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与经济》201103

摘选——如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包括多方面的含义,主要指城乡教育均衡、区域教育均衡、校际教育均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均衡、机会均衡和质量均衡。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成果也不少,那么如何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统一规划,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师资配置

对高中教师的补充一方面可以考虑引进高素质人才到高中从教,另一方面由于初中教师会出现剩余,可以鼓励初中教师进修提高,选拔部分初中教师到高中任教;同样,鼓励部分小学教师到幼儿园任教,这样可以让小学和初中适当引进新人,而高中教师队伍也不至于过于年轻化。由于高校扩招后教师资源极其丰富,正是提高教师质量尤其是农村教师配置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招聘时应提高学历要求,初中和小学应把学历要求提高到本科,高中阶段可以招收一定比例的研究生。

(二)加强对未来学龄人口的预测,针对波峰和波谷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及配置硬件设备设施

很多地方在学校布局调整以及配置硬件设备设施时主要基于眼前的现状,很少考虑未来的发展,或者考虑了未来状况但限于省级或全国的大体趋势,较少针对本地实际进行预测。事实上,全省或全国的教育发展会呈现一定的一致性,但各地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地的实际,综合考虑本区域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和本地未来学龄人口状况,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在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学前教育,允许小学附属幼儿园,这样可以利用小学闲置资源,也可以扩大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同时,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不要盲目撤并,要考虑以后学龄人口增加的因素。二是初中整体学龄人口在减少,部分生源充足的初中学校不宜扩张,生源过多时可以考虑分流到附近学校。三是高中目前和今后几年在校生规模庞大,在规划校舍、活动场地、设备实施配置时要考虑今后学生减少因素,严格控制规模,合理规划,避免以后造成巨大浪费。

(三)建立城乡共同体,推进区域内和县域内的强弱互助

首先,实行强弱互助,整体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子。可以考虑把城区划分为几个板块,对几个教育底子较薄弱的县进行对口帮扶,包括校长和优秀教师的定期轮换,鼓励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任职。这种对口帮扶要对学校和区县的考核实行“捆绑式”考核,同时政策要将刚性规定和柔性激励相结合。其次,可以推行县域内学区制。现在很多县推行了学区教研制,即相邻的两个或几个乡镇的教研活动统一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鉴国内某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可逐渐推行学区内管理人员、教师等统一调配,资金统一管理,招生工作统一安排,这样可以促进县域内的均衡发展,避免出现有的学校生源少造成资源浪费,而有的学校生源多资源不足的现象。再次,建立激励机制,稳定农村优秀教师队伍。稳定农村优秀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给教师提供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适当放权给教师,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同时,对城市引进农村优秀教师的数量要适当限制,完全限制农村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适当限制其数量是有必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阳市第十一完全学校初中部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最美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文明教师
科学布局学校实现教育优质均衡
职教闲话 | 教育均衡是个大概念(20111026)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进城速度放缓
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方式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