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业陷害门只是冰山一角?病态公关是否会常态
阅读提示

  随着“伊利商誉损害案”的告破,又一起性质恶劣的公关公司与企业利用网络发帖的恶意营销丑闻浮出水面。

  蒙牛乳业员工上网下黑手,虽以施恶者受惩而告一段落,但这起风波却在公关行业特别是网络营销界掀起“骇浪”。

  商业因素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侵蚀,正越来越多。“网络推手”、“网络打手”层出不穷。

  当商业营销遭遇匿名互联网,我们到底该如何阻截其恶性发展?

  “病态”公关是否会“常态” 

  “蒙牛员工与公关公司利用网络恶意营销事件有点偶然,但也是两年前‘网络打手’出现后的一个必然现象。” 陈墨网络营销机构创始人、总裁陈墨说。

  类似事件此前也发生过,如杀毒软件商之间错综复杂的口水大战;各大视频网站对于收视流量与盈利模式的“混战”……“网络黑社会”、“网络打手”等称谓正是由此而来。

  就陈墨网络营销机构所服务的近百客户来说,每年大约有10%—20%的客户会受到网络恶意攻击。“乳业‘陷害门’虽是冰山一角,但决不是公关界的常态,就像有正常考试和考试作弊一样。”陈墨说。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说,涉案公关公司的行为违背了公关行业的基本准则,是名副其实的“伪公关”。在网络公关领域,“绝大部分是规范公关的”。

  然而,一起恶性公关事件却能对整个行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问题出在哪儿?

  郑砚农分析道,是互联网的不可控性,为违法运作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

  “净化网络公关,必须聚焦整个产业链。”他说,公关公司的上游是企业,公关公司依赖企业而生存。若企业付费并要求违规甚至违法操作,利益驱动下,公关公司极可能做出违法行为。

  郑砚农同时指出,媒体也应是公共舆论的“守门人”,不能为广告“竞折腰”。如果没有媒体的帮助,蓄意抹黑对手并非易事。

  不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认为,“互联网有一种自我纠正的功能”。

  在他看来,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是逐渐建立的,而且大多数不是靠政府而是靠网民监督。因此,也不必太在乎。“互联网的用户的媒介素养也在不断提高。”
【1】 【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24
网络"打手"爆娱乐圈黑幕:花大钱下狠心搞臭明星
网络公关,互动创奇迹
网络红火催生造势公司
业内曝"网络黑社会"内幕:操纵舆论发虚假信息无所不为
网络营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