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续四 秦汉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性格和命运

二、秦灭战争是集权与分权政治斗争的延续

    韩信秣兵厉马,准备攻打齐国。前面提到的那个郦食其请命前去说降齐国。齐王本来也在准备对付韩信军,听了郦食其的说辞,就同意归降汉王,遣使报与汉王,同时撤回对付韩信的守军。韩信率军还未到齐国边境,就听说齐国已被郦食其劝降了,于是打算停止进军。投到韩信身边的一个辩士叫蒯彻的对他说,您是奉召攻打齐国的,汉王虽然派人劝降齐国,可也没撤回攻打齐国的命令呀。再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凭三寸不烂之舌拿下齐国七十余城,将军率数万人也不过攻占赵国五十余城,您的功劳还不及一个书生呢?蒯彻不愧一个辩士,说辞有理有节,韩信于是偷袭齐军,打到了齐都城临淄。齐王以为这是郦食其设的圈套,就把郦食其给烹杀了,然后齐王逃到高密,派人向项羽求教。这是十月的事儿。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楚军救齐,与齐王在高密会合。十一月,韩信与龙且夹淮水对阵,打败楚军,龙且被杀,齐王广逃走。韩信追至城阳,杀了齐王广。田横听说齐王被杀,就自立为齐王。韩信手下灌婴打败田横,田横逃至梁地,投奔彭越。

    汉四年,韩信扫灭残军,平定齐国。韩信派人捎信给刘邦,说:齐国反复多变,且南邻楚国,若无君王名号恐怕难以镇国。请封我为代理齐王。刘邦见信大怒,骂道:我被困在这里,日夜盼你率军来救我,你不来也就罢了,还想称王!——可见,刘邦当初捐关东之地的想法并未当真,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张良、陈平赶忙悄悄劝止,说:我们这时有能力制止他吗?不如就送他这个人情,也好让他守住齐国。不然,恐怕会有变故。刘邦一下子就明白过来,马上改口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就当为王,干嘛还要代理。于是派张良去齐国,立韩信为齐王,又从韩信那里调走部分兵将充实刘邦的军队。此前攻占赵国时,请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恐怕就是韩信对刘邦的试探。他觉得既然能封张耳为赵王,也就能封我为齐王。如今果然如愿,却不知其中的奥妙,为日后惹来杀身之祸。在刘邦看来,张耳与韩信不同,前者未投刘邦时,有恢复赵国之功,封其为赵王是有政治影响力的;后者光棍一个,籍籍无名,是我让你成名的,我给你就接着,还敢伸手要吗?照此办理,其他人也都伸手要名位我怎么办呐?所以刘邦才会怨恨韩信。

    韩信成为齐王,加之战功赫赫,立刻成为刘邦、项羽之外的第三支重要政治力量。虽然韩信的齐王是刘邦所封,其政治地位还不能与刘邦和项羽比肩,但对刘邦和项羽实力对比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刘邦当然不会担心韩信,毕竟他还是韩信的宗主。项羽作为一个军事家,也发现了韩信对于他能否打败刘邦的军事价值。于是,项羽派盱眙人武涉前去齐国拉拢韩信。遗憾的是,他并未送给能让韩信弃汉投楚的好处,只是向其讲明眼前的局势和刘邦的为人。

    武涉说:天下受秦之害,所以才合力灭掉秦国。灭秦之后,分封诸侯,共享和平。可是汉王却不满足,他夺人之地,吞并三秦,率兵出关,攻打楚国,他是想独吞天下呀!但是汉王也未必能如愿,项王已多次把他打败。但汉王每次逃脱都不甘心,还要回来与项王争斗,可见汉王不是一个可信之人。您虽然与汉王有深厚的交情,为他冲锋陷阵,可最终也免不了被汉王所擒。为何呢?因为您能有今日,全是因为汉王需要您帮他打项王呀。所以,汉王与项王的争斗,胜负就决定与您。若您帮助汉王则汉王胜,帮助项王则项王胜。而项王今日失败,则明日就轮到您了。您与项王有过交往,为何不与楚国联合,三分天下呢?放弃眼前的大好机会,一定要助汉灭楚,这不是一个聪明人的作为。——武涉这番话,可以说一针见血。只是他不像张良那样懂得人情世故,他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动韩信。

