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保利2021春拍】明清古典家具雙場綻放
userphoto

2022.10.06 福建

关注
值北京保利2021春拍,明清古典家具板塊將為我們帶來新一輪的視覺盛宴,將於6月7日夜場《禹貢》專場和次日夜場《逍遙座》中連續登場。風格既有宮廷穠華,又有雅士逸品;選品既有博物館級藏品,兼及重要海外私人收藏。細觀此次專場,姚黃魏紫成雙。

逍遙座

御重要名藏明清古典家具





6713

明末清初

黃花梨螭龍捧壽紋萬曆櫃(一對)

長 132cm 寬 64cm 高 203cm

RMB: 15,000,000-25,000,000

【備註】

蘇北世家舊藏。

競投本件拍品,請與本公司有關業務人員聯繫提前辦理特殊競投號牌。競投本件拍品,請與本公司有關業務人員聯繫提前辦理特殊競投號牌。



在大體量家具中,羅漢床和萬曆櫃歷來多受收藏家追捧。此場所呈現的萬曆櫃成對,乃是以滿徹黃花梨製成,體量巨大且製作精細,鏤空紋飾玲瓏通透,是明式家具中穠華一類,殊為難得。


萬曆櫃又多泛稱為「架格」「亮格櫃」等。其基本樣式為上格下櫃,下方為對開櫃門,上方有一層(或兩層)亮格,亮格多設背板,余正側三面設券口牙板與欄杆,宛若舞台。更為複雜者,不設腿足,下方再承以底座,即如此例,有觀點認為此方是萬曆櫃之標準樣式。此外,此例有兩點更為特殊,一是亮格部分前方附有透雕櫃門,類似的做法者三四例而已,如塞克勒舊藏及清風山房所藏者。二是後背也施以透雕圖案者,此則為目前之僅見。


萬曆櫃以黃花梨製成,不僅背板、擱板等處如此,甚至底座的拖帶等都是黃花梨製成,顯示出不菲的材料成本,而精工細作的雕刻和氣勢奪人的體量,又是高檔品味的充分顯現。

櫃體外框平素簡練,黃花梨優美紋路得以充分顯現。上部設直橫棖,將之界為亮格和兩門櫃兩部分。其亮格處前方設門,門框內緣起委角,落膛鑲裝透雕花板,委角長方形開光內透雕螭龍捧壽紋,其中間為一個香爐形變體壽字紋,周匝圍以大小、形態各不相同的螭龍紋,密而不亂,繁而不雜,踵事增華,極盡裝飾之能事。



其兩側側山設子框,亦鑲裝螭龍捧壽紋花板,既與櫃門呼應,又因地制宜,根據空間變化而佈局。



其後背,則在邊框下部設木銷,上部載榫頭,為「活拆」做法,亦鑲裝透雕兼浮雕為螭龍捧壽紋,為裝飾之最精彩處。


萬曆柜上部亮格部分的功用,或為陳設古董珍玩,類似展示櫃;或放置佛像,以示尊崇。此櫃四面透雕隔而不斷,光影變幻,頗增幾分情趣。下方兩門對開,三拼櫃門心與門框平齊,一任平素。櫃側山則落膛裝對開的雙拼板。柜上附銅長方合葉,櫃門處設銅菱花形面葉,鈕頭上線腳如瓦棱,吊牌作「凸」字形,皆素雅。



櫃下座如同一個長方炕幾,邊緣噴出而里側剔槽,以便與櫃體下部相合,安穩無虞。矮直束腰, 壼門式牙板,其上浮雕卷草紋,雕工甚為老辣,在蒼老皮殼映襯下,甚顯力度,展現出極強的生命力。腿足則作三彎狀,與壼門牙板走向呼應,末端內卷,優雅而不失力度地落於地上。


