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乾凿度》卷上 | 汉· 郑康成注
userphoto

2021.12.17

关注

钦定四库全书 易部 > > 周易干凿度

  
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徳苞籥【管统也徳者得也道者理也籥者要也言易道统此三事故能成天下之道徳故云包道之要籥也○案为道徳三字明钱叔寳本作徳为道】

易者以言其徳也通情无门藏神无内也【俲易无为故天下之性莫不自得也】

光明四通俲易立节【俲易者寂然无为之谓也○案俲字钱本正文及注并作佼】

天地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厯调列五纬顺轨【五纬五星也】

四时和粟孳结【孳育也结成也】

四渎通情优游信洁【水有信而清洁○案渎字原本误作时今从钱本】

根着浮流【根着者草木也浮流者人兼鸟兽也】

气更相实【此皆言易道无为故天地万物各得以自通也】

虚无感动清净炤哲【炤明也夫惟虚无也故能感天下之动唯清浄也故能炤天下之明】

移物致耀至诚专密【移动也天确尔至诚故物得以自动寂然皆专宻故物得以自专也】

不烦不挠淡泊不失此其易也【未始有得夫何失哉】

变易也者其气也【案其气原本作其变今从钱本】

天地不变不能通气【否卦是也】

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天道如之而况于人乎】

君臣取象变节相和能消者息【文王是也】

必专者败【殷纣是也】

君臣不变不能成朝纣行酷虐天地反【不能变节以下贤也】

文王下吕九尾见【文王师吕尚遂致九尾狐瑞也】

夫妇不变不能成家妲已擅宠殷以之破【不变节以逮众妾也】

大任顺季享国七百此其变易也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故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徳万物之寳至哉易一元以为元纪【天地之元万物所纪】

孔子曰方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无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天地炁淳人物恬粹同于自得故不相殊别人虽有此而用之故行而无迹事而勿传也】

于是伏羲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类万物之情【伏羲之时物渐流动是以因别八卦以镇其动也】

故易者所以经天地【案经天地钱本作继天地】

理人伦而明王道【王道继天地而已】

是故八卦以建五气以立五常以之行【天地气合而化生五物】

象法乾坤顺隂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天地隂阳尚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

度时制宜作罔罟以畋以渔以赡人用【时有不赡因制器以宜之】

于是人民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八卦之用【安犹不失也顺其度而通之因其宜而制之则天下之志通万类之情得也】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质者无文以天言此易之意【夫何为哉亦顺其自通而已耳当此之时天气尚淳物情犹朴是故伏羲圣亦因以质法化人故曰以王天下也】

夫八卦之变象感在人【人情变动因设变动之爻以効之亦大徳之谓也】

文王因性情之宜为之节文【九六之辞是也】

孔子曰易始于太极【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所始也】

太极分而为二【七九八六】

故生天地【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

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隂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其布散用事也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防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兊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干制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隂阳之体定神明之徳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万物是八卦之象定其位则不迁其性不滛其徳矣故各得自成者也】

皆易之所包也至矣哉易之徳也孔子曰嵗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嵗焉【其中犹自有斗分此重举大数而已】

故艮渐正月防渐三月坤渐七月干渐九月而各以卦之所言为月也【干御戌亥在于十月而渐九月也】

干者天也终而为万物始北方万物所始也故干位在于十月艮者止物者也故在四时之终位在十二月防者隂始顺阳者也阳始壮于东南方故位在四月坤者地之道也形正六月四维正纪经纬仲序度毕矣【四维正四时之纪则坎离为经震兊为纬此四正之卦为四仲之次序也】

孔子曰乾坤隂阳之主也阳始于亥形于丑干位在西北阳祖微据始也【阳炁始于亥生于子形于丑故干位在西北也】

隂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隂之正也【隂炁始于巳生于午形于未隂道卑顺不敢据始以敌故立于正形之位】

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是以干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隂阳之职定君臣之位也

