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奇案:美妇谋害亲夫,府尹两度开棺,案件扑朔迷离,结局如何

游浠水老狗吠坟

洪武年间的一天,蕲州新上任的府尹宋筠一袭布衣青衫,带着一名随从来到了蕲州府下辖的浠水县境内。宋筠此次微服出巡的原因有二,一是体验民间疾苦;二是出来散散心,欣赏一下苏轼笔下“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的美景。

傍晚时分,沿着河流,宋筠来到了浠河入江处的溪谭坳。放眼望去,只见一条大河汇入烟波浩渺的大江,江水浩荡东流而去,温暖的夕阳撒在水面上,跃动着粼粼波光。江上沙鸥翔集,渔帆点点;两岸木林清翠,兰花隐隐。眼前的美景不觉让宋筠诗兴大发,正待吟哦,一声突如其来的狗吠声让宋筠顿时诗兴全无。宋筠叹一声:真是大煞风景!

循声望去,只见坳上的竹林中,一条脏兮兮的老狗正围着一座土包仰天长啸。宋筠好奇不过,便循声前去一探究竟,到那一看,竟是一座新坟,坟上湿土未干,显然墓主刚下葬不久。更令人吃惊的是,坟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蚁,进进出出,把这新坟糟蹋地千疮百孔。

宋筠顿时心生疑问,这坟塚究竟葬的是谁?为何招致如此多的白蚁?而这墓主的家人为何又放任蚁虫肆意祸害?最为离奇的是,这条老狗为何对着这座新坟狂吠不止?疯狗吠坟,蚁虫群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宋筠连忙派身旁的随从把里正请来,里正见到新上任的府尹,倒头便拜。宋筠扶里正起身,让他不必多礼,寒暄一番后,便问起了这墓主的情况。

“这个村子叫李家村,墓主名叫李大良,以养鸭为生。常年闭门锁户,独自住在江边的鸭棚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日子虽清贫些,倒也逍遥自在。不想前几年,年近50的李大良却动了春心,到处托人保媒,想找个媳妇给李家留个后。正巧赶上浠水县上一户落魄人家要遣散丫鬟仆妇,李大良耗尽半辈子的积蓄,买了个25岁的美貌丫头回来当媳妇。”

“说来奇怪,刚新婚不久的李大良便抛下如花似玉的新娘,独自一人搬到鸭棚居住。曾经滴酒不沾的他,现在整天喝得迷迷糊糊,似是借酒消愁。就在五天前的正午,李大良突然像发了疯似的向波涛汹涌的大江狂奔,一头扎了进去,死了。”

宋筠眉头紧蹙,不解地问道:“自己跳进江里?可有人看见?” 里正连忙说:“当时江堤上正有几个牧童在放牛,他们亲眼看见李大良像发了疯似地跑向江中,边跑口中还在乱喊乱叫。因为离得比较远,听不清口中在喊些什么。但都是一个村的人,人还是不会认错的。”

宋筠又开口问道:“你身为里正,李大良安葬之前是否验明尸身?”里正赶忙回答:“验了,验了!我当时也觉得李大良死得蹊跷,于是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查验了一遍,但李大良身上既无刀伤,又没有中毒的迹象。只是身体被水浸地发胀,肚子膨胀如鼓,的确像是溺水身亡。李大良五服之内又无亲人,他娘子也没说什么,我们只好将他装入棺材下葬。”

宋筠也不好再多问些什么,便让里正带自己去李大良的鸭棚看看,兴许能寻得些蛛丝马迹。沿着江堤走了三里路,在芦苇荡边一座孤零零地茅屋停下,里正指着茅屋说道:“就是这里。”

宋筠快步走上前,正想进门,只见一条狗扑了出来,冲着宋筠“汪汪”直叫,宋筠吓了一跳,连忙收住了脚。仔细一瞧,正是刚才坟边狂吠的疯狗,看着眼前作势欲扑的恶狗,宋筠转头问里正:“这是李大良家的狗吧?”