萬曆櫃下方櫃門,多不設閂杆者,亦見有設閂杆者,如故宮博物院、原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均藏有設閂杆的黃花梨萬曆櫃(《故宮博物院藏家具全集》件 14,第 140 ~ 145 頁,故宮出版社,2015 年;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件 58,第 122、123 頁)。至於上部亮格處的透雕櫃門,為經常開合之處,再設閂杆有多餘之嫌,且結構上並非必須。


▲ 黃花梨萬曆櫃《故宮博物院藏家具全集》
件 14頁140 -145 

萬曆櫃的得名或與其自明代萬曆時期盛行有關,從傳世實例看,確實也見有一些亮格櫃結體的大明萬曆款大漆家具。其功用說法眾多,綜合來看,應該是富貴人家或官宦家所用的古董櫃,兼備展示和儲物功能。


黃花梨所制且成對的萬曆櫃,一直是甚為少見的重器,歷來拍場所見屈指可數。2020 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凝盈一色(二)」專場所呈現的三層架格式大萬曆櫃成對,以49,550,788 元人民幣成交。


6712

清早期

黃花梨壽字紋獨板面架几案

長 262.5cm 寬 44cm 高 93cm

RMB: 6,500,000-8,500,000

【備註】

海外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架几案,古稱「幾腿案」,即以一塊獨板或攢框鑲心板為面,下設兩個(也有設三個者)方幾或長方幾承接。一般架幾與案面之間並無榫卯或銷釘等連接,案面正反可用。究其源頭,或源自明代「天然幾」,目前所見資料和實物,暫無法肯定明代是否使用,清代則應用甚廣,尤以北方為多,又以宮廷為最。因案面與架幾並不固定,故而凡有搬遷等因素,極易散失,成套保存者太難。且因案面用材巨大而整齊,不便陳設,便於改作他物,而架幾又可改作花幾、香幾,陳設物品,故而完整遺存更難。數十年來,除了故宮等原狀保存家具之處,在外面所見成組套的紫檀、黃花梨架几案,屈指可數。此例難得成套。

案面獨板製成,經典一塊玉做法,大流水木紋,兩麵皮殼不同,顯然正反有別,造型保持平素,只在轉角處起委角線,與架幾線腳呼應。



架幾方正,以橫棖界為三檔,下方接以托泥一周。上方一檔較窄,落膛鑲裝絛環板。其中三面為兩層做法,底層為素板,前方兩端為岔角,圍成開光,正中另設圓光卡子花,其上浮雕壽字紋,正面則為抽屜,抽屜臉以厚板雕成與其他三面相類圖案。


抽屜立幫、底皆為黃花梨制,是一件滿徹黃花梨家具。中間一檔較高,四面設寬厚牙板,浮雕圖案近似變體獸面紋,簡練概括,佈局與上方絛環板呼應,立體感強,宛若鼎彝,形成穩重堅實的效果。中檔下方設屜板,方便臨時擱置物品。下檔亦設一周牙板,但圖案較簡化。


架幾裝飾繁華,明韻濃郁。架几案一般是陳設大宅廳堂正中,此案青銅器般的裝飾正合此意,應是清早期貴胄用器,從活潑變化的壽字裝飾來看,想是家中有耄耋長壽者,為子孫滿堂、富貴綿延之意。
張岱《陶庵夢憶》「仲叔骨董」記錄鐵梨木天然幾「長六丈、闊三尺,潤澤堅潤,非常理」,價值「二百金」,且引得未得的巡撫李三才帶兵追趕,其珍其罕可見一斑。此例雖無鐵梨木天然幾之闊大,但材料之珍貴、存世之不易,必也是罕見之「骨董」。




6714

清早期

黃花梨攢卍字紋六柱架子床

長 206.5cm  寬 106.5cm  高 205.5cm

RMB: 6,200,000-8,200,000


【備註】

1. 嘉木堂舊藏;

