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走马路,潜藏凤凰山间的“文教一条街”
userphoto

2023.02.13 福建

关注

小走马路,潜藏凤凰山间的“文教一条街”

小走马路,究竟“崇文”还是“尚武”

“小走马路”之名,坊传与郑国姓策马凤凰山间有关。然此事另有别说:

小走马路……有土地宫,额曰“奏雅露社”,吕西村书也。后人以奏雅露与走马路易混,乃称小走马路以别之。[1]

吕西村,本名吕世宜,以金石书法称雄于清道咸时代。吕氏祖籍金门,然地志称之“小走马路人”[2],其父仲诰“居小走马路”[3]。“奏雅露”者,乃地方风雅之人,作地方神称颂风雅,足见此地何等风雅。

小走马路地处凤凰山麓,其间最具风雅之事,还在清乾隆时代的名士黄日纪,在此筑“榕林别墅”,日日招朋引伴,征歌度曲。直让滨海之区,变身文青娱乐场、名流休闲地、官僚会客厅……帝师蔡新、状元王仁堪、书家伊秉绶等一代名流,曾在此驻留。有诗颂曰:

一拓园亭有凤池,

庭多树木壁多诗。

嚣尘谁处堪消夏,

近传榕林也合宜。[4]


《榕林秋眺·闽南纪胜十二景》


晚清时节,园林仍然保持“消夏胜境”的好名声。光绪九年有报章曰:

厦门一区,洋行林立,民居亦繁。平时多有洋船往来,近虽渐少,而土船之泊于港中者,向觉密如栉比也。所惜者,街巷迫狭,舍宇嚣尘。即游玩之地,除山岩石洞外,无可以遣兴者。近有榕林小筑数椽,古榕耸拔,四面□廊,楼临其上,楼旁有池,绿水青荷,为厦门消夏第一胜境。园主黄姓,年近古稀,性颇风雅。每有客至,辄呼俦命侶,对酒当歌,以舒客子之怀,而尽主人之谊。[5]

再大的家业,也难耐岁月消磨。以后的园林,或售或租,一部归入同文书院,一部微缩为“小榕林”。大好园林,“斥为基督教青年会,亭泉树石,子孙不保”[6],曾万人景仰的蔡新题匾“榕林”,“犹存于该会毛厕之门楣耳”[7]

基督教青年会,简称“青年会”。报称:

史略:基督教青年会,民元(1912)由英人麦坚志氏在隔江试办。旋麦氏离厦,华人继之进行。民三(1915),厦门道尹汪守珍倡租小走马路榕林别墅为会所。民四(1916)成议,实行迁入。同时,基督教北美青年协会,派美人伊理雅来厦主持。十二年(1924)春,会员作“募捐建筑”运动,会董许绍琪、干事伊理雅、王宗仁、刘德仁等,个个出马,向海内外劝捐,并北美协会计募得11万余元。是年9月,新会所起盖,全部占地13531方尺。建筑三层,设备一新。……该会设备,完全欧化。目前之会所内有礼堂、议厅、图书、阅报、游艺、雨浴各室,西餐、理发各厅。游艺品如床、乒乓、篮、排各队,及棋类等,亦均备具。

工作:该会过去工作,如一年一次之“激励团”,及提倡闽南运动会、活动电影、卫生、拒毒、文艺、德育、节俭、保婴、拒赌、夜学、平校、补习班,各极一时之盛。近五年来,倡办国货展览、国术研究、体格检查、卫生展览、游泳竞赛、海水浴场、航舟比赛、越野赛跑,亦能振奋一时。传道为该会货真价实工作,本期内举行过查经班、青年崇拜会、个人谈道、参加教会各活动、宗教展览会、青运续行会等,并举办职业介绍、书法比赛、诗社、剧团、射虎、旅行、摄影、音乐、口琴、围棋、象棋、乒乓、床球等各游艺。又组人力车夫服务会。该会今后拟从鼓吹注意农村复兴事业用力,他如公教运动、国术普化,亦相当注重。同时改良宿舍,筹建健身房,促辟会前马路等。[8]

