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士之殇系列

博士之殇系列1:博士的出路,远不止非升即走

最近由于某些事件,导致对高校的“非升即走”的政策惹来热议;那么对于目前正在读博或打算读博的同学分析一下,我国每年博士招生数量和高等院校教职需求数量之间究竟是什么状况,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从网络收集整理了从1993年-2020年博士招生数量(其中2020年为预估数据),如下表所示:

1993-2020年博士招生人数

从上述表格可知,从1993-2020年间我国共招收博士生146万5930人;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高校每年需求的教职数目。

在教育部发布的我国有普通高校2914所(含成人高等学校283所)名单中,其中公办本科院校1243所,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417所。在2631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中,本科学校共有1243所,专科学校1388所;假设只考虑公办本科院校,每个学校教职位满配为1500名博士;那么1243所公办本科所需要的教职总数:1243*1500=1864500 名;假设每名教职平均每人工作30年,每年所需要博士数:1243*1500/30= 62150;假设每年教职招收海归博士5000名,则所需本土博士为62150-5000=57150;

从历年招收的博士生数目看,2006年入学的博士全部按期(2010年左右)毕业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吸纳全部的博士毕业生;但2011年开始,如果全部博士毕业生去高校就职则存在富余。但考虑到部分博士就没有打算在高校寻求教职,博士毕业生寻求教职时,教职岗位不足推迟到2015年之后;考虑985、211或一线城市的高校,以及越来越多海归回国,则大概在2015年更早之前出现了教职岗位出现较大竞争的情况,我理解这也是有了推行“非升即走”的人才基础。

随着博士扩招,博士毕业生寻求教职,而教职岗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势必部分博士必须需求教职之外的岗位(台湾出现这个现象比大陆要早得多)。近期的博士就业质量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

来源《博士生就业质量报告》

实际情况表明,目前已经是低于50%比例的博士在高等院校就职。目前正在就读或打算读博的同学们,需要对自己职业规划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和规划,如果你足够优秀,可以去竞争一线、二线城市985/211的教职;如果没有那么突出,可以放低要求,到三、四线城市的一本、二本需求教职;另外,除了教职,还有很多岗位或职位可以从事,如果把眼光放到教职外,你会发现海阔天空,又有另外一片天地属于你。

博士之殇系列2:人才和资金浪费,从中山大学引进8000名博士谈起

近日,一则新闻在知乎上引起热议,“如何看待中山大学 6 年引进 8000 多名青年人才?”。这里先不谈中山大学的“非升即走”政策合理性,就谈谈引进的8000多名博士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是不是存在人才和资金的浪费。

下表是2012年-2020年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排名,从数据可见,2015年开始,中山大学排名上升一个名次,刚好学校是从2015年开始采用“非升即走”大规模引入博士做专职科研;到2017年之后,排名一直稳居国内第2名。可见,6年引进博士为提升中山大学名次做出很大的贡献(立项基金数)。

中山大学近几年基金立项排名

上述是从国内基金立项数来衡量中大名次提升;国际排名看重的SCI论文数参考下表,可见从2015年之后SCI论文数急剧增加,排名也有所提升。

中山大学近几年SCI论文排名

从上述数据看,中山大学从2015年开始引进8000多名博士专职申请基金,写论文,从基金和SCI论文数量来看,的确大有成效,能大幅提升中山大学在国内的排名,一定程度提升国际排名。但我们需要看问题本质,这8000多名博士这几年的劳动成果,需要看对社会科技进步有没有贡献?而不是看基金立项数和SCI论文数目;很遗憾,根据我在产业界和高校工作经历来看,高校基金和论文与社会真实需要科技进步关联度太小,保守点说60%以上基金和论文纯粹就是论文产业,为了迎和不合理的考核制度下的指标而生;对社会而言,实际上造成了极大的人才和资金的浪费。

试想,如果把这8000多名博士专职投入的卡脖子的技术攻关,哪怕取得了一点点进展,也是对我国科技进步做正的贡献。但中山大学却把这8000多名博士用来刷基金和论文,太浪费了。

不可否认,这8000多名博士中,有少部分的基金和论文和我国社会科技进步相关;但目前考评机制下,刷基金和论文的博士越多,人才和资金的浪费越多。

博士之殇系列3:变异的“非升即走”是否符合劳动法?

