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向成功必备的心态之五十二:节约也是一种美德

第52章 节约也是一种美德

  节约不但是一种美德,它同样也是理财的一部分。如果说穷人节约是迫不得已的,那么,富人节约就是有意识的了。很多企业家都有节约的习惯,这恐怕不是巧合。

  家庭资产的流失在很多时候都是隐性的,因此对钱财一定要善于监控管理,节约不必要的支出,不断地强化理财观,让资金稳定成长,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积蓄钱财、脱贫致富的好机会!

  节约得到的是双重财富

  张诚是中国有名的企业家,他在短短15年间,凭着自己的神奇力量成了东北棉纺界大亨。他的资产,可以说绝不低于那些中国富豪榜上的企业家。

  然而,与他的财富、他的传奇一样,他的“吝啬”也足以令人震撼。大家都以为,这样一个富翁,派头肯定也不会小。然而,见过他的人,都会被其外表所吓到。张诚可谓是其貌不扬,身上不仅没有那种奢华之气,反而更多了东北人的淳朴。在人们的印象中,那些企业家、政府官员、明星等非富即贵的人物几乎都是住在一些四星、五星等上档次的宾馆里,而张诚每次到外地出差,几乎都是住在条件一般的旅馆里。他的办公室也只是20多平米的小屋子,与外面各部门各大办公室仅用玻璃隔开。室内装饰也很简单,一张普通的办公桌上放着许多文件,旁边的小书柜里没有现在许多企业家办公室能看到哈佛管理之类的“砖头书”,有的是一些实用法律条文。对于生活中的一切,他都坚持洁简,适用就好。

  从十多年前棉纺厂里的一名小小工人,到今天的企业大亨。中间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当时张诚在厂里是出了名的“鬼脑子”,因为他脑袋聪明,点子又多,经过勤勤垦垦的努力耕耘后,他终于等来了收获。由于当时市场的不景气,加上厂长的管理不善,他所在的棉纺厂濒临倒闭,厂长此时也被免职了。所以,在新的厂长到来之前,厂子暂时交由张诚代理。而他却用自己的满腔激情和实干劲头,把这个小厂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在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之际,他又组建了家具生产车间。

  随着厂子不断的发展,他有了机会与外商合作,进而拥有自己的企业,不断壮大至今天这个规模:资产总额数十亿元,员工近万人的大集团。

  虽然富起来了,但他和他的企业却没有“一夜暴富”的心态。他曾坦言:可能是因为他和他的企业是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步步走过来的,所以他把什么事情都想的比较淡薄了。他还说,节约是一种双重财富,不仅能创造出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可能会有很多人说:“他是穷习惯了!”其实不然,现在有好多穷人,一夜暴富后,也绝对坚持不了这种穷的习惯,他们巴不得所有的人一看见自己,就知道自己是个有钱人。

  国内许多的富豪、企业家在社交场面,一个比一个派头大,他们总是比较看谁开的车最好、谁的企业规模最大、谁住的房子最豪华等等,在食、住、行、游、购、娱方面,样样都不甘落后。这些真正的“富翁”还好,还有些“负翁”,为了与人攀比,讲派头,大到商品房、汽车,小到家电,甚至一支口红,都要通过贷款的形式购买。而这些潇洒“负翁”并不具备有钱人的条件,有许多人并没有还款的实力。还有一些“月光族”们在慷慨地花着父母们的钱,大胆花明天的钱、花别人的钱享受自己今天的生活,直花到两手空空,再想新的办法。

  与之相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显得“吝啬”了许多,他拥有466亿美元的身家,却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所以,有人曾这样说过,富裕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富裕之后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些富翁勤俭行为并不是出于过去贫寒时遗留的习惯,也不是本性吝啬。他们在自己的开支上节约省下来的钱,却大方地用在了国家慈善事业上。张诚连续几年所捐赠的善款累计起来已达数亿元,比尔·盖茨也已经多次宣布将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

  富翁的“吝啬”,是因为他们懂得创造财富的艰辛;“负翁”的慷慨,是因为他们缺少一分一厘皆来之不易的生活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节约不仅是物质的财富,更是精神上的财富。

  节俭是用理性的态度去生活

  荷兰十大富翁之一的约翰·德伊斯,虽然腰缠万贯,但却异常节俭简朴。其子约翰·亚尔逊却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子弟”、“公子哥”,平时可谓挥金如土。由于德伊斯平时忙于事业,很少去和儿子沟通,他对儿子的情况也是从仆人及管家那里得来的。不过,对于亚尔逊的真实情况,并没有人敢如实地报告给德伊斯,就像亚尔逊警告他们的一样,他花的是自己家的钱,有谁敢像贼一样的告诉父亲?

