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史上的奇特战例:敌军占尽优势,却忽然不打了,主动要求投降

1947年1月10号,一支不足百人的部队被几十倍多的敌人团团为主,面对弹尽粮绝、后无退路的境地,连长朱兴振手里捏了一把汗,已经做好了为革命牺牲的准备与决心。

对面的敌军突然有了动静,朱兴振和战士们紧绷的神经一下就上来了,纷纷拿上仅剩不多的枪支弹药,准备作殊死一搏,哪怕是死,也要拉上一个敌人垫背。

朱兴振

奇怪的是,对面的敌军没有发起冲锋,而是从一个隐蔽的掩体后面,钻出一名士兵,高喊着:“投降啦!我们不打啦!”

朱兴振顿时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其他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也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是个啥情况。

因为敌军占尽优势,却忽然不打了,甚至主动要求投降,这怕不是有什么幺蛾子?

自古便是弱者臣服于强者,输家臣服于赢家,哪有什么优势兵力主动向几乎穷途末路的残部投降的呀,这戏剧性的一幕并不是什么电影或者小说的情节,而是真真正正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钜金鱼战役中的事件。

钜金鱼战役

1946年底,面对滑县战役的失利,国民党卷土重来,打算消灭我党的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而攻占邢台、邯郸等地;打通平汉铁路。

面对国民党的气势汹汹、有备而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河南背部地区与敌人周旋了大半个月也寻不到好的进攻机会,无奈之下准备南下,打算连同山东与华中野战军徐州、巨野、金乡等国民党防御力量薄弱的地区以此来开辟新战场。

于是,在1946年12月22日,冀南军区开始进攻山东聊城,钜金鱼战役正式打响。

战争一直延续到1947年1月初,其中国民党第70师140旅驻扎在山东省鱼台县巩堂镇的几个小村子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18旅52团接到命令准备向敌人发起进攻,52团共三个营,分别进攻不同驻扎点的敌人。

一营进攻的敌军数量较少,很轻松地就完成了任务,三营受到敌军猛烈的炮火反击,伤亡惨重,不得不停下进攻的脚步。

而二营遭遇的则是敌人的主力部队,不仅要对抗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敌军,还要防止其他地区的敌军前来支援,对我方部队进行反包围。

面对敌军的炮火,二营的几个连先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有生战力和武器装备不断地折损、战场优势向敌军倾斜的情况下,二营四连的连长朱兴振果断做出决定,打算挖筑简易防御工事,以防止战事形势向对我军不利的方向继续发展。

孤胆英雄

朱兴振出生于1915年的山东长清,1938年加入游击队,同年加入共产党,虽然带兵打仗的资历不算老,此时也只是一个连长,但他在战场上的胆魄与勇气可不是谁都有的。

1940年5月,才有两年上战场经验的朱兴振奉命攻打山东省成武县袁堂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

国共两党早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就达成了合作抗日的书面协议,但这种团结所有国内力量共同对抗外敌的方案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

所谓国民党顽固派,就是不顾抗日大敌、坚决反共的国民党人士,他们坚决地支持“攘夷先安内”;

后来1941年的皖南事变就是国民党顽固派暗中策划的,并且囚禁了当时新四军的军长叶挺

因此,当时朱兴振他们遭受的顽固派的火力打击丝毫不比日本鬼子差,特别是顽固派部队固守石寨高楼,没有重火力的加持根本拿不下来。

朱兴振脑门一拍,立马集齐全排47枚手榴弹绑在身上,随后只身突进到炮楼附近徒手投掷,受到连续轰炸的敌军难以抵抗,对着朱兴振射击又怕引爆更多的手榴弹,无奈缴械投降。

抗日战争结束后,一些日伪军在日本战败后拒不投降、固守一隅。

1946年,朱兴振参加攻打驻防济宁城的日伪军,负责主攻的他仅用十分钟就成功破城,在随后的巷战中和三名士兵勇敢对抗百余名伪军的反扑,不仅自己毫发无损,还夺了伪军司令的指挥刀。

朱兴振神勇地打仗表现使得所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这些疯狂的作战经历成功让他获得了“孤胆英雄”的外号。

难啃的硬骨头

但这次,朱兴振是真的遇上硬骨头了,对面140旅的旅长叫谢懋权,同样来头不小。

谢懋权190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县,要说朱兴振是靠自己摸爬滚的江湖高手,那谢懋权就是受教于名门大派的豪门弟子;

谢懋权毕业于风云人物辈出的黄埔军校,抗日战争期间就先后担任高级参谋、副师长等重要军职,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战经验那都比朱兴振好得太多。

果然,天刚微微亮,驻守的敌军立马就发现了趁夜色挖驻的工事,于是安排了几十挺机枪对朱兴振等人疯狂射击,一边进行火力压制,一边派出一个营的部队进行抢攻。

如果敌人成功突进到防御工事的外围,那躲在工事里面的解放军就变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战场上的局势瞬间发生了转变,国民党变成了进攻方而解放军变成了防守方,面对敌人的攻势,朱兴振当即命令全连的士兵掩蔽在防御工事内,等敌人靠近,再向敌人投掷手榴弹。

面对飞袭而来的手榴弹,敌人猝不及防,一个个冲锋的敌人都被炸倒在地上,谢懋权不得已停止了进攻。

就这样,双方谁也攻不下谁,战场局势又回到了僵持状态。

但不出一个小时,对面的阵地上突然走出一队士兵,领头的人举着白旗,朝朱兴振这边大喊:“请你们不要再打啦,我们投降!”

