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太宗继位后是用何手段处置大哥赵匡胤年轻的妻儿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赵光义对小嫂子和俩侄子,十分的不地道。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冬十月,这一夜天降大雪,重病之中的宋太祖赵匡胤,命人将晋王赵光义召进宫中,两人商谈许久,期间有宦官看到窗户上赵光义起身拱手,做“逊避之状”,后闻赵匡胤持柱斧戳地声,连呼“好为之”。

赵匡胤在当夜驾崩,留下了年仅24岁的宋皇后,以及25岁的儿子赵德昭和年仅17岁的幼子赵德芳,意外的是,赵德昭并没有继承皇位,而是他的叔叔,晋王赵光义却成了皇帝。

面对自己的年轻的寡嫂和年少的侄儿,赵光义并没有厚而待之,宋皇后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太多刁难,但在其死后,赵光义坚持不让她按照礼制进入祖庙,而两个侄儿,一个被活活吓的自裁,另一个死在了“睡梦中”。

虽然从表面来看,宋皇后以及赵德昭、赵德芳这三人的死,和赵光义没有直接关系,但无论如何,他也有间接责任,尤其是在宋皇后死后,赵光义坚持不按皇后应得的葬制礼仪来安置她,包括侄子赵德昭之死,也是因为赵光义的一句话造成的。

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很简单,为难宋皇后是为泄心头之恨,而赵家两兄弟的死,则为赵光义消除了潜在的威胁。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历史中有诸多不同的声音,而“烛影斧声”就是最大的疑团之一。

公元976年,赵匡胤已经登基十六年有余,此时的大宋朝,虽外有强敌环伺,但较之数年前,已经好了很多,并且,在宋太祖的治理下,国力呈蒸蒸日上之趋势。

但美中不足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患病有日子了,起先倒还不严重,但在当年入秋之后,愈发厉害,甚至下床都显得有些困难。

此时,大宋朝还没有太子,并不是赵匡胤没有儿子,而是他在继承人问题上,一直在摇摆不定。

赵匡胤有俩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按照继承制,太子之位理应是赵德昭的,大多数朝臣,也对这个并无太大异议。

但赵匡胤并未立长子为太子,反而一直在犹豫,他犹豫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兄弟,晋王赵光义。

赵光义在很早之前就跟随赵匡胤,包括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都有赵光义的身影,也就是说,赵光义见证和参与了大宋朝的建立。

论能力,赵光义明显要高于大侄子赵德昭,如果从这方面考虑,赵光义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这又违背了继承制,因此,赵匡胤就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之中。

事实上,关于赵匡胤究竟想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广义,亦或是儿子赵德昭,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只能从史料中看到,截止到公元976年,赵匡胤仍然没有对此事有明确的表态。

而在那年冬月的一个雪夜,这件事情,有了最终的定论。

当夜,赵匡胤突召弟弟赵光义入宫,此时的赵光义,在大宋开国之初就被封为晋王,并担任开封府尹,晋王这个封号,早在后周时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皇位继承人,比如郭威封柴荣。

赵光义入宫之后,兄弟二人在殿内交谈甚久,期间赵匡胤还让使唤的宫女宦官等人退下,期间,有人看到赵光义起身,连连拱手,面向赵匡胤,做“逊避之状”,意思就是谦让不接受的手势。

两人究竟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此时殿外台阶上的积雪,已有数寸之厚。

鼓打三更,宋太祖赵匡胤手持柱斧,开殿门,以斧头戳地,连说几句“好为之”,随后即返屋酣睡。

此时的赵光义,留宿在宫内。

待到五更,宦官们听不到赵匡胤的鼾声,遂入内查看,发现宋太祖赵匡胤已经驾崩。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烛影斧声”事件经过,且不说赵匡胤究竟是否是死在兄弟手里,单说赵匡胤死后,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更为离奇之事。

第一个知道赵匡胤驾崩消息的,是皇后宋氏,宋氏是赵匡胤第三个皇后,在她之前,赵匡胤已经封过两个皇后,但均因病去世,宋氏则是在开宝元年(968),被册封为开宝皇后。

在得到丈夫赵匡胤驾崩的消息后,宋氏第一时间,找来了太监王继恩,并让他火速去将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召进宫中。

对于宋氏的这个举动,后世多有不解之声,按道理来说,此时应该宣召的,理应是年长的赵德昭,而非赵德芳,但她如此作为,明显是别有用心。

赵德芳在当时,也就是个17岁的少年而已,无论是能力或者是个人影响力,完全没有大哥赵德昭深厚,宋氏在这个敏感时刻宣召他,实在是让人不能理解,难道认为赵德芳有实力继承皇位吗?

再往深处考虑,赵德芳并非是宋氏的亲儿子,但宋氏却召他入宫,其中缘由,不由得不让人揣测啊。

暂且不论赵德芳是否有能力继承大位,单说宋氏的宣召,最终并未成功。

王继恩在接到命令后,并没有去找赵德芳,当然,他也没有找赵德昭,而是拐弯抹角,来到了晋王赵光义的门前。

这一处,史料上有两个相互冲突的地方,一个是记载赵光义在当晚就住在宫中,一个是记载王继恩是去到开封府,才找到的赵光义,究竟在哪里找到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光义最终是第一个来到了宫中,见到了宋氏。

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恩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涑水纪闻》

此时的皇后宋氏,还不知王继恩已经将赵光义叫来,听到王继恩的声音,尚且问道:“德芳来耶?”而王继恩回道:“晋王至矣!”