里正赶忙上前,把狗一脚踢开,边赶边说:“是啊,这老狗跟了李大良十几年了,原先乖巧得很,但自从李大良一死,就成了没人管的疯狗。”

宋筠先是绕着茅屋走了一圈,才走进鸭棚。仔细打量,这鸭棚年深日久,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屋子中央是一张断了一条腿的矮桌,上面还摆着几碗黑乎乎的剩菜和半壶烧酒,显然是李大良那日吃剩下的,出事后也没人前来收拾。隔壁的棚子里关着一群饿得嘎嘎直叫的鸭子,大概出事后也没人来放养。

宋筠来到李大良的床边,掀开被子,一股恶臭无比的味道扑面而来,与此同时一个小东西从被子上滑落到宋筠脚边,宋筠不动声色地弯腰捡起,将其揣进兜里。随行的衙役一见,赶忙上前收拾桌上的残羹剩饭,想要将其带回衙门检验,看里面是否含有砒霜等毒物。宋筠看到后,摆摆手道:“不必了,若酒菜真的有毒,凶手还能将它摆之于今天?等着我们来替他收拾?你立刻赶回衙门,将捕快和我的顶戴官服带到这里来,我要在这里升堂审案!不得有误!”

衙役听后立刻领命前往。宋筠见衙役已经走远,便转身微笑着对里正说道:“本府今晚就不回去了,想在里正家借宿一晚,不知方不方便?”里正听后,受宠若惊地说道:“方便,方便!大人能赏脸在草民家留宿,是草民的荣幸!”宋筠听后笑道:“那就打扰了,不过,要是有人问起我是谁,你就说我是你的远房亲戚,切不可暴露本官身份,打草惊蛇!”

里正家坐落在村子的高处,宋筠打开窗户,村子里的景象尽收眼底。里正来到窗边,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宅子说,那就是李大良家的房子,站在门口的便是李家刚过门不久的老婆,叫王翠花。此时的王翠花正在收拾晾晒洗净的衣物,虽隔得很远,但还是能看出李氏生得体态风流,婀娜多姿。

宋筠皱着眉头说道:“这王翠花新丧了丈夫,虽在人前披麻戴孝,但私下里衣着却极为鲜艳,可见其行为不端,她平日里是否恪守妇道,有么有老相好?”里正听后却摇头如拨浪鼓,道:“这李氏嫁过来一年多虽是老夫少妻,却少有风言风语传出,也曾有几个泼皮无赖见李大良不在家,上门对李氏言语挑逗,但都被李氏用棍棒打了出来。”宋筠听后,望着窗外陷入了沉思。


冤魂托梦宋筠开棺

第二天一早,伴着鸡鸣声,衙役带着一班人等,来到李家村,宋筠身披官府,头戴顶戴,带着衙役仵作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李大良家,王翠花见府尹大人突然到访,赶忙卸掉妆容,披上孝服,跌跌撞撞跑到院子中,跪倒在府尹宋筠面前,面带泪痕,哭得梨花带雨。

宋筠低头细看,此女果真天生尤物,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言语间流露着一种说不出的风韵。宋筠暗想:此女子不仅生得俊俏,而且遇事处变不惊,应对自如,绝不是等闲之辈。

宋筠又抬头将房屋四周扫视一圈,小院虽小,却打扫得异常整洁,与李大良住的鸭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可见李氏平日里对丈夫照顾甚少,心思完全不在李大良身上。不过转念一想,李大良年近五十,半截入土,还娶如此美妇,不死才怪哩!

思忖间,案台已经摆好,衙役们手持杀威棒,分两厢站定,一声“威——武——”,只等宋筠开堂问审。

宋筠来到案台前,正襟危坐,审视了李氏许久,才一拍惊堂木说道:“李氏,你可知本府今日为何前来?”

李氏抬起头,不卑不亢地说道:“民女新寡,蓬门未扫,不知贵客临门,所为何事?”

