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藏作品](2516)这个学校逾3%大二学生 “登场”高水平国际学术平台
这个学校逾3%大二学生 “登场”高水平国际学术平台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校园内外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综述,8名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特等奖和冠名权荣誉……这些都发生在大学二年级之际,令人惊叹。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2017级本科生项煜晨就是令人惊叹的'八分之一’。”7月2日,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教授徐素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项煜晨是浙江杭州人,2019年1月,他以第一作者完成的关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ACI)优化策略的综述性文章在《骨科转化杂志》上发表。
据介绍,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是创建于2016年的“办学特区”。尽管“年轻”,在本科生科研上,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17级本科生中,在国际竞赛中获大奖、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共8人,占这一级学生的3.8%。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目前有中外合作办学的联合学院共2个,分别为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
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的大二学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消息近日也纷纷传来。
在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来自浙江温州的2017级本科生林航正和两位同专业的小伙伴首次组团参赛,获得特等奖和冠名奖荣誉;在2019年美国中太平洋赛区土木工程竞赛的工程伦理论文赛事中,来自浙江杭州的2017级本科生张雨获得中国赛区第一、全球第四的佳绩……
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的培养模式有关。
“科研综述写作一般是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事情,项煜晨同学作为大二的学生,能够写出科研综述,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证明了他写的综述的内容、逻辑和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及理解得到了该领域同行的认可。这和项煜晨同学个人的努力,以及联合学院的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徐素宏说。
为本科生提供广泛的科研实践机会,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培养模式的另一大特色。
“我们的学生大一暑假,就会开始到科研实验室接触科研工作了。”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副教授王伟烈说,他现在正带着11位大一、大二同学做暑假的项目,内容涉及机器学习、分子动力学仿真到生物传感器,“尽管学生其实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帮助导师,但这里的教授都很乐意以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2019年7月11日第8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定了!浙大海宁国际校区9月开学!校园竟然美成这样子!
快上车!“教授带你逛专业”第一站——工商管理专业
海宁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建筑欣赏」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数系天地 卓越未来
推荐:选择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的十大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