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金战争
        蒙金战争,发生于公元1211年至公元1234年(蒙古成吉思汗六年至窝阔台汗六年,金大安三年至天兴三年),是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汗完成的攻灭金朝的战争。蒙古军历经二十三年成吉思汗、拖雷、三子窝阔台汗,分四阶段,最後通过联合南宋才并吞金朝。这是世界史上著名的小国崛起、以少胜多的战争。
战争背景
蒙古金国,结怨仇甚久。女真贵族建立的金立国后,于公元1125年(天会三年)灭辽,公元1127年灭北宋,公元1153年(贞元元年)迁都中都(今北京),逐步统治中国北方,迫使蒙古各国臣服。金长期推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使蒙古人对金统治者怨入骨髓。成吉思汗的先祖巴骇曾被金国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世宗时,金不仅要蒙古纳贡,还每3年遣兵向北剿杀,谓之“减丁”,激起蒙古人的怨忿。金国为防蒙古报复袭扰,自达里带石堡子(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北),经鱼儿泊(今达来诺尔),到夹山(今呼和浩特西北),筑成一条长达3000余里的界壕(亦称金长城)。 公元1206年(金泰合六年),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建立蒙古国,用军民合一的千户制组织百姓,扩充怯薛军(护卫军),组成一支强大的、善于野战和远程奔袭的蒙古军。建立蒙古汗国后,成吉思汗即想伐金,一则报祖宗之仇,更主要是逐鹿中原,掠夺财富和扩张势力,以图天下。只因金是大国,势力雄厚,未敢轻举妄动。
公元1208年(金泰和八年),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即位。卫绍王本是庸碌之辈,在未即位时,曾奉命到静州接受蒙古的贡物,当时成吉思汗便知其人。当卫绍王即位后,传诏蒙古拜受,成吉思汗得知是卫绍王为帝,便说:“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作,此等庸懦者亦为之!何以拜为?”说完,即乘马北去。卫绍王闻知大怒,乃伺机杀成吉思汗,企图等成吉思汗入贡时擒杀。成吉思汗得知后,遂与金绝交。蒙金战争在即。
为伐金,成吉思汗做了5年的战争准备。从战略上,3次(1205、1207、1209)出兵西夏,迫其臣服,先剪除金国的一翼,也除掉了攻金的牵制力量;扫除境外残敌,以保障后方的安全;招纳为金守卫界壕的汪古惕部,使阴山以北地区成为攻金的基地;策反金军内部,招纳金戍边官兵为内应;利用商人、使节等刺探金趄的情报,并麻痹金军等。
金卫绍王虽早已得知成吉思汗与金绝交,力图反金,却自以为泱泱大国,未把新兴的蒙古放在眼里,而将其主要兵力置于金宋边界。乃至蒙、金边界一部将报告边境吃紧,蒙古正加紧练兵之事,卫绍王竟以混淆视听之罪将其下狱。对蒙古征金,没有积极的准备,失去了战略主动地位。
战前,成吉思汗利用各种渠道,刺探金朝的政治、军事情报;使阴山以北地区成为攻金的基地;还招纳金戍边将领作为内应。金朝昏愦的卫王却疏于戒备,边将报告敌情反受惩罚,还禁止百姓议论边事,从而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战争进程