宋筠从怀中掏出先日在鸭棚拾到的小玩意儿,衙役将它递到李氏手中。随后满脸威严地问道:“李氏,你可认得此物?”

玉烟嘴

李氏接过此物,这是一个玉烟嘴,不仅李氏认识,李家村的村民都认识,李大良生前烟瘾极大,常年拿着它不离手。李氏一见,眼泪就下来了,哽咽着说道:“这是先夫的遗物,为何在大人手中?不知.....”还没等李氏说完,宋筠就来到李氏面前,夺过烟嘴,高举着对前来看热闹的四方村民们大声说道:“本府昨夜访亲,因天色已晚,借宿在李正家中,谁知睡到半夜,突然一个浑身湿漉漉的人出现在眼前,手中正是拿着此烟嘴,他说他是浠水县李家村人氏,被人合伙陷害致死,哭诉着要我为他伸冤。说完便放下烟嘴,飘然而去。本官悚然惊醒,原来只是南柯一梦,但又赫然发现,枕边摆放着那个玉烟嘴。”

围观的村民听后,无一不惊得目瞪口呆,顿时议论纷纷,都说是李大良冤魂不散,不然这玉烟嘴怎么会在府尹大人身上。还没等李氏缓过神来,宋筠一个箭步来到案台,一拍惊堂木,喝道:“大胆淫妇,还不把你伙同奸夫谋害亲夫的经过如实招来!”

但令人意外的是,李氏脸上并无惧色,而是“嚯”地一下站起来指着宋筠的鼻子骂道:“好你个狗官,就凭借着这么一个破烟嘴,和一个无稽之梦,就如此诬告我,毁我清白!别说我自嫁入李家以来一直恪守妇道,有口皆碑。即便我背夫通奸,你也要捉贼拿赃,捉奸拿双啊!若你再随意诽谤于我,我便将你告到巡抚衙门,告你一个陷害无辜,污人清白之罪!”

宋筠连连冷笑三声,道:“好一个恪守妇道,有口皆碑!你不是说要“捉奸拿双”吗?好!本府遂你心愿,拿给你看!”说着,宋筠对着衙役怒喝一声:“来人,把奸夫带上来!”

话音刚落,里正配合着衙役,分开众人,将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带了上来。村民们回身一看,惊讶道:“这不是在江滩边放蜂的侯三吗?”侯三是外地人,常年用马车拖着蜂箱,随着季节的变化,游历于天南地北。每年春天,李家村遍地开满紫云英,侯三便赶着马车过来,在李大良的鸭棚不远处,支起蜂棚。平日里与李大良称兄道弟,俩人关系甚好。可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明明田里的紫云英都已经开过了,侯三怎么还赖在此地不走?到了今天才知道,原来侯三背地里早就和李氏勾搭上了。

紫云英

宋筠冷眼看着李氏,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眼前这个人你不会不认识吧?不会忘了昨夜'鸟叫三声,寡妇开门,奸夫进门’吧!”原来,昨夜子夜时分,宋筠为了查清真相,拉上里正,来到李氏家门前躲藏起来,果然,没过多久,一个人影便偷偷摸了过来,学了三声鸟叫,李氏便开门迎了进去,宋筠见状立刻让里正找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来,待三更时分,此人刚要出门,一下子将其扑倒,用绳子捆了起来。此时的李氏还在床上熟睡,浑然不知外头发生了什么。

李氏见到眼前这般光景,脸上不觉臊得慌,一阵红,一阵白,但又很快恢复到了神态自若,双目直视宋筠说道:“此人名叫侯三,我当然知道,我与他有私情不假,可我一个寡妇,他一个鳏夫,一个要锅补,一个要补锅,你这当官的上管天,下管地,管的着寡妇再嫁,鳏夫再娶吗?而且,按照府尹大人的逻辑,男女之间有奸情就会谋害亲夫的话,里正这个扒老灰长期与自己的儿媳通奸,村里人尽皆知,怎么没看到他谋害儿子和老婆啊?”

