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阳100个历史遗址系列之一:洛出书处

作者按:

历史文化遗址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如果要选择历史文化遗址能够代表中国的城市,我首选洛阳。她是一座古韵悠悠、底蕴厚重的历史古城,有5000千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城市史、1500年的建都史。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河洛文化的源头,古代东方城市的坐标,洛阳开启了第一扇华夏文明之门。

人们常说,“一部洛阳文化史,半部中华文明史!”行走在河洛大地,不经意用脚踢起一块砖头瓦片,都有可能代表着一段历史,蕴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难怪司马光曾由衷地感叹:“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城,有一方屋檐安居乐业,有一片“乡愁”立根立本,这是当代国人的梦想。作为一个河洛文化的爱好者,本人到洛阳工作后,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和研究河洛文化。现特整理出散落于田间地头、藏匿于街头巷尾或鲜为人知的洛阳历史100个遗址系列,以期为洛阳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助一臂之力。今天推出洛阳100个历史遗址系列之一:洛出书处

洛出书处

洛出书处遗址现位于洛阳市洛宁县西约20公里的长水镇西长水村,这里是黄河最大支流洛河出峡入川的交界地。

“洛书”是河洛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相传,尧舜时,洪水肆虐,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一天,洛阳西洛宁县的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在龙头山设坛叙畴,划天下为九州。同时大禹又依据“洛书”,制定了管理天下的“九章大法”,并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曰《洪范》。另据《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如今,西长水村留存有汉魏、清雍正时期的“洛出书处”石碑各一块。汉魏古碑,碑高2.1米,上圆下方,碑额刻有圭首图案,碑后为洛神庙。

清朝时期的石碑是雍正二年(1724年),永宁县令沈育所立,时任河南府尹张汉所书。

这两块历经沧桑的石碑,印证了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成为“洛书出洛宁”的重要实物证据。

该碑的西侧和北侧均是龙头山,山顶有“禹王庙”“洛河龙神庙”和“洛书赐禹之地碑”等古遗迹;山南有紫盖寺遗址及明代吏部尚书耿裕墓;其南临洛河,对面石壁上有“岳武穆行军至此”的石刻和武穆营遗址。其相邻西有邻“仓颉造字台”,其西有“灵龟负书处”的玄沪水。至今,在悬崖峭壁上刻有广东道进士西蜀刘武臣书石刻诗一首,碑址在千亩淡竹包围之中。

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

对此,中外学者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洛书”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邵雍等先哲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城秋風(西門篇)
河图洛书:“洛出书处”碑
回望洛河::河洛文化网
河图洛书出处揭秘(下)
天下风流,洛阳半之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大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