2. 霍艾(Ignazio Vok)博士舊藏。

【展覽】

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展覽,2004年。

【出版】

霍艾(Ignazio Vok)《極簡之風——中國古典家具集藏》,2004年,頁39。




黃花梨架子床,凝練空靈,歷三百餘年,仍然現代,為德國建築師霍艾(Ignazio Vok)博士舊藏,是罕見的明式家具珍品。


與此例相似的架子床共有三張,風格趨同而結構各有變化,不乏別發機杼之處,顯然匠師頗善於變化其制,呈現不同面貌。

此例以簡練見長,不設楣板,愈發空靈,結構則可依靠六柱間的羅鍋棖支撐。四面圍欄,前方門柱與角柱間設短圍欄,側、後設通長圍欄,圍欄上方橫棖以煙袋鍋榫與豎棖相連,下方橫棖與之則格角相接,內攢格為卍字紋格,花格秀密,宛若錦地。







▲ 侶明室《永恆的明式家具》頁114、115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床座亦罕見,四面平式,床腿扁闊,上方出透榫,安穩無虞。邊框立幫,不設牙板,以粽角榫與腿足相合,交接處有柔和的弧嘴。馬蹄小巧,穩穩落在地上。


此例為六柱式黃花梨架子床中唯一在床頂下不設橫楣板者,一般所見架子床以四面設橫楣板者多見,也有三面或僅前面設橫楣板者。觀其比例,高度甚為得體。拆卸後榫卯內和榫眼內包漿明顯,且有局部修補,可證為原始榫卯,故信為原制。有一類福建地區所制架子床,以紅豆紅或黑漆等為主,多不設橫楣板。此床產地,從獨特的四面平結構來看,不排除是福建地區家具特徵,亦可證不設楣板有其源頭,並非改制。


霍艾(Ignazio Vok)博士對造型簡練空靈的明式家具極為推崇,曾於 2004 年在德國科隆東亞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出版圖錄Pure Form — 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所選家具皆體現霍艾博士作為建築師的獨特品味,此例為唯一入選的架子床,如其所言:「因為此例的輕盈與空靈,如果把它放置在一個大型空間裏,便如同一個絕美的雕塑作品。




6716

清早期

黃花梨螭龍團花六柱架子床

長 213.4cm 寬 143.5cm 高 236.2cm

RMB: 6,500,000-8,500,000


【備註】

1. 紐約佳士得,1998年9月16日,編號54。

2. 埃斯肯納齊(Eskenazi)舊藏。

3.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舊藏,編號 EK24。



黃花梨六柱式架子床,甚為華麗。上設一周楣板,透雕花卉紋,有玉蘭、牡丹、山茶、石榴、葡萄等,既有裝飾效果,又含玉堂富貴、多子多福等寓意。楣板下兩側和後方設牙板,前方側面兩柱間透雕為兩尾相抵的螭龍紋牙板,另一側則設螭龍紋角牙。柱為委角方形,之間中部設羅鍋棖相連。



床圍板上下兩層,上層裝團螭紋卡子花,下層攢為柿蒂紋,花朵正中亦為團螭紋。團螭口銜靈芝,中間為正龍,兩側為側龍,造型夭矯靈動,各不相同。






床座高束腰式,冰盤沿,腿足露明處和矮佬雕為竹節狀,中鑲絛環板,其上鏟地浮雕雜寶紋,三件一組,中間多為瓶花,兩側為系飄帶的雜寶,唯床座正面兩側絛環板上浮雕相對的螭龍紋,呈呼應之勢。托腮下設壼門牙板,上浮雕卷草紋,花葉肥碩,舒捲蔓延,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三彎腿足,甚為粗壯,肩部有如意雲紋披肩花,腿足末端內卷,衍生出捲雲紋。








高束腰三彎腿造型的六柱架子床是黃花梨架子床中的經典樣式,此床細節變化豐富,紋飾點綴尚保持樸拙風格,頗耐品味,與常見者貌似而神離,實為其中之佼佼者,屬製作年代較早,尚遺留古樸特徵者。


