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华觑真之 '狸狌跳粱'
userphoto

2023.10.21 广东

关注

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墨默

 前 言 
今天我们讲完《南华经·逍遥游》,再把内篇的内容串一下,不细讲。《逍遥游》看懂了,《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等都能看懂。内篇看不懂才写了外篇,外篇是对内篇的解释和分说,其实内外一如,最终都是让众生归无何有之乡,得大道。
庄子说“人若不得道,即遁天倍情”“遁天倍情”指违背天道,在世间做情欲之事,与佛家讲“背觉合尘”同出一辙。最终目的是让众生把裂开的心地封住,裂地而封合二为一,归守自己的心。但是众生不懂此话的真正含义,依然在世间起五欲(财色名食睡),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牵着走。就如《西游记》唐僧进了盘丝洞,被七个蜘蛛精(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缠住了一样。
世间就是盘丝洞,如果心不安住在道上,人人都会在盘丝洞里纠缠不休。只有归守本自妙明的真心,才会慢慢从洞里解脱出来。
“洴澼絖”表面意思指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思绪)。“洴澼”都是水字旁,泛指五浊恶世。“絖”:纟+光,光指本自具足的光明、心的本明、自身的妙明真心;丝即情丝、思绪。絖就是妙明真心被情丝、思绪缠绕,如同作茧自缚,导致光明透不出来。但光明不会灭,只是表面的丝(思)缠绕太多,犹如进了盘丝洞不得解脱。洴澼絖的实际意思:众生在五浊恶世遁天倍情,把自性光明屏蔽住了,进入到自己虚设的妄念苦海里徘徊。而《逍遥游》就是让众生从浊水里游出来。
讲《逍遥游》,为了解说洴澼絖,村长把用了十年的微信名“圆光”改成了“洴澼絖”。洴澼絖和圆光是同一个人。何时是洴澼絖?何时是圆光?众生背觉合尘,跑到盘丝洞里,自闭妙明,即洴澼絖;如果自己能摆脱思绪(丝絮)缠绕,背尘合觉,此时即圆光。村长现在到底是洴澼絖还是圆光?取决于大家内心的认知,取决于个人的迷悟。就如佛陀是觉悟了的众生,而众生是迷了的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体是一样的。
村长讲完“洴澼絖”专门发了朋友圈,说洴澼絖和不龟手(不归守)是不拆对的好朋友。因为不知道归守跑到盘丝洞里,就成了洴澼絖;洴澼絖用妄想思绪来行事,不知归守。所以他们是同一类的。那圆光和谁是好朋友呢?当然是能归守一类的善知识莫属。
直播讲解时,大家可自由地提问、发言,但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相关。现在线上成百上千人在参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道场,制心一处更有利于理解和摄心。在群里,大家可以发表观点,互相交流,阐述自己的理解。村长也是半知半解,似懂非懂,咱们一起共同探讨。
正 文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南华真实意。
前文讲惠子与庄子的对话,惠子代表有学,庄子代表无学,是未见道的人与见道的人对话。惠子是在世间用方法、用智的人,此智为小智。