蒙金战争前后历时24个年头,双方多次易帅,战争方略屡有改变,然战争主动权始终为蒙古军掌握。其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吉思汗征金战争(1211—1216)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旧历二月,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自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南下,派先锋哲别率轻骑入金西北境侦察军情。四月,金帝闻蒙古军至,遣使乞和不成,命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完颜承裕领兵御蒙古。秋,蒙古军分兵两路:东路由成吉思汗亲率,趋中都;西路由成吉思汗之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趋金西京(今山西大同)。成吉思汗一路乘金军不备,袭取乌沙堡、乌月营(今河北张北西北)。金帝撤独吉思忠职,改命完颜承裕为主帅。承裕畏惧蒙古军势盛,节节败退,失昌州(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桓州(今正蓝旗西北)、抚州(今张北)。在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之战中,蒙古大将木华黎率敢死士在前冲杀,成吉思汗率主力跟进,金军溃退会河堡(今怀安东南)。蒙古铁骑跟踪追击,激战3日,歼灭金军精锐。是为会河堡会战。前锋入居庸关,进抵中都城下。因城垒坚固,重兵防守,蒙古军攻城失利撤围,遂攻掠京畿地区。西路从十月起攻掠云内(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东胜(今托克托)、朔州(今属山西)等地。金西京守将匕石烈胡沙虎闻蒙古军至,弃城逃入中都。两路蒙古军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掳掠大批人、畜和财物后撤还。十二月,哲别进攻金东京(今辽宁辽阳),不克,佯退500里,后乘守军疏于戒备,以轻骑昼夜兼程驰还,一举袭克,大掠一月回师。
公元1212年(金崇庆元年),金千户耶律留哥在辽东起兵叛金。成吉思汗派部将与其结好,并遣兵应援,多次击败往攻金军。秋,蒙古军第2次攻金。成吉思汗率主力围攻西京,以围城打援之策在西京东北密谷口设伏,歼灭金元帅左都监奥屯襄所率援兵。攻城时,成吉思汗中箭,下令撤围。
公元1213年旧历七月,蒙古军第3次攻金。成吉思汗率主力与金军战于怀来(今河北怀来东)、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帅完颜纲术虎高琪所部十余万人,乘胜直抵居庸关北口。金军冶铁封固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严阵以待。成吉思汗避实击虚,只留少部兵力在北口牵制,令出使过金国的札八儿火者引导哲别走小道袭取南口,南北夹击,夺取居庸关;自率主力迂回南下,袭破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克涿州,攻中都。八月,金廷内乱起,匕石烈胡沙虎杀金帝完颜永济等多人,立完颜珣为帝(宣宗)。十月,败回中都的术虎高琪杀汗料中都城坚池深,难以攻破,便分兵三路遍掠中原腹地及辽西。次年三月,回师中都城下,遣使入城逼和,迫金宣宗奉献岐国公主及金帛、马匹后,退出居庸关。
公元1214年(金贞祜二年)旧历五月,金宣宗畏惧蒙古军再攻中都,下令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六月,护从金宣宗的糺军因受岐视,在良乡(今北京房山东北)一带哗变,推举斫答为帅降蒙。成吉思汗乘金迁都、人心浮动之机,命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等率军,在汉族将领王裁引导下从古北口人长城,会合幺军围攻中都;又命木华黎率军进攻辽西、辽东以作策应。三摸合拔都等采取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迫使金右副元帅蒲察圻等投降,切断漕运,歼灭金援兵及运粮队,使中都粮尽援绝。次年五月,金中都主帅完颜承晕服毒自杀,副帅抹捻尽忠潜逃,余众以城降。蒙古军占领中都,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其间,成吉思汗采纳部将唵木海的建议,吸取中原先进技术,组建了蒙古炮军,遂注重攻城以炮石为先。
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为探明金朝的实力,命三摸合拔都率万骑,由西夏袭取潼关,以略河南。兵至南京城下,探知金朝屯有重兵,旋渡黄河北归。成吉思汗鉴于短时期难以灭金,于是决定一部兵力在金境作战,自率主力返漠北休整待机。
这一时期,蒙古骑兵在长城内外纵横驰骋,歼灭金军大量精锐,残破金半壁河山,掳掠大量人畜和财物,扩充了军队。因意在复仇和掠夺,故对许多州县占而旋撤。

第二阶段,木华黎征金战争(1217—1228)

