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坛建筑与敬天文化

天坛建筑与敬天文化

2016-12-21 知音文苑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山青青水碧碧,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
点击上方
“播放按钮”收听节目


古人认为,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把“天”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和最高的主宰,人必须按照“天道”行事,《孟子正义?尽心上》中说:“法天即所以事天也”。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黎民百姓,全都信天、敬天、畏天,他们以各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护佑,祭天成为国家的第一大礼,是中国古代最庄严的仪式。尤其当皇帝亲率文武百官祭天时,可谓代表整个民族在虔诚祈祷:感恩上天,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天坛,正是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位于河南济源市的王屋山主峰天坛山,据说就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可谓最早的天坛,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 《黄帝内传》记载:“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黄帝打败蚩尤后于当年七月又来祭天,感谢上天的帮助之恩。三年后的八月第三次祭天,感恩上天使国家强盛,四海清平。从轩辕黄帝开始,历代皇帝均来此祭天或在国都建坛祭天。后来在国都建坛的有著名的唐代“西安天坛”和明清时期的“北京天坛”等。


西周以礼治国,而礼之设立就是法天而来,形成了以“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的一整套敬天的礼仪,为之后中国历代帝王所奉行。皇帝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孟春正月上旬于此举行祈谷礼,为百谷求雨,敬祈上天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冬至日要祭天,拜谢上天。遇天灾人祸,更要祭天敬天,施行仁政。每次在中和韶乐的演奏声中大典开始,史载“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祭祀时,钟声停止,场面庄严肃穆,皇帝率领文武百官虔诚跪拜祷告,表达对上苍的敬畏和感恩。待大祭礼毕之后,那悠远的钟声再次响起,久久回荡在天际。


作为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天坛的建筑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建筑技艺和环境的营造都强烈的表现出古人对“天”的崇敬。以明清北京天坛为例: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在继承了古代历朝祭天建筑的基础上营建,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天坛整个面积比紫禁城还大四倍,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形似“回”字。天坛辟有六座天门,主要建筑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等用一座丹陛桥连接。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长三百六十米,宽二十九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三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天坛主体建筑均为圆形,象征天圆;各主要殿顶一色蓝琉璃瓦,象征蓝色青天。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祀天大典的地方。圜丘为三层,每层九个台阶,从各层台面到登坛石阶,石栏板和望柱等数目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因九是“阳数之极”,通过对“九”字的反复应用,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站在圜丘高坛上,四野开阔,人似乎手可触天,脚可离地,仿佛在天上行走。站在圜丘坛的天心石上说话,虽然只用了很小的声音,却可以产生很大的回音,使人感受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的意境。


祈年殿是举行祈谷大典的地方。其结构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其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成伞状的圆形宫殿,金碧彩绘,高三十八米,直径三十二米,雄伟壮观,给人一种拔地擎天的气势。由于整个深蓝的琉璃瓦顶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又使得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所以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仰望祈年殿,都会使人感到尽善尽美。祈年殿殿内大柱及开间分别寓意一年的四季、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以及周天星宿等,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仙阁;跨出祈年殿的大门,顺甬道往南望去,门廊重重,天地渺然雄浑似是极目无尽,如在天界之上。


在天坛建筑的形式美感之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深邃背景。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成功的把古人对 “天”的认识、“天人关系”“天人感应”以及美好的愿望表现的淋漓尽致,表达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坛以宁静深远而著称,其意境美主要体现在高、圆、清几个方面。高,即崇高,表现天空的辽阔高远,表现“天”的至高无上,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如祈年殿比紫禁城太和殿还高出三米;圜丘坛四周设置低矮的壝(围)墙以衬托主体建筑的崇高;祈年殿和圜丘坛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仿佛高入云霄。圆,不仅指外形的圆,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蕴含着宇宙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精神。不仅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使建筑中圆的扩展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容整体。清,是一种高清的境界,为清新、清真、清妙、清远、激浊扬清等。如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树林,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与蔚蓝的天空相协调,树木和大面积的植被,枝叶葱茏,生意盎然。


古代的人信神敬天,感恩知报,懂得人生在世善恶有报的因果关系,这才使得中国成为礼仪之邦、文化之邦。


听众朋友,又要跟您说再见了,感谢您的收听,祝您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坛的文化蕴涵
震惊!天坛这些秘密,北京土著都未必知道!
世界文化遗产:天坛
天坛-祈谷坛导游词-2023
北京天坛游记|柴胡
中轴线南端的对称古建群----天坛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