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山州白族发展历史及宗教习俗

文章来源:新浪网       作者:吴廷贵


历史源流
  白族史称僰人。唐代从南诏、石城(曲靖)迁入丘北定居。马曜主编的《云南简史》记载:“在今楚雄、昭通、红河、文山以及越僰等地,都有白蛮分布,其地域与汉晋时期僰人的分布大体相同而略广。”1986年丘北县马者龙薄荷山出土的元代火葬墓群,与白族在明代以前因受佛教影响而盛行火葬的习俗相符。马者龙白族张、李、王三大姓的家谱碑志记载:“张氏始祖肇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柳树湾人氏,张海之子宦游滇迤西太和,昆季自明景泰年前丘阳而落业马者龙”;“李氏原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明初太祖李桐宦游于滇大理,后落籍于丘阳马者龙”;“王氏始祖南京人也,明宏武年间宦游于大理,祖有三子,一隶于广南,一隶于阿迷,一来游泸西遂落籍于丘阳。”

  白族的称谓最早见于秦吕布韦的《吕氏春秋。恃君览》,称为“僰人”。此后,史籍中相继出现“滇僰”(滇池地区的僰人)、“邛僰”(四川一带的僰人)。东汉至晋,白族先民称为“叟”人。唐朝以后,经过南诏、大理国500多年的统治,比较稳定的白族共同体逐渐形成,统称“白人”。明初,在白族地区广泛实行军屯,汉军与白族交错杂居,白族称军屯户为“军家”,军屯户称白族为“民家”,故“民家”一词长期沿用。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1953年人口普查,文山白族人口1884人,占专区总人口的0.14%。主要分布在丘北县的马者龙、布宜、丫以则、阿诺、龙嘎、曰者、旧城、树皮等地1851人,占全区白族人口的98.25%;1964年普查,白族人口2259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15%;1982年普查,白族人口4713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18%;1990年普查,白族人口6223人(男3262女2961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21%;1995年普查,白族人口6222人,占全州总人口的0.20%。分布在丘北县5519人,文山县269人,砚山县178人,西畴县27人,麻栗坡县36人,马关县68人,广南县86人,富宁县39人。

  明清时期,白族聚居的马者龙是三乡县治所在地。清末,马者龙属中区的一百户,第一任百长王文荣(白族)。民国8年(1919)马者龙改建团,团长杨开池(白族)。民国20年(1931)改为甲。民过27年后属清源乡之一保,第一任保长李学良(白族)。那时白族中奉行封建宗法制度,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族长(权利很大,族内一切事务都由族长决定)族规。村寨以德高望众者为寨老,是村寨哦管理、建设的谋划者和民事、治安调解人。1951年马者龙成立乡人民政府,1957年建立马者龙白族乡,第一任乡长张顺花(女、白族),1984年改为白族彝族乡,1988年又改为双龙营乡所辖的马者龙行政村。

  白族聚居村寨长期以封建领主和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末至民国年间,基本阶层是地主、自耕农、佃农。1949年以前,白族聚居的阿诺村45户,地主3户占有53.3%的土地,贫下中农42户只占有46.7%的土地。1953年实行土地改革,农民获得土地,1954年建立互助组,1955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0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模式由自然经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1993年阿诺村粮食总产34.84万公斤,人均有粮454公斤,烤烟、蔬菜等种植业收入29.15万元,畜牧业收入9.6万元,加工业1.2万元饮食服务业1.2万元,运输业1.2万元,林业0.78万元,累计43.13万元,人均纯收入524.7元,全村都住上了瓦房,并有胶轮车200辆,自行车50辆,电视机50台,收录机200台,缝纫机200台,出现了粮食、辣椒、烤烟种植专业户。

  白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稻谷、玉米为主,辅以小麦、豆类、等小春作物和辣椒、烤烟、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使用犁、耙、锄头、钉耙、斧头、砍刀、镰刀、弯刀等农具。耕作技术先进,作物产量较高。饲养牛、马、猪、鸡等家畜家禽,从事织哦染、竹编、木、泥、石等手工业,有粮食、土布、木器、蔬菜等上市交易。随着科技应用推广,粮食、辣椒、烤烟、养殖猪、鸡、牛已经成为部分农户的主要产业,有的还兼有小商店、小旅社等。