▲ 清早期 黃花梨六柱式架子床上海博物館藏






6717

清乾隆

紫檀雕西洋花束腰帶托泥扶手椅(一對)

長 64.5cm 寬 51.5cm 高 110.5cm

RMB: 6,000,000-8,000,000


【備註】

90年代購自香港黎氏古玩。



扶手椅為典型清乾隆宮廷家具特徵,所飾西番蓮紋為清代宮廷極為推崇的舶來紋樣,造型端莊,在紫黑色紫檀質感映襯下,威嚴自生。


三圍屏式。搭腦中部聳起為枕部,兩端浮雕間圓雕為對稱的夔龍紋,其鼻子變體後與枕部連為一體。枕頭厚料製成,往後弧仰,便於倚靠,正好浮雕倒垂如意雲紋。


搭腦、後腿與座面上的橫棖交圈。變體寶瓶式靠背板,並與後腿中部拐子紋上延伸的卷草葉紋相連。靠背板上浮雕對稱的西番蓮紋,下部相連,形如花冠。



扶手前低後高羅鍋式,外緣素混面,內緣起圓潤陽線,並衍為勾雲紋、拐子紋,形成變化,中部拐子紋上延伸出西番蓮紋,其內緣另有一圈西番蓮紋裝飾,如同圈口牙條,實為與橫豎棖一木雕刻而成,用料頗奢。






座面攢框軟屜,冰盤沿造型醇厚而簡練,下方內斂為碗口線。束腰打窪。牙板方正浮雕西番蓮紋裝飾,沿邊陽線衍為勾雲紋。矩形腿足直落於地,內翻回紋馬蹄,內緣起圓線。腿足間裝一周托泥,帶龜足。


西番蓮紋是自康熙開始流行於宮廷,乾隆時期的紫檀家具上應用更廣泛,內務府造辦處檔案記乾隆曾令郎世寧設計西洋家具樣款,同樣的裝飾也見於同時期其他工藝門類。此西番蓮紋實為苕茛紋與西番蓮組合而成。


整體而言,此椅造型尚屬簡練,但裝飾已見繁華,應是當時受西方洛可可藝術影響所致,屬於罕見的清乾隆宮廷紫檀家具,故宮亦藏有與之風格、造型相類的椅具。


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4·椅》
「紫檀西番蓮紋扶手椅」清宮舊藏頁236-239頁
故宮出版社2015年


6718

清乾隆

紫檀夔龍紋條案

墨題:「貝鐸」

長 204.5cm 寬 49.5cm 高 86.5cm

RMB: 3,000,000-4,000,000


【備註】

法國藏家舊藏。



條案以紫檀製成,色澤沉穩,質感高貴,無論造型還是紋飾,都顯現出清代中期宮廷家具特徵,莊重肅穆,具廟堂之氣,為「乾隆工」之典型。


面框包鑲做法,製作精細嚴密。邊框厚而平素,在紫檀緻密質感映襯下如同石板。兩拼板心。矩形腿足,亦包廂,保持方正,下接羅鍋式托泥。牙板上則滿浮雕抽象的夔龍紋,並蔓延至堵頭牙板處,圖案佈局均勻,雕刻下刀穩重,磨製精細,法度謹嚴,呈現出如同青銅器般高古典雅的效果。其中橫向牙條為包鑲做法,故而下刀較淺而勻停,牙頭則為厚紫檀板製成,故下刀較深而富於層次變化。牙板沿邊起打窪皮條線,至牙頭處衍為變體方如意頭式。


腿足間裝兩道橫棖,上方裝絛環板,透雕以繩絛相系的雙勾連紋。下方擋板透雕四個勾連紋,中間以如意頭相連,紋飾統一中有變化。

案底髹紫漆,漆層細膩光潔,色澤沉穩高貴,保存完整,顯然製成後並未再拆卸打開過,保持原始狀態。

其上貼兩處黃色紙簽,上有楷書「貝鐸」。查有清晚期法國駐瀋陽總領事名貝鐸。

包鑲是清代宮廷家具中常用的工藝,既可合理利用材料,又可在減輕重量、增加穩定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中大型紫檀家具,如屏風、寶座、羅漢床、桌案等,半數以上採用這種做法。