最近因为特殊事件,高校的“非升即走”走到风口浪尖;作为在企业和高校呆过的人,对这个有一定发言权,供参考。熟悉劳动法的律师也可以分析一下。

“非升即走”是过舶来品,原本是提供经费和环境,对通过招聘的进来的人才进行培养以便能最终能留下来,同时也能过滤不符合要求的假人才;在国内高校却被念成了歪经,成了割韭菜,用来提升高校排名的利器。

从培养人才、过滤假人才的目的,到提升高校排名的利器,初衷不一样,原本的“非升即走”已经失去了本意,变成了“割韭菜”。

那我们就来详细分析变异的“非升即走”变异在哪里?这种割韭菜手段是否符合劳动法?

变异主要体现在信息不透明,缺乏公平性,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升的标准不透明,没有明确留下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学校说了算;

2)留下的比例不公开,招聘的总人数与能留下来的人数比例没有告之,是50%还是1%,没有人知道;这个比例与博士人才是否愿意引进到高校有很大相关性。如果比例过低,大部分博士是会做另外的选择的。

即便与采用996公司相比,996公司至少要遵守劳动法,包含如下几条:

1)签订合同和试用期,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半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到一年的,试用期最长不超过30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0天。 劳动合同期限在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非升即走”的合同谈不上试用期。

2)合同到期之后的续签。根据劳动法,合同到期之后,可以不续签,但需要支付赔偿金。但根据目前的信息,非升即走得似乎没有赔偿金。一般企业没有特别的理由,都会续签,超过一定比例(例如50%)的“非升即走”已经属于不正常了,相当于企业要破产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或大面积不续签。

3)目前企业对待员工要比国内大学“非升即走”友好得多,国内大企业例如华为曾经因为重签(非解约)劳动合同给员工大额的补偿;部分企业因业绩不佳解聘10%比例的员工,即使按照劳动法进行补偿也会招致社会非议;曾经的末尾淘汰因不符合劳动法不再被使用。变异的 “非升即走” 比曾经的末尾淘汰恶劣得多。

但是变异的“非升即走”有没有维护博士人才的合法利益呢?

从割韭菜提升高校排名的初衷就能评估应该违背了劳动法,主要在于信息不透明,不公开,而且初衷也导致了“非升即走”的比例也违背了社会公义。

“非升即走”要不要,当然要要。但是需要回归到本义,招聘严格把关,做好人才培养,尽可能使人才成长满足要求能留下来,而不是成为高校招聘大量博士进行刷基金和刷论文,为提高高校排名进行割韭菜的利器。

需要将 “非升即走” 至于劳动法的监管之下,就象企业曾经末尾淘汰已经不再使用,变异的“非升即走” 才会回归到本源,不再成为高校割韭菜利器,侵犯博士人才的权益。

博士之殇系列4

博士之殇系列5:被刷基金、刷论文误导的博士人生

【声明:本文仅是针对部分博士,而不是博士群体;针对是部分高校教授,不是全部教授;针对是部分基金,部分论文,部分奖项,而不是全部】

一个人从大学到博士毕业,留在高校搞科研;期间会不知不觉得被一些自己的本科老师、硕士导师、博士导师、毕业后搞科研的同事影响,慢慢偏离了你原本搞科研的初心:为国家科技进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做贡献。当然你足够清醒、有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则会有自己规划和选择,不会被影响。

我大概总结一下,在两个阶段会有如下思想和言论慢慢影响你,改变你。

第一个阶段:求学阶段。

学生时代会面临如何选择科研方向问题,老师或导师教给你的一般是选择容易出名和出成果的方向,成果就是各种高水平的论文和获奖。但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想过这个高水平论文和获奖和你搞科研的初心有多大关联的话,那第一步的影响就成功了;如果你在实际的研究经历中认真思考过,可能会影响你后续的人生选择。为什么是可能,就是部分同学思考了,但是思考的深度不够,并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以我在企业工作为例,即使我这个在企业呆过的老人,在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时候,也要识别伪需求和真正的需求,而这个能力的获取是对产品很了解,客户需求非常熟悉,对各种技术方案深入研究之后,还要和规划团队、研发团队、产品团队深入多次讨论才能识别出真实需求,同时从多种技术路线中找出最优价值的技术方案。