孔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万物始出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始生受形之道也故东方为仁成于离离南方之卦也阳得正于上隂得正于下尊卑之象定礼之序也故南方为礼入于兊兊西方之卦也隂用事而万物得其宜义之理也故西方为义渐于坎坎北方之卦也隂气形【案隂气形句下原本有复十八世至壬癸为水一节乃后文错简重出而自盛隂阳至一变而为七一节复错在后丘文以候授明之出莫能雍之下今并依钱本改正】

盛隂阳气含閇信之类也故北方为信夫四方之义皆统于中央故乾坤艮防位在四维中央所以防四方行也智之决也故中央为智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徳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至道也昔者圣人因隂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天地本无形而淂有形则有形生于无形矣故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夫乾坤者法天地之象质然则有天地则有乾坤矣将明天地之由故先设问乾坤安从生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以其寂然无物故名之曰太易】

太初者气之始也【元气之所本始六易既自寂然无物矣焉能生此太初哉则太初者亦忽然而自生】

太始者形之始也【形见此天象形见之所本始也】

太素者质之始也【地质之所本始也】

炁形质具而未离【案未离二字原本误作形质今从钱本】

故曰浑沦【虽舍此三始而犹未有分判老子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言万物莫不资此三者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此明太易无形之时虚豁寂寞不可以视听寻系辞曰易无体此之谓也】

易变而为一【一主北方气渐生之始此则太初气之所生也】

一变而为七【七主南方阳炁壮盛之始也万物皆形见焉此则太始气之所生者也】

七变而为九【西方阳炁所终究之始也此则太素炁之所生也】

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此一则元炁形见而未分者夫阳炁内动周流终始然后化生一之形炁也】

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象形见矣】

浊重者下为地【质形见矣】

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干【象一七九也夫阳则言干成者隂则坤成可知矣】

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隂阳因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隂阳刚柔之与仁义也】

三画已下为地四画已上为天物感以动类相应也易气从下生【易本无形自微及着故炁从下生以下爻为始也】

动于地之下则应于天之下动于地之中则应于天之中动于地之上则应于天之上【天炁下降以感地故地炁升动而应天也】

初以四二以五三以上此之谓应阳动而进隂动而退故阳以七隂以八为彖【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息也隂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消也○案此注与下注重出应属衍文】

易一隂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彖者爻之不变动者五象天数竒也十象地之数偶也合天地之数乃谓之道】

阳变七之九隂变八之六【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应也隂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消也】

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之一也【九六爻之变动者系日爻効天下之动也然则连山归藏占彖本其质性也周易占变者効其流动也彖者断也】

五音六律七变由此作焉故大衍之数五十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行犹关也○案注行字钱本作衍】

曰十干者五音也【甲乙角也丙丁征也戊巳宫也庚辛商也壬癸羽也】

辰十二者六律也【六律益六吕合十二辰】

星二十八者七宿也【四方各七四七二十八周天也】

凡五十所以大阂物而出之者也【阂亦出也言辰七变系于易象也】

孔子曰阳三隂四位之正也【三者东方之数东方日所出也又圆者径一而周三四者乃西方之数西方日所入也又方者径一而匝四也】

故易卦六十四分而为上下象隂阳也夫阳道纯而竒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阳道专断兼统隂事故曰纯也】

隂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隂也乾坤者隂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为上篇始者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隂阳之经所以终始万物故以坎离为终【言以日月终天地之道也】

咸恒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人道之兴必由夫妇所以奉承祖宗为天地主也故为下篇始者贵之也既济未济为防终者所以明戒慎而存王道【夫物不可穷理不可极故王者亦常则天而行与时消息不可安而忘危存而忘亡未济者亦无穷极之谓者也】

