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气炉内脱硝技术

烟气炉内脱硝技术

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焚烧炉、燃气轮机等的烟气会向环境排放NO和NO2等氮氧化物(通称为“NOX”),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目前国内65%的NOX是燃煤产生的,而我国又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因NOX对人体有害、引发酸雨、并且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产生原因,据专家预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随着工业的发展在未来5-10年内NOX的排放将超过SO2而成为第一大酸性污染物。NOX的排放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现有控制NOX排放的技术主要有三种:

1、分级燃烧,实施方式包括低NOX燃烧器(LNB)和燃料再燃。但分级燃烧技术对NOX的生成和排放控制有一定限度,LNB一般只有30-50%的效率,再燃的效率约为50-60%,单采用分级燃烧难以达到NOX的排放控制标准。

2、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即在催化剂表面、通过氨或尿素等含氮还原剂(N-agent)来还原NOX。一般SCR系统安装在420℃左右的烟气温度范围。虽然SCR系统能相对容易地实现80-90%的NOX降低率,但此方法存在的缺点是:需要设置催化剂反映塔、催化剂费用高、烟气中导致催化剂失效的因素较多,燃煤时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仅约为四年,而且失效的催化剂是危险固废。

3、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在高温段将还原剂喷入从而将NOX还原为分子态的氮,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还原剂是氨和尿素,此时SNCR只在一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氨:900-1100℃;尿素:900-1500℃)有效。温度更高的条件下,还原剂本身被氧化成NO;而低于最佳反映温度时,选择性还原反应速度很慢从而造成未反应的还原剂泄漏(如氨泄漏)。而且在现有的燃烧系统中,最佳温度范围(即通常被称为“温度窗口”)可能随时燃烧工况的变化(如锅炉负荷的变动)和烟道内较大的温度梯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给还原剂的喷射位置的确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温度窗口外,影响SNCR的效果的因素还有烟气中的氧量等。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很多种NOX的脱除工艺,在各种NOX脱除工艺中,燃煤锅炉采用M型NOX低燃烧器及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可用于炉内主燃烧器燃烧区,未燃烧燃料和还原区,完全燃烧区,高温区和中温区脱除NOX,且能耐受烟气中氧量升高,脱NOX还原剂泄露少的炉内脱NOX新技术。具有不改变锅炉原有结构、无需巨额的前期改造资金、不改变现行的锅炉操作方式、无需占用大量的场地,占地面积小、脱NOX成本低、设施简单等优点,尤其适合老旧电厂进行脱NOX技术改造。实验数据表明,炉内脱NOX效率≥80%。该技术可达到较高的脱NOX效率而不需要昂贵的催化剂,比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非催化性还原法(SNCR)技术的投资节省50%-70%,运行和维护费用节省60%-75%,脱NOX工艺简单,性能优越,省去了还原剂氨尿素及铵盐的添加,解决了催化剂堵塞和老化失效更换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资源。M型低NOX燃烧器与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脱NOX方法,是一种无需大的设备投入,不用催化剂和免除还原剂氨泄漏,设备投资少,可用于炉内高温区和中温区脱除NOX且能耐受烟气中氧量升高、脱NOX还原剂泄露少的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炉内脱NOX技术方法。

一、NOX炉内燃烧控制技术

某燃煤电厂3台600MW燃烧锅炉辐射再热式、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直流燃煤锅炉,额定蒸发量为1950t/h。炉内脱NOX系统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炉内燃烧脱NOX2部分组成。

1、 M型低NOX燃烧器

(1)工作原理

采用一次风不分股的低NOX燃烧器时,一次风的空气/煤粉比与NOX产生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当一次风的空气/煤粉比值在0-Cmax之间时,NOX的产生量随空气/煤粉比的增加而增大;在空气/煤粉比接近Cmax时(煤中挥发性物质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与煤粉量之比),NOX的产生量出现最高值;当空气/煤粉比在Cmax-Cmin之间时,NOX的生产量随空气/煤粉比的增加而减少;在空气/煤粉比接近Cmin时(煤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与煤粉量之比),NOX的产生量达到最低值;当一次风的空气/煤粉比>Cmin,NOX的产生量随空气/煤粉比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一般情况下,一次风的空气/煤粉比在C0附近,有时可能达到Cmax,这主要决定于干燥煤粉和输粉的条件。因此,采用一次风不分股的低M型NOX燃烧器时,燃料燃烧所生成的NOX相当于(NOX)C0,NOX的生成量就有可能接近峰值;如果减少一次风的量,控制一次风的空气/煤粉比在较低水平,使煤粉在浓燃料条件下燃烧,虽然可以降低NOX的生成量,维持稳定燃烧,但飞灰中的未燃碳将很高。反之,如果增加一次风量,将一次风的空气/煤粉比控制在较高水平,使煤粉在稀燃料条件下燃烧,虽然可以减少NOX的生成量和飞灰中的未燃碳,但燃烧不稳定。

