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眼中的周易六十四卦--易经根脉,由此而明。
userphoto

2022.07.24 广东

关注

夫子删定六经,取文王之易为首,同于尚书,为三代以上之遗于此可见二帝三王之政教,神农伏羲之制作也

而不取连山、归藏,及伏羲神农之易,独采文王者为文王之易,即各家之所传传至文王变例已多,易道更明,易习易知也

伏羲神农尧舜之时,有象无文,有文未备连山、归藏之易,有文异义,有变未全唯文王之易,象仍古昔,文备义明变推新例,体具用昭故言易至文王,为最宜于时之制,而易道亦更发皇光大矣!

此夫子序易,以周易为本者也

然周易虽善,旧制亦不可尽弃伏羲之作,固为易之源,不可不知即神农尧舜夏商之易,亦不可不明则将其说备载于传,系之于经,故曰系辞而以证诸经文,广其变,推其用也

故有先天乾坤上下之位序,为伏羲之遗,即天地定位一章所述也

有日月成岁,合乎天行之序,即揲蓍求卦象一岁之一章所述也

有纳甲应爻,分宫飞伏之序,即出震齐巽,先甲后甲各所述也

有日月代行,水火上下之序,即后天卦位,三索得男女各节所述也

其他如地代有终,归藏之羲也

艮为终始,连山之义也

方圆之图,伏羲之制也

纳甲纳音,黄帝之制也

岁象辟卦,神农之制,及于尧舜,而更推衍者也

九宫五行,五运六气,河洛之遗,及于黄帝,而更发明者也

故易者成于各圣,传于千古,而其义备于传,以与周易证明也夫子犹以为未足,更合伏羲文王之作,先后天之象,各家之制,而成杂卦传

杂者合也,合各种而一之,以见其会通一贯之义也

故以之终诸书,而成夫子之易

是易虽取文王,而仍包各书,夫子之作亦附焉,此读者所宜知也

易之致用,一而已

一者道也

故各易,皆为明道用

无论为伏羲,为文王,为先天后天,为连山、归藏,皆不离于道

然道自一,何以各易不同?

则为明道之方,有不同耳

道本无方无体,人之求之也,则有其方,以悟其体是犹行路,或车或马或步行,其行一也所以行不同也故各易各有其方,以明其用

在太上之时,道至简,事至略人朴物醇,生计至易

故象之者,亦直朴无文,而见道亦真

其后则渐降渐变,渐繁而文而象之者,随之而异故易自古入今,自简趋繁,人事使然道之为道,固未改也

故一易之用,为应时之需时之不居,易亦必变,此易之所以为易也

伏羲之易,名为先天,义为修道,政尚虚静,教崇纯朴,其时然也

神农黄帝以迄尧舜,生息日众,世事日新政日以备,教日以详善恶以明,吉凶斯判故其易亦由简而繁,其用由纯而杂

尧舜之后,文胜于质,政明于教礼备于德,事增于物变化既多,气数以分于是三代之易,更张其旧,名适时宜,以为新制

至文王而变益异,时势既迫,事物乃非道晦不明,教亡不复政失其纪,俗失其常善不敌恶,吉不侔凶君子道消,小人在位易道至是穷矣!

穷则必变,敝则必革此汤伐桀之时也

文王师之,以变为新易,而寓教于卦象焉故周易者,革旧改新,正教明道者也

晦塞,值身穷因,而欲为此挽回教政,光复道德,其非易事盖可知矣故其为象曲折反复,为辞宛委丁宁

一变前日之作,而成独有之制此其与伏羲之旧大殊,与连归之辞亦异而成一后天之易也

盖文王之易,与时相宜后天者,奉时也本无先后天之名,以别于伏羲,故曰后天以能奉天时,故曰后天

其实易一也,用异耳

若分先后,则文王以前者,皆宜先之伏羲以后者,皆宜后之而独先伏羲后文王者,以二易足尽易之体用耳

若推而言之,则连、归各易,皆后天也以其明伏羲之变,同于周易也

不过归藏出,而连山亡周易成,而归藏息时之既易,易亦随之,由历代之文物考之,则连归可备参证

若以时之宜,变之极,明易之道,为后世之则则唯周易足与伏羲表里,取周易而他其中矣!

