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馆藏重器!山西博物院10大“镇馆之宝”,很抢眼~

夏商踪迹: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父传子、家天下”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山西南部古有“夏墟”之称,夏文化遗存,分布密集,灿若繁星。“东下冯遗址”的发现,清楚地表明晋南是夏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


山西博物院外景



作为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和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中心

山西不仅地上文物遗存是全国之最

地下出土的文物珍品也绝不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山西博物院

看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山西省博物院

晋侯鸟尊


晋侯鸟尊高39,长30.5厘米,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尊”即为其一。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晋侯鸟尊距今约三千年,它身上藏着“晋”从何来的秘密。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说明该器为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

仔细端详,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凤眼圆睁,眼神投向远方,双爪紧紧扣地,身上饰羽纹和云纹,一副卓然于世的神态。




山西省博物院

玉组佩


玉组佩,1993年出土于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63号墓,是整个晋侯墓地出土的最大的玉礼器组合,也是目前全国同期墓葬中发现的最大的玉组佩,在我国玉器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玉组佩由玉衡、玉珩、玉管、料珠、玛瑙管等各种珍贵玉饰共204件串联而成,工艺精湛,庄重典雅。





山西省博物院

北魏司马金龙木板漆画解析


1965年出土于大同石家寨,北魏太和八年文物。前后彩绘历代高士、贤妇等宣教故事。残存5块,馆内存3块。画中人物神情俊朗,衣带飘逸,具有顾恺之画风,填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在工艺、绘画和书法上都有极高的价值,为国宝级珍品。


屏风板双面以红漆为底,题记处线条以黑漆勾勒,再以密陀僧(核桃油与氧化铅及矿彩调和)填彩,以墨漆书字并勾勒人物轮廓。

画面线条匀称,设色艳丽,宛如春蚕吐丝,富有韵律美,画面上的文字,遒劲秀丽,书法接近楷书,是隶书向楷书过度的最珍贵资料。




山西省博物院

兽形觥


兽形觥,商代,一级文物,通高22.1厘米,通长22.8厘米,商代做盛酒器用途,1976年山西省灵石县旌介遗址出土,原物现藏于山西博物院,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兽形觥正面


兽形觥整体器型椭圆,状如蹲兽。盖前端为龙首形,盖后部作兽面,与前端相反。器身以三条扉棱为中轴组成兽面主纹,采用三层花纹,纹饰精细繁缛,显示出殷商铜器神秘狞厉的时代风格。

既具有商代晚期的特征,又有北方青铜文化的因素。它不但是一件实用器,也是一件艺术品。





山西省博物院

彩绘雁鱼铜灯


这件文物是1986年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吴兴庄,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为国家一级文物,其墓主人是西汉晚期的一位贵族。


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圆形灯盘附柄,可自由转动,盘下圈足与雁背直口套合。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刖人守囿铜挽车


西周刖(yuè )人守囿铜挽车,现收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该车是西周贵族陪葬铜车,于1989年山西省闻喜县出土,造型小巧,不仅能挽环牵引,还能手推转动。
整器(似为“域养禽兽”的囿苑)有14种鸟兽形象,与《周礼》“刖人使守囿”的记载相吻合。全车能转动部位15处,构思奇特,制作精巧,十分罕见。




刖人守囿挽车,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西周时期贵族和奴隶的生活。贵族们骄奢淫逸,饲养动物消遣娱乐,奴隶们却饥寒交迫,即使是受了刖刑,还要为贵族看守囿苑。

专家根据“刖者使守囿”的文字记载,为这件文物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叫它“刖人守囿挽车”





山西省博物院

虞弘墓汉白玉石椁



1999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一处隋代古墓出土,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

该石椁雕造精美,是反映北朝和隋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




山西省博物院

侯马盟书


1965-1966年出土于侯马市晋国遗址,是春秋晚期(公元前497年~前489年) ,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

侯马盟书书写在玉片上,文字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均有重大意义,




山西省博物院

龙形觥


1959年8月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罗村镇桃花者村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铜龙形觥,现藏于山西博物院,为国家一级文物。

龙形觥体似龙、前端龙首昂起,后端宽阔平齐,整体呈兽形,周身饰花纹,铭文内容腹部前窄后宽,类似鳄鱼纹,两侧四系,长方形圈足,饰鱼龙纹。


龙型觥纹饰拓片


这件龙形觥不仅展现出的是青铜之美,更是我们探究古人精神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媒介。通过它,我们仿佛穿越千年,回到那个歌天地、泣鬼神、敬祖先、与酒相伴的王朝,感受商文化的魅力。




山西省博物院

庙底沟彩陶罐


这件庙底沟彩陶罐,1989年在山西省芮城县金胜庄村出土,是新石器时代所烧制的。彩陶罐高45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43厘米,底15.6厘米。

它是用红陶泥烧制而成,表面做了抛光处理。上身肥胖,下身纤细,上腹部布满黑色彩绘,是用弧线和圆点等组成的花卉图案。整个彩陶罐体型较大,完整无缺,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来合肥展出
没想到!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竟然是它
超高清30倍!展现中国玉器三大高峰之一——西周玉器极致的美
西周玉器巅峰!“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晋侯墓地领衔,首次全品类、高规格集结170件/组,“郁郁乎文哉—...
闲话山西博物院
国之瑰宝—山西省博物馆藏古玉高清大图(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