6710

明晚期

黃花梨對捲雲紋榻

長 191cm 寬 80.7cm 高 44.5cm

RMB: 2,600,000-3,600,000

【備註】

紐約佳士得,2013年9月,Lot1567。



黃花梨小榻,尺寸小巧,為一人所用之「獨眠床」,制式高古,尚有大漆家具造型特徵。

面框為立幫式,上方平素,至下端做成冰盤沿,宛如石板,平整雅潔。轉角處外緣做成大弧角,柔和過渡,有「折釵股」之妙。邊框內為可拆卸活床屜,前後大邊上有杉木托帶,既起連接邊框的作用,又可承托床屜。

束腰與牙板一木連做,牙板上斫出一道弦線為托腮。直牙板,用料充裕,頗厚重,其內有燕尾銷加固其與邊框的連接,牙板兩頭則製成與腿足相組成的「貓耳朵式」對捲雲紋牙頭,牙板沿邊起寬皮條線,延伸至牙頭與腿足處。對捲雲紋不透雕,採用高浮雕做法,以求不破壞腿足和牙板間的支撐力量。


腿足與牙板以斜格肩榫相合,榫卯線橫跨牙板、束腰,尚餘部分腿足在束腰處,即所謂「露明」做法。

腿足直落於地,內側為挖缺做,即將內轉角挖去部分,形成「L」形截面,這種做法可以上溯至戰漢時期的壼門家具,今日本家具尚保留這種造型。黃花梨採用這種做法,除了增造型變化,平衡腿足與整體體量關係外,也更方便取料,是一種合理、科學、美觀的做法。





6704

清早期

黃花梨壽字紋南官帽椅(一對)

長 58cm 寬 45cm 高 116cm

RMB: 2,600,000-3,000,000

【備註】

紐約佳士得,2016年3月16日,LOT280。



南官帽椅成對,黃花梨製成,紅褐色,局部棗紅色,質感如蜜,溫婉可人。造型簡練,構件秀長挺拔,頗為骨感,得清癯、秀挺之美,紋飾點綴適宜。

高靠背式,牛頭式搭腦,枕部脊線鋒棱畢現,往兩端前延後漸次消弭,末端以煙袋鍋榫與後腿相接,整體如鳥展翼,舒展悠揚。

靠背板呈「S」形三彎式,與人體曲線相合,呈現出柔婉的造型特徵,腿足亦隨之三彎式波折,具韻律感。

靠背上方,鏟地起線為圓光,其內浮雕壽字紋。壽字紋為變體而成,圖案可分兩部分,以長橫畫為界,其在內的下部,其實為一件帶翹頭中垂如意雲頭三彎腿供桌式樣,上部則為帶足供盤內盛以石榴頭狀花卉等貢品,所以壽字紋又可視作供桌上陳設清供的圖案,寓意吉祥,簡練而傳神,雕工嫻熟,造型生動。扶手前低後高,與鵝脖、聯幫棍均呈三彎式,與後背、靠背板呼應,形成柔婉圓轉的造型。


座面軟屜,邊框起冰盤沿,中間打窪較深,層次分明。腿足外圓內方,側腳收分明顯,四腿八挓。座面下前方為壼門式,牙板上浮雕卷草紋,曲折蔓延,頗為靈動,卷草紋與邊線連為一體。兩側垂窪膛肚式券口牙板,弧線鬆柔自然。腿足間下方設步步高趕棖,看面皆素混面。三面趕棖下裝窄牙條。