此夫子以周易为而博搜各易之义为传也

周易之用,为救时明道,而本于易之原旨

易者以六爻三极,合天地人者也

天道阴阳,居上两爻

地道刚柔,居下两爻

人道仁义,居于中央此名三极,以人道为纲

故三四爻,人之位善恶之门,吉凶之途,皆在是焉人为天地之中,道之所存,时之所依教政所出,生化所成

故天地之道,依人而明时之敝,依人而新教政之失,依人而复振

仁义之不讲,时之乱也

教政之不明,人之责也

唯人能理乱救亡,正失止敝

故圣人则之,以负其任而文王适逢之乃明易之变以教寓于象,而济道之穷

故其易与前异者,应夫时也

道之不明时之所为时之不回,则人心失所主,而变生焉

变之乱者,时之咎也变之治者,人之功也人应时而为变变乃通,通乃道

故道在时,而圣人乃能用时

用时变时,是曰时中

道之存也,时之隆也,则守其常

道之晦也,时之污也,则达其变

唯变乃复于中道,而道乃明圣人在因时明道,非守死而忘时也乃因时而变之,以存亡正失也

故文王之易在于是

其意若曰伏羲之易,经常之道,不可变也时无明之者,易乃日晦

必以变而新之,则前者益光大其义取在革卦

革以去故言去时之污也

而其用取之鼎卦

鼎取新也言新易之道,而光大伏羲之制也

故其序以往复循环为则,以吉凶相对,善恶相当明世道之无往不复

而人心无时不动必以善制恶,以新革故,以成循环之数,而复归于道此则文王之易所以异也

夫连、归递嬗,夏商异代其政教不一,制度各殊,故文王因之而鉴于二者,成其新作,存其所长尤能揭二代之善制,合两易之成规以开有周之政教,为尽美尽善之礼乐制度此夫子有从周之叹也!

故文王之易,为易道之大明其旨在变,变以复道乃宜于时之敝,道之衰,教之亡,政之失也

故夫子独取之,以鉴于周道之微春秋之乱,非重新易教,不克以复尧舜文王之道,而续伏羲神农黄帝之德也其意见于杂卦焉

苟有明哲之主,而取用之以新政教,振仁义以尽人道,合乎天地之原旨而因时推变,以孚革故鼎新之义则文武之治,周初之礼乐制度,固当复见于世

则夫子老安少怀之志,大同之愿,时中之智,皆将见于行事,非复微言之拟,文章之可知而已

观夫杂卦传云: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云云,盖已自言其效,或者他日必验于世时乎时乎,吾知之矣!运之流行,宁无极乎!请留吾言,以待后人之证之也

易道兼体用,统神形者也

先天卦象,可用以释道之真体而明神天之德,成诚明之功

后天卦象,可用以释道之大用而明人物之生,成位育之德

合而言之,则内圣外王之道,大学之修齐治平,中庸之中和诚明,莫不在易中也!

智者见之谓智,仁者见之谓之仁以道无大小,所见者有大小耳

易之初,有象无文象则随人所解,文则泥于一诠故以象用,而不重文字也

易之后,兼象与文象存其真,文释其例二者并重,则后天物事可见从文明象,则先天性亦知故易在后天藏体于用,犹寓神于形也

以人言之,其未生也,无神形可分迨其既生,形着神隐,神在形中,未尝无也神主其真,形达其用知觉运动俱全,而生育以见焉易之为用亦然

卦爻形也,气神也明其卦爻,得知其气知气始终,得知生化故必从象求之

一卦一爻,象也

合数卦爻,亦象也

总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非象也

皆有其气,则皆有其神故一易有一易之序

序之异者,象之异

象之异者气之异

气之异者,神之异

神之异者,用之异

用之异者,生与化也,消与息也,往与复也,去与来也

变与不变,静动也

生与无生,成败也,吉凶悔吝之事也,从逆反侧之道也,上下终始之行也,大小分合之情也

而皆归于阴阳,辨于五行存于二气,通于微显孚于人天,以究其性情探其数命,而致其德立其道,此易之大用

有各易,而无不通

用各象,而无不达者也

智者察同,昏者察异异其初,同其终也何哉?