  文化习俗  白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白语一般相通,也有区域性方言,如大理地区的白语,语音较柔和明快,丘北地区的白语,语音较重稍慢。在一些单音词如牛、马、狗、鸡的应用上,大理方言要带数量词语,说成“牛条”、“马匹”、“狗条”、“鸡只”,而丘北方言只说“牛”、“马”、“狗”、“鸡”。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多民族杂居,也通汉语或多民族语言,未发现白族文字。1983年,云南省民语所根据白族发音及语言规律,创造了白族拼音文字,并举办培训班,马者龙、布宜村派人参训,并带回课本和录音磁带,但尚未推行。

  白族有许多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嗑松大树的传说》、《万寿寺的来历》、《独眼公主和瘫子丈夫》、《封要城的故事》、《六合山的来历》、《公鸡为什么会叫》、《小娃屁股三把火》、《小娃没有腰杆》、《两兄弟》等,1980年载入州民委、州文化局编印的《民族民间文学集》。

  白族人民能歌善舞。明末清初马者龙就有花灯班子,每逢重大节日、庙会都要演唱。保留至今的节目有《看亲》、《双手把门开》、《梦姜女》、《上茶山》、《小穿花》、《父子亲》等。六曲灯调《打渔郎》更是广为流传。传统舞蹈有《脚恋舞》(花鞋舞)、《绣围腰舞》。办喜事有《出嫁歌》、《讨亲歌》。办丧事有《散花调》。庙会祭祀器乐有《仙赞》、《浪淘沙》、《祭龙曲》、《赞灯》、《谢喜神》(笛子曲)等。雕刻是白族的一大特长,其工艺广泛使用于房檐、柱脚、桌椅、生活用具及牌坊、香炉、墓碑等。现存于马者龙万寿宫的石香炉,明景泰年间(1453)制作,高1.6米,炉脚圆雕三只龙头,炉垫盘雕三只小狮,炉的六棱柱各面雕有花草图案,属雕刻工艺之精品。出生于马者龙的画家王定尧,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州文化部门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大量作品,如雕塑《三七姑娘》,国画《山村教师》,科普连环画《回春记》等,后二者曾获省级奖。

  白族主食大米、玉米、小麦,兼食豆、薯、瓜等。平时一日两餐,农忙一日三餐。喜食酸、辣口味善于腌制腊肉,制作酥肉、火烧元子、卤腐、豆豉、面酱等美味佳肴。“血辣子”是别具特色的佳肴,每年宰杀年猪时将猪血配以成节的炒干辣椒、油渣、炸香猪肠、剁细的瘦肉和草果、八角、花椒面等香料,拌匀后装入瓦罐密封,食用时取出适量蒸熟即可,其味香辣可口,多数人家以此菜待客。和喜饮茶,一般不加烘烤,直接冲泡。客人来访,以茶接待。

  中年男子,头戴黑布包头或戴瓜皮帽、毡帽,上着深色大面襟长衫,外套对襟马褂,下着大摆裆裤,脚穿圆口绣花布鞋或剪口布鞋,有的穿毛边底布鞋或草鞋。青年人大多头戴毡帽,上着兰色或白色对襟衣,下着黑色或兰色裤子,脚穿圆口绣花布鞋。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多穿中山装或夹克衫和塑料鞋、胶鞋或皮鞋。妇女服饰多为银灰色、兰色右开襟无领短袖宽身中长布衫,衣袖右上端和手袖上镶黑底白边弧形装饰,另有活动的挑花镶边小筒袖,套接在短袖下面,叫“假手袖”。还有青年妇女通用的灰白色肩围和青色腰摆的两色衫,称“喜鹊衫”。老年妇女一般头缠9尺深色包头,上着兰色偏襟衣,下着黑色宽裤,脚穿兰色船型形鹰嘴布鞋。右衣襟上悬挂三须银器和挑素花的三角巾,一般不戴耳环和手镯,富有者戴玉镯。