這種細杆子高靠背南官帽椅是明式家具甚為經典的一類,造型柔婉雋永,放置空間,呈現出凝練空靈的雕塑美感。


6705

明末清初

黃花梨裹腿做仿竹材畫桌

長 150cm 寬 66cm 高 87.6cm

RMB: 1,000,000-1,500,000

【備註】

嘉木堂舊藏。

【出版】

伍嘉恩《明式家具二十年經眼錄》紫禁城出版社,北京,2010年,頁45。

【展覽】

荷蘭·馬特斯里赫特,2007 嘉木堂展覽於歐洲藝術古董博覽會(The European Fine Art Fair),《荷蘭馬城展覽》編號 9。



桌面以標準格角榫造法攢邊,打槽平鑲木紋清晰的二板面心,下裝四根穿帶出梢支承,二根出透榫。抹頭亦可見明榫。桌面邊抹上壓平線後起混面。垛邊劈料做起雙混面,以燕尾榫裹腿做接合腿足;垛邊下的劈料做羅鍋棖亦以相同作法與腿足結合。垛邊與棖子之間栽入格肩的雙柱矮老,長邊三個,短邊一雙。圓材腿足以雙榫納入桌面邊框底部。










黃花梨裹腿做仿竹方桌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此桌設計受到常見於宋、明畫中圖繪之竹製或藤編家具影響。此種以珍貴木材仿製一般到處可見的竹材或藤編家具,想必是反映明代文人內斂不求外爍的心態。

明代桌案的使用頗為靈活並具彈性,不同型制與尺寸之桌案可有相同用途。寬度適合現代作書桌用途的桌案被統稱為畫桌。


6709

清早期

黃花梨夔龍紋四面平條桌

長 173cm 寬 55.5cm 高 87cm

RMB: 2,200,000-3,200,000

【備註】

可樂居舊藏。



此畫桌以珍貴的黃花梨製作而成。四平面做工,格角榫攢邊鑲木板,無束腰。方直腿,內翻馬蹄足。造型簡潔,紋飾素雅。




僅在牙條下透雕夔龍紋花芽,細節刻畫極為精美,生動流暢之感溢於言表,頗為奪目傳神。與平直的整體造型遙相呼應,使其在端莊之中又顯空靈,如此匠心巧作,令人嘆服。清代畫桌曆來存世量非常少。此桌碩大厚重,尺寸比例適中,製作工藝洗鍊,氣勢渾厚莊重。





畫桌早在宋代就已經出現。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其它桌具並在一起使用。明代的工藝較宋代有所改進,使畫桌在保持自身原有的功能以外,還具有了極高的藝術價值與審美情趣。清代的畫桌工藝有別於宋、明,卻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雖然,其大部分的畫桌,在製作上,按明式畫桌的結構和造型進行製作而成,卻體現了滿族遊牧民族豪爽粗獷的氣質,它與漢文化孕育出的具有文人氣質的工藝模式相融合,是兩種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典型產物。據掌握的文獻資料證實,康乾時期是清代家具包括畫桌製作萌芽和蓬勃發展的時期,它們可看做是清式家具的雛形,推動了清式家具的發展。此件拍品正是其中翹楚之作。


▲ 清 鄭昆璵《仕女圖》中的夔龍紋條桌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藏

《天工神韻——明清蘇作家具集珍》頁 38 頁
「櫸木拐子龍紋方桌」榮寶齋出版社2007 年。

6708

清雍正

御製黃花梨嵌楠木流雲紋琴幾

長 102.2cm 寬 38cm 高 33.2cm

RMB: 800,000-1,200,000

【備註】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琴幾為卷幾式變體,以黃花梨製成,鑲嵌金絲楠木流雲紋,內髹漆彩繪,富貴典雅,為雍正時期宮廷家具特徵。


其面為四面平式卷幾。面攢框鑲裝兩拼板,與之粽角榫相合的豎棖下方往兩側勾卷為勾連紋,形成「腿足」。勾連紋之間嵌裝金絲楠木,並雕作靈芝頭式如意流雲紋,連綿延伸的金絲楠雲紋與方折的黃花梨勾連紋形成造型、質感、繁簡的對比變化。