基督教青年会(《厦门老照片》)

污天浊地,有此一股清流,不啻于天界福音。小走马路,遂成新青年崇尚之区、乐游之地。陈达先生曾言:

在开元路未成之先,尚有一条短而洁的小走马路。有人描写当初的印象说:“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一条最能吸收游人的马路,就是青年会前的小走马路,因为很清洁,到了礼拜六和星期日,青年会就成了一个唯一的交际中心了。青年会的活动很多,有音乐会、球类比赛、影片、演讲会、聚餐会、中西食堂的零食等。不久开元路造成,学生们就喜欢往开元路散步,特别在学校放假的时候。”[9]

有好名声,又有大场地,各大型社会活动好借此地进行。其热闹者,如1933年11月的“厦门第二届国货展览会”。其盛况如:

开幕典礼,于昨(11)下午2时半在青年会前庭中举行。先由同文军乐队奏乐,次有汪受田升旗(原订黄友情,因黄赴漳),然后请林鸿飞夫人揭幕,以次鸣炮摄影。既毕,接内参观。门外观众鱼贯而入,旋越来越众,塞得所内水泄不通,几无立足之地,后退既不可得,前进又须与人摩肩擦背,如蜗牛之爬壁。估量昨一日间前往参观者不下万人。

国货陈列、贩卖分两部。陈列在礼堂及二楼天台,参加陈列工厂暨商店合计120余家,沪汕福州等处商家亦有寄来物品陈列,各争奇斗艳,引人注目。依订章占位一尺须纳费二元,然如厦大美专及各色布样则不收费。贩卖部设在原游艺场及餐馆两处,在内贩卖者凡50余家。收费分三等,特等在游艺场外边,租费10日10元;甲等在游艺场内,10日8元;乙等餐馆内,10日6元。大都门庭成市。兹将各参加陈列工厂商号名称列下:(合计沪粤港及本地商家100余家,名单冗长,略)……

游艺大会于昨晚8时半,在青年会内篮球场举行,观众拥挤,一般扒手乘机偷窃,叫嚣喧扰之声震人耳鼓。于是到场维持秩序警察,乃只许人外出,不许入内,秩序方渐趋良好。据刘德仁言,展览期间原订10日,设届时前往参观者仍多,或再展期。展期钟点为下午2时至6时,又7时至10时。游艺会每晚8时,首3日为话剧,后7日为电影,票资每人1角。该票可当现款在内购物。

此次经费预算,支出须3千元,收入千五百元,不敷款项□募捐云。[10]

小走马路的亮点,不是商铺,而在会馆。周边一带有广东会馆、永春会馆、兴化会馆聚集[11]。各会馆所办学校,也多设于道路周边。如:

私立粤侨小学:此校为前广东会馆主持人等感同乡子弟因言语不通、就学困难,于民国五年创办,专教育同乡子弟。[12]

粤侨初级中学:此校为粤侨感于同乡子弟言语不通,于广东会馆所办之粤侨小学毕业者,欲求升学,最近乃增设初级中学,仍设在广东会馆。[13]

私立桃源小学:民国纪元,永春会馆落成,址在小走马路。越年设塾,教育同乡子弟。……(民)九年,厦市路政改革,正需土木人材,同乡陈振元于十年秋假本校楼上,独资创办桃源甲种工业学校。土木科两级,以应时势需求。[14]

小走马路的办学历史,其实还可以追至清末。宣统元年,此间有“自治研究所”,所长王人骥,讲师黄鸿翔。报载:

自治为立宪要点,迭奉省宪催厦开办自治会。现经厦厅会同绅董议定,借榕林内于前月廿八日先行开办“自治研究所”,以便调查地方利弊,再定自治章程云。[15]

