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糖高不高,多留意身体细微变化!若出现4个表现,暗示血糖超标

说到糖尿病,人们往往对其处于一个两极的态度,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不当回事,认为不是什么大问题,平时生活里也不太注意,但一旦发现自己血糖高或者确诊糖尿病了,却又非常担心,生怕自己会因此患上糖尿病并发症。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确实非常可怕,它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腿部疾患、神经疾患等等,尤其到了后期,很多患者都痛苦不已,后悔当初没有注意血糖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预防这些问题?如何知道自己血糖出现升高了?

这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定期体检就可以预防,其实糖尿病一开始发病并不严重,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糖尿病发病之初甚至检测的血糖值也可能是正常,毕竟一次的检查只能反映当天的血糖标准,很多人体检前都比较注意,比如提前几天不吃大鱼大肉,或者减少饭量,头一天甚至晚饭也吃的很少,容易出现“假象”。

而且,糖尿病前期状态,血糖等各项指标并没有达到糖尿病标准,也不容易给人警觉,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观点,一旦空腹血糖(空腹八小时)达到或者超过5.6mmol/L,就应该重视,考虑改变日常习惯;而超过了6.1mmol/L,但低于7mmol/L,就属于糖尿病前期的状态,除了调整生活外,应该进行治疗,以防进入糖尿病阶段。

所以,除了检查指标进行参考外,也需要自己对身体进行观察,通过身体细微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血糖增高的情况发生。

血糖高了,日常可能有4个表现:

头晕

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头晕,比如高血压、高血脂,或者工作忙了,睡眠不好的时候也会有头晕的情况,不过高血糖出现的头晕有一个判断技巧,那就是血糖高出现头晕多出现在饭后,有时候可能表现的是有困意,这说明血糖升高,导致大脑缺氧所致。

容易饥饿,心慌

出现饥饿感主要是因为人体糖代谢出现异常,虽然摄入了食物,但血糖突然升高,大量的糖分被尿液排出,人体利用的并不多,能量得不到供应,自然会感觉饥饿。加上有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胰岛素起作用的时间延后,血糖又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又会有心慌的现象。此外,有些人血糖异常,经常是快到吃饭时会有低血糖心慌的情况,也预示着平时血糖偏高。

如果饮食量没有变,但容易饥饿,还有身体逐渐虚弱的情况,应该多注意,可以去医院或者在家里多测测血糖,以便早发现情况。

皮肤瘙痒,手脚发麻

皮肤痒一般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性的出现皮肤瘙痒就应该当心了,当然也要排除因为天气干燥、个人卫生导致的皮肤瘙痒的情况。血糖高之所以会引起皮肤瘙痒,是因为血糖高影响到了人体的末端神经,对神经是一个不良的刺激,造成植物神经功能文论,进而导致瘙痒发生。一般这种瘙痒多出现在晚上。

手脚发麻的情况,则是四肢末端由于血糖高,缺氧供血不足导致的,血糖高影响人体的循环,尤其对末端小血管影响比较大,血液不通畅,容易出现手脚发麻的、感觉迟钝的情况。此时,如果不注意,未来血糖持续升高会引发糖尿病足的并发症,对人体危害非常大。

容易口渴,上厕所次数增多,夜尿也可能增多

血糖高导致口渴跟上厕所次数成正比,为什么呢?血糖高,尿糖就高,尿糖高尿液的渗透压就会高,于是会多尿,尿液排出了,血容量减少,血糖进一步升高,所以需要人体进一步摄入水分,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且长期血糖高会导致糖尿病肾病,会让夜尿次数同样增加,一般认为夜间上厕所次数高于两次就为夜尿频多,说明肾脏受损。而且肾脏一旦受损就不可能完全康复,只能通过降低血糖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如何保持血糖的稳定,一旦血糖升高哪些东西不能吃呢?

病从口入,对待血糖高,首先要控制好饮食,避免进食升糖指数高以及含糖量的食物,比如精制糖、甜食、各种水果罐头、糕点、含糖饮料等等,升糖指数讲的是进食后血糖上升的幅度大小,同样属于碳水化合物,全麦类食品就比精致白面、白米的升糖指数要低,所以在选择主食时可以考虑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替换;其次,要限制脂类食物摄入,血糖高的人一般脂类代谢会出现紊乱的情况,会造成血脂偏高,所以控制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摄入可以维持健康,控制血糖进一步发展;另外,要适量摄入蛋白质,因为糖尿病有引发肾病的可能,摄入大量蛋白会加重肾病病情,导致人体代谢紊乱,代谢异常也会导致血糖失控。

最后,也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每天每人不应该超过6克,如果摄入较多容易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又会诱发糖尿病,导致血糖升高。

运动是稳定血糖不可缺少的方法,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胰岛素抵抗,尤其是在饭后稍事休息就从事中等强度的运动,能够较快的降低餐后血糖,即使没有时间,通过爬爬楼梯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血糖稳定,睡眠不好会让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会让排尿次数增加,尤其是夜间,反而又会影响到睡眠,想解决这个恶性循环就需要避免熬夜的恶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腹血糖一直是8到9点多,是糖尿病吗?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人体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糖尿病的金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