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煦《厦厘公牍》


郑煦《厦厘公牍》

原创 2017-04-13 紫日 

这篇文章我准备了三天,不知道怎么写?原因是主人公“郑煦”的资料并不多,而且关于他的文献记载错误百出。泱泱大国,一个如此出名的官员竟然只是几句话带过,感到十分可悲。为了弄明白他的生世,这两天翻阅了大量文献和老照片,才拨开一层一层的迷雾,在此感谢吴永奇老师对此事的指点迷津。


▲郑煦1899年任职厦門税厘总局提调(相当于现在的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局长)时留影


郑煦,对许多人而言比较陌生,他是参与1902年《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签字的四名中国官员之一,也是闽南最知名的画家。网上关于他的简介有几处错误之处,经过考证给予纠正:


1、官方介绍说他于抗战前过世,实际上他在1944年还有作画,此时已近九十高龄。


2、官方记载1903年他卸任厦门税厘总局后,调任厦门海防同知,其实他是1902年11月18日到任代理泉州知府。


3、官方介绍郑煦于民国八年(1919年)上任中国银行闽行行长,而民国七年(1918年)中国银行发行的纸币就有他的签名。


4、官方有提到郑煦退休后寓居鼓浪屿,却没记载他于1937抗战前夕避走香港,并在香港度过余生。


▲1902年《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签字的12位官员,分别是4名中国官员和8名各国领事官。郑煦以厘金委员的身份参与,可见其在厦门地位。


▲民国七年中国银行闽行发行纸币有郑煦的签名,Cheng Hsu。辛亥革命后中国银行成立,民国四年,中行福建分行开幕,不久他出任中国银行福建分行的行长。


▲以前的官员琴棋诗画样样在行,郑煦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图为1935年他于厦门时所作的画,他最擅长工笔花鸟人物,且画线条流畅,清秀而不俗,设色文雅。


▲郑煦1937年于鼓浪屿所作的画,也正是那一年,他离开了寓居多年的鼓浪屿,避走香港,没有再回到这座伴随了他大半生涯的厦门。


郑煦任职厦门税厘总局和调任泉州知府时亲笔抄写的两本政府公文,类似于日记,没有发行的概念。它帮助我们解开了郑煦的履历生涯,也是研究厦门、泉州的重要文献。


只所以会去研究郑煦,缘于近期从海外购得两本光绪年间关于他任职厦门税厘总局及调任泉州知府时亲笔手抄的政府公文,分别为《厦厘公牍》和《守泉公牍》,尤为《厦厘公牍》,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反映厦门清代税务史的重要文献。据我所知,关于厦门的文史书籍那么多,厘金为主的书籍却从未出版过。


何为厘金?又叫“厘捐”,或“厘金税”,是清政府对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的一种捐税,相当于现在的税务。


▲光绪年间的地图:厦门税厘总局(系福建税厘分局)位于港仔口路(今生平路),与和记洋行为邻,距离路头(即码头)仅咫尺之遥。


随着清廷对厘金税的征收日益繁重,既阻碍商品流通,又抑制了生产发展。为了避税,华商脑洞大开,让政府痛苦不堪。现在,我们借助郑煦的视角来解读下当时的厦门税务乱象,同时,这也是一场赏心悦目的书法盛筵。



由于是对折页的线装书,为了让郑煦的书法真迹完美的展现于众,特地拆开裱装,同时也可以避免翻阅造成的二次损坏。


《厦厘公牍》片段,他的字在作为公文的要求规则下不失力度和优美,页角为郑煦常署的“优鉢罗盒藏本”。


这些手抄内容均为政府公文,一共有一百六十余页,时间从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899-1902)。本页提到在厦门的一些本土小洋行为了避税插洋旗(洋商不在征厘金税之列)免于检查,有些狡猾华商勾结船户挑夫,将货混入其中避税...


1900年代的厦门海后滩(今鹭江道),是厦门贸易的港口,洋行、货栈、邮局、海关、税厘总局等机构均设于此,一派繁忙景象。


《马关新约》后,台湾及日本籍洋行不需缴纳厘金税,许多奸狡华人为了逃税漏税,行贿加入日本籍。或者活络码头搬运工,将货混入洋船,可避免司巡的盘查,因而导致厘金税征收日益减少。


1900年代,繁忙的厦门港口贸易,一艘艘驳运的舢板往返于货船于码头之间。


因为偷税漏税,导致厦门税厘总局的税收无法达标,遂向省局上书要求将其中的几块商品的税收外包给商家,便拟定了《厦厘包商章程》,外包给商人叶寿光。


繁忙的厦门港口贸易,由于早期厦门没有规范的码头,仅太古洋行等少数商家拥有趸船,油轮吃水太深,只能停在海中,货物由小船接驳运送至岸边。


本页提到海关、常关归并一事,并详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初八外武庙发生火灾,大货连烧三天三夜,殃及13条街,数百间房屋变为焦土。叶寿光承办的史巷税厘分局及身处港仔口的税厘总局被焚之一炬,所有的数据资料均被烧毁,这也是为什么清代厦门税厘资料为何空白的原因,所幸郑煦将这些公文手抄一份,这段历史才得以保留。


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初八的那场大火,从鼓浪屿龙头码头拍摄,可见对岸的厦门已燃起大范围的大火,浓烟弥漫全城,其中一名外国水兵为了救火葬身火海。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十二日公文,大火过后,承包商叶寿光再次上书要求退办。自他接盘后,不到一年已亏损了三万银元,弄的疲惫不堪,连续三次上书要求退办。其实,厦门一直没有走出偷税漏税的诟病,到改革开放后,酝酿出震惊世界的远华走私案。


1900年代的海后滩英租界,从趸船上拍摄太古栈,太古是称霸厦门最久的洋行之一。


厦门税厘收支明细,当时一年税收大概在十万银元,却要支撑几乎厦门所有政府机构的开支,压力山大。


1900年代的厦门港(指现鹭江道一带,而非沙坡尾那边的厦门港),每天进出港口的各国轮船舰艇十余艘,而对岸的鼓浪屿,则是洋人居住的乐土,俨然是一个国际社区。


随着那次大火,厦门税厘总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也许是暂时的整顿歇业,无所事事的郑煦被调任泉州知府。这也是另一本《守泉公牍》的内容,郑煦在泉州期间,记录了公文大多与剿匪及科举考试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 郑煦 人物花鸟作品选
郑煦人物花鸟作品欣赏
广东中山郑煦花鸟人物画欣赏
【名品赏析】​清 郑煦人物花鸟作品欣赏
郑煦|工笔人物花卉草虫作品欣赏
郑煦|工笔人物、花卉、草虫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