研究所仅“毕业一班,即停办”[16]

宣统三年(1909年),又有“师范传习所”,主办人卢文启:

厦门学堂虽有十余处,而人烟稠密,学生众多,仍须立图扩充,教育始能普及。惟师范缺乏,聘请甚难,其人皆因口音之不对也。昨日劝学员卢君蔚其(即卢文启)与视学员商议创设师范传习所,以便养成师范人才。经转商诸张厅宪概任担筹经费。现拟赁所于小走马之小榕林,大约不久即可观成矣。[17]

“传习所”也生命短暂,“毕业一班停办”[18]

中意此地的,还有在厦日台人士:

小走马路驻扎日本教堂内开设瀛厦书院,招绅商子弟入院肄业,教读英文、日文、汉文,来学者概不收脩。[19]

瀛厦书院,以后再无。成气候的,还是后来的“旭瀛书院”。旭瀛书院,由厦门台湾公会创办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址于山仔顶桂州堆。“开校之初,学生37名,类多台侨子弟”。1913年,台湾公会会长周子文,“商请菊池领事同意,将书院教室移至小榕林。同时公会办事机关,亦合并其处。自是以往,小榕林之教室校舍,既成为旭瀛书院之重要母校”。[20]

1917年之后,旭瀛书院再设城内分院、外清分院、鼓浪屿分院,规模日益扩张。1929年2月,改城内分院为本院,小榕林降格为分院。其状况如:

小榕林分院,大正二年(1913年)以来作为本院,原拟改建而为城内最好校舍,永久作为本院。但市区格局变化,小榕林一反极便利儿童上学等状况,而校园扩大的前瞻、改建的困难等,实际上已经没有再扩建的必要,所以变更了原计划,从今年2月起改为分院。

小榕林分院校舍虽然三层,从正面通道看只有两层。最下一层三面被民居围绕,恰如地下室,通风采光都很差,第二层作为教室也不合适,最上层悉为宿舍。景观位置在市廛民居中稍佳,但是四周居民多为下层恶俗住民。作为校舍实在不合适,并且校舍应有设施也不完备。运动场是借用老的道路充任,占地仅50坪。大正十二年(1923年)买收这地块,因为三楼建了宿舍,运动场用地无着,只好利用地下层的一部分使用。[21]

《旭瀛书院创立二十年纪念》

1934年2月,小榕林分院停止教学,校舍改作宿舍。1937年时局变化,小榕林楼屋被毁:

一本题为《支那事变与旭瀛书院》的书中描述这里撤退后的情形说,“校舍、宿舍及其他被严加封存的物品都被士兵和民众掠夺,小榕林宿舍已不可能修复,全部校舍需要大修”,新筑的职员宿舍遭受掠夺尤其严重,“水管、电气设备、浴桶、水洗便器、床、钉等物被洗劫一空,职员们的残留物品被掠一空”。[22]

1938年5月,厦门沦陷,小走马路亦遭蹂躏。桃源小学,“诸校董及师生均疏散内陆,学校无形停顿,校舍遂为日寇所占据,极度毁损”[23]。粤侨中小学,“校舍教具及档案文件一概损失”,以致“厦市重光后,因损失过巨无法复校”[24]。青年会亦被敌寇占为他用。日据的1944年,小走马路上有“天理教高厦教会”(门牌35号)、“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校”(门牌93号)。[25]

抗战胜利,各机构力求恢复。最早谋划在小走马路上发展的,是厦门市立图书馆。厦门图书馆原设于文渊井。1937年9月17日夜间,图书馆惨遭祝融之灾。旧日堂皇楼馆,“只剩下一片颓垣断瓦、荒草杂乱的废墟。抢救出来的一些残缺破碎的书籍,曾有一个时候,寄存在中国银行里”[26]。1945年11月,市府决定图书馆先行开馆:

去年(1945年)11月间,市府遴选本市李禧为馆长,暂借小走马路青年会为馆址。去年11月起,从事收拾散佚书籍。除寄存中国银行的原本图书外,并集中伪女中、旭瀛书院等处的图书于一室。[27]

恢复后的图书馆,于1946年1月5日开放,名为“市立第一图书馆”(原鼓浪屿中山图书馆,为“第二图书馆”)。1947年8月21日,基督教青年会恢复,索还原会所。第一图书馆,遂再迁往厦禾路186号南洋公会楼下。

小走马路旧有学校,也在恢复中。1946年10月,桃源小学复校;1948年7月,粤侨小学和粤侨初中复校。这一段时间内,又有“主光小学”开办:

私立主光小学:此校于民国35年由基督教徒团体联合创办。是年冬,组织校董会,假小走马路基督教青年会为校舍,聘孙中诚为校长。计分16班,生数700人,毕业1班,计26人。校舍课室12,幼稚课室8,其他如礼堂、操场、图书等俱备。面积200余方丈。经费来源由校董会负责,颇足敷用云。[28]

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主光小学由定安小学取代;粤侨初中并入大同中学;粤侨小学迁移钱炉灰埕的“江夏堂”,与江夏小学合并,成为后来的文安小学。而曾让厦门青年引以为傲的“青年会”,悄然消失,会址归入定安小学。曾经的“文教一条街”,已无复旧观矣。

今日的定安小学

[1]《民国厦门市志》卷35 杂录,鹭江出版社2021年版,第844页。
[2]《民国厦门市志》卷13 人文志,第390页。
[3]《民国厦门市志》卷27 孝友传,第682页。
[4]萧宝芬:《园亭》,《鹭江竹枝词三百首》。
[5]《闽省杂闻》,《申报》1883年5月29日。
[6]《民国厦门市志》卷7 名胜志,第172页。
[7]《天仙旅社特刊》厦门指南。
[8]《厦门四青年会》,《江声报》1936年1月1日。
[9]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10]《市国展开幕》,《江声报》1933年11月12日。
[11]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李斗石译:《福建省全志》第14卷记载:“厦门有以下会馆:广东会馆(小走马路)、永春会馆(小走马路)、兴化会馆(小走马路)、湖南会馆(祖婆巷)。”(延边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63页)
[12]《民国厦门市志》卷12 学校志,第350页。
[13]《民国厦门市志》卷12 学校志,第366页。
[14]《民国厦门市志》卷12 学校志,第344页。
[15]《自治研究所开办》,《闽报》1910年2月10日。据《民国厦门市志》言自治研究所设址乃为先山寺,存疑。
[16]《民国厦门市志》卷12 学校志,第378页。
[17]《创设师范传习所》,《厦门日报》1909年5月18日。
[18]《民国厦门市志》卷12 学校志,第377页。
[19]《记瀛厦书院》,《同文沪报》1901年3月29日。
[20]《本会沿革概略》,《台湾居留民会报》,《台湾文献汇刊》第7辑第8册,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21]《旭瀛书院创立二十周年纪念(1930年)》,本段文字由朱家麟翻译。
[22]董守义等编译:《日本与中国近代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23]《厦门市私立桃源小学复校立案及市府批复》,《近代厦门教育档案资料》,第341页。
[24]《厦门市私立粤侨小学复校呈及市府批复》,《近代厦门教育档案资料》,第338页。
[25]《厦门职员录(1944年)》。
[26]《市一图书馆的更生》,《江声报》1946年1月9日。
[27]前引文。
[28]《民国厦门市志》卷12 学校志,第350页。

相关文章

走读厦门:望高山与同文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届世界同安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这个周末,厦门有两所学校120岁了!生日快乐!年轻的老伙仔!
【说谍】一江春水向东流-抗战时期军统于厦(闵)组织碎片
认知厦门
台胞漳州进学记补充与引申专家团(1)
说说思明区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