幾面底和牙板內,髹黑漆,質地細密而發色純正,其上與外側流雲紋對應處,彩繪描金靈芝狀流雲紋,發色艷而不俗,文雅可愛。






琴幾下方另設腿足,在勾連紋內側延伸至幾面邊框,形成外掛牙結構。腿足用料充裕,末端亦勾卷外撇。

腿足間下方連以托泥,內裝厚實的圈口牙板,直抵在幾面下,兼具裝飾與結構作用。此琴幾造型繁而不亂,兩種高檔材料相得益彰,甚為罕見。這類家具一般稱為「琴幾」或「炕琴」。


6707

明晚期

黃花梨方材圓角櫃

長 71.1cm 寬 40cm 高 102.8cm

RMB: 1,000,000-1,500,000

【備註】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豎櫃主要有圓角櫃、方角櫃二式。圓角櫃又名「木軸門櫃」,顧名思義,以木為軸,開閉櫃門,其上有櫃帽,下有窠臼。圓材者多見,方材較少,即如此例,雖然外表方正平素,但依然為圓角櫃之例。

木軸門櫃是中國傳統家具最精巧優美的設計之一。四足自噴面的櫃帽下展出幅度些微的側腳。這種下舒上斂的設計賦予此櫃集精緻優雅亦兼具平衡穩固的優點於一身。櫃門邊上下兩端伸出門軸,納入櫃身框上下的臼窩,以為軸門旋轉開啟,令櫃身無需加附銅活合葉,整體線條利落清爽,一氣呵成。

櫃門及閂杆上安裝長方形白銅面頁、吊牌與鈕頭的用途是為上鎖、開啟櫃門及墊護木門框不被拉手損壞。而銅活安位得宜,又讓他們點綴了全身光素的柜子成為裝飾。木軸門櫃一般取圓材作櫃柱,用方材襲造屬稀少品種。方材襲作,更見平整簡潔乾淨利落。不愧為超越時空,永恆之作。

此具選料精,比例臻至完美的方材柜子,櫃門板心為整板對開,紋理對稱。櫃內櫃頂與櫃背上原來的漆里,保存良好。而所有銅活也原裝地保存下來,難能可貴。

結構說明:

髹黑漆櫃頂為標準格角榫攢邊框鑲面心板,下裝二根穿帶出梢支承。邊抹立面自中部下斂至底壓窄平線。抹頭見明榫。





四根方材立柱上端以雙榫納入櫃頂框出一透榫。活動式閂杆旁的櫃門為標準格角榫攢方材邊框裝心板,外側圓材的門邊兩頭伸出門軸,納入造於櫃帽與門下前腿足間底棖的白窩。櫃門與櫃幫均用木紋對稱的獨板造。門面心背後各安二根穿帶出梢裝入門框。櫃內有活動屜板二層置於櫃幫穿帶上。


櫃內與櫃背板上原來的漆灰,糊織物與漆里保存近乎完整。





門下底棖之下安素牙條,兩端嵌入櫃足,上方齊頭碰底棖。兩側亦安類似牙條。櫃門與中柱上長方形面葉,方形鈕頭,吊牌均為白銅製。


6706

清早期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羅鍋棖禪凳(一對)

長 69cm 寬 69cm 高 50.5cm

RMB: 1,600,000-2,600,000

【備註】

香港洪氏舊藏。

【出版】

《洪氏所藏木器百圖》第一卷,圖3,Privately Published·HONG KONG·2005,頁46。



禪凳為有束腰樣式,冰盤沿弧線微妙,其上有窪線一道,下方有壓邊線。束腰矮直,與牙板一木連做。直牙板,兩端有弧嘴與腿足交圈,牙板沿邊起圓潤的陽線,並延伸至腿足處。方腿足,內翻馬蹄,造型硬朗挺拔,兜轉有力。腿足間設羅鍋棖相連,看面起素混面,圓潤柔和。