    韩信回答说:我在项王军中,只是一个执戟郎中,我为他出谋划策,他不听,所以才弃楚投汉。汉王让我当大将军,给我数万军队,给我吃穿,言听计从,让我有了今天的地位。人家对我好,我却要背叛他,怎么可以这样做人呢?我就是死了也不会这样做的。请您把我的话转告项王。——韩信的这番话,足以证明他没有政治头脑。韩信虽然出身于贵族,从小落魄流浪,一个漂衣的老妇人给他饭吃,他都想着以后富贵了一定要报答。他的这种人生经历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假如他真的是对刘邦感恩,那就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他就不应向刘邦要齐王的名分。可是韩信一心想的就是博取功名,不当王似乎不足以满足其虚荣心。这种矛盾的性格,最终导致了韩信的悲剧人生。项羽鉴于形势,知道只要韩信能谁也不帮,他就能打败刘邦。可是他不了解韩信,不知道怎样打动韩信。对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大谈天下局势,岂非对牛弹琴!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道驾驭诸侯的方法,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不仅项羽看出了眼下局势转变的关键,齐人蒯通也看出来了。他先以相人之术诱导韩信,然后又重复了一通武涉的话。韩信的回答还是没变。过了几天,蒯通又劝导韩信,告诉他眼前的机会一旦错失,那就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了。但韩信还是记着刘邦的知遇之恩,以为自己为他建立奇功,说什么也不会亏待自己。蒯通见劝说无效,知道大势已去,日后这番话传到刘邦耳中,自己就性命不保了,于是佯装疯癫溜之大吉了。

    纵观秦末崛起之风云人物,包括陈胜吴广在内,没有一人产生过吞并天下的野心,且不说谁有这个能力。反秦之初,六国余孽想的就是复国;秦灭之后,诸侯混战,想的就是割据一方。能力最强的项羽,只想当霸王,也没有吞并六国之心。而出身下层的刘邦则不同,他没有任何政治包袱,他想的是抢夺更多的土地、宝货和美女,攫取更大的权力。或许他也从未想过吞并天下,因为他一直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他的贪欲和摆弄诸侯的手腕,使他逐渐拥有了吞并天下的能力。一些有见识的人也看出了刘邦的贪欲,但是时局却是他们无法掌控的。其实,就算韩信被说服,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那也是暂时的平衡。即使刘邦、项羽和韩信这一代人能够勉强维持住这个局面,其后代也势必会彼此不容,一统天下的大势已无法阻挡。因为,承载传统政治文化观念的六国余孽已经死光了,封建观念不再主导政治人物的头脑,独霸天下早晚会逐渐成为君王们难以掩饰的政治野心

    韩信没有中立的意思,他继续袭扰楚国。彭越居梁地,也不断骚扰楚国,断绝楚军粮道,刘邦与项羽继续对垒相持不下。此时,项羽或许厌倦了,就提出与刘邦媾和。汉四年八月,项王与汉王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九月,项羽为了表示诚意,释放了此前被扣押的刘邦父母妻子。

    于是,两个争斗数年的冤家对头就和解了。项羽率兵东归。刘邦也打算回关中,可见刘邦自知打不过项羽,也想见好就收。此时张良陈平看出了僵持表面下掩盖着的强弱对比,他俩儿对刘邦说:汉王您已经掌握了大半个天下,且诸侯都依附于您;楚军已经疲惫,粮食匮乏。这是天赐良机,如果不借此机会打败项羽,等他缓过劲儿来,可就麻烦了。汉王听从了两人的意见。