惠子谓庄子曰: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很大的树,人谓之樗”。“吾有大树”,惠子没有说大树是自己种的,说明大树是自然天成。“樗”通初,太初。《列子》中说有先天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太易:又叫太乙,是先天的道。易是道、道体。《易经》可称为道经,全是讲如何归道的,但后人看不懂搞成算命的。道体的属性即“元亨利贞”:元,一切法的归源;亨,通达,无处不通;利,利万物、生万法;贞,如如不动、不生不灭。这些都是形容道体,最终让众生归于道,归于太易,即归一。真要是让村长讲《易经》,那么讲的与《南华经》其实一样,与佛经也是一样的,儒释道三家本如然,并没有区别。
太初:一念无明。刚开始的道是没有无明的,太初一念无明产生了“识”,生出“识”来,就有名色。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注:此为十二因缘,即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共十二有支。)这是一切众生生死轮回的由来。故知无明烦恼是生死根本。一旦生出眼识,外界就有所见的色相,故有能见就有所见,若没有能也就没有所。其他五识也一样。
太初也可理解为见闻觉知。在眼为视觉,在耳为听觉,在鼻为嗅觉,在舌为味觉,在身体为触觉,在意为知觉,即六个觉。一分为六,实际六觉是一体的,归于一就是太易。见闻觉知是如如不动的,往上一步就是太易,即道。如果众生不得太初,永远入不了太易,即入不到道体上。
太始有东西开始运行了。即因能立所,有能有所,能所一立,六根即生。(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太素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地、水、火、风构成了四大:地大以坚为性,能受持万物;大以湿为性,能使物摄聚不散;大以热为性,能使物成熟;风大以动为性,能使物成长。
太极基本元素演化成世间万象,生灭变异轮回不熄。太极即六道。众生被困在太极(六道)里出不来,一圈又一圈地驴拉磨,生生世世在里面轮回,要找出口都不知道在哪里。其实六十四卦即太极,元亨利贞卦即是太极的出口。这是天机啊!大家好好去看看,找找元亨利贞的卦辞。
刚刚讲了先天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讲了众生的世界象是如何从”道无所有“到”慢慢有了“,一步一步产生的。
修行根性利的或者顿悟的人都不经过太始、太素、太极,而是直接从见闻觉知、从太初上入手,单刀直入,刹那超十地。道家一般用眼根来修,佛家用耳根。众生修行最好用的也是眼根、耳根。待人接物时,用眼根来观照;平常没事闭眼静坐时,用耳根来观照。有些眼睛不好的人用耳根来看戏,用手触摸来认字,也不受影响。因为六根是一,六根可以互用、共用。
《封神演义》的杨任劝谏纣王,被挖掉双眼。后来在青峰山紫阳洞内,清虚道德真君在他眼睛里放了两粒仙丹,眼睛里长出两手,两手里又长出两眼,成了“手眼通天”。眼里出手,手里出眼,眼即是手,手即是眼,六根互用。《列子·黄帝》也提到六根互用: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无不同。
佛陀可以用一根完成六根所有的事。他的弟子阿那律眼睛瞎了,佛陀教他循见反元,不用眼可以观遍十方世界,整个阎浮提,如同观看手掌中庵摩罗果一样清楚。不用眼能看整个地球,如看手上的苹果一样清楚。道家昴日星官在眼根炼针,在眼里藏针,眼有真性。这些就是直入太初,入见闻觉知了。
动物六根互用的例子也很多。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用舌头品尝空气,用舌根就知道如何游走,准确判断猎物所在地点;漆黑的夜里,蝙蝠运用超声波在脑里面形成图像,用耳朵来看图像,快速穿梭于天空和洞穴之间,一点都不会碰触障碍物。
众生的见闻觉知被六根分割,就不会互用了。但是,要知道本体还是一个,可以通过训练、修行,修到一定程度可以六根互用,或者用一根返,达到六根解脱。通过太初入道,入到本体上,所有的功能就都有了。本质是一个,即道体为一。想看哪,不用眼,就能看。太初(见闻觉知)不是太易,不是如来藏,但是具有如来藏的妙用。
其大本拥而不中绳墨
“拥肿”通庸中,即庸于中道,中(道)的妙用。
“不中绳墨”,指用绳、墨都无法测量有多大。东西太大了!眼睛相比于外界是如此的小,但眼识无边无际,天地再大,皆能现于眼识。眼识去天堂即见天堂,下地狱能见地狱。说大,比三界还大;说小,可看到分子原子,甚至往里还能再见。即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宇宙大小可测量,但识的大小测量不了。一个宇宙一场梦,梦破灭,山河大地就消失。但识不一样,识是不生不灭的,再来一个宇宙,识还能见能听。这是一种能力。悟能,入太初,无大无小无边界,可以遍观三界。道就是这样作用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上。
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规”是画圆的工具;“矩”是画方的工具;“其小”是用规矩也无法去测量。大小不可测度!因为识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而是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大则大,遇小则小,变化无穷。
慧子在这里说了一段明白话,估计有太多研究老庄之学的人在这看不明白!
立之途,匠者不顾
“立之途”指就在那,一直都在,如如不动;“匠者”指世间的迷人、埋头苦干的人;“不顾”即不周顾,指不知道反观、反照。心外求法之人是无法体会到本自具足的妙意,埋头苦干的人也无法理解坐享其成的快乐。
众生天天迷在相上,追着外界的尘相,追着色声香味触法,不回光反照,不观照内心,也未观照过自己的见闻觉知。其实大家现在能听、能见、能感知,每天都在用“能”。没有“能”,没有见闻觉知,就会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到,人就如死尸,如枯木禅。
我们整天在喊:道在哪儿?哪儿有道?这是骑驴找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六根天天在用的就是!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大”即遍一切处;“无用”即不生不灭,无所不用;“所”是外界的名色。表面意思指大而无用的东西,大家都会抛弃它。实际指大而无用是因为众生自闭妙明而不会用,“洴澼絖”给屏蔽了,一旦会用即圆光。
