“占便宜”的侥幸心思,良心就有了亏缺,不可取了。 

其实,古代的事例对当今社会依然有借鉴作用,例如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管仲家贫,出资就少,鲍叔牙不计较,生意赚了钱,管仲要多分,鲍叔牙也不计较;两人一起去打仗,冲锋时鲍叔牙冲在前面,管仲躲在后面,败退时管仲又跑在前面。管鲍是好朋友,但吃亏的好像总是鲍叔牙,但在他看来,这根本不算是吃亏,因为他非常了解管仲,知道他家贫需要钱;更知道他孝母,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鲍叔牙所作所为并非为了求福,但却赢得了友情,造福于齐国的霸业,甚至可以说造福于中国古代文明。因为有了他的帮助,才有了管仲后来的辉煌,才有了那部《管子》 。 

刘震云写过《一地鸡毛》,市侩哲学信奉者眼里看到的多是一些鸡毛,一地鸡毛或者半地鸡毛,而且为了几根鸡毛就能闹得鸡飞狗跳,但闹腾的结果仍然是一地鸡毛而已。“吃亏是福”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不矫情,人活得像春风一样。 把眼光放长远 出口往往在低处 

在人生的漫长历程中,吃亏和受益是互为存在、相互转换的一对矛盾体。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受益,处处占便宜,有些事情当时即使真得受益了,最终导致的结果仍有可能是吃亏。而有些事情表面上看,可能是吃亏了,但事后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受益的结果。 

1908年,美国有一个叫希尔的年轻人去采访了美国最富有的人 钢铁大王卡耐基。卡耐基在与希尔交谈后,很是欣赏希尔的才华,于是卡耐基就对希尔说:“我要向你挑战,在此后20年里,你要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研究美国人的成功哲学上,然后得出一个答案。但条件是:除了写介绍信和为你引见这些人外,我不会为你提供任何的经济支持,你肯接受吗?”虽然没有任何的酬劳,但是,希尔相信自己的直觉,于是他爽快地接受了挑战。答应不要一丁点的报酬,为这位富翁工作20年。在一般人看来,希尔吃了大亏,因为这20年对于希尔来说无比的珍贵,正是他年富力强、最能创造利润的时期。 

最终的结果是,希尔获得了远比他应该得到的报酬还要多得多的回报。在接受挑战后的20年里,希尔在卡耐基的引见下访遍了全美国最富有的500名成功人士,写出了震惊世界的《成功定律》一书,并成为了罗斯福总统的顾问。 

希尔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在于他有吃亏的精神,这就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后来,希尔在回忆这件事情时说:“全国最富有的人要我为他工作20年而不给我一丁点儿报酬。一般人在面对这样一个荒谬的建议时,肯定会觉得太吃亏而推辞的,可我没这么干,我认为我要能吃得这个亏,才有不可限量的前途。”  

中国有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实证明,很多时候当下的吃亏,未必就是坏事。更多的时候,损失蝇头小利反而会换来巨额的大利。切不可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而落入“鼠目寸光”的俗套,为人处世时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否则,你就会在斤斤计较中错失获取更大收益的机会。有时吃亏能显现一个人的本质。

可能有人会问,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怎么能说吃亏反而是福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吃亏的人,一般来说都会得到旁观者的同情,不但赢得好人缘,还会在道义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自己构筑了坚实的人脉。 

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面前不是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是惟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赏识他人。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也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赏识。所以,吃亏表面是祸,其实是福;占便宜表面是福,其实是祸。 

有个私营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者,几乎都是肯吃亏的人。相反,那些一事无成、庸庸碌碌的人,多半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因为吃亏的背面是福气,接纳了吃亏,也就进入了福地。 

学会了吃亏就是懂得了纳福之道

“吃亏”大多指物质上的损失,倘若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

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之贪欲搞坏了长久的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老李上中学的儿子是学校的足球队员。在一次客场比赛时,对方一名球员死盯他不放,一次他起脚破门,那球员眼看盯不住了,就朝他膝盖猛踢一脚,他应声躺在地上,被救出场外。对方球队论水平比他们差一截,但由于他这位主力队员受伤,影响了全队的情绪,最终他们队以0∶1输给了主场队。 

比赛结束后,老李的儿子气哼哼地被同学送回家。正在厨房做晚饭的妈妈看见儿子一拐一拐地被人搀扶回来,急切地问:“儿子,你怎么了?”妈妈的话刚出口,他就哭了起来。他对妈妈讲了今天踢球的事。妈妈非常生气,抓起电话打给老师,请求老师让儿子退出这既影响学习又要挨打的球队。过了一会儿老李下班了,听到母子俩高一声低一声的对话,看了看儿子的伤腿,他对夫人说,没伤着骨头,过几天就好了,孩子受点气也没什么不好,古人有句话,吃亏是福嘛! 

儿子不爱听爸爸这么说,心想是爸爸不疼爱自己,但又不好反驳,于是在心里记了爸爸一笔。 

一天,儿子到同学家玩,看到同学家的客厅里挂着两幅拓片,一幅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另一幅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德人情之平,内德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吃亏是福”。 

他对同学说:“这两幅拓片上的话跟我爸爸教训我的话一样。”同学说:“我爸爸也经常拿它教育我,还说这是修身之道。” 

吃亏能锻造和打磨人的承受能力。学会甚至习惯了承受,你做起事来就百折不挠,自己倒了自己爬起来,在哪儿倒了在哪儿爬起来,成了一粒蒸不熟、煮不烂、打不碎、响当当的铜豌豆。 

与人相处中,如果从来不吃亏,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孤家寡人,因为别人很难愿意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一不小心就吃亏,有谁愿意?除非别人愿意吃这个亏。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在许多时候乐意吃亏,别人与我们打交道就会放心,就会愿意与我们打交道,而且只要别人是一个正常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报!这里有一个先后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先吃亏,别人在适当的时候才会主动吃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逐步融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文|情商最高处,就是在恰当的时机赞美他人。
翻云覆雨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都说管仲人品不好,鲍叔牙不听,两人各为其主,管仲果然出手狠毒
春秋史上活得最像人的名相
预见能力超强的管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