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历史影像老照片


厦门历史影像老照片


在这组明信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很多清末蛋白老照片,是用蛋清混合感光剂涂布在纸基上而印制的,1860至1900年代的多数照片是蛋白照片。




这幅水师备战图,出自周凯之手。周凯何许人也?清道光年间,福建兴泉永道台和台湾道台,道光《厦门志》总编撰者。《闽南纪胜》共12幅,表现他两任兴泉永道和一任台湾道期间有关厦门和台湾的史事,所有人物、建筑、山海、地名、事件,史志传记均有记载,堪称是研究200年前闽台关系,尤其是厦门与台湾密切关系的珍贵史料。这本画册曾流落日本,漂泊近两个世纪,后来出现在2009年北京的拍卖会上,被市博物馆原馆长龚洁抢拍而得。这幅图中有山有海有岛屿,有民居有城关有战船还有屯兵营帐,描述1832年清道光年间水师准备从厦门出发到台湾评定民乱的紧张情形,从厦门是到台湾的渡海正口,反映了厦门闽台关系一脉相承的地位。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时任闽浙总督颜伯焘在白石头至沙坡尾一带,建了一条长达500丈的花岗岩石壁,并安装100门火炮,称为“石壁炮台”(英国人称为“长列炮台”)。鸦片战争期间,厦门岛被英军攻陷,石壁炮台被毁。擅长用写实画描述新闻大事件的刊物《伦敦画报》用西洋画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形。图中左侧的石头,名“打石字”,位于今日大生里外贸仓库一带。


如今的水仙路口,高楼鳞次栉比,你可曾想过,19世纪时,这里是什么样的?约翰·汤姆逊是19世纪拍摄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摄影家,这张照片,也是有年份记载、可查的最早的一批厦门影像之一。几经拆建,当时的民居早已消失,然而,图中巨石上的石刻“水天一色”,至今犹存。当时倚石而建的水仙宫,虽已不在,但在石头上还能清楚看出修建宫庙时梁柱的隼位。


那远处台地上的,是英国领事馆,也就是如今鼓浪屿管委会的所在。再近前,是德国领事馆。历史上,鼓浪屿曾经被定为“公共租界”,英、美、法、日、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机构。而拍摄这张照片的瑞生照相馆,有传是“中国人开设的最早的一批厦门照相馆”。


若要寻觅厦门的古城墙,倒也不难,它就隐匿在闹市中,位于今厦门市公安局的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左右,明太祖命江夏侯周德兴在福建沿海设置海防,并建筑城堡,派兵把守,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建成。封闭的方圆古城,东西南北各有四个门。东启明门(今新华路旁石路街口)、西怀音门(今新华路和大同路衔接处)南恰德门(今中山路与桥亭巷霞溪路交汇处)、北潢枢门(今钟楼后)四门均有城墙连缀。图中的锥形巨石,是“青墓石烛”,宛如蜡烛形状,为厦门24景之一,位于现在的海景千禧酒店附近。


端午“掠鸭”,可是厦门的传统项目。一根 “长杆”一头架在船头,另一头有一笼子,里面装着鸭子,“长杆”上涂满猪油,人们要走过长杆,将鸭子释放,再跳入水中掠鸭。你看,岸上挤满了人,附近洋船上也挤满了围观的洋人,好一派端午盛况。


在19世纪后期,洋人教会就在鼓浪屿上办了女子学校,你看,当时的女学生们还穿着传统中式服装呢。这张照片的后面,是一大片洋人墓地,还有壁球场,据说,壁球是18、19世纪风靡全球的一项运动哦,鼓浪屿当时就站在世界潮流之前。


风动石,顾名思义,风吹则动,在今天的镇海路附近。1908年,德国水兵将此石推倒。民国时期厦门图书馆馆长李禧曾记录该事件。据说,石头被推倒后坠入一户姓叶的人家,后来被用做建材了。