    张良陈平的说辞,也未必可信,因为汉军与项羽对阵几乎从未占到便宜。但刘邦的贪欲又被他俩钩了起来。是呀,如果就这么罢手,我就只能拥有半壁江山;如果我接着打下去或许就能独霸天下。看起来有点像政治赌博,可如果赌赢了,这利益也太大了。按说刚刚签订了合约,项羽已经退兵了,即使要反悔也总得找个借口吧。但刘邦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贪欲足以使人摆脱道德的束缚,什么大丈夫言而有信之类的话,都是书呆子想出来的。于是,汉军追击楚军。十月,在固陵追上楚军。见刘邦不守合约,项羽和楚军的愤怒可想而知,一个反击,就把汉军打得大败。刘邦逃回军营,令士兵还军营挖深沟坚守不出,刘邦对付项羽就这么一个坚壁自守的办法。项羽无法攻入,只能与之对垒。古时候,缺少攻坚的武器,所以在野战中战无不胜的项羽,也只能跟他耗着。

    刘邦追击项羽时,已经传令给齐王韩信和魏相国彭越,要他们与汉军会合一起追击项羽。可是,两人都没来。刘邦躲在军营中发愁,就问张良:他们都不来帮我,我该怎么办呢?张良回答说:楚国就要灭亡了,他两的封地还没确定下来,所以才不愿意来。汉王若能与他两共享天下,他们就会来的。韩信当齐王不是汉王的本意,所以韩信有顾虑。彭越平定梁地有功,因魏王豹的缘故,他只能当魏相国;现在魏王豹已经死了,彭越也想称王,可是您没发话。若您能把睢阳以北至古城这块地方送给彭越,把陈县以东一直到海边的土地划给韩信,使韩信的家乡也归了他,他们两人就会帮您,打败楚国就不是难事了。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派人通报了两人,两人都率兵前来与刘邦一起攻打楚国。你看,但凡大主意,刘邦都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每到关键时刻,都是张良为他出谋划策。同样是拉拢韩信,张良就知道韩信想要什么,又能满足他的要求,而无需浪费口舌。项羽拉拢韩信,没有实惠,只有说辞,那些大道理韩信又不明白,自然是缘木求鱼。其实,张良送给两人的土地都是楚国的封地,所以他们才会帮助刘邦打败楚国,不为别的,就为拿回自己的封地。刘邦向来如此,他总是拿别人的封地送人,自己没有损失,又白捞个人情。

    韩信攻城略地,偷袭三秦,平定魏、赵、燕、齐,战功显赫,但从未与项羽正面交锋。这次垓下一战(汉五年十二月),他以优势兵力把项羽打败,也算是给他的军事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刘邦与项羽之间的争斗,刘邦是屡战屡败,一战赚得天下;项羽自己从未打过败仗,垓下一战,连老本都赔进去了,留下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千古绝唱。正如项羽临死前所说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所说的“天”就是政治情势。他死抱着早已过时的封建制度,以为自己当个霸王,就能让诸侯守土安居。但是,灭秦之后分封天下,政治资本和军事实力无法平衡。诸侯混战,六国余孽有名无实,纷纷落败;充斥政治舞台的大多是草莽枭雄,他们只想自己称王。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充分施展连横合纵的政治手腕,把个项羽弄成孤家寡人,最终饮恨九泉。垓下之战靠的正是裂土封王的政治手腕,可见即使想独霸天下的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顺从当时的政治情势。所以我们说,秦末战争是集权与分权政治斗争的延续。刘邦战胜项羽,还不是集权政治的最后胜利,他还要与他人共享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元前203年,韩信、刘邦、项羽三足鼎立,韩信为何没倒向项羽
淮阴侯韩信研究之系列报告
换种方式讲西汉(10)
刘邦派张良册封韩信有何用意
说给宝宝“听”第三章 帝者师
庞林森读史记?张良之楚汉相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