为解决类似矛盾,在一次风不分股的SGR型低NOX燃烧器的基础上,研制了M型低NOX燃烧器,将一次风分成浓燃料和稀燃料2股,其一次风的空气/煤粉比与NOX的生成量的关系亦如图1所示。浓燃料燃烧的空气/煤粉比在C1附近,生成的NOX为(NOXc1;稀燃料燃烧的空气/煤粉比在C2附近,生成的NOX为(NOXc2;一次风与粉煤燃烧生成的总NOX相当于(NOXPM;SGR型低NOX燃烧器生成的NOX为(NOXc0,显然,(NOXPM<(NOX)c0,由于浓燃料燃烧时的粉煤浓度大、着火温度低,产生了易于着火的粉煤气流,同时,浓相煤粉着火后产生集中的火焰,提供了稀相煤粉气流的着火能量,既提高了着火的稳定性,又降低了飞灰中的未燃碳。

(2)组成与结构

M型低NOX燃烧器由浓燃料和稀燃料煤粉分离器、浓燃料煤粉喷嘴、稀燃料煤粉喷嘴、二次风喷嘴、再循环烟气喷嘴、油枪喷嘴组成,其结构如图2所示。

(1)特点

a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可以将NOX排放质量浓度控制在410mg/m3(本文烟气量均指标准状态值)以内;

b点火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c维持良好的燃烧,未燃碳较少;

d锅炉的效率和性能较使用常规燃烧器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e燃烧器结构简单,可燃用常规的燃烧煤;

f与常规的燃烧系统组合时,没有因减排NOX而产生的专门费用。

1、 M型炉内燃烧脱NOX

(1)工作原理

锅炉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大约95%的NOX是NO。在炉膛内,NO有可能发生2种截然相反的化学反应:a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高浓度O2的条件下,NO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X。b在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低浓度O2的条件下,NO与煤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N2。在发生NO还原反应的同时,由于空气量不足,将造成烟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CO等可燃性物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NO还原反应的下游区域,分级供给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使得燃烧完全燃烧。

M炉内燃烧脱NOX法的基本原理如图3所示。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通过燃烧器喷嘴(MB)、然尽风喷嘴(OFA)和增量风喷嘴(AA)分3次在3个不同的燃烧区域供给,在炉膛内形成1.主燃烧气燃烧区2.未燃烧燃料和还原区3.完全燃烧区等3个不同的燃烧区或使得燃烧在3个不同的空气/燃料区域内完成,以实现空气的分级燃烧,延长完全燃烧的时间,降低炉膛温度水平,从而有效的抑制NOX产生,并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

3、燃烧过程

如图3所示,M炉内燃烧脱NOX在各个燃烧区域的燃烧过程如下:

(1)主燃烧器燃烧区。在该区域,煤粉分成浓相燃料和稀相燃料2股,分别通过浓相燃料喷嘴和稀相燃料喷嘴由一次风送入燃料室,并与二次风在喷燃器口混合入炉燃烧,由于此燃烧区域内空气/燃料比较小,燃料供养不足、炉温较低,不仅减少了燃料型NOX的生成量,而且很少生成热力型NOX。其主要化学反映为:

CnHm O2→CO2 H2O   

N O2→NO     

(2)未燃烧燃料和还原区。当燃烧着的气粉流与燃尽风喷嘴(OFA)供给的燃尽风相遇时,燃烧进入未燃烧燃料和还原区域。在此区域内,燃料因接触到补充的空气而进一步燃烧,炉温相对升高,同时,煤炭参与燃烧。由于此区域内空气/燃料比刚刚接近于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燃料供氧仍然不足,煤炭的还原能力很强,部分NOX被还原,因此,实际生成的NOX反而减少。主要化学反应为:

CnHm O2→H2 CO Cn′Hm′                 

Cn′Hm′ NO→Nhi N2 Cn′′Hm′′                

(3)完全燃烧区。在炉膛上部,通过增量风喷嘴(AA)将燃料燃烧所需要的过量空气送入炉膛,形成完全燃烧区。在该区域内,由于过量空气的存在,保证了煤粉的完全燃烧及锅炉的效率,将飞灰的含碳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由于过量空气的存在烟气中存在的过剩氧气与游离氮结合生成部分NOX。但是,此时燃烧温度已降低,NOX的生成量是有限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Cn′′Hm′′  O2→CO2 H2O                  

Cn′Hm′ O2→CO2 H2

CO H2 O2→CO2 H2

Nhi  O2→NO N2                 

3、技术特点

(1)对燃料的适应性强,适用于煤、油、汽等燃料:

(2)不增加机组运行费用,不用触媒,也不需要喷氨;

(3)不增加新的环境污染物;

(4)锅炉效率和烟气量不发生变化;

(5)锅炉运行状况好,燃烧稳定,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6)脱NOX效率高,最高可达50%;

二、M型炉内燃烧脱NOX法的运行与控制效果

某燃煤厂1~3号机组600MW燃煤锅炉采用双炉膛、双火球设计,同时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法控制NOX。每台炉有5层,每层布置8只,共40只,M型低NOX燃烧器,16只油燃烧器。每台锅炉共设计80个一次风喷嘴、24个二次风喷嘴、16个带油枪的二次风喷嘴、8个燃尽风喷嘴(OFA)/24个增量风喷嘴(AA),以实现空气的分级燃烧,有效地抑制NOX的产生,同时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1~3号锅炉实际运行中NOX排放质量浓度、锅炉效率、飞灰中未燃烧质量分数、省煤器出口CO、省煤器出口氧量等的测试结果见表1.

1、NOX的控制效果

据调查,我国燃煤电厂中采用常规燃烧器的固态排渣锅炉中的NOX排放质量浓度一般在600~1200mg/m3之间;而采用低NOX燃烧器的固态排渣锅炉中,NOX的排放质量浓度一般在400~500mg/m3之间。据介绍,单独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可以将NOX的排放质量浓度控制在410mg/m3以内;采用M型炉内燃烧脱NOX法,其脱NOX效率最高可达50%。若同时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将锅炉排烟中的NOX排放质量浓度控制在308mg/m3以下,表1的结果表明:同时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锅炉烟气中NOX的质量浓度在250~300mg/m3之间,不仅达到锅炉设计的NOX<308mg/m3的性能保证值,而且远低于采用常规燃烧器或仅采用低NOX燃烧器的固态排渣锅炉的排放水平。其NOX排放浓度仅相当于《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1996)规定值的38.46%~46.15%。具有十分显著的NOX控制效果。

表1 某厂1~3号炉脱NOX效果测试结果

 

三、锅炉效率

锅炉效率的设计值为89.78%(按高位热值计)和93.44%(按低位热值计)。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后,实测锅炉效率在90.35%~90.91(按高位热值计)之间。在各种负荷条件下,实测锅炉效率均高于其性能保证值。

四、飞灰中的未燃碳

表1中的测试结果表明,同时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1~3号锅炉飞灰中的未燃碳在1.64%~4.1%之间,与同类锅炉飞灰中的未燃碳水平相当。同时省煤器出口CO测试值在0~20mg/m3之间,说明煤粉中的可燃物已基本燃尽,锅炉燃烧是充分的。

五、锅炉烟气质量

实际运行测试表明,采用了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在600MW负荷下,省煤器出口氧量测试值在3.1%~3.2%之间,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20,在450MW负荷下,省煤器出口氧量测试值在3.8%~4.6%之间,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29,在300MW负荷下,省煤器出口氧量测试值在4.9%~5.4%之间,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35。与未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方法的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相比,省煤器出口氧量及过剩空气系数相当,说明锅炉烟气量并没有增加。

六、市场前景

(1)同时采用M型低NOX燃烧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对NOX的控制效果显著,600MW燃煤锅炉NOX排放水平远低于《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1996)的规定值。

   (2)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技术成熟,易于操作,且可确保锅炉安全、经济、稳定地运行,锅炉效率等于或优于未采用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法的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且不增加机组运行费用,也不产生其他次生污染物。

   (3)M型低NOX燃烧器和M型炉内燃烧脱NOX相结合的方法可作为我国燃煤电厂,特别是大中型燃煤电厂控制NOX污染的手段之一。

来源:环保废气圈  米导设计工作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锅炉】锅炉各设备的作用
降低氮氧化物的通用措施及运行中的实际措施
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简答(101--150)
脱硫脱硝|脱硝知识19问
锅炉的种类和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