清朝康熙时期,施琅将军收复台湾后,在古城内成立水师提督衙门(现市公安局一带)。


这张照片,曾有很多人把它解读为厦门港,从广义上或许可以这么说,但狭义的厦门港位于沙坡尾一带,而此图,则是从虎头山往北俯瞰厦门港湾,今鹭江道镇海路口至中山路口一带。远处的两座小岛,分别是猴屿、大屿岛。当时的海岸线曲折跌宕,蒸汽轮船、小舢板在港口穿行。有人说,这是当时厦门港繁忙的写照,不过另有一说,这是在举行端午赛龙舟比赛,你瞧,岸上站满了围观的人。


1907年12月16日美国大白舰队依照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命令,开始了环球航行。1908年10月30日大白舰队到达厦门,清政府在演武场(今厦门大学一带)搭建了三四层楼高的欢迎牌楼,你看,排楼上还飘扬着清朝的龙旗和美国的星条旗。牌楼中间,还有英文“WELCOME”以示欢迎。这是一场盛大的外交活动,据说,当时还搭起了盛大的宴会厅,请了杂耍艺人等来表演,双方还互赠了礼物。当时宴席上有道著名的菜,叫李鸿章杂碎,现在还流行于海外


曾厝垵机场,又称曾厝垵海军机场。位于厦门岛南端的曾厝垵(现环岛路音乐广场、海港城、佳丽海鲜一带),距离厦门大学约1公里。机场于1929年1月兴建直至1938年2月废弃。


这是一段跨国的婚姻,也是一段浪漫的航海故事。乔治船长是出生在荷兰的丹麦人,与19岁的中国姑娘玉结婚。婚后,乔治在厦门海关工作了多年,后来乔治夫妇作出一项惊人的决定:乘一艘属于他们自己的船,去做一次航海旅行。1922年,乔治船长驾驶着传统中国木帆船从厦门出发,成功穿越太平洋到达了纽约。对航海史有专研的许路先生最近还找到了他们的后人。


20世纪30年代的浮屿角(今思明北路厦禾路口),是当时厦门的娱乐中心。右侧为消闲别墅,内设澡堂和茶室,左侧的开明戏院,是厦门电影院三个老字号之一。


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的厦门城改造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厦门堤工处负责海岸码头的建设,鹭江道堤岸码头已初见规模,江面上载客的双桨舢板多而有序,当时陆上交通仍不太发达,即便是从厦大到思明,也经常都要乘坐小舢板。


中山公园,曾经的华南第一园。在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也是罕见大规模的城市公园。拍摄这张照片期间,南门和醒狮球还未完工,不过亭台瑶池、运动场都已现出行,当时厦门基督教青年会经常在这里举办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有研究者说厦门中山公园意味着厦门市民意识的兴起。


20世纪30年代的上李水库,长门自来水池,是厦门最早的自来水工业。由“印尼糖王”、民族资本家黄奕住出资建造的,德国西门子公司中标施工。当时这里的水质号称是华南最好的。水库旁的管理公房如今还在。


穿西装戴斗笠,厦大嘉庚风格的建筑,大家都不陌生吧?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这张温馨的照片,是否让您心头一暖?您看,途中的父亲,穿着西式外套,梳着大背头,是不是有点许文强的范儿?有人曾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厦门的“小岛大时代”,这张照片,有没有几分“厦门版外滩”的感觉?瞧,马路中间还有交警执勤岗亭呢,据说,当时厦门已经通了11条公交车。


厦门火车站成立于1957年,最早建成是木棚式站房。后来变身为多层建筑,再后来还装饰了玻璃幕墙;进站的火车由蒸汽车变成了电力车,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动车。而提到火车站,自然离不开厦门海堤,其修筑工程开工于1953年秋,当时是铁路进入厦门岛的唯一通道,在当时它与武汉长江大桥等建筑并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中国唯一次全军覆没的战役,教训惨痛,金门战役全景扫描(一)
实拍厦门的夜景(上)
【枉言 | 福建2023】绚丽早霞,璀璨夜景,静谧鼓浪屿
三百年罕见,鼓浪屿今天变得空旷无人
在厦门混,你不得不知道的100件事(转)
厦门骑行环岛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