高校老师(包括评委),绝大多数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科研上存在很多“伪需求”,很多高校老师一辈子就生活在这些科研“伪需求”中,依靠这些“伪需求”刷项目,刷论文,获奖,评高级职称。

被这些高校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学生被影响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第二个阶段:青椒阶段。

最近我回到了高校,有幸听取了四场基金申请辅导,大概有五位教授给青椒们分享了基金申请的经验,其中四位教授分享的科研方向选择还是和我求学时代没有什么差别,主要是在申请时的一些技巧,在我看来就是如何把这些可能是“伪需求”申请项目包装的高大上,看起来像是一个很有意义和价值的研究课题,打动评委;而且提到申请书上的一些小的格式上瑕疵都会让申请项目被毙。在企业,如果一个高价值的项目如果因为格式被毙简直不可想象。五位教授中只有一位教授在做军工上实实在在的项目。

青椒们在这样引导下,早就偏离了自己当初做科研的初心了,逐渐成长为刷基金、刷论文、刷奖项中的一员了,并以此获得职称和经济上的收益了。

做科研,也要不忘初心。

以上的看法和思考,是从个人求学与个人经历中思考得来的,不全面但不乏有参考价值,给感兴趣的同仁分享。

笔者当初大三上专业课时,一位国外留学的博士教授(同时也是最后一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博士生导师)给我们讲起他回国后确定研究方向的事情:大概意思他选专业方向是要当前研究人少的方向,原因是比如某个方向有100个人研究,另外一个方向较新不到10个人研究;如果他选择已经有100个人研究的方向,假设他属于前50%的人,也只是在全国排名50左右,不会知名也难以出成果。如果他选择不到10个人研究的方向,假设他仍属于前50%的人,他在全国排名前5名,在全国知名而且容易出成果。当时听他这么讲,我就有点纳闷,研究方向不是应该选择国家和社会科技发展最需要的方向吗?当然,也许他提到这方面的内容,但更强调是选择研究方向时,选择那些容易出名和出成果的方向。高校教授科研的功利性第一次呈现在我面前,让我原本向往的的科研,产生了一丝阴影。

后面笔者的研究经历也逐渐颠覆了对科研美好的向往,笔者所在专业存在两个比较极端的现象(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专业相关的工业界先进工艺用的全是进口设备,重点实验室所用的先进设备清一色的进口设备;工业界即使采用国外先进设备,产品质量特别是军品质量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重点实验室利用进口设备做研究,倒是出了不少论文,其中不少教授给发达国家打工也出了不少论文。当时就有一个疑问,其实我国业界最缺的不是论文,最缺的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为什么没有教授去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得到的答案就是,研究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不能发表论文,不能提升职称。

在博士阶段,我做的还算是实实在在军工项目,而不是以论文为产出的项目;虽然顺利完成了项目,我也完成了博士论文,甚至该项目还得了XXX二等奖;但在我看来却是个失败的项目,因为压根没有得到使用。那个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不要留在高校搞科研,因为申请基金,发表论文,项目获奖在高校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我看来,这些项目、论文、获奖不能解决国家真实需要科技,属于“伪需求”。对我而言,从事“伪需求”就是在浪费我人生。后来博士导师给我寻求到了一个留学美国的机会,我也就断然拒绝了。

博士毕业我跨行进入通信行业。在通信行业,完整经历了中国企业崛起和西方企业衰落过程;在通信行业,当时也是吸纳博士最多的高科技行业。在通信行业,我写过代码,国内外网络现场故障解决,做过国际标准,做过技术规划,针对客户的技术宣讲与技术引导,国内外运营商的技术交流与应标,申请过多项国内国际专利,部分专利进入国际标准,运营商企业标准,并在公司产品使用。我觉得我是在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是在为公司、为社会、为国家做实实在在的贡献;这远比我如果选择留在高校做科研,一辈子去刷基金、刷论文,还要去争取职称或奖项这些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情去浪费人生要精彩得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年马上要博士毕业了,选教职还是选博后?
博士35岁中年失业,决定给找高校教职的后辈一些建议
想读博?以下5点你需要考虑
想进高校工作?研究生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博士毕业,我应该回国做讲师,还是去国外读博士后?
大学教师背后的苦楚,谁能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