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房养老之惑:赢了儿女,输了亲情!你会支持父母这么做吗?

以房养老之惑:赢了儿女,输了亲情!你会支持父母这么做吗?

原创2022-03-31 11:53·知音

今天是一个关于养老的故事。65岁的兰州老人李长青一直独居,他决定用“反按揭养老”的新型养老方式给自己养老,即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他可继续居住在原有房屋里,保险公司按月给他发放一笔养老金,等他过世后,保险公司获得该抵押房产的处置权。

在李长青看来,这样既能让自己晚年生活更宽裕,也不会给两个儿子增加养老负担,肯定会获得家人大力支持。万没想到,他的这一选择却引发了轩然大波,更将他置于众叛亲离的境地——

李长青原是甘肃省兰州市自来水厂的工人。38岁时发妻因病去世,考虑到两个儿子还在读小学,他婉拒了身边人做媒,直到把儿子们养大成人。后来,大儿子李昆去了银川工作,并在那儿结婚生子。此时,又有同事给他张罗对象,可他自觉年事已高,加上小儿子还在随他生活,所以没再动过再婚的心思。

2012年,随着小儿子李鸣结婚搬走,李长青彻底变成了独居老人。2016年,60岁的他从单位办理退休后,煎熬的晚年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李长青有一套两室一厅的福利房,70平方米的空间不大,他却总觉得屋子空荡荡的。李昆人在外地,李鸣工作繁忙,又各有各的家庭,多是逢年过节给他打个电话。

过去的李长青,除了上班就是做家务、为孩子服务,没啥特长和爱好。如今闲在家,他试过从早到晚地开着电视,常常是电视开着他睡着,该睡时他又毫无困意。后来,他开始摇头晃脑背字典,背了一半,觉得没意思又扔在一边。

单调无聊的日子,让李长青的情绪日渐消沉。2017年国庆节,李昆给他报了去海南的夕阳红旅游专列。或许是日子过得太乏味,习惯了节俭的李长青居然答应前去。

结果,这次海南行不仅让李长青大开眼界,更引发了内心的巨大震动。听着同行的老头老太们高谈阔论,描述他们国内外到处旅游的见闻,他这才发现,自己的同龄人过得竟是和他截然不同的生活。

那几日,李长青和一群老伙计在海边看风景,沙滩上漫步,天南地北地聊天,四处遍寻美食,心情渐渐明朗。同样独居的旅伴老张打趣他,你刚来时那副苦瓜脸,不就是一个人过吗,俩儿子都不用你操心,干吗把自己搞得苦哈哈呢?李长青笑着点点头。散团时,他特意和老张等几个老人互留了电话。

回兰州不久,李长青接到老张电话,你不是对陇南的洋芋搅团念念不忘?走,咱哥几个走一趟!陇南距兰州5小时车程,早年李长青曾和妻子去过一次,对这个当地小吃爱不释口。在老张组织下,四个老人坐大巴去了趟陇南。返程路上,李长青感慨道,就为了一口吃的,大老远地从兰州跑来,放以前打死我都不干。现在看来,以前的我太无趣了!

之后,在这群老伙伴的陪伴下,李长青又去了陕西、湖北、江浙等地。他越来越热衷于旅游,也学会了享受。而让儿子们啧啧称奇的是,父亲不仅学会了手机上网订票、订酒店、做攻略,还写起了游记。

三年里,李长青和老友们走南闯北,几乎游遍了祖国大好河山,他开始把眼光瞄向国外。2018年10月,老张提议来一趟欧洲十国游,还将什么爱琴海、巴厘岛、夏威夷都纳入到下一步计划。李长青听得心驰神往,可银行卡上的可怜数字把他瞬间拉回现实。

看看两个儿子拿着普通薪水,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他也不想跟他们开口。一时间,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苦恼得直叹气。

10月底的一天,李长青看报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新名词:反按揭养老。他发现自己可以把自有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或银行,每月定期领取一笔养老金时,他突然眼前一亮。

所谓“反按揭养老”,是指有独立房产的老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仍可在家居住,且机构根据具体情况每月返给老人一笔固定的养老金直到老人去世,届时房子产权将归商业机构所有。这种养老方式在国外已很成熟,在国内刚开始试点。

李长青觉得这种养老方式适合自己,不仅能让他有生之年的生活宽松些,还不会给孩子增添负担。他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立刻打电话跟儿子们商量。

没想到,两个儿子异常默契地表示反对。电话里,李昆声称他找朋友咨询了“反按揭养老”,说是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多问题:比如房价走势未知,若将来房屋升值,增值的部分还不知会如何分配;又如我国住宅土地70年产权,若土地年限到期,反按揭该如何进行;再如每月返还养老金持续到老人去世,可万一老人没几年就走了,那不是太亏了吗?

李长青火了,你是在咒我早死吗?李昆忙说他只是理性分析,没这意思。李长青缓和了语气,我不想给你们增加养老负担,也希望你们看在我独自把你们拉扯大的分上,支持我,让我好好安享晚年。

李鸣插话道,爸,我们很支持你享受生活啊,可你把房子抵押了养老,外面人还以为我们不孝,不给你养老,所以你不给我们留遗产呢!李长青怒火直冒,这是我的房子,你们没资格指手画脚!说着,他挂断电话,也把小儿子推出了门。

第二天一大早,李长青的手机就频频响起。原来,两个儿子见说服不了他,请来各路亲戚上阵。这个说,你也不年轻了,将来不能走不能动的,还不得指望儿子尽孝?也不能啥都不给人留吧?那个说,退休工资花光,不贴补儿子也就算了,再大动干戈折腾房子,不是老糊涂吗……

就连小儿子的岳父也打来电话,劝说中带着不满和挖苦。李长青越听越气,我用自己的房子养老,还成了大逆不道!我偏要这么干!