  白族多居住在平坝或依山傍水的河谷地带,住房多座南朝北。旧时多住草房,少数住土木结构瓦房,富户住“四合院”,,屋檐、柱子、挑梁、板壁油漆光亮,雕龙画凤,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一般住房为“两耳三间一照壁”,正房三间内,两侧房间住人,中间是堂屋,两耳房是厨房、畜厩、或堆放农具、柴禾、畜料。照壁用石灰粉刷,绘有山水花草图案。部分人家只建三间主房,上世纪80年代后,草房变瓦房,平房变楼房,部分还建混凝土结构楼房,照壁和大门建造也更加讲究。

  旧时青年男女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说合,盛行早婚。定婚要择“八字”,除同姓同宗不通婚外,内部或与其他民族都可以通婚,有的还实行姑舅表优先婚配。定婚后,男家择定日期,请媒人到女家送礼品和聘金并提出娶亲日期,女家收下礼品和聘金便表示同意。娶亲前一天,男方将猪肉、鸡、糖、酒、茶等礼品送到女家,叫“过礼”。女家若要求增加礼物,即在当天提出并协商妥当,娶亲时不许有口角,以表吉利。“过礼”这天晚上,新娘邀女友到家设茶点聚会“送行”,叙说依别,并同宿一夜。婚日良辰,男家娶亲队伍手持灯笼火把,抬着花轿,吹吹打打到新娘家接亲。新郎下轿后由女家一长者领着拜“喜神”,后进堂屋就座吃喜点。新娘在房间里由女友帮助梳妆更衣。唢呐声声催促新人上轿。女友牵着头顶纱巾、身穿红袄、手持一把红筷子的新娘走出来,先磕拜天地祖宗,走出家门时,新娘反手将红筷子撒回屋里,以祝愿后家兴旺发达,然后由新娘的兄或弟抱上轿。新娘接到新郎家门口,一司仪边念咒语边撒五谷钱币“退车马” 。两名夫妇双全的妇女把新娘牵出花轿端坐于凳子上,点然一把扎有红线的“发烛”,在新娘身边正反各绕三圈,称“烧发烛火”。然后牵新娘“跨鞍”进门拜天地,入洞房。晚上,新郎新娘向留宿宾客敬献糖茶,青年男女“闹洞房”。第三天,新郎、新娘带着礼品回娘家,称“回门”。当天下午双双回男家。白族妇女婚后即在夫家生活。夫妻一方死亡,一般均可再娶或改嫁。白族中有“转房”的习俗,兄死后嫂转给弟为妻,称“叔就嫂”。弟弟死后也有将弟媳转给哥哥为妻的。新中国建立后封建宗法制度逐渐废除,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结婚,但一般婚俗礼仪还保留旧俗。

  白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结婚后一般都要与父母分居另立小家庭。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跟谁生活由其自主决定,而跟幼自者居多。白族男子是家产唯一的继承者。有女无子的家庭可招婿,无子女的家庭可领养“过继”。招婿和“过继”都要改名换姓才有家庭财产继承权。无论独生子女还是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女子出嫁后随夫一同赡养公婆。生身父母去世,女儿要承担部分装殓用品,当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和腊月二十二日,要携带祭品回娘家祭祀“报恩”。父亡,祭祀三天;母亡,祭祀四天,以报母亲操劳负重之恩。

  古代白族因受佛教影响而盛行火葬,明代以后改为棺木土葬。男子死后一般即行装殓,妇女死则派专人到后家“报丧”,待后家来人看后才能装殓。灵柩停放家中,请道士念经“超度”,请地理先生择墓地,择定吉日良辰安葬。出殡时,鼓乐伴奏,祭帐、香亭、匾额、纸人纸马等随行,儿孙孝子披麻戴孝哭诉送行。墓穴一般用砖、石灰拱砌,棺木放入后填土围石造墓。墓有单墓和夫妻合墓。造墓立碑式样,因主人经济条件不同而异,穷苦人家垒土为坟;一般人家用毛石垒砌成石围墓,立灵芝碑或小八字碑;富有人家以石条围砌,建大八字碑或三碑四柱城门式大墓,立石人、石马、石狮等,以示守卫坟墓。

