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古历法甲子年十一月夜半冬至朔的奥秘
此偏文章以术数历法模型来揭示上古历法的一些根本问题如:历元的来源,太岁的来源,建寅还是建子,子时是否是新的一天开始等等。
我国古代历法建立的模型,古人书上只以一句话概括:甲子年十一月夜半冬至朔,旦见太乙。此真正内涵只在道家中以各种神煞禄命之术得以保留,而当今研究历史学者大都不知术数学甚至排斥他,故而始终不解古人历法中的一些根本东西。
上古甲子历法出乎河洛依照河洛方圆天地规矩图而定
历法中分十二宫位但是有三种表达方式。第一是十二辰,依北斗而定;第二是十二次舍,依日月合朔而定;第三是黄道十二宫,依太阳过宫而定。此三者相应天地人三才之道。十二辰分初正,各有四刻二小刻,一日共计100刻。上古之人不用后世清朝引入西洋的96刻制度,并非其不懂计算方便,而是历法必须与天道合也。一日十二辰分初正,则合24节气之数,前节后气。一日百刻每刻=14.4分,小刻=2.4分,各应12宫,24节气也。太阳过宫依中气划分,月建以节气划分。定夜半子正为冬至时,乃中气与时正初刻相应也,定冬至为初一,乃合朔日与中气相应也。道家修炼有天罡诀,其诀其实隐藏了上古历法的秘密。天罡诀云:月月常加戌,时时见破军,天罡前一位,万古不传人。此即甲子历建寅之法。
上图中子癸至亥壬为十二时辰,历法以子正初刻对应冬至日。周天十二次舍星纪之下十二宫即古地盘十二宫也就是西方黄道十二宫。地盘黄道十二宫东西方都相同,这有是表明东西方文明有个共同的源头。黄道十二宫起讫日期都是以中气开始到下月中气,其作用是查太阳过宫,配合28宿宿度以明岁差所在。今人误以为古人不识岁差,是汉代才发现岁差的,其实大谬,周朝之后到秦汉中华文化有断层失传,很多东西隐藏于道野人家之中。上古历法用黄道十二宫本就知晓岁差,只是后世得传极少,所以才会由此错误认识。
黄道十二宫 地盘 二十四节气 黄道十二宫 地盘 二十四节气
白羊宫 戌 春分 清明 天秤宫 辰 秋分 寒露
金牛宫 酉 谷雨 立夏 天蝎宫 卯 霜降 立冬
双子宫 申 小满 芒种 人马宫 寅 小雪 大雪
巨蟹宫 未 夏至 小暑 魔羯宫 丑 冬至 小寒
狮子宫 午 大暑 立秋 宝瓶宫 子 大寒 立春
室女宫 巳 处暑 白露 双鱼宫 亥 雨水 惊蜇
冬至日子正初刻北斗天衡指虚危之间,此为天开于子。冬至时刻日躔星纪(丑)中,入牵牛,为地盘之丑宫初度,此为地辟于丑。此时太阳到丑山。太阳到山乃是取太阳过黄道十二宫24节气日躔所在,对照上图看下表太阳到山表即可明白:
廿四山 太阳到山
壬 立春到山
子 大寒到山
癸 小寒到山
丑 冬至到山
艮 大雪到山
寅 小雪到山
甲 立冬到山
卯 霜降到山
乙 寒露到山
辰 秋分到山
巽 白露到山
巳 处暑到山
丙 立秋到山
午 大暑到山
丁 小暑到山
未 夏至到山
坤 芒种到山
申 小满到山
庚 立夏到山
酉 谷雨到山
辛 清明到山
戌 春分到山
乾 惊蛰到山
亥 雨水到山
24山万古不移,故而太阳到山表也万古不移,所改移者最外之28宿宿度也。故而罗盘必须把28宿列在最外圈,为六合之内也。立春日戌时紫微破军连线指寅建正月,此为人生于寅。此万古不变之真理也。
往往很多学者认为周天十二次舍星纪(丑)、玄枵(子)、诹訾(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沉(申)、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十二个等份是测日躔宿度之用,此为错误的认识。十二次舍是以日月合朔而定,为十二月。故而每个朔望月必然有一个中气(时正)为北斗所建也,与日缠无关。
道家流传的《鬼谷遗文》及《李虚中命书》有一段描述天乙贵人的文字其中披露了上古历法建立的内涵,其曰:子为天正,岁时始于一阳。寅为地首,阳备人兴于甲。建子之月一阳生焉,是为岁首,则一日建子,子时当为一日之首。建寅之月草木甲拆则阳气备岁时兴,建寅之时则人兴,寝日事始,非天道之始为地首矣。 天左中而左吉,地右半而坤乡。太阳法天,正月自子左行,至六月在未,未小吉也,以是子为天正也。月建法地,自正月建寅,至六月在未,未坤之境也,而天地异见而至同焉。“ 同样是道家学术的《黄帝内经》中完整的保留了上古历法的缘由: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合名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故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
古历法以冬至立甲子为年,此谓年立(也叫岁首)。又以寅月为岁立(岁兴)。所谓年年岁岁不相同,年岁有不同的概念的。世人都不理解为何简简单单的六十个甲子就能断天地人万物,他们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传说黄帝时代大桡建甲子,大桡是依照玄女所传的三式图来建的。古传三式:太乙,奇门和六壬。没有文字之前,只有图像符号读音而已,其式盘已经具有十二宫了,古代一些干支的奇怪读音例如摄提格等其实就是原始干支文字建立前的上古读音。
黄帝时代发明文字后,以干支比附式盘之理而形成了60甲子的配合。其法见如下表格自然一清二楚。
由上图表可知,60甲子的如此顺序配合必须是建立在历法模型才能如此。年月日时必然同时确立,不存在只有干支纪日没有年月。只不过是在推步历成熟前,古人以观像授时为主,干支纪历为辅罢了。自第一代黄帝建历以来,自古我国就用建寅为正月,此天地阴阳之理也,中华文化十分注重天人合一,研究历史必须要遵重这点。之所以有所谓子正之说其实是指太阳逆时针过宫,子宫配正月也。如果见丑配正则表明失闰,必须置闰也。当今研究者流行认为有建子,建寅,建丑三家之说其实不明历法根源也。
如果明了历法根源那么就会明白:
1)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正为历元,即岁首。为0年0月0日0时
2)子正为0点,为一天开始
3)太岁必然始于甲寅,正如《淮南子。天文训》所说
4)只有建寅为正,甲寅年正月初一子正为1年1月1日1时
原文: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769860&extra=page%3D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太乙岁差法起乾一宫之术数原理并论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颛顼建亥之误解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西方“黄道十二宫”的时间方位关系
关于六壬中气换将与岁差的影响
七政四余一些天文历法小知识
天文古今反本开新
开禧二十八星宿和时宪二十八星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