众所同去这句话太好了,'众所'是世间所有的形形色色的物,生灭之相。那么这些相最后都去了哪里呢?心生于物,死于物!出于心,也归于心!
这句话的重点是讲太初,不经过前面的问题直入太初,即禅宗讲的直心入道,当下成道。太初即见闻觉知,在见闻觉知上去体悟。外边没有道,如果在外边找,至死也找不到一个“道”,找到的全都是“所”,全是生灭的东西。真正不生不灭、离道最近的是见闻觉知的体用。太易的体用即太初,太初直心入太易,前面的阶段全跳过,十地顿超无难事,悟时超十地三乘,不得了!看有多少人能在这儿悟道?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 
“狸”,野猫,实指离开;“狌”,黄鼠狼,实指生机;“狸狌”即离开了生机。表面意思是说你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实则话里有话:你没见那些不懂道、离开大道生机的人吗?也可解释为:你没见过那些洴澼絖、自闭妙明的人吗?驴拉磨、屎壳郎推粪球、心外求法的种种人,都叫狸狌,没有“养生”。
《南华经》有一内篇叫《养生主》,真正要养的是“生主”,是养能生万物的主,养能生万法的道,即养自性。六祖证悟后感叹: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离道,就是离太初;在相,就在太素;驴拉磨,就在太极。
“子独不见狸狌乎”, “狸狌”即背道而驰,背觉合尘,与上文的遁天倍情相呼应。跟孙悟空一样,不知自身即是正道,远涉重洋去菩提祖师那边求,求了许多年,菩提祖师告诉悟空: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还至本处“!就是回到自己的本来处,本来处即是太易!
从太初入道是十方诸佛的必经之路,一切圣贤的必经之路,一切人超凡成圣的必经之路,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必经之路—凌云渡的独木桥,是陶渊明豁然开朗的必经之路—山有小口初极狭。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太初、见闻觉知上,还是自己的六根。佛陀说,能让众生生死轮转的是自身的六根,能让众生得道的也是自身的六根。
《楞严经·卷五》:“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跟狸狌似的卑躬屈膝,当奴隶一般听人使唤,像牛一样让别人往鼻子上套环拽着走,让你往东就往东,让你往西就往西,不得自在,不得逍遥。这都是狸狌的业报。这世间迷失的人,为蝇头小利,受人逼迫,被人驱使,每天忙着还房贷、车贷、情债……最终还因为无知,在生病后被送到医院,躺在案板上当鱼肉。更可悲的是因为愚蠢,把孩子、父母也都送到案板上,待人宰杀。狸狌何其可悲?因离生者也,背道而驰!如果众生会修行,会葆光,一天修的福报百千世都享用不完!这是守着金碗要饭,这是家有万贯家财却不自知。天生圣人,本自具足。
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众生为了追逐名利等虚妄的东西上蹿下跳,像个跳梁小丑。但是有多少人会认识到自己是跳梁小丑?是狸狌?是卑身而伏?是被别人使唤的奴隶?没有得太初前,众生全是狸狌!全是跳梁小丑!全是被外界穿了鼻孔而受牵制的牲口!
电影《骇客帝国》有一段发人深省的经典对话:
墨菲斯:“母体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周围,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上班时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去教堂或者纳税时也一样。它就是那个遮住你双眼的世界,让你对真相一无所知。”
尼奥:“什么是真相?”
墨菲斯:“真相就是,你是个奴隶,尼奥。同其他人一样,每个人呱呱坠地之后,就活在一个没有知觉的牢狱中,当一辈子囚犯,一个思想被禁锢的囚犯。”
等尼奥从母体里面解脱出来,睁开眼说:“我的眼睛好疼。”
墨菲斯:“因为你从来都没有用过。”
长着眼睛却从来都没有用过,这就叫有眼无珠,这就是睁眼瞎子!
每次看到这段对话,村长都想流泪。世间的众生何尝不是这样:每天一睁眼就被驱使着,前面鼻孔被套上枷锁,后面鞭子抽打着,也看不见是为谁在当牛做马、做奴隶。还以苦为乐、以恶为能;还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还以为自己有名望、地位、头衔、勋章……一辈子就像是被设定好的电脑程序,按部就班地被人奴役,替人卖命。大家看看身边如狸狌一样的人,已经显现出种种可怜、可悲相,最终的结局无可更改。众生要是还不觉悟,还不自救,最后都是这样的下场。
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中于机辟”就是中了自己设计的机关圈套。众生每天起心动念,各种心念触发机关,如被机关夹住的耗子一样嗷嗷直叫。要知道,潘多拉魔盒从来不是别人给你打开,都是你自己主动解封的。
尚书云:“非天夭民,民中绝命”上天有好生之德,不会要众生的命,都是众生自己作死,上蹿下跳,最终死于罔罟。“罔”就是迷惘、迷失,死在自己的迷心上。现在人心机太多,都是迷失真性、认贼作父,所以得心肌梗塞病的人也多了。心机那么多,心机能保命吗?名利、地位、金钱能保命吗?如果这些能保命的话,乔布斯那么年轻就不会死了。命是1,如果1没了,有再多钱后边统统都是零。命都没了,如何修行?反观一下,真正要明白能保命的是什么。
“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嫠”通狸,嫠牛是毛很硬的牛。比喻众生刚强难化。
“其大若垂天之云”这在《南华经》中用了两次:一是大鹏的翅膀展不开,往底下垂着像垂天之云;二是嫠牛身大像垂天之云,都是往底下坠,拖不动自身。嫠牛身大业(障)大,得了个沉重的业障身,刚强难化。身体越大越好干活,越容易让别人穿鼻孔去拉磨犁地。
现在众生都如嫠牛,性格倔强,还不认为自己是嫠牛,不认为自己在给别人犁地。悟空虽有神通,想背唐僧去西天,因为凡人业障太重,背唐僧比背须弥山还要重,甚至佛陀也背不动众生的业障。所以悟空没办法,只能慢慢行,慢慢消业障,业障消后就能飞回来了,身轻如燕。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得大身无用,行动不便连个老鼠都抓不着。讲到这里,嫠牛的大如垂天之云与大鹏的翅如垂天之云,就前后对应了。庄子不是在赞美大鹏,大鹏跟嫠牛一样都在相上求,都是狸狌属。最后狸狌与鲲鹏也遥相呼应。

