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都督周瑜:传诵千古的6首诗词,写不尽倜傥风流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江东孙氏集团的大都督周瑜,随着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嚎,成为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陪衬,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丑恶形象,也算深入人心。

  不过,历史上的周公瑾,可是一位真正的伟丈夫:

  周瑜先是跟随吴侯、讨逆将军孙策建业江东,被孙策赞道:“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孙策死后,周瑜又辅佐其弟孙权巩固疆土,并经赤壁一战,威震天下,孙权对此更是多次感叹:“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并肩作战的刘备,更是发出了如此断言:“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而作为失败的一方,东汉权臣曹操虽然百般推脱:“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但他确实栽了大跟头,只能在北方打转了;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年仅36岁的周瑜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孙权不禁痛惜:“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曹魏太和三年,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还对亲信部属坦言:“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可见周瑜对江东立国的不世功勋!

  虽然在民间,通过《三国演义》脍炙人口的迅速传播,周瑜的形象被黑化,但千百年来,很多文人墨客,称颂周公瑾的诗词,可谓字字珠玉。

  在此,悦史君从几百首有关周瑜的诗词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6首,致敬倜傥风流的周公瑾,供各位悦友赏阅!

  李白

  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悦史君点评:这首七古,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途经江夏(今湖北武汉)时所作,前四句通过对赤壁之战紧张情势的描述,突出了周瑜的伟岸形象;后四句则是他送别友人时的有感而发。

  虽然只有寥寥四句28个字,但李白却写得慷慨雄壮,通过化用《周易》里“龙战于野”的典故,将数百年前的大战重新呈现,可谓想象力大爆发。

  李端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悦史君点评:这首五言绝句,是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所作,通过描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吸引自己所爱慕的人,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优雅空灵的妙境。

  在后两句中,李端化用了“顾曲周郎”的典故。

  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周瑜有这么一段描述:“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悦史君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周瑜很精通音律,即使是在喝了不少酒以后,只要演奏乐器的人有微小的差错,他都能立刻觉察到,还会扭头去看那个演奏者。

  厉害啊,此次应有掌声!

  武能统帅千军万马打胜仗,文能琴瑟和弦奏妙音,周公瑾还真应了东汉名士蒋干的那句话:“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悦史君点评:这首七言绝句,是晚唐诗人杜牧经过赤壁(今湖北武昌)古战场时所作,通过反转解读赤壁之战,让东风和两位绝色美女“二乔”,成了挤占周瑜雄略的亮点。

  那么,赤壁之战的胜利,仅仅归结为东风的巧合吗?在悦史君看来,周瑜在战前早有克敌制胜的把握。

  先是,孙权扛不住投降派的压力,请周瑜回朝议事,周瑜即明确表态:“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令孙权下了最后决心:“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其后,在与刘备军队汇合,刘备对他表示军队“恨少”后,周瑜还是很自信的表示:“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这是何等的豪迈!

  这充分说明,周公瑾在赤壁之战前,已经有了击破曹操军队的万全之策。

  当然,杜牧写此诗主要是借史事,抒发自己抑郁不平之气,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所谓东风和“二乔”,只是一种艺术手法罢了。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悦史君点评:这阙词是北宋文学家、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苏轼,在谪居黄州时所作,时年47岁的东坡居士将周瑜的无限风光写尽,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抒发旷达的人生感怀。

  应该说,苏轼在对赤壁古战场的凭吊中,对周瑜的才略、气度和功业,描绘地雄浑苍凉,大气磅礴,不愧是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篇。

  范成大

  吊周瑜诗

  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

  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悦史君点评:这首七古,是南宋文学家、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范成大所作,除了对周瑜的一生功业进行咏叹,还特别唏嘘周瑜的英年早逝。

  范成大生于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不仅诗文过人,仕途上也屡有进取,但可惜庙堂之高呆不久,只得退居石湖,自号石湖居士。通过对周瑜的追思和感慨,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壮志难抒的一种不平。

  郑板桥

  念奴娇·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悦史君点评:这阙词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作,不仅有苏东坡“大江东去”般的豪放,写出周瑜的雄姿英发,也为周瑜没有最后成就东吴帝业而惋惜。

  郑板桥生平不得志,以一种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姿态示人,也成就了诗、书、画等多方面的才华。

  不过,在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写《念奴娇·周瑜宅》时,却是他在赴南京乡试之余,难得的情绪极好,诗兴大发,由此也成就了这一名篇。

  好了,6首赞颂周瑜的诗词,到此已经尾声,若问悦史君最欣赏哪一篇,恐怕熟悉的悦友应该都明白: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周瑜
“羽扇纶巾”究竟指谁
被小说玷污的周瑜
周瑜之死大揭秘:诸葛亮“三气”所致,还是另有隐情?
平史 | 周瑜气量不小,也并非被气死;真实的历史恰好相反
“儒将”周瑜:有风度,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