围观的村民听得哄堂大笑,里正羞愧难耐,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看来李氏说得不假。

宋筠见李氏嘴如此强硬,勃然大怒,一拍惊堂木怒道:“好一个伶牙俐齿的无赖淫妇,本府不想跟你多做争辩,来人,开棺验尸!”

身旁师爷拉了拉府尹宋筠的衣角轻声道:“大人三思而后行啊!如若莽然开馆,恐怕会对大人不利!”旧时的习俗来说,死者入土为安,即使是朝廷命官查案,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可轻易开棺,若开棺无果,便会招致家人的怨恨,轻则罚一年半载的俸禄,重则降职丢官。

想宋筠本是个屡试不第的落榜书生,一直在一位大人身边当师爷,他协助大人屡破大案,后来大人升任湖北巡抚,见宋筠办案能力出众,保荐他当了属下的蕲州府尹,所以宋筠这个官可谓是来之不易。

宋筠听到师爷的提醒,先是微微一愣,继而又爽朗大笑道:“想我一介落榜书生,承蒙朝廷恩惠,让我任职蕲州府尹,若我不能为当地百姓伸冤,还有什么脸面做百姓的父母官?我意已决,即刻开棺!”说完就吩咐里正拿来锄镐,带着仵作衙役一路押解着那对男女,来到李大良墓前,挖开坟墓,打开棺椁。

仵作戴上鹿皮手套,揭下李大良面上的黄表纸,用剪刀裁去三层寿衣,然后将尸体抱了起来,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的确如里正说的一样,身上无半点伤痕或者是中毒的迹象。仵作抬起头,对着宋筠无奈地摇摇头。

这样的结果显然出乎宋筠的意料,他上前亲自动手验了一遍,还是一样的结果。突然,宋筠想起《洗冤录》上有铁钉贯顶,银蛇钻肛的记载,赶忙让里正剃掉李大良的发髻,可头颅却是完好无损;又命里正抬起李大良的尻尾,也没有发现银蛇钻肛的痕迹。

案情没有进展,从尸体身上也找不到线索,宋筠皱起了眉头,不禁陷入了沉思:难道真的是自己错怪了这对男女?李大良真的是自己突然发狂投江而亡?无奈下,宋筠只好挥挥手,示意衙役盖棺封墓。衙役正想动手,不料这时,李氏却扑了上来,用身子挡在李大良尸体前,不让他们动手。口中不依不饶地大骂宋筠:“大人以莫须有的罪行,胡乱挖人墓穴,开人棺椁,剖人尸身,如今却想不了了之?我为我死去的夫君感到寒心,死后还要经受这般奇耻大辱!”

宋筠也觉得自己不好交待,便对着李氏赔了个笑脸,向她作了一个长揖,道:“你所言极是,今日之事,多有冒犯,我会写下罪己公文,上报巡抚,听候发落。但如今李大良的棺椁已经被打开,我们也不能让他曝尸荒野,还是封上地好!”说完便命人强封棺椁,然后伴随着李氏的叫骂声拂袖离去。


宋筠审狗逼牛投江

这天夜里,宋筠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回想着本案的所有细节和疑点,但却百思不得其解。王翠花不愧是大户人家的丫鬟,行事张弛有度,说话滴水不漏。但越是这样,越是让人觉得可疑,宋筠越是觉得她心里有鬼。李大良的死绝不是溺水那么简单,里面一定有蹊跷!