方凳中有一種罕見的品種,尺寸碩大,非日常坐具,是特製以供參禪打坐之用者,名為禪凳,一般長寬在 60 厘米以上,此凳長寬近 70 厘米,在所目各類黃花梨禪凳中屬於巨大者。

一般所見的的圈椅或官帽椅等,其寬度也往往在 60 厘米之內,凡過 60 厘米者,已經很是闊大,椅具達 70 厘米者,也甚罕見。所以這對禪凳的稀少程度,可見一斑。




6711

明末清初

黃花梨螭龍紋交杌

長 57cm 寬 37.5cm 高 53cm

RMB: 1,500,000-2,500,000

【備註】

1. 甘格夫·蓋斯(Gangolf Geis)舊藏;

2. 紐約佳士得,2003年9月18日,Lot27。



此交杌尺寸較大,遠超日用小馬扎。黃花梨製成,干黃色皮殼。

杌面以兩根大邊穿繩而成,大邊造型敦厚,以扁材製成簡略的台座式,上方壓線一道,下方微斜剷出壼門形,並沿邊起線,兩端微有波折,形成狀若小足的造型。前後圖案各不相同,前方浮雕螭龍紋,後方浮雕卷草紋,主次分明。







斜交四棖為腿足,穿銅飾件為軸。



杌下以扁方材為托泥。前方托泥設腳踏,以別前後,兼便使用。腳踏作插肩榫小几形,矩形腿足,下方往兩邊及前方三面翻小巧敦實的馬蹄,落在托泥上。壼門牙板,曲線波折變化。


此交杌簡繁得當,造型別致,歷史悠久又頗具現代感的造型,既不耽實用,又可美化空間,宛如現代雕塑般的美品。

交杌即古之胡床,是坐具中歷史最為悠久者,從其名稱也可知,「胡床」者,舶來之物也,若是追溯源頭,公元前一千餘年的古埃及圖坦卡蒙法老墓已經出土有鴨子形裝飾的交杌,可見其久遠。交杌至遲漢代已傳入中國,魏晉時開始較普遍使用,此後一千餘年,其形象幾無大的變化,如傳楊子華《北齊校書圖》中,就已經可以見到與今人使用相差無幾的交杌。唯一一點變化是約明早期,交杌上出現了聯體的腳踏,更便使用。


▲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賞》件 31明黃花梨有踏床交杌
頁 70、71 文物出版社2003 年。

6701

明末清初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足半桌

長 95.8cm 寬 48cm 高 83.7cm

RMB: 400,000-600,000

【備註】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6703

櫸木藤靠背南官帽椅

座寬 61cm 座深 52.1cm 高 103.2cm

RMB: 300,000-500,000

【備註】

1. 馬科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舊藏。

2. 北美十面靈璧山居舊藏,編號MD13。

【出版】

馬科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中國古典家具集藏(V)》,編號3,2002年春


【展覽】

馬科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中國古典家具(V)》,紐約,2002 年春。




6715

18 世紀

天然木長方桌

墨題:「慶郡王府用」

長 130cm 寬 64cm 高 83cm

RMB: 400,000-600,000

【備註】

北京藏家舊藏。




6719

清中期

紫檀海水龍紋平頭案

長 139cm 寬 40.5cm 高 83cm

RMB: 800,000-1,200,000

【備註】

美國西海岸藏家舊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顾」嘉德2019秋拍——黄花梨之美《清隽明朗》专场
明清家具的盛筵 | 中国嘉德2017春拍明清家具赏析
你家有这样的明清桌案吗?史上拍卖价格最高的20大明清桌案
中国古典家具专题展现明清经典家居布置 | 北京东正2016秋拍
一场拍卖告诉你黄花梨究竟有何魅力?
嘉德 | 2023春拍 古典家具撷珍|围屏|独板|瘿木|黄花梨|紫檀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