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时光 | 华罗庚:来自民间的真正科学家
编者按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虽然今日人才之成长几乎都要经过层层考试,大学毕业之后甚至要再攻读研究生,但不可否认,有不少智慧出众的人,最初并没有在传统的人才评价体系中显露出来。他们期盼独具慧眼的伯乐,助其走上人生巅峰;或是在静候时代为他们提供机遇,厚积而薄发。

  印度数学天才拉马努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凭借过人的数学天赋,得到了英国数学家哈代的赏识。拉马努金提出了大量的数学定理,却不喜按照常规的数学方法去证明,而这些定理居然绝大多数都是对的,着实令人称奇。拉马努金在32岁时因病早逝,但他留下的大量未证明的定理则成为后来数学研究的宝矿。

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
  而更为世人熟知的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三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之前,虽已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完成学业,却只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普通技术员。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前沿研究中,隐藏着诸多线索,预示着一场革命即将到来,而爱因斯坦则借此开启新物理,成为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当然,这一部传奇故事集中,也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今天,我们就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篇短文,来看看华罗庚是怎样从平凡的生活中走出来,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大师的。


熊庆来慧识华罗庚

作者  裴毅然

原载  《中国教育报》 2009年4月12日


  1931年,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在《科学》杂志上读到一篇论文,这篇文章专门讨论“五次方程的不可解”问题,题目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出身的熊庆来被这篇论文吸引,越看越高兴,便问周围同事:“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无人回答。熊庆来再问:“这人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还是无人回答。过了一会儿,一位江苏籍的教师忽然想起他弟弟有个同学叫华罗庚,拿过杂志一看,果然是“华罗庚”三个字,便说:“这个华罗庚哪里是在什么大学教书!他只读过初中,听说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当时,年方20岁的华罗庚在一所中学当会计,仅初中学历。但这位数学青年的低学历,没有抵挡住熊教授的爱才之心,他当即决定聘请华罗庚前往清华大学算学系担任资料员,月薪40元,希望能为华罗庚的数学兴趣提供优越的发展平台。熊庆来每每遇到难解的题目,便会大声喊道:“华先生,你来一下,看看这道题目怎样解?”

此后5年时间里,华罗庚果然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数学论文。入清华大学后第二年,华罗庚升为助教;第四年升为教员,给一年级学生上微积分课。1936年,华罗庚得到中华文学教育基金会乙种资助金1200美金,赴英国剑桥留学深造一年。再后来的故事,或许不需要再说了。


  显然,若无熊庆来先生的鼎力相助,破格提携华罗庚,想必华罗庚的人生轨迹是不可能得到如此大的改变的。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中学会计,要想进入中国数学的最高殿堂——清华大学算学系,再得到公费留学机会,难度几如登天。由此看来,没有熊庆来,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华罗庚。

  熊庆来慧眼识人才,不仅仅成就了华罗庚的数学事业,更重要的是华罗庚在发挥其个人数学特长的同时,也为提高中国现代数学的层次与整体水平作出了贡献。人尽其才,不仅仅是为了其个人的价值实现;重视人才,就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尊重。

  1920年至1930年之间,不少青年像华罗庚这样得著名学者相助。比如,未考上北大的梁漱溟被蔡元培力聘而居北大哲学讲席,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在徐志摩的推荐下被胡适聘为上海公学讲师,无学位的陈寅恪由梁启超推荐进清华国学院任导师,中学毕业的钱穆在顾颉刚推荐下入燕京大学执教。

  今天,我们还能为奇异之才的成长提供一条快速通道吗?当鲜花已开,再给予阳光雨露,只能是锦上添花而已。唯有识英才于未显处,助幼苗于初长时,才是为教之道、为教之难矣。

  像华罗庚这样真正的大师,虽局促一隅之地,却仍能向世人证明其才华,我们自然心生崇敬,绝不会在意其学历高低。愿他们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认真地走上学术道路;或者,成为科学爱好者,那会也很有趣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罗庚的四次“破格”
百年巨匠|华罗庚:人民的数学家
熊庆来:一代宗师的数学人生
华罗庚是靠自学成为杰出的数学家的吗?
华罗庚:小学毕业的现代数学之父
从杂货铺伙计到清华高材生,华罗庚用一篇论文敲开清华大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