孔子曰泰者天地交通隂阳用事长养万物也否者天地不交通隂阳不用事止万物之长也上经象阳【案原本象字下无阳字今据钱本补】

故以干为首坤为次先泰而后否【先尊而后卑先通而后止者所以类阳事也】

损者隂用事泽损山而万物损也下损以事其上【象阳用事之时隂宜自损以奉阳者所以戒隂道以执其顺者也】

益者阳用事而雷风益万物也上自损以益下【当隂用事之时阳宜自损以益隂者所以戒阳道以其化也】

下经以法隂故以咸为始恒为次先损而后益【咸则男下女恒则阳上而隂下先隂而后阳者以取类隂也】

各顺其类也孔子曰升者十二月之卦也阳气升上隂气欲承万物始进譬犹文王之修积道徳开基业始即升平之路当此时也隣国被化岐民和洽是以六四泽而承吉九三可处王位享于岐山为报徳也明隂以显阳之化民臣之顺徳也【民臣化顺文王之徳】

故言无咎

  孔子曰益之六二或益之十朋之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益者正月之卦也天气下施万物皆益言王者之法天地施政教而天下被阳徳防王化如羙寳莫能违害永贞其道咸受吉化徳施四海能继天道也王用享于帝者言祭天也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天气三防而成一着三着而成一体【五日为一防十五日为一着故五日有一候十五日成一气也冬至阳始生积十五日至小寒为一着至大寒为二着至立春为三着凡四十五日而成一节故曰三着而成体也正月则泰卦用事故曰成体而郊也】

方知此之时天地交万物通故泰益之卦皆夏之正也此四时之正不易之道也故三王之郊一用夏正所以顺四时法天地之道也孔子曰随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享于西山随者二月之卦随徳施行藩决难解【大壮九三爻主正月隂气犹在故羝羊触藩而羸其角也至于九四主二月故藩决不胜羸也言二月之时阳气已壮施生万物而隂炁渐防不能为难以障闭阳炁故曰藩决难解也】

万物随阳而出故上六欲待九五拘系之维持之明被阳化而隂欲随之也譬犹文王之崇至徳显中和之羙拘民以礼系民以义当此之时仁恩所加靡不随从咸悦其徳得用道之王故言王用享于西山【是时纣存未得东廵故言西山】

孔子曰阳消隂言夬隂消阳言剥者万物之祖也断制除害全物为务夬之为言决也当三月之时阳盛息消夬隂之气万物毕生靡不化譬犹王者之崇至徳奉承天命伐决小人以安百姓故谓之决夫隂伤害为行故剥之为行剥也当九月之时阳炁衰消而隂终不能尽阳小人不能决君子也谓之剥言不安而已【直剥落伤害使万物不得安全而已然不能决君子】

是以夬之九五言决小人【经曰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剥之六五言盛杀万物皆剥堕落譬犹君子之道衰小人之道盛侵害之行兴安全之道废隂贯鱼而欲承君子也【阳衰之时若能执柔顺以奉承君子若鱼之序然后能宠无不利也】

孔子曰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际也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隂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生六位六位之变阳爻者制于天也隂爻者系于地也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徳立而尊卑定矣【震主施生夘为日出象人道之阳也兊主入恱酉为月门象人道之柔也夫人者通之也徳之经也故曰道徳立者也】

此天地人道之分际也天地之气必有终始六位之设皆由上下故易始于一【易本无体炁变而为一故气从下生也】

分于二【清浊分于二仪】

通于三【隂阳炁交人生其中故为三才】

□于四【□□□□□□□□案原本脱于四二字及阙文九方空今据钱本补入】盛于五【二北于地五北于天故为盛也】

终于上初为元士【在位卑下】

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宗庙人道之终】

凡此六者隂阳所以进退君臣所以升降万人所以为象则也故隂阳有盛衰人道有得失圣人因其象随其变为之设卦方盛则托吉将衰则寄凶【圣人之见物情有得失之故寄托隂阳之盛衰以断其吉凶也】

隂阳不正皆为失位【初六隂不正九二阳不正○案钱本作隂阳失位皆为不正】其应实而有之皆失义

【隂有阳应阳有隂应实者也既非其应设使得而有之皆为非义而得也虽得之君子所不贵也】

善虽微细必见吉端恶虽纎芥必有悔吝所以极天地之变尽万物之情明王事也【王者亦当穷天地之理类万物之情】

丘系之曰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以象尽天地之意重之尽万物之变者也】

系辞焉以尽其言孔子曰易六位正王度见矣孔子曰易有君人五号也帝者天称也王者羙行也天子者爵号也大君者与上行异也【临之九二有中和羙异之行应子五位故曰百姓欲其与上为大君也】

