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博“国宝”传瓶,“有并”还是“有兹”呢(隋朝)

隋  白釉龙柄联腹传瓶


高18.5厘米 口径5.2厘米 底径2.5厘米

隋代白瓷声名显赫,尤其是天津博物馆藏所藏一件隋白釉双龙柄连腹传瓶,更是一件名品。


此瓶双腹相连,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着瓶中的玉液琼浆。


这件造型奇特的瓶子为什么叫做“传瓶”呢?

因为,此瓶在双瓶底部刻有铭文,被释读为“此传瓶,有並。”




隋白釉龙柄联腹传瓶器底铭文


按照铭文,瓶的名称就被定为传瓶。


那么,“有並”又该怎么解释呢?


目前解释认为,两瓶瓶身双腹相连,并在一起,同时有并也是同时有两个,是一对的意思。


按照博物馆资料,与此相同造型的瓶子还有一件珍藏于国家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所藏瓷瓶尺寸相若,但无刻款,因此天博这件更显珍贵。


对于传瓶,迄今研究不多,但多认为,此瓶最初造型与佛教有关,然后被用于明器。


引用最多的文献,来自于释道宣的《续高僧传》。


在释道宣《续高僧传·释宝琼》中有言及弘法的场面——

“后进英华,随父共听。偏深玄义,遂讲涅槃。传瓶不失,于兹乃验。”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因为弘法不易理解,就根据受众的情况,选择更容易明白的《涅槃经》来讲。能够传承(传瓶)不使其中断,在这里应验了。


此处以传瓶比喻传法。


自南北朝,佛教大兴。佛教以造像与图绘吸引民众皈依,通过感性的形象宣扬佛理成为一时风尚。


佛教具有空的理念,但同时也借助具体形象来展示佛理奥义,这成为看似矛盾,却又非常有挑战意义的事。正如南朝沈约在《竟陵王造释迦像记》中说:


“夫理贵空寂,虽熔范不能传;业动因应,非形相无以感。”


沈约的意思是,佛理的流传,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你就是有个现成的模版也解决不了问题,但是,信众怎么能感知佛理呢,又需要具体的形象来感受。


用这一视角来看传瓶,传瓶中的两个瓶子空空相连,很似佛法,尤其是后来禅宗心心相传的状貌。其时,谈及佛法流传,人们使用了薪火相传的理念,此与之类似。后来,传瓶用于明器,恐怕也是类似理念。佛法的传承,灵魂的传承,都通过传瓶特殊的造型来体现。


那么,回头再看,天博传瓶器底的铭刻,由于字迹潦草,在释读上也有另解,其中一边为“此传瓶”,而一边可能为“有兹”,而非“有并”,合起来“此传瓶有兹”或“传瓶有兹”的意义与“传瓶于兹”类似,大致是说,有了这个瓶子,就能够传承下去,如此释读,似比“有并”更为顺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藏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活佛?解密神秘的活佛转世制度
利簋    铭文释读
荣纳堂藏辽代磁州窑太平三年李五造白釉铭文梅瓶
禁止出境文物(131)|隋白釉龙柄双联传瓶
西安博物院藏|唐代·白釉净瓶
精品赏析:青花甜白釉净瓶观音造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