为其不越于道耳

道之用或有异,其本大同易虽多种,原始反终,则归于一

一者道也

故曰易以道阴阳言由阴阳而归于道二者为一,此则易之真用也

夫子以周易为本,而于各易略采其一二,列之于传,明易之为用无二也文王之易,所异于众者,为其取象极变化之例,明循环之道

道无往不复,而人事应之

人事无处不交,而天道顺之

如人物生化,此往复也气候递嬗,此交错也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此交错也阴穷则阳生,阳尽则阴息,此往复也

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一交一错,而成纪焉

冬尽则春回,夜尽则朝回一往一复,而成度焉不得有失,有数可数不得有差,有气可候天道如是,万物亦然

故今之是者,昨之非往之得者,来之失此成则彼败,早生则晚杀有见于前,必应于后有开于旧,必复于新日久则移,风久则改满者则倾,中者则侧

昔之壮者今则老,今之微者后则盛盛衰倚伏,成败推移吉凶无定时,悔吝无定位生死相续,荣枯相联莫不自成循环往复之象自合交错来去之数

象数如是卦乃应之故文王之易纯取此义,而异乎各易也

夫文王作易,有为而作之也

当商纣无道,汤德既衰暴政虐民,污吏干位时非俗敝,上下交困天怒民怨,神鬼同愁文王身在忧囚,处地艰险救民之志未已,切肤之痛且深鉴诸天道之推迁,欲期人事之改革故明志于易

易者变易也,言当变易之际,必有以处变易之道,而成变易之功

时之变易,即天之变易

天之变易,则人事不得不变易之,以顺承天

故其取义重于鼎革二卦,而明变足以适道拨乱反正,足以顺天应民

故明易之道,以寓其教,而在以天时示人事之则

如秋冬肃杀,万物皆残若不易以春和,则生机且息

如子夜暗澹,万物同昧若不易以朝阳,则大道莫明

此皆天之必变易者,而人事亦当应之

故卦象重在明变,变则通,通则道

而往复循环者,变之所由来

交错消息者,变之所自至

故综论卦象之旨,不过明易之为易,而推衍其变以教天下后世,知道在变则变为道不复以天不变,道不变为言

盖变者变而复于不变,非永变不亡也

故变亦道也

试当桀纣之时,果无汤武之变天下尚有人类乎?

故其变,天也天之宜变,则变为天,岂悖天哉?

故易道至文王为一大变

自商汤至纣,为数之穷

穷则变耳

而夫子之时,周德既衰,诸候僣窃人民涂炭,政教乖违以易言之,毋亦应变之世乎!

故夫子取其义也

夫周易之用,虽重明变,亦非有背于伏羲之旨

伏羲之易,重常道以道为本而人事随之其用主常

文王之易,以用为本,其羲主变

然二者一也

一由上而下,一由下而上文王以人事明天道,其终亦归于天道

故变而不失其常,其卦序始乾坤,终坎离始咸恒,终既未济仍以伏羲之序为本

乾坤定位,故首上经坎离代用,故终上经

乾坤交错,故咸恒首下经坎离往来,故既未济终下经

合而言之,仍以乾坤为经,坎离为纬,与伏羲卦象同

分而言之,则多一交错之用,即所以见其变也

未济坎离二卦交错,以终全易而取未济,不用既济者明人事虽合终分,虽交终离以复于先天之不生不灭犹本天道立言

为天道由无入有虽人事纷纭,时时交错,及其至也,终返其本来,有仍归无如首之乾坤定位,上下不侔而终未济之水火不相射,即伏羲八卦位次也

水自下,火自上水火相离,天地大定此由有反无之道,而不生不灭之观

至此生机已息,天地终老万物入定,世界将倾

故全易之数,至此乃终而出于乾坤者,仍归之乾坤成于阴阳者,仍分于阴阳坎离不交,而一切同归于尽

此未济一卦为天地大结束而由生化言之,为生化之气绝由修持言之,则因缘之业净了然无碍,阔然无罣,空然无存是则无声无臭之时,而将同于上天之载

故曰大终,以人事无可再续也

夫人事既尽,易义自终既无生化可言,更何交错之迹故曰未济明其济则为生,未生将何用哉?

文王之易,主于用者也

未济用穷,故全易至此尽矣果有续者,则再来天地,仍循环于初始之乾坤,则又一太极矣!

此义与先天卦象,自乾至坤,各不相离正同

如本宫卦,大终于归妹,其羲亦然

以归妹之象,地气已尽天地分离与未济之乾气尽水火分离,皆孤阴阳之象也

故传曰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言此二卦,为二气之大终终则生化息,而易道尽易以道阴阳,阴阳既尽,更何易道之存?故易之终,必终于二卦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经证释》序
易经证释·宗圣讲述曾子正文
易经入门知识基础:先天卦象与后天卦象的区别
7-周易口义-宋-胡瑗 >0-周易口义-宋-胡瑗
经典导读《周易》
孔子易经原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