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兵不死——数模已死?


说在前面

front

这篇文章是2011年一位吉大的同学发表在数模论坛里的。这位同学在数学建模领域获得过优异的成绩,最终却选择以一篇文章来告别建模。


不能说是低调,也不算是高调。只是一路走来,一些感想愿意分享一下。


一年以前,我和我的两个队友报名参加了吉林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一年之后,我通知我的两个队友,我不再参加数学建模竞赛。


不算是炫耀只是报告一下我们的成绩,校赛三等奖,国赛二等奖,美赛特等奖提名(Finalist)。


一年的时间,通过建模我学会了挺多的东西,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从能力上。一年的时间我也看清了数学建模这个体制之下的一些东西,一些光鲜亮丽,一些无耻黑暗。


从开始的什么都不懂,积极准备,热情参加,到现在的看清一些问题,完成校赛,决定退出。虽然决定退出的时候有些不舍,但是,一旦决定也就轻松很多。也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从积极的方面说,我是很鼓励我身边的人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世界。我想,不论整个比赛制度,不论所在专业(单就理工科而言),不论以什么样的心态参加,对个人来讲都是好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收获到一些。首要的是学会团队合作,这个应该是现在社会的相当重要的技能之一。再就是学术的部分,学会想问题,尤其是实际问题。学会说话,也就是写数学建模论文,做图,表格等等,一些不是文字上的表述,这些好处,是对每个理工科的人很重要的。


学会从其他的学科去思考。作为一个学数学的人,两年的数学熏陶,是某种程度的数学思维。对其他学科了解很少。所以对其他学科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很了解。我们队就有一个学软件的同学,从他的身上,我的的确确学到了很多东西。看到了我自身的一些弱点,并且,从这些弱点中,我也看到了,有些是我周围人都有的弱点。


说实话,对于没有参加过或者没有走完全程的人来说,走全程还是比较有好处的。校赛,对于任何没有参加过的人来说,都是新鲜的,是干劲十足的,是一个入门。通过一次校赛,了解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然后,感觉数学建模还是挺有意思的。接着在假期中好好准备国赛。在国赛,运用所有已经掌握的知识,一展身手。这种成就感是很强的。接着是美赛,用美国人的思维方式,用美国人的表达方式,这对每个中国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无论是对语言能力,还是知识的运用能力,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样下来,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见识得到。也就是说,这也就足够了。


还有就是,数学建模在提醒竞赛的人,需要用数学工具,即使工具很简陋。在我看来,这个对于金融经济类,工程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他们的以后处理问题的时候运用数学工具,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这基本就是数学建模的好处吧。


这两天来,也算是挺难抉择的,为了一个事儿放弃另一个事儿。不过也算好,有老师提供建议,让我的决定还是挺容易的做出来了。


放弃数学建模的原因很简单,上面的好处我已经见识过了,该学的我都基本学了。再多的,我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像智能算法,当我了解人工神经网络的时候,我基本就对他没有任何兴趣了。另外,现在已经有两个老师对我说,不要再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了。老师的意思是,如果我想要做类似的东西,完全可以找到问题,花长一点是时间去做,作出一点结果。


这也就是我要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所在。


首先,不论数学建模的评奖制度或者评分标准怎么样。我首先想说的是,数学建模最大的问题在于数学建模处理问题不够深入。也就是说,用三天或者四天的时间,粗浅的了解问题的背景,找到相应的处理办法,集中的处理问题,得到相对合适的结论。这一切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不得不承认,这种认识是浮于表面的,是粗糙的,甚至有时候是虚假的。最近处理的问题是一个线性系统,但是系数矩阵存在的中度的ill-posed,需要修正。但是,我不知道怎么修正。即使我知道,做出来了。我也不能肯定这个问题就是线性的。很大程度上是非线性的。但是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我还不知道。这种,不考虑背景的粗糙假设,在我看来,即使是处理出来了,也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真的想做点问题,还真不如花长一点时间,认认真真的做一个问题,写出点东西来。