公元1217年旧历八月,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全权统率蒙古兵1.3万、汪古部兵1万及降蒙古的幺、汉诸军攻金,并谕其招纳中原豪杰,建置行省。成吉思汗则率领主力军西征。木华黎赴任后改变以前肆意杀掠和夺地不守惯例,重用降附蒙古的河北清乐军首领史秉直、史天倪父子,兴中府元帅石天应,易州土豪、金中都留守张柔等人,攻取辽西、河北、山西、山东各地数十城,并置官镇守。公元1220年秋,木华黎诱胁宋济南治中严实以所属8州、30万户降附,升其为行尚书省事。此后,木华黎还诱胁邢州节度使武贵、宋忠义军首领石硅、宋京东安抚使兼总管张琳等人降附,壮大了蒙古军力量,不战而取大片土地。金朝也收买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土豪武装首领王福、武仙、郭文振、胡天作等人,封为“九公”,各领本路兵马守城夺地,使太原、平阳(今山西临汾)、真定(今河北正定)、东平(今属山东)时得时失,蒙金战争一度出现拉锯态势。
公元1221年秋,木华黎率石天应、史天祥等进攻 山西,旋渡黄河入陕西。次年冬,攻长安(今西安)、凤翔(今属陕西),未克,引军东去。公元1223年旧历三月,木华黎至闻喜(今属山西),病卒军中。其子勃鲁袭职,命将领史天泽击败武仙,夺占河北大片地区。公元1225年,史天泽于五马山(在今河北赞皇境)俘杀抗蒙红袄军首领彭义斌。次年,带孙(木华黎弟)与严实合兵围攻山东益都,勃鲁领兵增援,战半年,山东义军首领、宋京东路总管李全出降。勃鲁委任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使山东许多州县闻风降附。
金哀宗完颜守绪即帝位后,逐步改变以前三面对敌方略,停止攻宋,同西夏和好,集中全力抗蒙,以兵数十万西守潼关一带,另派精兵20万沿黄河2000余里分4段坚守。于是,蒙、金形成隔河对峙局面。
这一阶段,木华黎父子注重招纳降人,广用投蒙之汉、契丹人武装,改变夺地不守惯例,在河北、山西、山东及陕西部分地区建立政权,为尔后灭金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阶段,窝阔台灭金战争(1229—1234)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二十二年)旧历四月,正在进攻西夏的成吉思汗见夏亡已成定局,遂挥师入金境,连破临洮(今属甘肃)等地。七月,成吉思汗病卒于清水县。临终时提出利用宋金世仇、联宋灭金方略:“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惫,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元史·太祖纪》)
公元1229年(窝阔台汗元年)旧历八月,成吉思汗第3子窝阔台即大汗位。次年正月,金军在大昌原(今甘肃宁县西南)破蒙古军8000之众,致使窝阔台决意亲征。公元1231年旧历二月,蒙古军立炮400座攻破要地凤翔,为绕道宋境、迂回攻金建立了基地。五月,窝阔台召集诸王百官,商讨攻宋之策,决定遵先汗遗训发兵。秋,蒙古军分兵三路出师,期以次年春在南京会合。东路由其叔斡陈那颜率领,出山东济南,从东面牵制金军;中路由窝阔台亲率,从白坡(今河南孟县西南)南渡黄河,正面威逼南京;西路为主力,由拖雷率领,从凤翔南下,长驱入陕南,胁迫宋将协助顺汉水东进,过天险饶凤关(今陕西石泉西),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一带北渡汉水,进兵河南腹地,从侧后威逼南京。
公元1232年(金开兴元年)旧历正月.金哀宗急调黄河沿岸守军20万,至禹山(今河南邓州西)一带阻击。拖雷率兵近4万人避开金援兵多路北上,置主力于金援兵必经之地钧州(今河南禹州)西南三峰山一带设伏,并以3000轻骑诱金主力入伏。金援兵中计,尾随蒙古轻骑且战且行,时逢连降大雪,泥淖没胫,3日不得休息和饮食,人马疲惫,战力锐减。拖雷乘机以围三缺一,虚留生路,敌疲我逸,伺机消灭战法,以不足5万的兵力,发起钧州三峰山会战。在金军将士僵立雪中、饥肠辘辘的情况下,蒙古军故意让开一条道路,金军主力向钧州仓皇出逃。蒙古军伏兵四起,歼金军精锐15万,俘杀金帅完颜合达、移刺蒲阿。潼关金将李平闻讯后投降,黄河以南10余州皆为蒙古军所占。三月,窝阔台命部将速不台、塔察儿率军3万围攻南京,以炮数百门攻城。守城军民使用震天雷、飞火枪等奋勇抗击,激战16昼夜。时值大疫,双方死伤惨重,遂暂时议和。八月,蒙古军在郑州附近歼灭金兵10余万,至此,金军主力所剩无几。十二月,金哀宗见南京粮尽援绝,率少数臣将辗转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亳州(今属安徽),尔后去蔡州(今河南汝南)。公元1233年旧历正月,南京守将崔立向蒙古军投降。同年八月,蒙古使者王械与南宋达成联兵灭金协议。南宋出兵占金寿州(今安徽凤台)、唐州(今河南唐河)等地,并拒绝金哀宗借粮请求。九月,塔察儿率蒙古军围攻蔡州,屡败金军。十一月,南宋应约遣江陵府副都统制孟珙率军2万、运米30万石,与蒙古军会师蔡州域下,联兵攻城。公元1234年(金天兴三年)旧历正月初十,金哀宗传位于末帝完颜承麟。十一日,宋军、蒙古军破城。哀宗自缢,承麟被杀,金亡。

重要战役

秦州之战 1207年 、边堡寨之战 1211年 、野狐岭会战 1211年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1213年 、中都之战 1214年 、北京之战 1215年 、潼关、南京之战 1216年 、三峰山之战 1232年 、蔡州之战 1233年-1234年

战争影响

蒙金战争中,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在政治上以反抗压迫为号召,发挥了新兴民族的锐气;在谋略上善于利用金、宋、夏以及金朝内部的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尤其是成功地运用了借道于宋、联宋灭金之策;在战法上声东击西,突袭歼敌;在武器装备 上善于吸取中原先进技术,使长于野战的蒙古军增强了 攻坚能力。而金统治者,政治腐败,多方树敌,士气不振,战法消极。蒙古灭亡金朝,为尔后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争评析

