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七品知县送错300两白银,8年后却连升五级,官至四川总督
userphoto

2022.07.19 山东

关注

晚清咸丰年间有一位底层官员,本是出身微末之家,后来读书也只中了个举人,被分配到做了个小小的县令,虽说在任期间政绩干的不错,但以他没有家族背景、官场人脉,在当时靠拉帮结派升职的官场上,是几乎没有可能走到太高的位置的。

可这个热闹不仅没有仕途受阻,反而奇迹般地一路从清河县令调任江宁布政使、漕运总督、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四川总督,升职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在整个同治时期,是与李鸿章、左宗棠等其名的大人物。

而在这一切不寻常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晚清最知名的人物、权倾三朝的老佛爷慈禧太后,可是吴棠何德何能与慈溪攀上关系呢?

恐怕没人能想到,慈溪对吴棠的提携竟然是出于报恩,而这报恩的由来又源自于吴棠早年间曾错送出去的三百两银子。

清嘉庆十八年七月,吴棠出生在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镇的一户农民家庭,他的家境十分贫寒,连书都非常困难,还有过类似于“囊萤映雪”的故事。

但吴棠虽然穷,却一直很努力,一直持续寒窗生活直到道光十五年的时候,努力终于得来了回报,他高中举人,迈入了官场的第一步。

不过晚清政府内部,贪腐横行,想要往上走,人脉、背景、送礼是缺不了的,这些吴棠一样都没有,自己也不是进士、状元,所以硬生生熬了十几年才被分配到淮安府桃源县的县令一职。

到任以后,吴棠终于得以发挥自己积淀了多年的本领,他处理政务极为勤恳,对于百姓的大小事务一概非常操心,经常穿着常服到乡下走访,当地闹土匪、发洪水他都亲身上阵一并解决,修建的防洪大堤被后人亲切称作“吴公堤”。

因为政绩做的好,三年后吴棠就被调任到淮安的另一个大县清河县去做知县了,吴棠秉承着自己一贯的风格,新官上任就开始整顿县衙内部的不正之风,抓贪腐、严禁赌博、大肆打击盗贼匪类,让清河焕然一新。

其实在当时,地方官员是很让人眼红的肥差,别看一个小小的县令品级很低,但可以捞的油水多得吓人,远超那些皇帝跟前的京官,不过京官可以“上达天听”。

所以当时的官场流程基本就是,地方官使劲盘剥百姓捞钱,然后在京官们来到地方出差的时候给他们塞上大把的钱,这样京官也就得了利益,回去以后再替地方官说上几句好话,让他们得以升官发财。

这就是官场的循环,可惜对于吴棠来说没什么用,因为他是好官,不捞钱。

不捞钱的吴棠自然没法升官,虽然他在百姓之中的名望极高,政绩也相当不错,可是没有灰色收入拿去上下打点,只能安安心心做自己的县令。

直到后来清河的上级邳州又是发大水又是闹匪患,没人管得了,中央才抽调了下面一众知县里表现最出色的吴棠去担任邳州,说白了其实也就是去收拾烂摊子。

而就在吴棠调任之前不久,他在清河发生了一件不大小的事,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他的未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之前读书的时候,吴棠有一个同窗好友,后来也走上仕途当了官,去了湖南道就职,两人有些年头未见了,某一天噩耗忽然传来,吴棠这个曾经的老同学竟然病死在了岗位上,这叫他非常伤心。

按照当时的惯例,此人的儿子会去往湖南,一路将老爹的遗体迎回家乡下葬,而到江苏境内的时候,正好会途径吴棠所在的清河县。

那时同窗之情非常深厚,吴棠本人更是很重情义的人,虽然他自己公务缠身,但还是从拮据的积蓄里一口气拿出了300两银子交给家里的仆人,让他代自己去清河码头吊唁老友,并把这笔钱交给他的儿子,聊表一番心意。

这本只是最简单的一桩人情往来,仆人领命便在几天之后前往了码头,没想到当天码头上竟然不止一家有丧事。

这个仆人办事也并非不靠谱,他上前询问:“是不是副将家的白事?”对方连胜应允,他便恭敬地把银子送给了那两名小姐,上面还附有吴棠的亲笔帖:清河县令吴棠敬上。

谁也没想到,就这样还能送错了人,等仆人回到县衙复命后,吴棠登时大惊,自己的老友家中只有一位独子,哪里来的两个女儿?

但听了仆人说的前因后果,吴棠又觉得十分奇怪,于是托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原来还那另一家在码头办丧事的原来是叶赫那拉家的副将惠征。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南方,成为清政府心腹大患,太平军从安徽金田创立后,如潮水般席卷了整个安徽境内,很快攻陷首府安庆顺江东进。

当时的惠征正是安徽宁池广太道的道台大人,按道理来说,碰到这种叛军来犯,他自然该领兵讨逆,再不济也要坚守城池待援,但惠征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溜之大吉,他拖家带口马不停蹄地就当了逃兵。

不用多说,后来政府平叛清算的时候,惠征自然被革职罢免,而且落荒而逃的行为被所有同僚一致鄙视,在落魄和忧郁之中,不久后惠征便病逝了。

他这一死,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留下寡母和四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窘迫,主要靠大姐在照顾几人,她名为叶赫那拉·杏贞。

在码头收到那份吊唁的包裹后,杏贞和妹妹也并未那么吃惊,毕竟父亲生前毕竟有些朋友,死者为大,来送点心意很正常,但她们打开包裹竟然发现里面有足足三百两银子,再看这个署名吴棠的人,却怎么也没有印象,似乎和父亲也没有太深的交情,这令两人震惊不已。

