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节 | 在古诗中感受清明习俗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是燕子飞来,梨花落去的时节。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在文人墨客的手中,清明节更被赋予了一种别样的生命,从而更显韵味。

清明节主要风俗活动为祭扫坟墓,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与祝福,古人的诗句中,这种感情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面容肃穆...

在这个雨纷纷的季节,人们纷纷通过扫墓来表示对先人的怀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菊涧《清明》

清明时节,南北山头的那些坟头青烟四起,田间小径行人匆匆。焚烧的纸灰好似那白色的蝶漫天飞舞,行人们哭泣着,留下的伤心的泪就好比那杜鹃鸟哀啼时吐出的血那般红。日暮时分狐狸便下榻故人的冢上,晚上儿女们齐聚在灯前谈笑故人的往事,不难会感慨人生苦短,应当今朝有酒今朝醉,若日后长眠于九泉之下便再无希望享乐。全诗中,对清明扫墓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平实的语句表现出来的那对亲人生死离别的痛苦,是那般的令人感慨,令人神伤。诗的结尾甚是值得后辈深思,我不禁感慨人生就如诗人所说那般苦短,在人间有谁活得不像是一场炼狱,应该珍惜当下,不恋过去,不言将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同时清明节前一两日即为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顾名思义,需要禁火冷食,在古人生活中改火与换取新火是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之前提及的祭扫坟墓。

青团

子推馍

朴籽粿(guǒ)

艾粄(bǎn)

清明寒食

清明又名踏青节,最宜外出郊游。诗人描写清明游玩的诗句同样也不少,也算是一扫离别带来的悲伤吧。

春天来了,大家都开始走到户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古人们更是喜欢在春游踏春时赏景写诗,感慨咏物,踏青,从古至今,已经成为清明节的一部分。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 孟浩然《相和歌辞 大堤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春天郊游踏青游玩,插柳,放风筝,感受明媚的阳光和春天的气息。这个节令活动与清明节日结合在一起,相沿成俗,内容也为之一变,娱乐身心的意义取代了宗教祭祀的寄托,更加盛行了。

温馨提醒:清明外出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作者&编辑:李峻锋

审核:姜雪、方群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今说】:⑨:古代诗文写“清明”
清明节
又是一年清明时,关于“清明节”,你又了解多少?
清明节其实是三个节
【岁时节日|清明】清明的味道:些许忧郁,些许春光
《格律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