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旗子弟'是如何沦落成'贬义词'的?
userphoto

2023.05.13 河南

关注

我们总是在电视剧中听到“八旗子弟”,这里说的八旗究竟是哪“八旗”?要说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八旗”制度?

清朝的“八旗制度”既是一种人口编制,也是一种军事编制。八旗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牛录制,这里的牛录指的是箭的意思,领头的称为牛录额真,即箭主。也就是一个人带领一群人做事。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管理制度是因为女真是一个以狩猎和打渔为主的渔猎民族,且部落相对落后和松散,所以急需要一种制度来管理。于是“牛录制”就应运而生了。

到了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的过程中,这种管理制度也在被他慢慢完善,最后就形成了清朝的八旗制度。

这里的八旗可以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直属于皇帝,下五旗每旗设一名旗主,由身份高贵的皇族担任。其中上三旗包括:镶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下五旗包括: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中的四种颜色则源于后金时的五种颜色:青(木)、黄(土)、赤(火)、白(金)、黑(水)。据猜测由于黑旗在夜间看不清楚所以后来被废除了,就只剩下四种颜色了。

八旗成员也被称为旗人。但是旗人并不只有满人,因为在八旗中还有蒙古人和汉人。相反的所有的满人一定都是旗人。每一旗相对其他旗来说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个体。但他们又都同属于一个整体。

说到八旗也顺便提一下抬旗这件事。那么什么是抬旗呢?也就是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高阶嫔妃为什么要抬旗是因为上三旗是直属于皇帝的,这样就不需要为原本的旗主服丧而有伤国体了。清朝只有三位被抬旗的妃子。一是康熙帝为母亲佟佳氏抬旗。二是乾隆帝为自己宠爱的令妃抬旗。三是慈禧太后为自己抬旗。

入关前的八旗兵,兵农合一,闲时农耕,战时出征,没有军饷的概念,所缴获的战利品就是他们的收获。入关后,八旗兵由朝廷供养,不再从事生产。之后八旗兵征服察哈尔蒙古,收编蒙古军为蒙军八旗。七年后,皇太极将收编的汉军编制为汉军八旗。自此,八旗制度达到鼎盛,发展成为了满、蒙、汉总共24旗。其中满洲八旗的地位最高,其次是蒙、汉。

入关前的八旗兵也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每天坚持不懈得操练,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无论是平定三藩、收复新疆还是抗击沙俄,八旗兵无疑都是当时所向披靡的军队。但入关后由于福利待遇好,让八旗兵开始养尊处优,疏于操练,这些职业军人也就慢慢丧失了作战能力,甚至其中有些人还吸食鸦片、频繁出入赌场。这也让八旗兵在清朝末年就形同摆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养一个八旗子弟需要多少钱?算完才知清朝灭亡是必然
八旗制度给予八旗子弟的相关待遇:一切旗民优先
满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为何连权势滔天的和坤都得下跪磕头?
从全民皆兵到寄生虫,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如何衰败的
正黄旗人就高贵吗?早就被时代抛弃的八旗,为何今天还有人显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