然后,口口声声说是“数学建模”,但是我基本看不到数学,或者我们队基本没有用到数学,具体说就是很少用到数值的方法或者方程的方法。基本就是用统计方法。我不得不说,统计基本可以不算是数学,在国外,统计就不算数学的范畴。如果算算数就算是数学的话,那数学也未免过于简单。也是由于我们运用统计的方法太多,让我也基本对统计没有兴趣。另外,我可以说,学数学C的完全可以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因为,基本都用不上积分,如果你选择工程背景不是很强的题。


很严重的是造假的问题,我不得不说,数学建模比赛中有很严重数据造假的问题。我们也曾经问过获奖论文的作者,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并且很明显,他们的结果有很大的水分,甚至是造假。因为,用已有的方法有可能做不出好的结果,但是为了得奖,造假也是很常见的。


还有就是整个比赛的评审过程是有严重的问题的,我只说国内,由于我不了解国外。评卷老师是不认真看的。或者是很少有认真看的。每个人看一篇论文,最多二十分钟,这可以算是认真看的了,但是你算一算,如果一个评委要看一百份卷子,得多少时间。你想想看,一篇论文算是二十页,用二十分钟就是一页一分钟。我请问,评委能看懂啥。不客气地说,评委也就认真两分钟。如果用两分钟,评委能看到啥,就认真看看摘要。这个就是现状。


两方面的都说了。


最后说点建议,如果你是大一的同学,想在大学学到东西,不想虚度光阴,那么就参加数学建模,无论你是什么专业。如果你是大二,如果你没参加过数学建模,我还是建议你参加。因为,参加和不参加有本质上的差别。这个经历非常重要。如果你参加过了,去请你考虑一下要不要参加,尤其是数学专业的人。因为大二的事儿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要准备出国的同学。GT都是很消耗时间的。所以要认真考虑。由于我现在大二,也不好说大三大四的事儿。另外,数学建模对于非数学专业的人来讲,可以提高数学的运用能力。但是对整天就是研究数学的人来讲,这里头的数学太没有含量了,或者说,有含量的在三天之内基本上是做不出来的。


还有就是最近学校流行数学建模,在我看来,是个好事儿。但是,我还是想说,这个东西千万不要跟风,不要看张三在搞数学建模,自己就想搞,一定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时间精力。


另外,经常地建模讲座,大多的是所谓获奖者分享他们如何得奖的经验的讲座,我看还是不要听得好。首先,没有参加过的人听了就是听个笑话,参加过的人听了基本跟没听一样。他可能说他们的将是因为他们认真准备,但是事实很可能是他们编造数据,论文造假,骗过了不认真阅读的评委,得了奖。或者说,所谓“成功者”的“成功经验”未必是他们“成功”的经验。


题目叫“老兵不死”,引用麦克阿瑟将军的话。我在数学建模里比赛中头也算是一个老兵。虽然,我退出了数学建模,但是我还写下这短短几十行,算是我自己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我身边的认识的人的一个善意的提醒。一切都是自己的决定。一切都要为自己决定。

 
那天吃饭,我说要是出不去就留在吉大。她说,那之前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我说,我尝试了,无论结果怎样,我都欣然接受。


五年过去了,数学建模这个领域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着,在大数据时代发挥着独特作用,许多新生的比赛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同学出于种种原因了解或参与数模——无可否认的是,数学建模带给很多同学很多好处,但本身或许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你认为呢?


via:数学中国

编辑:小萌


超级数学建模交流群:145078056

-----这里是数学怪才会关注的------

超级数学建模”(微信号supermodeling),每天学一点数学知识,轻松数学科普,了解最新数学应用,做个好玩的理性派。20万数学精英都在关注!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zwz24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给曾经一起在数模路上奋斗的大家
校苑数模MCM\ICM备战教程! -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 - 校苑数...
关于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点思考、总结和建议
数学建模技巧必读(一)
2022年数模国赛B题论文模板
数学建模到底能用来做什么?看了它,才知道每一次建模比赛都很值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