宋氏见到赵光义进来后,这才大吃一惊,做“愕然状”,但她很快也明白了当下的局势,于是,说了一句应时应景的话。

“吾母子之命,皆托付于官家。”---宋皇后

官家是在宋朝是对皇帝的称呼,而宋氏此刻改口,就意味着,已经默认了赵光义是皇上,从而表示臣服。

不得不说,宋氏真可谓是审时度势,在极度惊愕后,马上进行示弱,一方面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也让赵光义在道义上,不能对她怎么着。

赵光义显然对自己这个小嫂子的表现很满意,回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大宋朝一代与二代的皇位传承,就在这种十分诡异的情况之下完成,公元976年11月15日,晋王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登基后,改名赵炅。

那么,在赵光义登基成为皇上后,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寡嫂以及两个侄子的呢?这三位是什么结局呢?总体来说,这三位均死在了赵光义掌权期间。

宋氏死后,被强制剥夺皇后待遇,草草而葬

宋氏死在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享年43岁,此时宋太宗赵光义,已经登基二十年,三年后,赵光义驾崩。

按照礼制,宋氏身为皇后,理应按照皇后的规制进行下葬,这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但赵光义却并没有这样做。

赵光义先是下旨,将宋氏的灵柩停放在普济寺,这一停放,就足足停放了两年有余,并且,赵光义还不准大臣们按照规制进行服丧。

在此期间,翰林学士王禹偁实在是看不下去,仅仅是私下指责赵光义慢待宋皇后,结果被赵光义得知后,直接将其贬出朝廷。

“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直到两年后,也就是至道三年,赵光义迫于压力,才将宋氏下葬,但下葬并不是安葬在皇后应有的位置,而是葬在赵匡胤陵墓的北面,同时,将宋氏的神位,供于“别庙”,而非“太庙”。

总而言之,赵光义对自己这个嫂子的葬礼,可谓是寒酸之极,极尽羞辱之事。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是赵光义对于宋氏,一直是怀恨在心。

要知道当年,宋氏在赵匡胤死后的第一时间里,宣召的赵德芳,若不是王继恩去找赵光义,可能皇位就换人了,虽然赵光义在事后,并未对宋氏过于刁难,但在其死后,泄心头之恨,还是极有可能的。

大侄子赵德昭,因赵光义一句话吓的自裁而死

赵德昭是自杀的,因何自杀?正是他叔叔赵光义的一句话,让他回去后,一度魂飞魄散,最终抹了脖子。

在赵光义登基后,刚开始对这个侄子还算不错,安排他当了京兆府尹,并封其为武功郡王,位列宰相之上,同时在赵德昭大婚后,加任其为检校太尉。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御驾亲征幽州,赵德昭随行,但此战打得极为不顺,高粱河一战,宋军溃败,赵光义不仅负伤,且还在乱军中被冲散。

久寻赵光义无果后,就有大臣提道“国不可一日无主”,因此就计划拥立赵德昭登基,赵德昭也确实有着资格。

但赵德昭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被冲昏头脑,直接拒绝了大臣们的提议,就在争论不休之际,赵光义自个儿回来了。

回来后,因为负伤再加上大军溃败,赵光义只字不提对将士的们的封赏,而此时,赵德昭不知是昏了头还是怎么着,居然主动向叔叔提起封赏之事。

赵光义一听,登时火大,本身听闻大臣拥立赵德昭就极为愤怒,此时就对着赵德昭就是一顿训斥,并说道:“等你当了皇帝,再封赏他们不迟!”

四年,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尚未晚也!”--- 《宋史》

而赵德昭一看,心知糟糕,回去后,左思右想,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罪过,一时郁闷之下,直接来了个自刎而死。

赵德昭的死,并非是赵光义亲手所杀,但要说和赵光义没有关系,那也说不过去,本身两个人就处在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当中,赵德昭是曾经潜在的皇位继承人,如今还有大臣拥立他,这就让赵光义不由得不多想。

而赵德昭之所以自刎,也是如此,毕竟发生了这件事,在他看来,叔侄二人的关系已经无法补救,日后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倒不如现在,一死了事。

小侄子赵德芳,稀里糊涂的死亡

赵德芳,在许多演绎中,被虚构成“八贤王”,实际上,赵德芳死的时候,也就是22岁,根本不可能出现“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公元981年,赵德芳病逝,死因在《宋史》的记载中,是“寝疾薨”,意思就是,睡着睡着人就没了。

但后世对此颇有怀疑,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可能会睡着睡着就没了呢?这种莫名其妙的死亡方式,实在是太让人多想了。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赵德芳是祖传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可能是死于脑溢血,这和他爹赵匡胤的死法相似。

而事实上,赵德芳究竟为何而死,已经不得而知,但他死在叔叔赵光义掌权期间,却是不争的事实,有没有可能是赵光义下的手,一切都是未知。

总而言之,赵光义登基之后,哥哥赵匡胤留下的妻儿,先后死在赵光义掌权期间,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来证明这三人之死,和赵光义有直接关系,但是按照赵光义对于寡嫂死后的待遇,他两个侄子的死,也和他脱不了关系,尤其是他登基后,对自己的弟弟赵廷美,用尽心机,将其逼的“惊惧而死”,侧面也说明了赵光义的为人,着实不地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怎么对待24岁的皇嫂的?手段令人发指,大臣全都看不下去了
赵光义当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嫂子的?真相让人愤怒
孝章宋皇后为何结局凄惨?她在宋初皇位传承起到什么作用?
17岁嫁给赵匡胤成为皇后,赵匡胤死后,却被赵光义害死
深度揭秘赵光义继位后 如此对待嫂嫂 可见赵匡胤之死充满阴谋
赵光义继位时,哥哥赵匡胤的皇后年仅24岁,他是如何对待嫂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