第二天一早,一宿没合眼的宋筠,扮成风水先生的模样,骑着一头毛驴,独自一人出门,他要再访李家村。他坚信天底下没有完美的犯罪,任何犯罪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宋筠没有直接进李家村,而是在村外的江堤上转悠 。

宋筠先是来到了李大良的鸭棚,鸭棚依旧和先前一样冷清,隔壁栅栏里的鸭子早已跑得一只不剩。宋筠又把鸭棚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仔细搜索了一遍,除了在李大良的枕边发现了一株半枯的苇草外,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他垂头丧气地找来一张小板凳,坐了下来,盯着李大良床上的破被褥发呆。突然,一只又一只蜜蜂飞进屋内,在床边的旧芦席上落下了脚,宋筠赶忙上前查看,翻开破旧的芦席,只见上面有一块湿迹,用手一摸,竟然有些粘稠,宋筠又将它放到鼻前一闻,香气扑鼻,原来是蜂蜜,想必是李大良生前在床上喝蜂蜜时,不小心泼洒到芦席上的。

呆坐片刻后,宋筠从鸭棚里出来,来到江堤上。只见几个牧童坐在牛背上晃晃悠悠地从村口走来,宋筠赶忙上前打探,原来,他们便是那天亲眼所见李大良投河自尽的几个牧童。他们又把宋筠带到当时李大良投江的地方,便将牛儿抛在江滩上不管,一股脑儿钻进芦苇丛中捉鱼摸虾去了。

宋筠一看,这里便是江边天生的一段石头驳岸,下面正好是一个回水湾,水流并不湍急,虽然驳岸有些陡峭,但只要失水的人有手有脚,总归还是能爬的上来。宋筠站在岸上,脑子不断模拟着李大良投江的过程,但挤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宋筠只好又回到江堤,找了一处树荫坐下。江堤外是一片一望无垠的湖田,湖田里开满了姹紫嫣红的紫云英,虽然花期快过去了,但四周还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偷嘴的牛儿偷偷跑到堤脚下的湖田里偷吃肥嫩的紫云英。宋筠出神地看着,脑海中将这几天查案的情形回味了一遍又一遍,可明知李大良的死有问题,可案子就像是一团迷雾一样,找不到突破口。

一夜未眠的宋筠竟依靠着柳树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地一声长哞将宋筠将睡梦中惊醒,宋筠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抬头一看,刚才在湖田偷嘴吃紫英草的牛儿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江堤下长哞不止,狂奔起来。宋筠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蜜蜂围着牛的嘴巴,嗡嗡直叫,穷追不舍。这时,牧童闻声赶来,其中一个牧童从地上薅起一把青草,对着牛嘴用力擦了擦,说来也奇怪,这一擦,蜜蜂马上就飞走了。

宋筠感到十分疑惑,便来到牧童身旁问这是怎么回事。牧童向宋筠解释一番后,宋筠先是一愣,然后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就在此时,宋筠瞥见了牧童手里一串用苇草穿着的鱼虾,脑中顿时灵光一闪,豁然开朗。随后对着牧童连连作揖,向他们道谢,在牧童们的哄笑声中,宋筠骑着毛驴喜笑颜开地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宋筠又带着衙役们浩浩荡荡地来到李家村,径直前往李大良的墓穴。命衙役把里正召来,把王翠花和侯三押解于此,扬言又要开棺验尸。这一回不仅李家村的村民,就连附近五乡八堡的百姓听说后都纷纷前来看热闹。

听闻府尹又要开棺验尸,李氏扑倒在丈夫的坟前,痛哭流涕撒泼不让衙役动手,并指着宋筠张牙舞爪地破口大骂:“你这狗官,一而再,再而三地扰我丈夫的亡灵,视百姓的生死如儿戏。你有种就和老娘我打一个赌,若这次开棺还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你就自己摘下乌纱帽,来我家里当奴才,给老娘倒三年马桶!若是不敢打赌,还是趁早滚回你的蕲州府吧!”喧闹的现场顿时鸦雀无声,百姓们都瞪大了眼睛,等着府尹大人如何回答。

宋筠听后,胸有成竹地哈哈大笑道:“上次开棺未果,我已上报巡抚,自罚了一年的俸禄,若这次再开棺未果,我不仅按照李氏所言如数履约,还要亲自为李大良披麻戴孝,做三天三夜水陆道场,为李大良安神赔罪,本府说到做到!”说完便把头上的顶戴摘了下来,递给里正。而且命人找来纸笔,让里正做证人,写下契约,签字画押。

