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图上的战争:安史之乱全面爆发,安禄山洛阳称帝,被困潼关

唐朝天宝十四年,在一个寒风凌冽的冬天里,安禄山集结十五万的军队在范阳宣布起兵。此时的大唐王朝对于野心勃勃的安禄山来说就是待宰的羔羊,颓废的唐玄宗、乱政的杨国忠,这两个人在大唐的舞台上挥斥方遒,老气横秋的指点着大唐盛世。

令人震惊的是,当安禄山的兵锋南下,剑指河北大地的时候,玄宗皇帝既然还认为安禄山不会反。直到安禄山起兵七天之后,唐玄宗李隆基才开始安排了进一步的作战部署,试图拦截安禄山的大军:

  • 第一道防线:河南节度使张介然,镇守陈留
  • 第二道防线:封常青前去洛阳募军六万,镇守洛阳
  • 第三道防线:高仙芝为统军副帅,统军五万前去镇守陕郡

玄宗皇帝在布置好洛阳战线之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又在朔方、河东地区的北部战线上做了详细的部署:

  •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镇守九原
  • 羽林将军王承业镇守太原
  • 金吾将军程千里镇守潞州

玄宗皇帝如此安排,就是怕安禄山从河东和朔方防线直接冲击到长安城,安排好这一切布防之后,为了安全起见,玄宗皇帝还亲自在长安城附近征兆了近十万的大军,说来也真是可笑,在王朝覆灭之际,玄宗皇帝竟然无法调遣正规的中央军,还都是临时招募的杂牌军,面对着安禄山手下久经沙场的庞大边塞军团,其实不用想,就知道战争的结果是怎样了。

安禄山从范阳出发,路过藁城的时候特意留守兵马驻守井陉口,防止河东、朔方的唐军进入河北战区切断他的后路,可是他却忽视了极为重要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颜杲卿和颜真卿,为了能够迷惑安禄山,他们假意和安禄山示好,可是安禄山不会想到这两个人将成为他后方河北战区的噩梦。

安禄山带领燕北军团横冲直撞抵达灵昌郡,在攻陷灵昌郡之后,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开始渐渐侵逼洛阳城,镇守陈留的张介然刚刚抵达陈留,还没能整军备战,安禄山的大军就冲到了陈留城下,面对着安禄山的大军,张介然毫无招架之力,身死城灭,陈留城也宣告失守。


洛阳城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安禄山继续挺兵西进,玄宗皇帝听闻这个消息简直就是振聋发聩,亲自颁布诏书让陇右、朔方、河西三大节度使前来长安集合,自己要亲自率军出征,可是命令下达之后,玄宗皇帝无奈的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到长安。

与此同时,安禄山带领燕北军团顺利攻下荥阳,直取虎牢关。

镇守洛阳的第二道防线的统帅封常青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亲自前去镇守虎牢关,可是封常青手下那些临时招募组建成的军队根本无战斗力可言,安禄山下令让铁骑冲垮了封常青的防守,强行拿下了虎牢关。

在洛阳城附近五战五败的封常青带领残兵败将准备撤往陕郡,可是刚刚到达了陕郡却瞬间傻眼了,陕郡的郡守都跑了,只留下了陕郡一座空城,封常青赶忙向前来镇守陕州的高仙芝写信,希望放弃陕州,凭借潼关天险,力保长安。

高仙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和封常青合兵一处一起退到了潼关。

潼关之所以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称号,是因为此处地处黄河拐角处,并且渭水恰恰在此处汇入黄河,安禄山的大军想要攻入长安,潼关是必经之路。

而安禄山想要进入长安之地,只有两条路可走:

  • 从河东之地渡过蒲坂津黄河渡口,侵逼长安
  • 攻破潼关的防御,侵逼长安

潼关之北是中条山,潼关之南是秦岭,在背靠黄河的这条潼关小路上还有另一个关口---金陡关。

突破了金陡关便是潼关,由于潼关此处的位置狭窄,安禄山想要凭借骑兵冲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唐军的数十万军队驻守此地,就是死扛也能将安禄山的燕北军团逼退。

