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影像见证厦门城市原点之巨变

百年影像见证厦门城市原点之巨变


现在老厦门人还习惯称市公安局这一带为文化宫,在位于新华路和中山路的交界处。也是厦门的城市原点,从福建水师提督衙—海军司令部—中华海军军官学校—市工人文化宫—市公安局。




▲文化宫(今市公安局)的变迁。这块地是厦门古城的中心位置,也是制高点,老厦门人至今仍然称这儿为文化宫。原先为清福建水师提督衙。



▲同治年间的厦门城地图,提督衙位于城的中心点。厦门原为中左所,历来为海防的重要城市,最早的厦门城只是海防军事功能,城内主要为政府机关和军事功能。清康熙元年(1662年),福建在此专设水师提督,首任提督为施琅。



▲古城墙因遭受台风地震破坏,以及民国市政建设的需求,于1920年代被拆除,城墙的砖石被用于填蕹菜河(现思明南路的中山路口至思明电影院段,该河浅水中长水蕹菜,老厦门人而今仍以此俗名称该路段)。上图为民国时期1928年的规划图,可见仍然残存相当一部分城墙。而原先的水师提督衙以及改为了司令部,即漳厦海军司令部。




▲解放后,海军司令部改为了市工人文化宫,成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今天,这里又重归最高权力——市公安局,原貌已不复存在。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组影像来了解厦门的城市原点。



▲清代1870年代至80年代拍摄的厦门城老照片,依次从白鹿洞寺、虎头山、鼓浪屿日光岩拍摄的厦门城全景,建在高地上的厦门城墙清晰可见,由东西南北门进入,中心为福建水师提督衙。




▲依次是东西南北门老照片,其中西门为鸦片战争前西洋画师笔下的厦门城门,还有待考证。




▲这就是厦门古城墙,今天的古城西路、东路原先都是紧挨着城墙外的一条小路。图为古城西路的今昔对比。



▲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水师提督衙的石狮和身后残存的古城墙,这一段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右后为钟楼,90年代拆)



▲民国时期,从残存的古城墙上眺望市区及鼓浪屿方向,正前方系旭瀛书院。




▲旭瀛书院,为日本人创办。厦门共有四所学校,分别于城内、外清分校、小榕林分校、鼓浪屿分校。




▲清末时期拍摄的照片:位于厦门城中心的福建水师提督衙。拍摄角度为侧面,隐约可见内有一对石狮。




民国后作为海军司令部,沿用原来的水师提督衙旧址。原厦门城被拆除,规划成现代化街市,民国路(现新华路)中华路(现中山路)贯穿古城,直通司令部。




▲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日军占领海军司令部,并于次年在此搭建彩楼庆祝伪厦门特别市成立。




▲1939年日军及伪政府在司令部门前立纪念碑,造型为一花岗岩石烛。碑身鑿刻:厦门特别市市政府成立纪念,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七月一日。随后不久,海军司令部主体建筑被消失,可能是日军自己拆除或盟军炸毁。




▲1945年抗战胜利后,纪念碑上的碑文被刷上了“中国国民党万岁”。身后为今天的厦门古城墙遗迹。




▲1949年4月,因战事失败,国民政府将海军官校自上海南迁至厦门,设在原先司令部,这块纪念碑又被粉刷成“海军军官学校”。因时局动荡,9月又从厦门迁至台湾。




▲解放后,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在这块空置已久的地上建起了苏式建筑——工人文化宫,系当时厦门最大气的建筑之一,而文化宫前的那块纪念碑也被刷成了极具时代意义的口号“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之前,石烛被拆除,凿成几截,放置于文化宫左侧的电影院售票处旁。残石而今已不知去处。




▲1981年厦门率先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厦门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大潮将厦门市工人文化宫淹没在一片商海之中。原本五层的文化宫和它对面的华侨大厦一样,也被加盖了两层!




▲本世纪初,文化宫被拆,那两座施琅任职时期留下的石狮也被迁至于博物馆,取而代之的是市公安局大楼。








▲用同一个角度来见证厦门城市原点的时代的变迁,从最早的福建水师提督衙门一路行来已经320余年光阴!


 



本篇为视觉厦门原创专题【厦门旧影】第14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武 | 19世纪中叶,清军和英军如何应对福建沿海的海盗集团?
水师提督
刘公岛不仅仅是座岛
刘公岛
被误读的北洋水师
是非成败丁汝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