成吉思汗帅蒙古军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开始伐金,至1234年(窝阔台汗六年)灭亡金朝,历时23年。以下依次对蒙军及金军的战略战术略作分析。

第一阶段双方的战略战术

蒙军的战略战术自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春到1216年(成吉思汗十一年)期间,大部分交战、会战都是成吉思汗部署指挥的。此间,成吉思汗及其蒙古军的战略战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周密谋划,首战必胜。
成吉思汗指挥的会河堡会战,是进攻金国的首次重大会战。在此次会战中,金主力被歼,损失惨重。金军的失败震撼了金国朝野,平庸无能的金主永济束手无策,对逃回中都金军首领不治罪,而仍委以重任,使朝廷上下皆怨。而蒙古军初战的胜利,鼓舞了全军斗志,增强了灭金信心。
蒙古军之所以取得初战的胜利,除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外,战前进行周密谋划是重要的因素。为了征金,成吉思汗抓紧练兵,进行了5年准备。其间,从战略上剪除了金朝的一翼,降服了西夏;平定了蒙古境外的诸部落,使自己无后顾之忧;特别是派人进入金国领土,刺探情报,做到知己知彼,在战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2.迂回包围,攻取要害。
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在进攻中,一般都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法,这是蒙古军惯用的战术。第2次进攻中都时,金居庸关有重兵把守,且依恃天险,设置障碍,蒙古军不能直攻。于是由一条小路迂回到紫荆关,在五回岭大败金军,遂克涿、易二州。金军献居庸关北口,于是蒙古军南北夹击,夺南口。
蒙古军的大迂回战略,实为高明之举。攻破涿、易二州之后,居庸关便失去扼守京门的作用,通向中都的大门遂被打开,使金朝上下陷入混乱之中。
3.诱敌出城,智取巧夺 。
蒙古军将领哲别攻取东京时,采用了这种战法。不能进时,佯退,待金军出城追来时,反攻,再进。这一退一进之间,充满着军事辩证法思想。
4.围困城池,消灭援军。
1212年(成吉思汗七年),成吉思汗率兵亲自围西京。金主派元帅右都监奥屯襄带兵驰援。成吉思汗援军诱至密谷口,歼灭之。
5.力主机动,避免攻坚。
蒙、金战争中,金军大部屯于州府,修筑城堡,且墙高池深,难攻易守。蒙古军尽量减少攻坚战,而是充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力主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金军。
金军的战略战术
金国在这一阶段,处于被动防御。首先,对蒙古将要伐金的思想准备不足。当蒙古军备战练兵于漠北时,金国守边将领纳哈买住得知,知道此情况至关重要,乃急告金主。金主永济却说:“彼何威然!且无寡,何能入犯?”纳哈买住说:“近见蒙古已迫其邻邦,而修弓甲不休,凡行营则令男子乘而惜马力,其意非图我而谁?”金主却以纳哈买住擅生边隙,扰乱军心,囚禁入狱。其次,孤立守城,不能立攻出击。对此,金平章政事徒克单镒曾说:“自与蒙古用兵以来,彼聚而行,我散而守,以聚攻散,吾败必然。”第三,金军自灭辽和北宋占据中原以来,承平日久,畏战术安,其猛安谋克已经衰落,面对蒙古军的强大攻势,只有处处挨打、节节败退。第四,金主在蒙军首战胜利后,吓昏了头脑,束手无策,而且赏罚不明。完颜承绪败逃中都后,金主不加罪,反而升迁,对抗蒙战争产生了不利影响。第五,当金主不断失败后,其统帅部发生内乱,终于导致宫廷政变,自相残杀,使蒙古军乘乱而进,夺得金半壁江山。在中都危急时,金主不得不纳女请和。

