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奇案:翁媳被诬通奸,誓死不说真相,县令巧断,连环命案有解

清朝乾隆年间,奉天府铁岭县龙山脚下有一农夫名叫靳国昌,二十岁娶邻村女子刘氏为妻,次年诞下一子,取名靳世禄。

靳家世代土里刨食、农耕为业,到了靳国昌这一辈儿,仍是个木讷憨厚的庄稼汉。国昌整日只知埋头劳作、艰苦度日,妻子刘氏也是乡野陋质、民间女子,两人又能有何高明识见?因此,便对儿子失于管教,世禄自幼更是顽劣异常,既不读书,也不受礼法教化约束。靳国昌见其不成才,除了絮叨两句“黄鼠狼下豆杵子,一辈不如一辈”,却也是无可如何。

常言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靳世禄初时还只在村里立棍,偷鸡摸狗、欺老骂少,皆是小打小闹。哪知一年秋季,他赴龙山打猎时竟结识了一伙山贼,并认贼头“林中虎”赵二做了干爹。

从此,靳家便常有江湖人来往。这些山贼草寇倒也大方,每次来到靳家,不是送些鸡鸭鱼肉,便是奉上金银珠宝。靳世禄与这些人称兄道弟、吆五喝六,因此左邻右舍更加惧怕于他。靳国昌原本不喜儿子结交非人,但一来贪财图利,二来觉得有这些人撑腰,自家在村中愈发威势了不少,因此乐见其成,任由世禄胡闹。

正应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老话,这靳世禄与山贼厮混日久,便也慢慢长出了贼心贼胆。一天,众贼计议要劫县城“刘记”绸缎庄,靳世禄仗着酒劲儿,提出要与众人一同前往。贼头赵二闻言狂笑不止,拍着靳世禄肩膀说道:“这才像我林中虎的干儿子!不打打杀杀历练几年,将来怎么好做少当家的?”其他贼人在旁,也是一番奉承、撺掇。

当天深夜,众贼闯入“刘记”绸缎庄打劫。躲在众贼身后,胆战心惊的靳世禄,本以为会有一番惊险搏斗。哪知绸缎庄掌柜、伙计一见来了贼人,顿时吓得哭爹喊娘,争着交出金银细软,只跪求饶命而已。靳世禄见状,顿时神气活现、耀武扬威起来。

第一次作案竟如此顺利,靳世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几年,他又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抢劫。而在打劫中固票庄时,票庄两个保镖奋力厮杀,靳世禄右臂中刀,待将掌柜、伙计和保镖一一捆绑制服后,靳世禄怒气未消,竟拔刀砍死了两个保镖。众山贼不过是劫掠钱财,很少杀人害命,今见世禄心狠手辣如此,便也都有几分惧他。

靳世禄犯下命案,也知闯了塌天大祸,便躲在家中终日不出,直到数月后风头过去才敢露面。整日提心吊胆,也让靳世禄决心收敛行迹,他权衡利弊,掂量自己数年间攒下金银无数,若继续刀头舔血,势必死路一条,不如改头换面重新过活。

计较已定,靳世禄便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夏,在铁岭县城广裕街东建了一座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他与父母一起搬过去居住。第二年,靳世禄又在街口租下一处店面,雇上两个伙计,开了一间茶叶店铺。这开店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靳世禄数年劫掠所得,躺着花一辈子也花不完。

自打进城,靳世禄便刻意疏远赵二等人,即使众人来看他,也是漠然不睬。众贼虽深恨世禄反脸无情,却也知他是身负命案的主顾,惹急了不是闹着玩儿的,便也与他渐行渐远。

乾隆二十五春,靳世禄经人介绍,娶了前街杂货铺陈姓女子为妻。这陈氏身段妖娆,貌美如花,既爱打扮又贪钱财。进门不久,她便发现自家茶铺虽然进益不多,丈夫却能掏出源源不断的银两。陈氏万没想到,自己竟嫁了个隐形富豪,不觉心花怒放,整日浓妆艳抹、打情骂俏,将靳世禄侍奉、撩拨得欲仙欲死。

靳世禄满以为自己“金蝉脱壳”,从此过上神仙般惬意、富足生活。哪知数月之后,铁岭县衙竟派了十余名捕快衙役前来捉拿他。这天深夜,靳世禄刚刚入睡,便被院门外一阵嘈杂吵嚷声惊醒。只听外面连声呼喊“不要走了山贼靳世禄!”接着便是惊天动地的撞门之声。靳世禄情知事发,赶紧披衣从后院角门仓皇逃走。

原来,五月初,赵二等人在龙山南侧官道抢劫了一伙南方客商,抢夺金银珠宝无数,自以为又发了一笔不小横财。哪知为首的被抢之人,竟是奉天府尹的外甥,他丢了金银珠宝,便哭哭啼啼来向府尹舅舅求助。

奉天府尹闻听外甥在自己治下遇了山贼、丢了金银无数,自是大为震怒,责令铁岭县衙剿灭山贼,迅速破案。县令周卫平见了上司公文哪敢怠慢?便亲率班头、衙役百余人前往龙山剿匪。

衙役们刚刚贴出悬赏布告,便有村民葛三子前来报官,称原村民靳世禄曾是贼头赵二义子,干了不少杀人越货勾当,如今大发横财后金盆洗手、搬进了县城享福;随后,周县令又在率衙役搜山时擒获了山贼李萌、姜平,两人原本痛恨世禄不义,落网后便主动供出了靳世禄的两起命案。