朱兴振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儿,就看到那队人后面还跟着一辆大板车,上面紧紧密密地堆了不少麦梗秸秆,立刻反应过来,火速高喊:“对面有诈,准备射击!”

话音刚落,对面阵地机枪就齐刷刷地向朱兴振等人开起火来,板车上的秸秆突然被掀开,钻出一股人马向解放军阵地这边冲来。

朱兴振迅速让连里的士兵反击,阻止了敌人的冲锋,那群假投降的敌军来不及反应,大多数被解放军给扫射死。

虽然敌人先后两波攻势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也让朱兴振感到难以应付,他觉得必须把兵力集中起来增加火力,这样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朱兴振刚想跟营长汇报,却被队员告知,不仅营长、教导员已经战死,就连其他连队的主要干部也都伤亡惨重,朱兴振立刻感到大事不妙:

敌军的兵力本来就比我们多,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交战,敌人肯定摸清了我军的总兵力和伤亡人数,如果刚刚假投降的诡计没有将我军拿下,那他们肯定会依靠火力和兵力优势强攻我军。

朱兴振没有再多想,在情况不容乐观的时候挺身而出,主动派人通知各连队的战士:情况危急,现在全营都听我指挥!

绝境逢生

朱兴振将全营的士兵都组织起来,才发现整个营的兵力已经不足百人,他重新分配了剩余的枪支弹药,给他们布置了作战方针:

敌人冲锋时,用手榴弹炸敌人最密集处;对于零散的敌军就用枪支射击以减少手榴弹的使用;如果敌人重点进攻某一处或者突破了防御工事,就适当转移,防御工事很简陋,但就是因为简陋灵活转移才十分的方便。

不足百人的部队就是通过这样的战术顽强地击退了敌军一次次的出击,但同样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弹药已经开始捉襟见肘,战士们也因为长时间的作战而疲惫不堪。

朱兴振不得不仔细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是撤退吗?如果撤退,那人数众多的敌军也会迅速追击上来;如果硬守,那被攻破防线是迟早的事;求援呢?根本来不及,对面如果全军出击最多半个小时就能结束战斗。

正当朱兴振感叹山穷水尽的时候,对面敌军那边儿有了动静。

只见对面走出来一个人,手拿着白旗,说:“别打了,我们可以投降,先谈判!”

“又来这招?”朱兴振刚想下令射击,却发现对面只有那一人走到阵前,他的军装也不是普通士兵的军服,而是军职不低的副官。

朱兴振没有命令开枪,而是放那人过来了解情况,事情的真相很让朱兴振意外:对面是真的想投降。

就这样,对面两千多人没有对我军发起进攻,反而老老实实地当起了俘虏,直到朱兴振全部缴了他们的枪械,他才敢把自己心里的疑问抛出来,他问谢懋权:“你们为什么会投降,你们难道不清楚我们的情况吗?”

谢懋权说:“我当然知道你们的情况,就几十个人,还弹尽粮绝了。但我是军人,我很敬佩你们英勇作战、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行为,我知道就算这一战我们赢了,你们的军队也会再赢回来,你们不怕死、不怕输、不怕困难,你们就是不可逆的潮流,我们比不了!”

朱兴振就这样带领着不到百人的部队靠着人格魅力俘虏了敌军2000,在钜金鱼战役结束后,他获得了“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与嘉奖。

而那位主动带领部下投降的谢懋权,并未受到解放军方的严密关押或监视,在投降后不久,解放军就释放了他。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获释后又回到了国民党军方任职,国民党方也没有对他投降的事予以惩戒或者不信任,直到1949年国民党残部败退台湾,他也一同前往,并于1975年病逝。

《三国志》里有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朱兴振之所以会有这场传奇般的战役,大概就是因为战士们忘却生死、不惧艰险的作战而给人心理上的一种光辉!

这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战役,又何尝不是军战史中的一场特例。

参考文献

〔1〕《鲁西南战役》;《源流》;2010年09期;李伽

〔2〕《巨金鱼战役:围城打援的典范》;《学习时报》;2021年11月1日;张芃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放军战神张英才,荣获特等功9次,还打死了敌人军长!|轻武专栏
55年韩先楚预授中将军衔,为何会成为上将?毛主席:韩有大功劳
同为十大将,粟裕和陈赓哪个更厉害?​
解放军中将回忆解放锦州战役:双方棉衣被炸碎如同下雪,东野600多
配水池战斗:800余人的营最后只剩22人,营长后来被授予中将军衔
他被7倍敌军包围,率部杀出后林帅不相信:你是团长?才27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