但当时正是缺钱的口子,叶赫那拉姐妹还是没有退还这笔款项,只是在心中记下了这桩大恩,留待来日相报。

三百两不是小数目,这边吴棠知道送错后,打算把银子要回来,像他这种廉洁大义的人,其实很瞧不上惠征这样的逃兵,但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想到毕竟错误出在自己,而且人家孤儿寡母正在办丧事,这时候跑去要钱,实在不雅,最终还是算了。

而后他又再掏了一笔钱,趁着老同学的家人尚未离开之际亲自给他们送了过去,不久后,便升职到邳州上任去了,公务繁忙,时间一久,吴棠也早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可是在京城,叶赫那拉·杏贞在操办完父亲的丧事后便成功入选了秀女,进宫后很快就因为杰出的相貌被咸丰皇帝看中,极为受宠,几年后更是生下了皇长子载淳,于是被被加封为懿妃,很快又变成懿贵妃,甚至被允许代批奏折、议论朝政。

1860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时,临终前遗命杏贞和皇后慈安以及八位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小皇帝同治管理政务,而杏贞是同治的亲生母亲,不久后就和慈安一起被尊为皇太后,如此便有了自己的尊号——“慈禧”。

而仅一年后,两宫太后联手发动了著名的“辛酉政变”,一举将八位顾命大臣全部打倒,实现了“垂帘听政”,从此整个大清王朝的最高权力就落入了东、西二宫的两位太后手里。

后来慈安太后因病逝世,慈禧便完全成为了国家的实际领导人,开始了历经三朝、长达四十八年的统治。

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慈禧可谓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老佛爷不知承担了后人的多少无情唾骂和指责,几乎把黑暗晚清的所有错误都要归结到她一个人头上,不过慈禧的确作恶无数,但在吴棠这件事上,她竟然记起来了。

此时的吴棠已经解决了邳州的各种问题,又重新回到清河当自己的县令去了,正值太平军、捻军等一干起义军兴风作浪,文官的出身的吴棠却怡然不惧,到处召集官兵、民兵、乡绅,几年之间转战徐州、江淮各地,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给起义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因为这样的功绩,他终于被保举授予了徐海道员的职务,官至四品。

四品官似乎很不错了,不过只要放眼去看吴棠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几乎文武双全,不论在哪里当官,政绩做的都是该地区数一数二,这样的业务能力已经远超任何一位他的同期生了,理应获得更大的奖赏。

不过很快,时间就来到了1861年,也就是“辛酉政变”发生的这一年,慈溪在正式上台以后,一刻也没忘自己的恩人,本来吴棠刚刚大升职不久,短时间内肯定不会再升,但上头的谕令很快下来——吴棠调任江宁布政使、代理漕运总署。

江宁布政使乃是从二品的封疆大吏,漕运总署更是众所周知的最肥得流油的商业衙门,而此时距离吴棠被任命为徐海道员才仅仅过去一年时间,要说背后没有人大力推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从吴棠最早就任桃源知县,一直到他升到徐海道员这个四品的位子上,花费了整整十一年的时间,决计算不上官运亨通,但在此之后,他的升职调任就像开了直通车一样,平步青云。

从咸丰十一年擢升江宁布政使,两年后他代理的漕运总督也变成了实职,再一年后,吴棠又被任命为江苏巡抚,继而升任两广总督,再到闽浙总督,同时兼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最后再度调任四川总督。

短短六年之内,吴棠的升官就像是坐火箭一样,而且历任全部是实权在握的封疆大员,同时还兼任着中央(比如六部尚书之类)的职务,甚至拥有一些单独的特权。

比如保举地方官就任的时候,竟然不必通知其上属机构,这几乎就是放权自治了,在清朝一代,如年羹尧、鄂尔泰等盛极一时的权臣才能获此殊荣。

而吴棠坐拥大权,最终从四川总督、成都将军的高职上卸任退休后,安然回到家乡,最终在光绪二年平静地去世,可谓难得的善始善终。

吴棠扇面

在吴棠为官时,他其实是晚清官场中一个十分特别的角色,首先自然是在不搞迎来送往、不大肆疏通人脉的前提下,凭借着和西太后的重要关系,几年内就从一个小县令走到了帝国的顶点。

而另一点则是,在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后,吴棠依旧保持着早年间清正廉洁、为国为民的风格,从这一点上来看,慈禧还真用对了人。

吴棠无论后来在何处做官,都依然兢兢业业克平叛乱、安定百姓,多次上奏朝廷请求免除当地百姓的各种苛捐杂税,再加上兴修水利、兴办教育。

作为一个权臣,却在民间有着极好的口碑和声誉,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当他在漕运总督任上的时候,当地百姓听说他受了朝廷嘉奖、马上要升官的时候,竟然高兴地奔走相告,可见其声名之佳。

在吴棠去世后,慈禧亲自下令在当地修建吴公祠以祭祀,并赐谥号“勤惠”,是十分难得的美谥,在清代历史上极难赐予汉人。

而吴棠的一生的确配的上这个谥号,若真说起来,他与慈禧不过是相互成就,他一切的所作所为都能够配的上自己的官位,在整个晚清黑暗的官场中尤为显得稀缺无比,因为他的勤政为民、尊师重教、清正廉洁,让他曾招抚过的各地百姓发自内心地怀念这位大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棠字
清朝一县令让仆人去送钱,仆人蠢笨送错人,结果县令因此当了总督
清朝一县令,错将300两银子送给18岁少女,因祸得福官至四川总督
陈平民 | 王茂荫与晩清封疆大吏吴棠(徽学研究)
请问清时的吴裳是怎样当上地方督抚的啊??如题,麻烦大家讲解下!! 爱问知识人
亘古难见!人品大爆发,因为把银子送错了,以致官拜封疆大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