第二阶段双方的战略战术

蒙军的战略战术
1217年(成吉思汗十二年)秋,成吉思汗授权木华黎指挥攻金。木华黎征金达10年之久。此间,木华黎只率领1万余蒙古军和归降的汉族地主武装等军队,充分施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承袭了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思想。具体作法是:
1.降服与重用大批汉族地主武装,为蒙古军服务。
1218年(成吉思汗十三年),木华黎在紫荆关俘获张柔,委以重任。张柔果不负厚望,奋力杀敌,攻克河北30余城。此后收降并委以重任的汉族将领越来越多,帮助蒙古军占领并管理了各州府。蒙古军的战略也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变化。过去,攻略一地之后,又走,多半是秋来春去。但蒙古军一走,金军又很快将各州府恢复起来。此时,情况完全改变了。对此,金臣郭文振曾奏告金廷日:“河朔受兵有年矣,向皆秋来春去,今已盛暑不迥,且不嗜杀,恣民耕稼,此殆不可测也。”
2.钳型合围,歼灭敌军。
木华黎在平定辽西时,将降蒙金将张致(张鲸弟)反叛,占据锦州。木华黎将蒙古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蒙古不花率领,另一路亲自指挥,部署了围溜石山打援的计划,对张致所派援军实行钳型合围、夹击,使援军损失巨大,被斩首3000余级。不久,张致被俘,处死。
3.以“忠诚”为根本,消灭金军为目的。
成吉思汗西征以后,木华黎牢记成吉思汗的嘱咐与期望,奋力杀敌,以报国家。最后,他病死在征金战争中。1222年(成吉思汗十七年)旧历二月,木华黎率蒙古大军围攻凤翔。久攻不下时,他对诸将说:“吾奉命专征,不数年取辽西、辽东、山东、河北,不劳余力;前攻天平、延安,今攻凤翔皆不下,岂吾帝将尽耶!”这表现了他誓死也要征战到底的决心。尤其可贵的是木华黎在征战中,不相信占卜、邪说,注重客观实践,而打了胜仗。“八月,有星昼见,隐士乔静真曰:今观天象,而河南、秦、巩未下,若因天象而不进兵,天下何时而定耶?且违君命,得为忠乎!”
金军的战略战术
这一时期金军的战略战术与前一段相比未有多大变化,仍处被动挨打。金都自迁都汴京以后,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土地,均被蒙古军占领,金都迁都本身,实为失策之举,不仅失去了河北,而且失去了辽东根本之地。时值成吉思汗率主力军西征,金军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重整军威,改变战略战术,以夺回河北,占据辽宁。但是,金朝在蒙古军的打击下,朝廷内乱,永齐被杀后。宣宗即位,也未能挽回局势。而金军在节节畋退时.又曾错误地与西夏、南宋大动干戈,不能集中全力对付蒙古军,而使自己大受挫折,伤了元气.为自己步步走向灭亡,铺平了道路。

第三阶段双方的战略战术

蒙军的战略战术
窝阔台时期的灭金战争,基本上遵循了成吉思汗在临终遗训中制定的“联宋灭金”的战略计划,完成了“假道于宋,下兵唐邓,直捣大梁”,灭亡金朝的任务。
1.实施战略大迂回。
1231年(窝阔台汗三年)旧历四月,窝阔台率领蒙古军攻克凤翔不久,即分兵三路,迂回进军金国首都汴京。窝阔台自率中军攻河东;斡陈那颜率左军进攻济南;拖雷率右军自凤翔入宝鸡,入小潼关,进入宋境沿汉水而下,达唐邓,攻取汴京。1232年春,拖雷军与窝阔台军会合,蒙古军完成了战略大迂回。
2.利用宋金世仇,联宋灭金。
“联宋灭金”是成吉思汗临终前的战略部署。窝阔台坚定地执行了这一战略计划。宋、金世仇,金灭北宋后,多次派兵进攻南京,以“怕”、“倒”关系迫使南宋订立屈辱和约。就在蒙古军进攻金国,攻略金广大土地之时,金国也没有放弃对南宋的征战,南宋政府对金国早有报复之心。当蒙古军假道于宋,进逼汴京的时候,南宋认为复仇的机会已到,遂配合蒙古军,派江海、孟珙协助蒙古军进攻蔡州,灭亡了金国。
金军的战略战术
这一时期金国已遍地四面楚歌之中,钧州三峰山会战之前,尚有一部分主力,可以抵抗。但在三峰山之战中,15万大军被消灭殆尽。从此,逐步走向灭亡,这时的金军,只能利用少部分残余势力,困守汴州、蔡州等城,已无战略战术可言。灭亡之日,危在旦夕。但是,金主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有认识到局势的严重性,却愚蠢地向南宋政府借粮,被南宋政府理所当然地拒绝。迁到蔡州后,又想选宫女等,昏庸腐败已极,其灭亡是必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看蒙古灭金战争,真为南宋感到羞愧,蒙古10万灭金100万!
中国历史地图 宋元之际
【契丹历史】(13)契丹人在蒙金战争中
金朝45万精锐覆灭于野狐岭一役,深解此役为何决定了金国命运
100个关键词讲述的极简蒙古史 52·蒙金战争
蒙金战争——三峰山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