李氏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只是呆坐在坟前,宋筠命人拉开李氏,再次开棺。

只见棺材被再次打开,宋筠让一旁的衙役退下,独身走到棺椁前,看着李大良口鼻中流出的涎液,点了点头,大声说道:“李大良啊,李大良,本府见你怒目不闭,屈口大开,有什么冤情就跟本府说吧!”周围的百姓一听,顿时一片哗然,哪有这样审案的?死人怎么能开口说话?百姓们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宋筠向身后的百姓挥了挥手,现场一下子安静了起来。只见宋筠俯身侧耳对着棺材聆听,片刻后,连连点头道:“好!你说你是被这奸夫淫妇害死的,你家的老狗就是目击证人!”

宋筠抬起头来,立马吩咐里正去李大良家把那条老狗拘来,说是要升堂审狗。现场的百姓听了,无一不目瞪口呆,这么久了,还没听说过在公堂审狗的。不知这府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一会儿,里正就牵着李大良家的那条老狗来到宋筠面前。宋筠见狗突然大喝一声:“大胆狗奴才,你明知道你家主人死因,为何知情不报?还不赶快如实招来?”这老狗一听,就朝着宋筠狂吠起来,宋筠大笑道:“好,好,好!本府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接着他从袋中摸出一锭银子,交给里正,让他去买一头老牛和打半斤紫云英蜜来,等会有大用处。说完,他朝着周围的百姓挥手道:“走!我们一起到李大良的鸭棚里,我要让大家看看李大良到底是怎么死的!”

一班人等浩浩荡荡来到李大良家的鸭棚,此时里正也牵着一头老牛回来了。宋筠吩咐里正将半斤紫云英蜜涂到老牛的口鼻上。一阵花香顿时弥漫开来,“嗡嗡嗡”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一大群蜜蜂围着老牛的嘴巴狂飞乱舞,弄得老牛奇痒无比,一直“哞”地叫个不停,只好在江滩上摇头黄尾地狂奔,可这蜜蜂还是穷追不舍。欲罢不能的老牛只好跑到江边,一头跳了下去。

宋筠赶忙带着大家跟了过去,只见那头老牛刚想把头探出来喘口气,又遭到了蜜蜂的围攻,只好又潜入水中,如此反复,老牛渐渐地沉入了水底。周围的百姓都看呆了。

这时,李氏在一旁看得冷笑连连,对宋筠说道:“我看大人真是屈了才,你走江湖、耍把戏倒是一把好手,可你难道没发现刚才演的这出戏漏洞百出吗?”她转身对着周围的百姓说道:“乡亲们,这当官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老牛也就罢了,毕竟是四条腿的畜生!可我的丈夫是有手有脚的活人。假如我们把蜂蜜涂到他的脸上,他跳入江里,难道不会用手洗去,再爬上来?”众人听李氏所说,纷纷点头觉得有理,便齐刷刷地看向宋筠,看他作何应对。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好,这个问题问得好!”宋筠面对李氏的诘问,不急不躁地说道。说完,带着大家回到了李大良的鸭棚,径直走到李大良的床前,拿起那天发现的一株半枯苇草,盯着李氏和侯三说道:“你看这是什么?”

两人一见,霍然变色。李氏咬着牙说:“这能说明什么?我丈夫被乡邻打捞上来的时候既没有被捆住,身上也没有勒痕,里正可以作证!”里正听后对宋筠点点头道:“打捞李大良时,我当时在场,出水时,他确实手脚大开,没有被捆住。”

宋筠听后朗声大笑道:“这对奸夫淫妇的手段确实高明,你们都是江边人家,都曾用苇草编篮织席,这鲜嫩的苇草,缚在人身上,既柔软而不落伤痕,又带有韧性,寻常人难以挣脱。更妙的是苇草味道鲜美,落水后,被下面的游鱼抢食一空。这便是李大良尸体被打捞出水时,既看不见捆绑的绳索,又没有明显的勒痕的原因!他们二人趁李大良醉酒时,将蜂蜜涂在他脸上,然后用苇草缚住他的双手。现如今,李大良床上还残留着他们留下的蜜糖,用剩的苇草,也是在李大良的床边发现的。”宋筠转向二人,面如铁色地说道:“如今铁证如山,你们二人还有什么话说?”

