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中医“竹梯”(六)“数”之古义:“八”
☯ 自学中医  治未病 
八: 八方,隔八相生

炎黄子孙均知道《易经》八卦,“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系辞上》)。这里说到二八,八是四的扩展,在先天八卦中,明显是四方、四隅的八个位。

《后汉书·张衡传》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可见八既为天数,又为地数,天人相应,籍相通。

《素问·五运行大论》“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罡,临观八极,考建五常。”古人考察阴阳五行四时八风的变化相移情况,用以对照人体脉色的变化,将之以常衡变,谓之可通神明,从通神明而了解身体的健康情况(《素问·移精变气论》)

八方之气,有正有不正,八方之风有虚有实,“两虚相感”,就可生病详参中医基础的《黄帝内经》有关《发病原理》章节“五运六气”专篇《中医感应·朮数理论钩沉》等书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八正神明论》篇有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冬之气在。

“八”亦有全面的意思,所谓四面八方,说的就是整体、全部。古人也将“八”视为一种基数(八进制)八尺为一丈;《说文》曰:“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内经》说男子生理发育以“八”周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天癸尽矣。(《素问·上古天真论》)

就是说,阴阳相应,男女同类,“八”与“七”一样,都相应“天癸”之数,都与先天肾中精气的盛衰通应。女子之数应在七(阳),男子之数应在八(阴)

这个阴阳之说,明代大医张介宾(景岳)先生有详解。他说:“七为少阳之数,女本阴体而得阳数者,阴中有阳也……八为少阴之数,男本阳体而得阴数者,中有阴也。

此外,中医古籍还有“七上八下”、“七损八益”胡说八道等成语……

“七上八下”典故:宋代陈敷文捐钱在虎丘剑池上修了一座桥,取名“陈公桥”。后来僧在桥上建亭和轱辘,用绳穿滑轮系桶吊水,十五只桶分系两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谚语“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就源于此

周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在象数中,老阴数六,老阳数九,少阴数八,少阳数七而老阴老阳已衰,唯以少阴少阳用事。七为少阳主,八为少阴主,故曰“七上八下”

“七损八益”学说:出自《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七损八益”的释义,后世有诸多猜测。比较有名的是:阴阳纲纪说、阴阳术数说、四象说、房事说、炼丹说等。

其中,四象说:以古代占筮为本,根据七、八、六、九分别代表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来阐述一个中医常识,即“东方之木可损不可补,西方之水可补不可泄”的中医养生原则,符合河洛数理的概念 。

阴阳纲纪说:八益是指“阳胜”之身热、腠理闭、喘粗、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烦冤、腹满死等八个症状;七损是指“阴胜”之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寒、厥、腹满死等7个症状。

阴阳术数说:明代大医家张景岳先生根据《周易》“阳进阴退”理论,将“七”指为“少阳之数”,“八”指为“少阴之数”,结合自身的“扶阳抑阴”学术,进行了发挥性阐述。从清代至如今,中医“扶阳学说”逐渐兴盛。

房事说:以《天下至道谈》为核心,把七、八做计数解。指出房事中需要注意的八件有益和七件有害的不同方法。

炼丹说:以《周易参同契》 为准,其本质源于易经和洛书,对应人体筋络脏腑的情况,阐明了炼内丹(即养生功法)的一个核心修炼概念——提肾降心(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谓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生理,反之则是“心肾不交”的病理),以此来解释七损八益。

“胡说八道”,当今的贬义词,古代却是颂扬语。传说本义是“古月讲八卦”。大家都知道,九天玄女是中华至高无上的祖宗,相传“古月”是九天玄女的近臣。


比国法更高的天规、生命大事——《易经》,只有“古月”这样的天师才有资格传授。故“胡说”就是天规,就是最高指示。《易经》形成久远,上古都是口心相传,那时沒有文字和笔墨工具……

《易经》,就是一个“从一到十”(从生到死)的生命循环过程(即“道”)。数虽十位,但“一”是太极(道)本身;“十”是死、无、空、零、灵;实则是八位,故全部一体,谓之八卦。

对应人即“无中生有”:阴阳交合为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二、四、八、十即生、老、衰、死。大道至简如此……

·(未完待续)·

医养服务,众心所向; 健康长寿,人之所盼! 


申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药防治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开始
【真传一刻】第115期:许帅-师述?素问?之路-上古天真论
中医成阳期(14~30岁)心理保健
《中医之气与气化论》
妇人大全良方 卷10
关于“不妄作劳”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