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大墓志现身河北,是禁止出境的国宝文物,代表唐楷顶级水准
userphoto

2023.12.01 河南

关注

碑刻墓志是众多书友重要的取法来源,“碑学”“帖学”两者长期并存,晚清以前“帖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清代中期金石学派发展,“碑学”的风头越来越盛,并在乾嘉两朝压过“帖学”,迎来了自己的全盛期。此后有所成就的大书法家,几乎都受到了古代碑刻书风的影响,如赵之谦、吴昌硕、康有为、罗振玉等。

北碑、唐碑在“碑学史”上以数量、质量俱佳著称。2023年评选出的《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共有1653通碑刻上榜,其中南北朝、唐代共上榜638块,远胜其他朝代。在中国数以万计的碑刻中,尺寸最大、刻字最多的是《何弘敬墓志铭》。

此墓志现存于河北邯郸市,何弘敬墓志铭为我国现今出土墓志铭中最大唐代墓志铭。《何弘敬墓志》由志盖、志石两部分组成,青石质。志盖呈盝顶式,顶面边长0.96至1米,底面边长1.88至1.96米,厚0.88米。志盖中间刻有篆书“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庐江何公墓志铭”,共5行、25个字。篆法娴熟,笔画圆匀流利,结字修长而具姿态。

志身呈正方形,长宽为1.95米、厚0.53米,以楷书镌刻何弘敬生平大略,共计60行、3800余字,单字大小约2.5厘米。《何弘敬墓志》志文字数之多、全碑规模之大、雕刻之精良,甚至胜过皇陵帝王碑刻,被誉为“天下第一墓志”。

此墓志约立于唐咸通七年(866年),此时的大唐已经日薄西山了,地方节度使割据一方、拥兵自重,丝毫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何弘敬墓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何弘敬身为魏博节度使,还担任金吾卫大将军,享受开府仪同三司待遇。等级森严的唐代碑志规格他压根不放在眼里。

也正是这显赫的身份,让铭文的书写者和刻工一丝不苟、不敢怠慢,留给了世人一座顶级的唐楷大作。篆书部分笔法娴熟,用笔匀整圆转,结字奇巧纵长,将秦篆和唐篆完美融合。而楷书部分则是融合百家之长,字字精彩。它从“元氏墓志”、隋碑、欧褚中取法。笔画提按分明、瘦劲峭拔,用笔简洁而自然,向右上斜势,收笔圆、尖交替。

《何弘敬墓志》勾挑短小有力,波磔舒展,与《董美人墓志》颇为相似。结字平中寓险、四面开张,平稳而不失灵巧,即使相同的字多次出现,也无写法上的雷同。其中“九”字取法于《九成宫》,“之”字则学《兰亭序》。纵观《何弘敬墓志》,会发现它的竖画、平捺,结字之方圆变化,都颇有《虞恭公碑》风采。而在结字的清秀伶俐上,又有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痕迹。

《何弘敬墓志》既有北碑的刚健、南帖的神韵,又有唐楷的严谨,融诸家笔法,内涵丰富、气象庄严,代表了唐楷的顶级水准,是一件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时隔47年!国家一级文物何弘敬墓志在河北邯郸大名县正式开展亮相
唐朝一位节度使,他用一块“国宝”级的墓志铭,让后世人记住了他
【书法研究】颜真卿《王琳墓志》真伪考 ■李豪东
宋代金石学影响下的南宋隶书铭石
郑嘉励 | 南宋的志墓碑刻
博物馆之城:五塔下的石刻宝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