李氏和侯三知道自己已无从狡辩,脸上冷汗直冒,再也坚持不住,伏在地上像两条癞皮狗一样,磕头如捣蒜,口中连呼:“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李氏这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年近五十的李大良将青春美貌的王翠花娶回家后,由于年事已高,体力逐渐不支。就这样,过了一年多王翠花的肚子还是没有任何动静,而且李大良还慢慢地武功尽废,不能人事。这让本身就觉得自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身上”的王翠花,对丈夫更加心生厌恶,时不时就对李大良恶语相加,这弄得一心只想生个儿子传宗接代的李大良苦不堪言。恰好此时,放蜂人侯三来到李家村,因两人素来关系甚好,李大良就把他接到家里,好酒好菜地招待着。李大良多次发现,侯三对自己老婆望的出神,虽然心中感到不快,却心生一计:这侯三与王翠花年龄相当,自己何不“神不知鬼不觉”地向他“借种”?也好让自己老有所依?

于是,李大奈单独来到侯三的蜂棚,向他说明了来意,还拿出了100两银子作为酬金,让他事成之后,速速离开,再也别到李家村来。侯三接过银子,满口答应。为防村里人知晓,他们还约定每夜子时便去,卯时即走,直到李氏怀孕为止。

可让李大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暗度陈仓几次后,就更加难舍难分了,尽管湖田里的紫云英都快开败了,李氏也有了害喜的迹象,侯三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依旧鸠占鹊巢。一天夜里,李大良带刀前去找侯三拼命,逼他离开。侯三见状向李大良保证,自己再去最后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离开。就在这天晚上,这对男女做了长久夫妻。商量了一夜才下定了杀害李大良的计谋,他们自认为自己的计谋天衣无缝,即使是包公在世,也查不出什么根苗。

王翠花将整个案件的过程交待清楚后,突然把矛头转向侯三,扑上去对他又撕又咬,说这一切都是他害的,他是杀害李大良的主谋,侯三被打得抱头鼠窜,只见侯三分开众人,撒腿就跑。这侯三真是老江湖,跑得比兔子还快,没几步就把追赶的衙役甩在身后,眼看着就要钻入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中。

说时迟那时快,李大良的老狗突然像离弦的箭一般窜了出来,追得侯三无处藏身,只好从侯三当时投江的地方,一头跳了下去。江堤上围观的百姓无一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只见李大良上百只无人照管的鸭子,从芦苇丛中“嘎嘎”地冲了出来,成群结队地一拥而上,用坚硬的嘴巴朝着侯三浮在水面的脑袋直啄。侯三只好将头潜入水中,游回岸边,可他刚一抬头,就看见李大良的老狗在岸边龇牙咧嘴,侯三不得不再次潜下水,他一探头,鸭子又扑了上去。如此反复,侯三渐渐体力不支,沉入了江底.....

在场的人见了无一不触目惊心,胆寒不已。就连宋筠也浑身竖起汗毛。长叹一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就叫天理昭昭,自食其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民间故事三十的壮汉无疾而终,县官断案,将他老婆抓了起来
清代奇案:名妓从良心未从良,气死正妻虐待子女,善恶到头终有报
书接前文:女人与道士通奸,儿子发觉,暗劝母亲,二人起杀子之心
新聊斋故事:男子被陷害致死阴魂不散,附体仇家当众诉说冤情
聊斋故事:蛇母
「古小说欣赏」《二班头》:一个衙役清廉而好酒,死后成神二班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