  白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一些节日与宗教活动关系密切。如农历正月初二杀鸡祭财神,初四祭火神,二月杀猪祭龙树,四月祭山神,六月二十四日祭龙王等。——春节是白族隆重的传统节日。腊月下旬家家户户酿甜酒,舂粑粑,杀年猪,搞卫生,饰门庭,张贴春联年画。除夕之夜,祭祀天地和祖宗,合家欢聚,吃年饭,辞旧岁,迎新春,灯火通宵达旦。男女老幼穿戴一新,唱花灯,打秋千,赶庙会,走亲戚,游山观景,热闹非常。——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要煮猪尾巴祭献天地,吃汤圆。花灯班子演唱至深夜,并焚化灯笼送“灯神”,表示春节圆满结束。节后开始投入春耕生产。——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白族独具特点的节日。是夜,家家户户门口都要燃起火把,村村寨寨火光闪闪。大家手举火把到田间穿行,驱邪灭虫,预祝丰收。尔后,持火把的人们集中到村寨路旁,将火把架起来,每隔一段放置2、3炬,排列成长阵。男女老幼围着火把绕一圈,或在火把上跨过,表示祛邪除秽。青壮年男子则开展跳或把竞赛活动,谁跳得高而且跨越得多,谁就是好汉。借助火光,各户在门前摆一张小桌子,上放一碗清水,一碗油炒饭和一只鸡腿,一位长者端坐于前,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焚烧家人于端午节时系在身上的“魂线”,祈祷全家幸福安康。此外。白族还过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

  尊老爱幼,人与人之间相处,十分讲究辈份,就是同辈人,也以“长者为大”。对老年人要主动让路、让座。同老年人讲话,要注意称呼和语气。对小孩,要处处体现关怀和爱护,不能打骂和恐吓。不敬老、不听教导、欺负弱小的人,都视为无家教无规矩之徒。重义气,讲团结,遇事能真诚帮助。保护森林和水源,重视修路、建桥、筑坝是世代相传的乡规民约,若有人破坏,德高望众的寨老就出面予以制裁。

  农历正月初一忌荤食,以示经神佛;忌外人进门,以防遇上邪恶之人财运不好;忌扫地、泼水、串门,以示不漏财。四月初八祭山神,忌上山下地,以防惊动山神土地,庄稼欠收。立夏节男女老幼都要吃一个熟鸡蛋,忌灾难降临。立秋节忌下地劳作,担心踩绊着“秋绳”(俗语“一旦踩着秋,当年粮无收”),中元节忌出门游玩,怕碰着鬼,日后不吉利。孕妇忌上楼、爬树,忌进有初生婴儿的人家和停有死人的人家。家有产妇,大门外挂一蔑帽,忌外人进门。平时忌外人进家哭闹。在外死亡者尸体不能抬回家中停放。刑死和夭折者不能葬入祖宗坟地。忌戴孝帕的外人进家。忌别家的猪牛进家。张姓忌食水牛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一些禁忌已逐步消除。

  宗教信仰
  白族主要信仰佛教,村寨建有“土地庙”、“山神庙”、“龙王庙”等。信奉佛教的长期演化,逐渐变为吃斋、念经、拜佛、敬神的“拜佛庙会”。马者龙建有万寿寺、关帝庙、文昌庙、财神庙、土地庙、三元宫、水围寺、姑娘庙、龙王庙等。“拜佛庙会”有正月初五的“太平会”、二月初二的“文昌会”、三月初一的“送子娘娘会”、四月初八的“太子会”、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的“观音会”等。其中“太平会”尤为隆重,会期3天,全村吃斋,以示敬佛。每天都有一班人抬着“天王神”偶像,敲锣打鼓,弹奏经乐,念诵佛经,沿村行进。村民在各自门前摆香案恭迎。第三天下午以“拜龙扫寨”结束会期,一群人涂红抹黑,扮成擒魔捉鬼神怪,手持除妖器具,挨家挨户撵鬼驱邪,以求神佛保佑。至今,老年人仍有较浓厚的佛教意识,青年一代则已淡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婚姻的习俗
雕梅 炖梅的做法
亲见扎染
《白族》第18期
风花雪月啊嗒俏
白族秘方:肝硬化腹水圣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