可是就在此时,玄宗皇帝犯了一个极度致命的错误,宦官边令诚作为监军指控高仙芝、封常青消极怯战,玄宗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大怒,下令斩杀了这两位大唐名将。玄宗皇帝派遣已经闲置多时的老将哥舒翰担任行军统帅镇守潼关。

王命果真是世界上最无情、最残酷的东西,玄宗皇帝的一句话就要了两位大唐名将的性命,行军统帅高仙芝临死之前,上万的将士痛哭流涕、嚎啕大哭,纷纷发出了雷霆之吼。

可是,再感人的场面也抵挡不了帝王的无情。

而已经霸占洛阳的安禄山开始正式在洛阳登基称帝,称大燕皇帝,开始和在西边的唐王朝分庭抗礼。


可是,当安禄山在洛阳横扫唐军的时候,远在河北战区的诸多郡县却掀起了反抗热潮,反抗最为激烈的便是他曾经最忽视的颜杲卿和颜真卿两兄弟。当安禄山被挡在潼关之外的时候,这兄弟两开始在河北战区了屡屡骚扰,试图切断安禄山的后方。

可能安禄山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大后方竟然燃起了战火,而且还成功的被唐军切断,而在河北战区点燃战火的正是颜杲卿和颜真卿。镇守平原郡的颜真卿在河北之地点燃战火之后,平原郡周围四郡之地纷纷掀起了反抗安禄山的战火,并且他们迅速围绕在颜真卿的周围,推举颜真卿作了反抗安禄山军队的首领。

并且驻守在常山郡的颜杲卿也成功诱杀了镇守井陉口的李钦凑,如此一来河东、朔方的关口就被打开,唐军就可以直接从这里援救河北战区。安禄山听到颜杲卿抢占了井陉口之后,下令发动两路大军征讨驻守在常山郡的颜杲卿,并且夺回井陉口。

  • 史思明带领军队南下攻打常山郡
  • 蔡希德从沁阳出发,北上围攻颜杲卿

看着安禄山派遣的两路大军,颜杲卿急忙向在河东之地的王承业求救,可是等了半天王承业竟然无动于衷拒绝援救颜杲卿,燕军两万大军围攻颜杲卿所镇守的常山郡,常山郡在内无粮草、外无外援的情况下被顺利攻破。颜杲卿被押往洛阳,最终以凌迟处死的方式处死了颜杲卿。

颜杲卿在万般痛苦之际仍然不忘破口大骂安禄山。


河北战区刚刚燃气的起义豪情被安禄山的大军瞬间扑灭,可是这个时候,远在朔方地区的郭子仪却开始渐渐扭转乾坤,打垮了安禄山在朔方的守军,随即下令让李光弼带领一万军队前去援救河北战场,试图再次切断安禄山的大后方。

李光弼大军刚刚抵达常山就赢得了一片喝彩,常山太守被俘,李光弼顺利抢占了常山城池,史思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火速前来围攻常山城,李光弼看着史思明的大军心有余悸,此时的他还无法确定自己能否顺利打败史思明,成功切断安禄山的后路。

看着史思明的大军,李光弼下令让五千的士兵出城迎战,当是史思明的大军冲过来的时候,在这大军之后的弓箭手纷纷开始射箭,完全没有准备的史思明大军仓惶撤退。由于史思明的大军全部在驻扎在滹(hu)沱河南岸,史思明每次想要进攻的时候必须渡河才能进攻,可是在常山城的弓箭手却能直接射向史思明的大军,史思明这样三番两次的进攻无疑就是自寻死路。

看着自己的大军节节败退,史思明将正在围攻饶阳的燕军调遣过来,准备继续围攻常山城,围攻绕阳城的燕军深夜急行军将近100公里,在没有和史思明的军队会合之前,他们将军队驻扎在了逢壁。李光弼听到这个消息,火速带领军队渡过了滹沱河攻击了前来支援的这五千大军。

