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華 | 被誉为晚清民国之“通才”,他的刻铜艺术独领一时风骚!

姚茫父写梅尧臣诗意山水铜盒图

姚茫父写牡丹裁纸刀与刀鞘

姚茫父颖拓“刘宋桂阳王虎符”铜盒

姚茫父为罗承侨摹古陶文手镇

晚清民国时期,有一项工艺美术深受文化名流和收藏爱好者追捧,它就是享有“最后的文玩” 之称的刻铜文房

刻铜,指在铜质文房用具上镌刻绘画、文字等,以刻铜墨盒和镇尺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刻铜的水盂、笔架、印章盒等等。


陈师曾绘“落日放船好”墨盒


张大千绘“高士图”墨盒


溥心畲绘“疏木孤舟图”墨盒

当时的北京美术圈里,几乎所有人都曾参与过刻铜艺术,书画名家如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溥心畲、张大千等,社会名流如梁启超、陈三立、周作人、梅兰芳等,不胜枚举。


齐白石绘赠瑞光的《菩提达摩图》镇尺

齐白石绘、张寿丞刻“归鸦图”墨盒拓本

这些文人雅士不仅自己使用、收藏刻铜文房,更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寄托情谊,一时蔚然成风。刻铜名家张寿丞曾将齐白石画在墨盒上的《归鸦图》精心刻出,然后相赠。齐白石对此盒爱不释手,写下题跋:“张寿丞刻铜空前,赠余此物,当宝之。”

其实,中国使用铜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在青铜器上铸造、錾刻文字和花纹。晚清民国刻铜文房的兴起,则是延续了数千年金石文化余韵的一朵奇葩。

作者杜鹏飞教授在数年研究后认为:当时那些高水准的刻铜工艺制品,是由书画家、艺术家与匠人(铜师)共同创造而成的。在技与艺的互动交融之下,开创出民国初年“书画铜”盛极一时的局面。


姚茫父写双钩兰花铜盒拓本与同时期绘画

在参与刻铜艺术的诸多名家之中,姚华(字重光,号茫父)亲笔写画、名店名师制作的刻铜文房最为出彩。

他虽不亲自执刀刻铜,却积极参与写画,指导铜师改进技艺,创作了数以千计的刻铜文房,以至于被讹传与铜师陈寅生、张樾丞并称为“近代刻铜三大家”,亦足见他在刻铜艺术领域的影响之大。

由于姚华的艺术涵养深厚,他参与制作的刻铜文房也别具一格,被人们视为心仪尤物,争相求购。


姚茫父写《公鸡图》铜盒拓本

和姚华时代相近的掌故学家高拜石曾这般写道:“当年北京大书坊里所售墨盒铜尺上面,多有茫父之作,或碑拓摹刻,或山水、佛像、竹石、花卉,或以篆隶行草各体所写的格言,皆极名贵。


姚茫父写优波毱多尊者铜盒拓本

姚茫父写树下说法铜盒拓本

1923年11月,上海《申报》记录了梅兰芳从北京来沪的消息,提及他携带刻有茫父所临晋造像的墨盒一件,“刻镂至精”。而早在同一年的8月,京剧大师程砚秋也购得一茫父书《长恨歌》铜墨盒,并专门到其住所求题跋。

这两则记录足可证明在当时,茫父写铜作品是多么受社会名流的喜爱!

遗憾的是,姚华如此厉害,为人却极为低调,又因五十四岁即离世,因此他的个人品格和书画艺术虽高妙超群,却远不及他同时代的名家受今人重视,更遑论已日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刻铜作品和艺术。



“莲花盦(ān)”来自于姚华在北京的居所——宣武门外烂缦胡同莲花寺。就是在这里,茫父开始了他近二十年的写铜生涯,直至1930年殁于此。


铜盒拓本,自左至右依次为:姚茫父写老干梅花铜盒拓本、姚茫父写晋铜虎符铜盒拓本、姚茫父为以清写书法铜盒拓本、姚茫父题跋陈师曾写铜盒拓本



姚华何许人也?

