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芬的世界(46)

这一段时间,小芬发现孟姨这老太太有点儿意思,有事没事总往街上跑。人老了,经常活动活动也是件好事,有意思的是,孟姨一上街就能遇见赵平,回来便对小芬说赵平这个的赵平那个的。

小芬说:姨,这事也太巧啦——我也总上街,咋就碰不着他呢。

孟姨说:我呀,也是碰巧,可能是和这孩子有缘分吧。

孟姨说,赵平的精神、气色比过去强了不少。赵平说,他在工厂时的那些工友非常够意思,每个月都去新绿批发大市场给他批发鞋垫,然后送到他家,一批就是好几百副。一副鞋垫才五角钱,他拿到街上卖,一双卖一块钱。赵平还说上个月他卖鞋垫净赚一百多块。一百多块钱买大米,够他们爷儿俩吃两个多月的。

孟姨上街就能遇到赵平,小芬不相信世界上竟有这么巧的事。她怀疑老太太根本不是什么碰巧,而是特意去找赵平的。

有一天,小芬见孟姨坐在床上,冲着日光灯在缝棉手套。那棉手套很大,一看就是给男人缝的。

小芬问:姨,你这是给青杨做的啊?

孟姨笑着说:这“棉手闷子”的样子这么老气,人家青杨能看得上眼吗!我这是给赵平缝的。白天,我上街又碰见他了,我看那孩子连副手套都没有,手冻得像红萝卜一样……唉,你说他妈要是还在有多好,咋说也得给儿子缝个“棉手闷子”啊。

小芬听孟姨这样说,心里热乎乎的:姨,你的心眼真好使。

孟姨叹了口气:芬儿,你说怪不怪,自从我见了赵平这孩子一面,心里就放不下了……前几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忘了对你说了,你猜我梦见谁啦?

小芬问:梦见谁啦?

孟姨告诉小芬,她梦见赵平了。在梦里,老太太在平安桥上走,就听有人在后面大声喊“妈”。她回过头一瞧,只见赵平摇着轮椅朝她追过来。她马上转身迎了上去。赵平马上把她抱住了,两个人像母子一样抱头痛哭……孟姨说,她醒来时,发现自己的眼泪打湿了枕巾。

赵平在孟姨的梦境里喊“妈”。这一声“妈”,让小芬像获得了某种灵感一样,心里倏然一亮,觉得这事有“戏”!于是,一个近乎荒唐而大胆的计划在小芬的脑海里诞生了:如果让这个好心的老太太和赵平一家走到一起,那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

小芬悄悄地把这个想法对青杨说了,青杨说她胡闹,说这种事只有你李小芬能想得出来。

小芬说她不是胡闹,于是把老太太最近的一些“反常”行为对青杨说了。

青杨琢磨了一会儿,说:还别说,如果这事成了,还真挺好的,这不是亲上加亲吗!

小芬给了青杨一拳:谁和你亲上加亲啊,我和你是啥关系啊?

青杨关照小芬:这种事不能操之过急,应该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咱们在一旁见时机成熟,就烧把火。

小芬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笑了起来。

青杨说:你傻笑啥啊?

小芬止住笑:我想一想起这事,就觉得挺逗的——儿媳妇给老公公找老伴,老婆给老公找妈……让人知道了,还不笑掉牙啊!

听小芬这样说,青杨立刻板起来脸说:哎,你把话说明白点儿好不好?你是谁的儿媳妇啊,谁的老婆啊?

小芬指着青杨笑了起来:你吃醋了,吃醋了!

小芬是那种肚子里有事装不住的人,跑回家把自己的“天才”的想法对父母说了。

母亲用奇怪的眼光瞧着老闺女:行啊,真没看出来,你也会干这种保媒拉纤的事了?

父亲说:这叫有其母必有其女,青出于蓝胜于蓝!

父母的意见比较一致,都说这是件积德的事,老赵家真需要有一个帮忙的人,不然的话这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

母亲感慨地说:唉,这老赵家不知是那辈子烧高香了,摊上芬儿这样的好媳妇,对老公公老婆婆比对自己的爹妈都好!

小芬不高兴了:妈你是啥意思啊,你是说我对你和我爸不好呗?

父亲替母亲解释说:你妈这人一辈子就这样,在表扬谁的同时也把谁得罪了!

母亲说:唉,谁也不行,知我者,还是老李头子啊!

父亲叮嘱小芬,意思和青杨的话内容差不多,说这件事要看火候,不能性子太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依他看,姓孟的老太太那边问题不大,如果说有难度,主要是在老赵家这边,弄不好大家都很尴尬,日后走动都觉得别扭。

母亲笑父亲杞人忧天:你呀,把啥事都往复杂了想,他们老赵家会有啥难度?就他家的条件,整个一个大火坑,谁见了都得躲着走,怕掉进去,好不容易碰上这么一个就愿意跳火坑的傻老太太,我就不信老赵头和赵平不乐意!

父亲说:老赵那人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他宁可自己遭多大的罪也不愿意牵扯别人。

母亲说:那倒是,要是换上你,你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早就美出鼻涕泡了!

父亲瞪了母亲一眼:当着孩子的面,你瞎说啥呀,我就那么下作?我的话还没说完呢——即使老赵这一关过了,赵平那一关也不好过。

小芬不解地问:那有啥不好过的呀?

父亲说:你想啊,他妈刚死没多长时间,你又给他弄个妈来,一般人在感情上肯定接受不了。

母亲赞许地说:你爸说的也是那么个理儿。我看这样吧,慢慢来,别着急,就像煲鸡汤一样,用慢火煨着,只要工夫到了,小鸡骨酥肉烂,汤的滋味也出来了……世界上啥事都是这样,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父亲听了这话,忍不住夸奖起来:行啊老王,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听你说出这么高水平的话!

小芬在一旁听母亲说煲鸡汤,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妈,你啥时候炖一只呗,听你这么一说,我的“哈喇子(口水)”都要淌出来了!

母亲斜了女儿一眼:瞧你那没出息样——你就不怕得禽流感啊!



             (原载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06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最好的状态:说话柔软,内心笃定,做事果断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把情绪关在门外(深度好文)
曾国藩: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现实生活中的金玉良言(2)
不要让昨天的雨,淋湿了今天的自己(深刻)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