 

 闲  聊 
整个《逍遥游》看透了,就拥有火眼金睛,开慧眼了。法眼净得慧眼,直接当下即得闻仲的水平,闻仲开三眼:肉眼、法眼、慧眼。众生有肉眼,但有眼无珠,眼珠是慧,要开了慧眼才有珠,才能看透真相。法眼清净,慧眼识珠。如果慧眼不开,长着眼也是瞽(gǔ)人,如瞽者有眼无珠,非目盲而是心盲。得法眼,一切反求诸己,往里一坐,坐享其成,就这么简单!
《逍遥游》学完,再看完《西游记》,就不会出任何一点幺蛾子了。同时,别人出不出幺蛾子,一看便知他是如何修,见到有善根的就点拨一下,如果实在不通的话,也没办法,不强求。以后听别人讲《逍遥游》,就能知道他的见地,大家真真正正懂了,心中的弦儿就能共鸣,别人懂没懂,自己心里了了分明。
村长今天说的都比较狠,不是说大家,村长自己也是嫠牛,也是狸狌。我们都要去反思,不要去做狸狌,不要去做嫠牛,要去见太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征明《庄子南华经--逍遥游》
中国哲学大辞典——太初、太一、逍遥、坐忘
明代文徵明小楷册页《庄子南华经逍遥游》
逍遥游《庄子》首篇,原文及译文
​文徵明小楷册页《庄子南华经-逍遥游》,湖南省博物馆藏。
不妨长夜读南华-莫大读庄其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