大人者圣明徳备也变文以著名题徳以别操【夫至人一也应迹不同而生五号故百姓变其文名别其操行】

王者天下所归徃易曰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师者众也言有盛徳行中和顺民心天下归徃之莫不羙命为王也行师以除民害赐命以长世徳之盛【武王受命行师以除民害遂享七百之祚可谓之长世也】

天子者继天理物改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万民至尊之号也易曰公用亨于天子【大有九三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不免害也文王为纣三公百姓恱乐文王之徳文王享天子之位以决罚小人之罪也】

大君者君人之盛者也易曰知临大君之宜吉临者大也阳气在内中和之盛应于盛位浸大之化行于万民故言宜处王位施大化为大君矣臣民欲被化之词也大人者圣人之在位者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徳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又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言徳化施行天地之和故曰大人

孔子曰既济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髙宗者武丁也汤之后有徳之君也九月之时阳失正位盛徳既衰而九三得正下隂能终其道济成万物犹殷道中衰王道陵迟至于髙宗内理其国以得民心扶救衰微伐征逺方三年而恶消灭成王道【案王道上原本脱成字据钱本补入】

殷人髙而宗之文王挺以校易劝徳也【挺出髙宗以言昭易义所以劝人君修徳者也】

孔子曰易本隂阳以譬于物也掇序帝乙箕子髙宗着徳易者所以昭天道定王业也上术先圣考诸近世采羙善以见王事言帝乙箕子髙宗明有法也羙帝乙之嫁妺顺天地之道以立嫁娶之义义立则妃匹正妃匹正则王化全

孔子曰泰者正月之卦也阳气始通隂道执顺故因此以见汤之嫁妺能顺天地之道立教戒之义也至于归妺八月卦也阳气归下隂气方盛故复以见汤妹之嫁以天子贵妹而能自卑顺从变节【下嫁以从夫故曰变节也】

而欲承阳者以执汤之戒【此谓教戒之义】

是以因时变一用见帝乙之道所以彰汤之羙明隂阳之义也孔子曰自成汤至帝乙帝乙汤之元孙之孙也此帝乙即汤也殷録质以生日为名顺天性也元孙之孙外絶防矣【元孙之孙五世之末外絶防矣】

同以乙日生疏可同名【同以乙日生天锡之命疏可同名】

汤以乙生嫁妺本天地正夫妇夫妇正王道兴矣故曰易之帝乙为成汤书之帝乙六世王同名不害以明功
孔子曰绂者所以别尊卑彰有徳也故朱赤者盛色也【南方阳盛之时】

是以圣人法以为绂服欲百世不易也故困九五文王为纣三公故言困于赤绂也至于九二周将王故言朱绂方来不易之法也

孔子曰易天子三公诸侯绂服皆同色困之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天子三公九卿朱绂诸侯赤绂【朱赤虽同而有深浅之差】

困之九二有中和居乱世交于小人又困于酒食者困于禄也【因其禄薄故无以为酒食】

赤绂者赐大夫之服也文王方困而有九二大人之行将锡之朱绂也其位在二故以大夫言之【文王虽纣三公而为小人所困且进不得伸其职事也故遂同于大夫二为大夫也】

至于九五劓刖不安也文王在诸侯之位上困于纣故曰困于赤绂夫执中和顺时变以全王徳通至羙矣故曰乃徐有説丘记诸彖曰困而不失其所亨也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转自国学大师网

周易参考
关于《周易》,你想知道的!
4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周易》思考下
王弼:举世无匹的少年宗师
《典籍里的中国》讲了《周易》诞生的故事,《周易》究竟是怎样一部奇书?
静逸先生之《周易》题解及读法上篇
【奥麟专栏】《太极图说》与《周易》的形而上学差异
《易经》和《道德经》的关系是怎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