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兴南锣剧

海兴南锣是河北省海兴县土生土长的剧种。元明时为时尚小令中的《打枣干》,明清时演变为吹奏乐南锣曲,清康熙年间(16621722)发展为南锣秧歌,清光绪三十年(1904)形成南锣秧歌戏,民国三十五年(1946)搬上乡村舞台,南锣剧种正式形成。

海兴南锣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14。她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融戏曲、舞蹈、杂技于一炉,具有河北吹歌风韵,适于表现生动活泼、诙谐风趣、载歌载舞的喜剧。唱腔音乐主要为《打枣干》中的几支连缀式的曲牌,由五声音乐构成的大调式,围绕主旋律进行发展变化。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龙头琴、二管、笙、笛子等;武场的打击乐器主要为小广锣、鼓、钹、镲等。该剧种的另外一大特色是演员均念方言,演唱中的上下滑音、“花舌”音使用较多。

海兴南锣诞生后,活动范围扩大到津南鲁北等地,历史上对南锣剧种的发展影响较大者有吕三元、刘玉田、刘德纯、丁宝江等人。该剧的传统剧目有几十出,最具代表性的有《顶砖》、《颠鸾凤》、《双拐》、《双灯记》、《双插花》等。1979年,海兴县民间艺人对南锣戏进行挖掘整理,对该剧的传统代表剧目《顶灯》等进行大胆改编的同时,又创作了现代南锣戏《豆腐王》。

据了解,海兴南锣由明清北方的俗曲《打枣干》(又名《挂枝儿》)演变而来,是流传于海兴具最广泛的剧种之一。元朝时,有一种流传在北方民间的《时令小调》,后又演变成小曲《打枣干》。明末清初,许庄子等村的民间吹歌班曾经演奏《打枣干》等曲牌:清康熙年间,小梨园村随“花会”演出的秧歌小戏,就吸收了《打枣干》等曲牌的曲调,排演了秧歌戏《顶灯》等。当时名气很大的丑角演员吕三元饰剧中的张其三。清光绪三十年,赵毛陶科班出身的河北梆子艺人刘庚到马厂村辅导秧歌戏的艺人们,进一步促进了秧歌戏的发展。民国三十五年马厂等村用《打枣干》曲调演唱的秧歌戏摆脱了随“花会”演出的形式,搬上了乡村的舞台。此时,海兴南锣已经形成。

过去,海兴县的南锣戏十分流行,上演过南锣戏的村庄有120多个。其中马厂、良章、前刁、刘巡庄、东尤、小梨园、西常庄、小山等村都有南锣子弟会。这些“子弟会”除在本地演出外,还到津南鲁北各县演出。1948年,民间艺人倪玉朴、杨洪泰在江苏省扬州一带演出,深受欢迎。

海兴南锣的唱腔主要是《打枣干》几支曲调,打击乐器南锣在剧中占主要地位,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二管、龙头琴、笙等,演奏颇具沧州吹歌风韵。海兴南锣戏的传统剧目有《顶灯》、《顶砖》、《赵连代借闺女》、《双拐》、《安安送米》、《双灯记》等。

1979年至1981年,海兴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对海兴南锣进行了调查和整理。他们改编的传统戏《顶灯》和创作的现代戏《豆腐王》,代表沧州地区参加了河北省戏剧汇演,并代表河北省的独有剧种剧目参加全国观摩,被评为优秀剧目一等奖。海兴南锣,像一支绚丽而独特的戏剧小花,跻身于中国戏剧的舞台上。那诙谐幽默的“趣”,那酣畅淋漓的“欢”,那汩汩流淌的“情”,深深地感染着无数观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聊吧】长治非物质文化遗产,您了解多少?
张家口淮安县软秧歌的来历、表演形式、特点?
山东青岛地区人们的文化身份
舞蹈《归梦》
南胜枣园灯光渐亮
燕赵戏苑百花开!“河北是北方戏窝子”话题引发热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