李光弼的这次突袭让这前来支援史思明的五千大军全部覆灭,一个不留。

史思明第一次感受到了李光弼的厉害,下令将军队撤到了九门。


李光弼取胜之后,在距离常山城四百里地的颜真卿却是忧心忡忡,因为燕军的围攻让他实在无法脱身,只能困守一方,而且此时清河郡的守军又向他发出了求救信号,清河郡是粮仓重地,一旦清河郡被迫,自己所镇守的平原郡也是危在旦夕。

鉴于这种情况颜真卿派遣了六千士兵,他们合兵一处共同驻守在了堂邑,魏郡太守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让手下将领带领了两万的军队前去攻打,这一仗燕军损失了一万多的兵马,而且唐军还趁机收复了魏郡、信都郡。

河北的战火一直在熊熊的燃烧着,李光弼仍然在常山城和驻守在九门的史思明僵持着,但是唯一让人无奈的是李光弼开始缺粮了。于是,他让一名士兵前去请求支援,远在朔方的郭子仪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带领了十万大军开往河北战场。

郭子仪刚刚抵达河北战场就和李光弼带领着大军进攻驻守在九门县的史思明和蔡希德,这场九门大战史思明大败,带领着参与的士兵准备北上逃往博陵,郭子仪和李光弼带领着军队穷追不舍,开始带领唐军围攻败退到博陵的史思明。

面对久攻不下的博陵城,郭子仪和李光弼带领着唐军准备撤回常山城,史思明看到唐军撤退知道自己反攻的机会来了,当他带领着士兵渡过沙河进攻唐军的时候,郭子仪亲自带领唐军突袭了史思明的后方,史思明再次败退,继续退守博陵城。


安禄山眼看着河北的局势越来越糟,自己又被死死的挡在了潼关之外,如果河北战场失利,那么自己就将再无退路,很可能会将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针对这种越来越发复杂的局面,安禄山再次调拨了两万士兵给史思明,史思明加上自己博陵城的守军,有足足五万的军队。

郭子仪看着博陵城久攻不下,于是便带领大军攻占了博陵城旁边的恒阳,史思明看到这种情况,亲自带领大军前去围攻恒阳,但是郭子仪下令拒不出战,拼尽全力的消耗围攻恒阳城的史思明大军,并且每到深夜郭子仪就下令突袭,这样三番两次的突袭之后,燕军被郭子仪搞的疲惫不堪。

史思明带领大军准备撤退,刚刚扯到嘉山附近,郭子仪就带领着军队冲杀过来,这一仗燕军损兵四万,史思明再次带领着剩余的残兵败将退回了博陵城。

郭子仪十万大军的到来让这个河北战区人心大振,而唐军的屡屡获胜更是将安禄山的后路强行切断,已经妄自称帝的安禄山将会如何扭转战局,玄宗皇帝的未来又会经历怎样的风风雨雨,这一切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

被挡在潼关之外的安禄山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起兵反叛到底对不对?这场充满赌徒性质的反叛他能够得到什么?

是王权帝位?还是身死族灭?

这个问题安禄山现在不敢想,如今,整个大唐王朝的盛世辉煌仍然大半还在李隆基的手中,而自己的未来也仍然是个未知数,这个世界上所谓的万世一统的帝王梦是否会真的实现?安禄山在洛阳的皇宫中迟疑和彷徨着,他希望自己能够看到奇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站在长安城下,遥控四方、携领九州,成为一个人人敬仰、万世瞩目的帝王。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史之乱(2)拉稀的安西将,脊梁的颜家军(万字篇)
从安史之乱看大唐为何由盛转衰(上篇)
汉殇(26、大唐惊梦(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一百四十七卷
与“张睢阳齿”并列的“颜常山舌”究竟有何动人之处?
安史之乱,谁在叛军背后捅了一刀?原来颜真卿不止字好,用兵也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