他是近代贵州地区最富盛名的文人和艺术家,也是北京美术圈响当当的人物,与陈师曾被认为是晚清民国北京画坛领袖,有“姚陈”之称。


姚茫父与陈师曾合写《双清》铜镇

与陈师曾合写青松白云铜盒

1876年,他出生于贵州贵阳,28岁时中了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后公派游学日本,在东京法政大学习法政,兼修教育学。

三年后,姚华学成归国,改任邮传部邮政司主事。进入民国后,他历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国会议员等职,后淡出政界,潜心教育、学问与艺术。


陈师曾(后排左一)、茫父(前排右二)与友人合影

作为一名教育家,姚华的履历也非常了得,先后任清华学堂中等科国文教员、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教授、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创始校长等职,培养了许多学生,他的讲义——《弗堂弟子记》,流布于各个大学。

除书画艺术之外,在当时的北京,姚茫父在学界、戏曲界与美术界,也都是有重要贡献的风云人物,金石、诗词曲赋无不精通,与王国维、吴梅并称“曲学三大家”。


姚茫父为梅兰芳三十岁所作诗稿

史学家郑天挺(1899-1981)曾先后这样评价姚华:

姚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三十年,向学之士莫不知有弗堂先生。晚年潜翳古寺,出其余绪以为书画,见者惊为瑰宝,而文名反为所掩……

努力经史之学,尤精说文音韵,金石书画,词曲乐律,实为一时大师。


姚茫父写灯并录庾信《灯赋》铜盒


姚茫父摹古文字铜盒


姚茫父摹古币异形铜镇

作为晚期民国时期重要的的金石学家,姚茫父对于金石学非常热爱和痴迷,在刻铜文房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作为一通才,刻铜是承载了姚茫父书画艺术和文化修养的结晶。


姚茫父写兽首衔环图铜镇


姚茫父写陆士衡连珠铜盒

因为茫父对于历代碑刻十分了解,又善于书画,才能在光滑的、大不过盈掌之余的铜盒、镇尺上写下近千字的精楷,或留下短小精悍的文人画作,同时还为后续的刻工留有余地。


姚茫父为黎伯颜写小楷
曹子建《洛神赋并序》铜屏拓本

与姚茫父同时代的张氏兄弟(张樾丞、张寿丞),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刻铜师,他们的作品曾为齐白石等一批美术家所推崇。但在这背后,张氏二人的艺术造诣离不开姚茫父的指导。

1912年 ,张樾丞开设同古堂,专事经营篆刻图章及刻铜文房。由于茫父先生的热情参与和指导,迅速提高了同古堂张氏兄弟的刻铜技艺,进而开辟出书画名家与社会名流广泛参与刻铜文房制作的全盛时代。

这一年,也被视为百余年刻铜文房史的分界点。


姚茫父写佛铜盒张寿丞刻



姚茫父为姚锡久写楷书铜镇拓

纵观这一段历史,茫父先生亲笔参与写画、再由张寿丞、姚锡久等铜师刻就的作品,在数量和艺术水准上均远超前贤与同侪;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和市场表现亦无可置疑稳居一流。

可以说,从介入时间之早、参与时间之久,介入程度之深、作品体裁之广、作品数量之多、影响范围之大等诸多方面综合考量,茫父先生无可置疑地是此间独领风骚、多产高标的盟主级人物。就实际对近代刻铜艺术所作贡献而言,推其为晚清民国第一人,绝非过誉!



该圆形铜墨盒属姚华与张樾丞合作的一件作品



姚华赠刘如晋镇纸(刻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刻铜收藏与金石学审美趣味
民国--刻铜文房欣赏
浅谈铜墨盒收藏
古朴雅致铜墨盒
刻铜墨盒的源与流
浅谈刻铜墨盒的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