  但是流言的力量是很大的,亚尔逊的阔气在贵族界也是小有名气的。在一次商务交流会上,德伊斯无意间听到有人说到亚尔逊的辉煌事迹,还有人讽刺地说德伊斯这么节俭,都是省下来让儿子挥霍的。他听了极为气愤,回去就立即把亚尔逊叫到身边,给他讲了应该如何去生活,他说,他在创业时曾以“喝咖啡浪费外汇”为由,告诫部下要勤俭节约。在事业低谷的时候,为了省下更换鞋底的钱,他给自己的鞋底钉上铁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仍穿着40年前穿过的工作服,家中用的还是老式的彩色电视机。说了自己的事迹,他还给儿子讲了印度尼西亚首富林贾康,资产总额已经超过80亿美元。然而,身为商界巨富,却处处精打细算,从不乱花一分钱。他的理财观点是:钱要用在刀刃上。

  最后,他说,这些世界巨富们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作风,他们的财富正是在这种不懈努力创造和精打细算中逐渐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在不加节制的生活中积聚财富而成为富翁。儿子听了以后,还是有些不服,他的理由是:人活着,就要充分的享受生活,别人节俭是因为没钱可以享受,而我们家里有享受的资本,为什么还要像穷人那样生活呢?甚至生活得还不如那些不太富裕的人呢!

  德伊斯告之:节俭并不是不爱生活,而是用更理性的态度去享受生活,以理性务实的态度面对人生。其实,很多时候,节约并不完全是为了降低成本,严格说来,它是一种意识,是境界和习惯的产物。节俭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的美德,它能让年轻人在金钱面前保持清醒,不丧失追求和斗志。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节节行进,攀上人生的财富高峰。

  真正的成功者均信奉“勤由俭败由奢”,德伊斯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节俭意识令人佩服。赚钱多并不等于就有钱,有的人在祖辈光环的照耀下奢侈地生活,人到中年,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但很快就坐吃山空,成了穷光蛋;相反的,一些企业家在企业破产后,却没有成为穷人。那些在大企业上班,拿着高薪的年轻人,他们的积蓄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多。所以说,赚钱多不一定能过上财力自由的生活,管理财富远比获取财富更为重要,而管理财富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懂得如何节流。通过日常的勤俭节约,可以省出更多桶金。

  这里所说的节约,并不是让过分的节约,而是有节制的、理性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积攒,每天看着钱,过着窘迫的生活,以金钱数目的增多来刺激自己满足感,那不就成了马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了吗?那份钱财在你的手中失去了流动性,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节约,使穷人的生活多一份保险,多一份充实。节约还可使得富人更富,也使得他们的富变得亲切。一个富人,如果只是一味地穷奢极欲,哪怕他的钱足以支持他的奢糜,他也不会被人敬重。摆阔,只不过是腐朽的代名词。

  节约更直接地体现为朴素、现实、严谨的生活态度,节约也可以是一种人格体现。节约的人能够理解一件事物的价值,并且懂得珍惜和利用,这与华而不实正好相反。懂得惜物者往往也懂得惜人,所以在与人相处中更能尊重人、理解人,更有细腻的感情色彩,这就是节约的人使人感到更加信赖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啥你还是穷人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哪里?|财经新闻|半岛网
没野心只能一辈子当穷人 寻找捷径成为富翁
【7大原因令你不能成为富人】
穷与富,成功或许没那么简单
科学消费,合理开支,会花钱比会赚钱更重要(致富指导)
沉默,是最好的修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