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发生了一件离奇命案,夫妻二人双双被杀,唯一的证物就是伤口

随着科技的发展,警方的破案速度越来越快,破案人员可以根据犯罪现场的血液、毛发、指纹,甚至脚印来迅速锁定犯罪人员。在这个遍布摄像头的年代,犯罪分子根本无处可逃。当然,现代人有现代人科技,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

在清代,就有一位县尉根据受害者身上的刀痕抓到了凶手,真的令人啧啧称奇。

清朝年间,吉林方正县有一个名叫赵如峻的人。他虽然是八旗子弟,但为人非常软弱,遇事能忍就忍,从不与他人争斗。

赵如峻的妻子是张氏,她见丈夫对自己百依百顺,便整天游手好闲,不问家事。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和邻居朱某勾勾搭搭,视丈夫为无物。当时,朱某以杀猪为生,有一身健壮的肌肉,令赵如峻很是忌惮。他虽然心中不快,但畏惧朱某的武力,只得约束妻子,严禁两人来往。

一天夜里,赵如峻夫妻二人正在熟睡,忽然有一人闯入了他们的房间。来人手握凶器,行动迅速,直接将床边的张氏砍死。虽然,砍杀声将赵如峻惊醒,可还没等他大声呼救,凶手就再次残忍地将他杀死了。人命关天,况且是两人被杀,当地的县令迅速勘察现场,并派捕快彻查此案。

县令很快了解到,赵如峻被杀三天前,曾向邻村的一个兵丁要过债,讨债的过程中两人还发生过冲突。于是,县令将这个兵丁当作了主要嫌疑人,对他展开了细致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此人行事向来蛮横无理,周边村子里的人见了他都是能躲就躲,赵如峻要不是为了要债也不会和他接触。而且,赵如峻的家人也都认为这个兵丁就是杀人凶手。县令据此断案,料定兵丁就是凶手,于是,令人抓捕了这个兵丁。

但是,兵丁被押到堂上后拒不认罪,县令认为他是在抵赖,便命衙役严刑拷打。兵丁经受不住,很快便认罪了。与此同时,捕快在兵丁的家中搜到了一把带血的刀刃,这更证实了县令的猜想。人证物证俱在,县令当堂判了兵丁死罪,将此案了结。

行刑前,上级派来了一个县尉来到方正县核查案件。县令认为赵如峻被杀案铁证如山,于是,放心地将案件交给县尉审核。但不料,县尉看了看死者尸体和兵丁供状,又仔细检查了凶器,认为此案必有隐情。看到县令不悦,县尉不慌不慌地说出了此案的两大疑点:

一、兵丁虽为人凶恶,但和被害人只是因为债务关系发生过争吵。即使他心怀不忿,也没有必要连杀两人。

二、死者尸体上致命伤口的长度不过官尺五分多点,而从兵丁家中搜出的刀是一把砍柴刀。砍柴刀刀阔口钝,如果作为凶器,砍出的伤口肯定要大得多。

县官听了之后感觉有些道理,于是,唤来赵如峻的家人,让县尉重新调查此案。

县尉先问赵如峻的家人,赵如峻生前可有仇人。家人们说赵如峻性格软弱,除了那个兵丁之外,从未与人发生过争执。县尉再问赵如峻的妻子如何,家人们面露难色,但还是说出了张氏和邻居朱某的丑事。县尉听后点点头,决定把屠夫朱某作为突破口。

朱某被押到堂上,看到正襟危坐的县官和县尉,直吓得是冷汗直冒。县尉对他严加审讯,朱某扛了一会便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原来,朱某和张氏暗中来往了很久,甚至,有了杀死赵如峻强占张氏的想法。直到那天晚上,蓄谋已久的他打算趁机谋杀赵如峻。

但不料,黑暗之中不见五指,手起刀落之下竟然误杀了张氏。此外,朱某也是心狠手辣之人,他见杀错了人,又惊醒了赵如峻,索性连杀两人。之后,他迅速逃回了家,准备收拾家当远走他乡。但不料,命案发生后,县官抓住兵丁不放,而对朱某不闻不问。

见状,提心吊胆的朱某长出了一口气。看到兵丁的判决书后,他更是心安理得地继续杀猪,以为自己可以洗脱嫌疑了。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县尉凭借自己超凡的洞察力,成功地抓到了真正的凶手,洗刷了兵丁的冤屈。

事后,县官问县尉为何断定朱某是真正的凶手。县尉笑着回答道:“我接触了很多涉及屠夫的案件,对屠刀的尺寸十分熟悉。看了死者的伤口,就一下想到了屠刀,进而想到了屠夫。因此,当赵如峻的家人说了张氏和屠夫一事时,我就感觉这个屠夫有点问题。”

可见,在古代的破案条件下,仅凭一个伤口就能得出如此准确的判断,着实令人惊叹。可俗话说,事事留心皆学问,县尉的神断,固然有其过人的智慧在内,却与他对以往案件的留心观察是分不开的。

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疑案还是悬案,相关人员肯定会找到线索,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于法。因为,只要做过的事,总会有露出马脚的时候。

参考资料:

【《刑案汇览三编》、《清朝十大奇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夫妇熟睡中被杀,官府差点酿成冤案,最后因刀伤痕破案
清代奇案:夫妇熟睡中被杀,官府差点酿成冤案,最后因刀伤痕破案
清朝奇案:年轻尼姑夜里被杀,秀才错被当成凶手,真凶因伤痕落网
84. 驳复仇议[唐]柳宗元
秦国四将——章邯,帝国悲歌
秦朝的军事纪律:秦军百战百胜的另类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