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盐厂大秧歌

“大秧歌”是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独有的一种无管弦乐器伴奏,只用梆子和鼓点伴唱,锣鼓钗配合的固定舞台的古老戏剧表演艺术,虽名称叫大秧歌,实与秧歌的表演形式无关,与秧歌不是同种艺术。其剧目、唱腔、道白和表演形式自从传入盐厂后一直没有改变,完全保留了130年前戏曲的原貌,具有戏曲“活化石”的价值。剧种独自流传,邻近各村互无交流,附近村、乡镇、县均无报道有类似的表演形式,所以也是故城县乃至全国的独有戏曲形式。
盐厂大秧歌在本村的传承应起源于清末的光绪年间(约1880年前后),据说是来自于山东省武城县的“盐厂村”,据《衡水日报》载:“小蚂蚱”的爷爷在河(指运河)东盐厂扛活时学来。此说有道理,因为盐厂大秧歌的第一代传承人正是申士岭(外号“小蚂蚱”)的爷爷。
大秧歌的剧目、唱腔、道白和表演形式均无文字记载,历来是师徒间口传心授代代相袭,剧目的内容也无改变,只有剧中人名有“音变”或“白化”,如:吴tasa,张puta这两位剧中人的名字至今也不知道是什么字,《小姑贤》误称为《小弓弦》。在无文字剧本的情况下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盐厂大秧歌的起源和早年的传承存在争议,上术“小蚂蚱”的爷爷确有其人,自武城的“盐厂村”传入就有些演义的性质。
据老人讲,建国镇早年属武城县时曾流行“转秧歌”(一种不分曲牌、生旦唱腔的戏剧形式),在盐厂村只有一个曲目是“转秧歌”。从语言腔调来看,大秧歌可能与明清以来的运河文化密切相关。应起源于地秧歌,先人们将地秧歌的舞蹈形式揉进了大鼓书的故事情节后再搬到固定场地或舞台上,成为“转秧歌”,转秧歌加上曲牌和设置简单的行当就成为“大秧歌”。因源于地秧歌,仍保留“秧歌”之名又别于秧歌,故名“大秧歌”。随着运河文化的开放性逐渐发展演变成成熟的其他戏曲形式,而作为大秧歌原始形式在还没有改变形式时就来到盐厂,没有得到有效发展,成了封闭环境下的最原始的戏曲形式,有据可查的在盐厂封闭保存了130年,成为某些现代戏剧的孓遗剧种。根据盐厂大秧歌剧目《卖水》和《小姑贤》的明称来看,可能与北京柏峪秧歌有某种传承关系。根据剧目《王小赶脚》、《丁香割肉》、《秦雪梅吊孝》、《孙济皋卖水》的名称来看,可能与“彩唱莲花落”有某种传承关系。根据剧目《夜审周子琴》名称来看,是否也与评剧有什么传承关系呢?这些要由研究戏剧史的专家来确定了。
盐厂村有逢年唱秧歌的习俗,在解放前每到入冬后进行排练,春节前后在本村演出,偶有出村演出。1966后只利用其演唱形式表演现代剧目,所以部分曲调得以传承。古剧目因无剧本、无曲谱,几近灭失,1988年后由几位第三代传人的强记又恢复了十几个剧目,也抄录了几出完整剧目,二十几年过去了,抄本已入虫口,只有“转锣”尚存。这十几个剧目若再恢复也不容易。

大秧歌在盐厂村历来只在农历过年时搭台扮装表演,古时全为男演员,旦角由男人反串,现在男女同台,每出戏最少两位演员,没有单人演出的戏,均为文戏。打击乐随演员节奏和指挥。每位演员不分行当,一个人可在不同剧目中饰演不同行当。演出时,伴奏及龙套由不上场者轮换担任,只在本村演出,很少出村表演。
大秧歌的流传并非世袭,也不像正规的江湖戏班要拜师学艺,而是有兴趣者即可参加,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会唱戏的和不会唱戏的人们往往都会唱上一段,有兴趣的年青人慢慢就学会了,因此艺人们都是靠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学习,没有固定师傅。早年只有男性并无女演员。这也正是大秧歌只在盐厂独有,而没有流传到其他村落的原因。
演员们均为业余爱好,平日里春种秋收各忙生计,因无武戏很少自己练功,曲调无师自通,很少用师傅教唱指导,角色行当由“掌柜”的安排或演员间自愿结合,并无强迫。
剧团没有常设成员。行头、锣鼓家什等由一人统一保管,“掌柜”没有薪水,演员不拿酬劳。日常置办、排练和演出开销由“管事”在演出前向全村募集,解放后都由村级组织资助。
现今登过台的最年轻的也近五十岁,剧目已不能完整演出。行头、锣鼓不齐全,现有的几个人只能记忆片断戏词,两位鼓师也近七十,后继无传人,大秧歌已近整体失传的边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中玉: 廊坊炊庄大秧歌与与京南大兴高腔
滹沱河畔的繁峙秧歌戏
定州秧歌戏
35个本土剧种入选《中国戏曲剧种全集》
风情山东05
大定州又上央视了,不看也要先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