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物理教案 密度
三、密度
(人教版 9年级)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教研科研中心  张宝河
[课程标准]
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内容与学情分析]
密度概念很抽象,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速度与密度虽然是相对独立,但在概念的表达、公式的形式、单位意义等方面又有相通之处,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可以挂靠的“固定点”,所以,在实验探究前要进行“比较性组织者”启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质的颜色、气味、轻重等有初步的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识别物质,这对促进密度物理意义的建构具有类比迁移作用。
[教学目标](2课时)
1、经历实验和展示交流,初步归纳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准确说出密度的公式、单位,知道密度单位的读法,解释单位的含义。
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4、会应用密度解决生活中的三类问题:鉴别物质、计算不便于直接称量的庞大物理的物体的质量、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
(目标1-3第1课时达成,目标4第2课时达成)
[评价活动方案]
1、2-5检测目标1的达成;
2、6-7检测目标2的达成;
3、7-8检测目标3的达成;
4、例1-6检测目标4的达成。
[实验器材]圆柱体组(铜、铝)、托盘天平12个、大理石块(1×2×3、
1×3×4两种规格)、木块(1×2×3、1×3×4两种规格)、
塑料泡沫块(2×5×6、2×3×5两种规格)、酒精、水个一杯(体积相同)、壹元硬币、伍角硬币
[教学活动方案]
1、提问:匀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什么?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为4m/s,含义是什么?
2【活动一】下面,我们再做一组游戏:
(1)你能辨别老师手中的这两块金属哪一个是铜,哪一个是铝吗?依据是什么?
(2)你能辨别讲桌上这两杯液体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酒精吗?依据是什么?
(3)老师手中有两个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它们都用纸包裹了,你还能辨别哪一个是铜,哪一个是铝吗?依据是什么?(请一位同学到前排试一试。)
教师总结: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他们的质量一般不同,如同物质的颜色、气味一样,这也是物质的一种性质。那么,同一种物质的体积和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如上图所示,如果B铁块的体积是A铁块的体积的2倍,B铁块的质量是否也是A铁块质量的2倍呢?换句话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3【活动二】实验探究:塑料泡沫块的质量和体积是否成正比?
4【活动三】实验探究: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是否成正比?
5【活动四】实验探究:大理石块的质量和体积是否成正比?
将实验的数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测量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
塑料泡沫块1
塑料泡沫块2
木块1
木块2
大理石块1
大理石块2
6、【讨论】:
(1)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2)  不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
(3)  综合(1)、(2)的结论,对于“质量/体积”这个比值,你有怎样的认识?
经过同学们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可见,“质量/体积”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概括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7、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5页,查出铜、铝、水和空气的密度,并说明它的意义。同桌2人组检测(每人必查水,另外固体、液体、气体各一个)。
8【活动五】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再做个游戏:老师在讲台的两侧分别画了一个正方形,男生和女生进行比赛,看谁站进的人多?(假设男生胜出,共站进了8人)
教师讲述: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m2,那么就可以写作8人/m2,表示1平方米的面积上有8人。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借鉴这个方法,用“人口密度”表示一个国家的人口密集程度,下面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几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读了人口密度图,你有什么想法?(谈出人口众多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9、例题
例1:小明喝牛奶时,仔细观察了我市的山东省名牌产品“亚奥特鲜牛奶”的包装袋(如图),你能知道这袋牛奶的密度大约是多少吗?
例2:课本第16页例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例3: 课本第17页4题
例4:课本第17页5题
例5:课本第17页6题
例6: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有一种质量是4kg,体积是0.57×10-3m3,这个铅球是用“铅”作成的吗?你有几种不同的解法?
10、小结(略)
11、布置作业:第1节后查阅黑洞密度;第2节课本第17页1、2、3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体的密度
三 密度
如何理解物质的密度
(原创)教学反思:“密度概念的建立”思路设计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三节 密度
例谈“物质的密度”的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