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片报:中国只是在培养赢得奥运奖牌的机器
2012年08月07日13:37腾讯体育[微博]毛罗我要评论(1477)
字号:T|T
德国图片报》截图
腾讯体育讯 最近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争夺金牌和奖牌的能力明显提升,相反,欧洲过去一些金牌大户如俄罗斯,德国的争金能力却呈明显下滑趋势。带着这个疑问,德国《图片报》以“中国的金牌机器”为题撰文分析中国赢得金牌的成功之道,原文翻译如下:
“过去参加训练时她总是哭着给我们打电话,因为训练的强度太大了。教练对她的表现不满意,我们对她讲不要练的太苦了,但这没什么效果。”回忆起女儿的成长历程,伦敦奥运会游泳冠军叶诗文
的父亲叶青松这样对媒体表示。据他讲女儿过去每次给他们打电话总是泪流满面。
刻苦训练折磨自己的结果,是叶诗文最终在伦敦奥运会上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她在4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上打破了世界纪录赢得金牌,其最后50米冲刺的成绩甚至比美国男泳名将罗切特的成绩还要好。
这般不可思议的成绩当然会引发有关她服用禁药的猜测,3月份时,另一位中国天才运动员李哲思就被证实服用了禁药。不过叶诗文极力为自己的清白辩护,她坚称:“我的成绩建立在刻苦的训练和科学的方法之上。”这也完全说得通,因为中国在金牌榜上的成功就建立在开发青少年潜能,将他们培养成娃娃冠军的基础上。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弱点是不可容忍的,娱乐可有可无。
叶诗文就是这个冠军培养体系的最新产品,这个杭州姑娘所在的学校里有400名和她一样的同龄人,肩负着为这个国家赢得奖牌和荣耀的使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相关的学校就很重视发现有天赋的少年选手,他们中一些人异于常人的特征会被上报。比如叶诗文像男孩一样大尺码的手和脚就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叶青松回忆说:“这些像男孩儿一样的特征使她在训练中异常突出,6-7岁的时候她就能做20个俯卧撑了。”
也是在6岁时,叶诗文已经离开了基础训练学校转而接受专项培训计划。在10岁前,她就已经赢得了超过50块的奖牌。11岁,她赢得了第一项少年锦标赛的冠军头衔。与此同时,叶诗文被允许每隔一个礼拜才能有一次和父母见面的机会,以至于其母宁一清后来这样说道:“有时我感觉我已经失去了她了,那段时间我想她想的实在太厉害了。”
为了备战奥运叶诗文来到北京集训,这儿的训练条件更为严苛,外出活动被明令禁止,手机只允许在每天的19点30至21点15分之间集中使用。在奥运开打前,叶诗文的父母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6月份时。住在父母1125公里以外的6人宿舍里,生活里没有FACEBOOK,没有音乐也没有初恋,这样的生活对一个女孩子来说相当的不容易。
回忆起过往心酸叶诗文这样说:“每当灰心丧气的时候,总会想到父母,想到他们一直以来给我的支持,我明白自己必须要为他们而战,为了他们能够有更加幸福的未来而努力。”叶青松则说:“有时候想想这一切对她来讲确实太残酷了,她不止一次想过要放弃,但最终都成功坚持了下来。究竟叶诗文的训练有多么艰苦?她的父母没有就此讲的太过具体,只是说在训练中并没有辱骂这类事件发生。
澳大利亚人报》则指出,中国的模式和东德上世纪70-80年代采用的人才培养体系很相似,自1984年重回奥运大家庭以来,中国的金牌和奖牌数呈历届递增趋势,北京奥运会上,他们以51枚金牌力压美国荣登榜首。
为了游泳事业,叶诗文一切的一切,她的青春,她的自由,甚至是她的头发都要被迫剪短,只有她的母亲还念念不忘地说,女儿要是留长头发会更好看些。
毛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运会~里约奥运结束 获得的不仅70枚奖牌
另眼看奥运:奖牌背后,他们的思念、挣扎、奋力一搏
长见识!奥运金牌生锈,被里约召回修复更换
奥运,给孩子的特别成长启示
奥运精神:不以金牌论英雄,努力拼搏是王道
中国是体育大国,还是体育强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