周县令原想搜山后再缉拿世禄不迟,如今又得了命案线索,便率众衙役风风火火前来拿人。哪知撞开院门一看,靳世禄竟刚从后院角门逃走。周县令大为光火,兵分四路缉拿通匪逃犯。五日后,班头李云亮领着两个衙役将靳世禄擒获,却不想押解途中世禄竟跳进柴河不见了踪影。李班头等人心知:靳世禄捆着手脚,跳入河中焉有命在?众人虽一时寻觅不着,却果于数日后,在柴河下游搜出了绑着手脚的一具男尸,一番辨认后回禀周县令,言称山贼世禄已畏罪溺亡。

周县令闻言擒了世禄,这才出了胸中恶气。又费数月工夫,将贼首赵二以及众匪悉数擒获归案,才向奉天府尹交令报捷。

话说靳国昌见儿子世禄已死,儿媳陈氏年纪轻轻便要守寡,不免悲从中来,草草收殓世禄尸体后遂得了一场大病。众人只道靳国昌必死无疑,哪知延展数月后,这老儿竟渐渐康复,似乎比先前更显精气神十足起来。而他的儿媳陈氏,也开始描眉打鬓浓、妆艳抹,嬉笑自若如初。

街坊邻里见状,不免指指点点,皆骂世禄老爹、媳妇竟薄情寡义如此。哪知,这靳家的笑话还在后头。半年之后,靳家伙计竟半夜慌慌张张去请稳婆,原来是寡居的陈氏诞下了一子。

寡妇生子,靳家在儿子死后不久,便又闹出了这桩天大笑话。而陈氏所生孩子的生父究竟是谁?更成了街谈巷议重点。街坊邻里都知这靳家向来门户森严;世禄露了贼人根基溺亡后,靳国昌觉得面上无光,更加不与人来往;且数月前,靳国昌重新有了精神头,儿媳妇也开始浓妆艳抹。种种迹象之下,靳家翁媳通奸产子消息,便不胫而走。

更有那刻薄古板之人,竟联名向县衙递上一纸诉状,言称靳家翁媳通奸诞下孽子,有悖伦常,有伤风化,恳求官府剪除孽子,重责翁媳二人。周县令闻听辖区竟出了如此荒诞之事,便要亲自查访一番。及至到了靳家宅院,周县令猛然记起这是山贼世禄家中,不由得暗暗纳罕。

周县令进至房中,但见靳国昌与怀抱幼子的陈氏,皆是面有愧色、手足无措。周县令屋里屋外访查一番后,命人将翁媳二人带回县衙严加审讯。哪知这靳国昌与陈氏竟毫不辩解,都是满口认下了通奸罪名。

不费吹灰之力,便审出翁媳通奸罪名,周县令反而皱起了眉头。皆因当时《大清律例》律法森严,明确规定了和奸罪的处罚结果,称“凡和奸者, 男女同罪, 各杖责六十大板。 因和奸所生儿女, 责付奸夫收养”。而如此处罚,还仅是和奸罪名,这靳国昌与陈氏乃是不伦之罪,更是罪加一等,二人因何不做丝毫辩解,反而争相认下此等万人唾骂罪名呢?

周县令又回想起当日查访时,靳国昌与陈氏虽都是面有愧色,但靳国昌的老伴却较为平静,不似气急败坏模样。因此,周县令认为此案必有隐情,便命衙役对翁媳二人动了夹板之刑,但靳国昌与陈氏只认通奸,却俱是抵死不招实情。

周县令无法,便带领衙役又到靳家现场访查,想搜查出陈氏与外人通奸的门路来。哪知众衙役一番搜查,竟在陈氏床下发现了一处暗道。几个衙役跳进去不久,便捉了一个男子上来。命人一番辨认后,却正是溺亡贼人靳世禄!

原来,这靳世禄水性极佳,当日捆着手脚跳入柴河,便游到浅水杂草处藏匿了起来,待衙役们走远之后这才上岸。后来,衙役们恰巧在水中捞出一具男尸,便误认做是靳国昌尸体。

靳世禄上岸后,解开绳索,便逃入深山藏匿了起来。数日后的一天傍晚,靳世禄窜回龙山脚下村庄,将举报他的葛三子一家三口杀死。之后便又躲入深山之中。后来,靳世禄闻听衙门误认了一具尸体,便悄悄潜回家中藏匿。

靳国昌一见儿子死而复生,自然病体痊愈,而陈氏也是心境大好,浓妆艳抹如初,是以引发邻人怀疑翁媳通奸。而实则是他们在陈氏屋中秘修一处地道,可容世禄藏匿居住。不想这世禄与陈氏日日缠绵,竟诞下一子,才露出了马脚。

最终,周县令解开“翁媳通奸”实情,得了中固票庄、葛三子等五条命案真凶,便将靳世禄凌迟处死;又将靳国昌、陈氏杖责六十大板后逐出公堂。至此,一桩清代奇案,就此侦破!

案后微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靳国昌养子不教;世禄结交匪类、初为祸端,及至荼毒生命,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又是何其可悲?而靳国昌与陈氏竟不惜身负万人唾骂罪名,企图瞒天过海;如此不知悔悟,不仅世禄名败身死,即使他与陈氏所生之子,恐怕将来也仍会步其父后尘!家风之重,可不慎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恶霸谋害县令,到头来被县令正法,只因县令的特殊身份
​奇异的县令(8)大结局
明朝时期印江县令屡遭遇害,新县令使出一计,揭开“神鬼”面目
小说||新娘失踪迷案(上)
民间故事:县令难辨真假山贼,捕头仅说一句话,山贼立马露出马脚
“包公再现”神断命案(民间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