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淮海决战下来,华野大军未减反增,从36.9万人激增到55.1万人

淮海战役规模之大,持续之久,战斗之惨烈,在解放战争中是空前的。

我60万大军对敌80万大军,在连续65天的决战中,以战胜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由于是双方大决战,我战场伤亡很大。“不少连队一个班只剩下一两个老战士”。部队需要及时补充大量兵员。而当时单靠动员参军,远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这时,华野普遍采用“即俘、即补、即战”的方法,解决兵员远远不够的问题。这种办法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其一,转化得非常快。战场上被我军俘虏的敌人士兵,绝大多数出身都很贫苦,被迫当的蒋军。这些士兵思想单纯,爱憎分明,一经诉苦启发和阶级觉悟教育,思想很快就能转过来,很快就能溶入到人民军队大集体中来。

其二,战斗得非常快。有些“解放战士”投入战斗非常快,快到什么程度呢?上午刚刚补进来,下午就能调转枪口参加对蒋军的战斗,很多人甚至连军服都来不及换。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多新军服换。

其三,晋升得非常快。11月份歼灭黄百韬兵团中解放过来的战士,到12月份围歼杜聿明集团作战时,不少人已经当上了正、副班长,还有的竟然当上了正、副排长。

不过,也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由于新解放战士穿的还是蒋军服装,以致常被友邻部队误以为是蒋军,导致自己人开火的事件不时发生,造成了一些意外伤亡。为此,粟裕“决定立即赶制10万顶军帽”发给“解放战士”,以便识别敌我。

10万顶军帽发到部队后,淮海战场上人民解放军行列中出现了大批服装特殊人员:头上戴的是解放军军帽,身上穿的却是蒋军军装。这些解放新战士与老战士并肩杀敌,一起战斗。

据统计:到淮海战役最后阶段,华野部队中的“解放战士”竟然“达到总人数的80%”。以致有人说笑话:在淮海战役上,是“共产党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同国民党军队作战”。

《陈毅诗词选集》中《记淮海前线见闻》很好地描述了这一奇葩现象:“新同志,解放最开怀。诉苦从头难尽说,壮丁远处被抓来。共打蒋独裁。”

淮海战役开始时,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统领的华野大军总人数是36.9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0.5万人,应该说,战场减员还是比较大的。但是,通过“即俘、即补、即战”办法,到整个战役结束时,华野大军不但一点没减少,反而激增到55.1万人。而增长的这部分,“除了补充几个地方团等少数人员以外”,主要是补进的“解放战士”。

——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威力!这就是正义战争的威力!这就是我军高超的政治工作的威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定国军淮海战役失败的五个生死瞬间
淮海战役:中野最大的贡献可不是歼灭黄维,而是郑州和宿县两战
黄百韬究竟有多难打?粟总坦言:一对一,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1978年谭震林谈及淮海战役时,为何大怒道: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席卷陈官庄,一战定乾坤——深度解析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最后收官
淮海战役为什么要先打黄维?未打通和友军的联系,这就是败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