2018年11月中旬,李长青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员告诉他,公司有一款非参与型住房反向按揭保险产品,很可能马上落地兰州。他兴奋极了,当即向保险员提交了所有材料,托对方第一时间帮自己购买该产品。

消息传开后,李昆当即从银川赶回来,和李鸣一起前去大闹。他怒气冲冲道,爸,我们尽量不麻烦你,甚至都不让你帮忙带娃,可你却光图自己享受,连那么小个房子都不留给我们,你太狠心了!李鸣也是激愤交加,爸,如果你一意孤行的话,我们以后就当没你这个爸,你也别指望我们为你养老送终!

李长青被镇住了。那一夜,他辗转难眠。思前想后,他终是不想众叛亲离,老来孤家寡人。三天后,他找到那位保险员,取回了自己的所有材料。

随后,李长青特意打电话告诉两个儿子,意在求和。可大儿子听说后,只淡淡说了句,拿回来就好。小儿子恨恨道,你早这么做,咱又何必闹这一出?李长青愣愣地挂断电话。

之后几个月,李长青感觉两个儿子都对自己疏远了不少。2019年3月的一天夜里,李长青被一阵猛烈的胃痛疼醒。这是他的老毛病了,之前医生建议他做胃镜,可他恐惧胃镜,一直拖着。熬到天亮,他给小儿子打去电话,李鸣不耐烦地让他自己去医院。李长青又拨通大儿子电话。李昆宽慰他不用害怕,还交代让他回头告诉自己情况。李长青稍感欣慰。

噩梦般的胃镜检查让他不堪忍受,还没等完全做完他就喊了停止。医生说,您胃里有肿瘤,应该是恶性的。这样,您先交一万元押金办住院。李长青怔了一会,请求医生告诉他,自己还有多少日子活?医生答,胃癌手术存活率还是很高的,您别把病情看太重。

这明摆着是安慰自己的话了,李长青失魂落魄地想,自己时日肯定不多了。而他此刻也拿不出一万块钱来,本能的求生欲望让他拨通大儿子电话,说了病情和交押金住院的事儿。李昆沉默了片刻,说他单位这两年效益不好,孩子每年两万的幼儿园学费都快承受不起,这件事要和弟弟先商量下。

晚上,李鸣夫妻俩来了。小儿子说话更不客气,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整出癌症了吧?李长青气得直哆嗦。这时,大儿子打来电话,说他们商量了半天,觉得还是让他卖房自筹医疗费最现实。大儿媳也说,爸,你看我们情况好时,也掏过钱让你旅游,现在我们确实很困难。李长青愤而挂断电话,对李鸣夫妻说,你们走吧,也就不耽搁你们时间了。

儿子们竟建议自己卖房治病,这分明是在嘲讽他之前要以房养老的决定。李长青心凉之余,抱着必死的心,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很快,他卖掉了房子,但他并未办理住院手续,而是与老张等人一起去了欧洲!其间,两个儿子联系到他,他就甩下一句“老子不用你们管”。

一个月后,李长青旅游回来,在兰州租了套短租房住下。面对找来的儿子,他言语坚决,我对我自己的生老病死负责!没过多久,他再次出发去了美洲。

一年多时间,李长青在海外游了一大圈,身上的钱几乎花了个精光,可他却还未走到生命的终点,虽然间或还是会胃痛,但随便吃吃药症状也消失了。

2021年6月,李长青去医院做了胃镜活检等一系列检查。结果他被告知,他胃里的肿瘤是良性的!李长青第一反应是想去之前那家医院大闹一场,可他忽然间又泄了气:闹了又如何?别人一句对不起了事,自己却还有那么多年要活!

李长青自以为的悲壮之举,结果却以闹剧收场。但既然还要活很久,那日子就得继续。现实情况是,如今租房几乎都是一交就半年的房租,交了房租他的生活就捉襟见肘;而去养老院,最便宜也要两千多一个月,他的退休工资根本不够。

怎么办?李长青先后打电话给李昆和李鸣,腆着老脸提出,想去他们那儿生活,帮他们做家务带孩子。但没人愿接纳他,李鸣还一顿讥讽,抵押房产养老、在外四处潇洒时没想到你还有儿子,现在生活困难,就想起来了?。

不久,李长青把两个儿子告到法院,要求他们赡养自己。法庭上,两个儿子指责他自私自利,枉为人父。李长青辩称,自己所有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们,可他们根本听不进去。最后,在法官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李昆和李鸣按月支付共计2500元赡养费给李长青,李长青撤回起诉。

终于,李长青住进了一家养老院。2021年10月,他已经在养老院生活了整整两个月。养老院里啥都好,有服务人员照顾,有老头老太聊天,可他却从骨子里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来——两个儿子除了依协议按时把生活费打到他账上,一次都没来看望过他,也没给他打过一个电话!

事已至此,65岁的李长青既伤心又绝望。他想不明白,自己当年想以房养老,明明是为给儿子们减负着想,却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隔阂,更导致了父子间决裂?他很想知道,他真的做错了吗?

眼下,关于“反按揭养老”,不少人为之叫好,认为它不仅是老年人生活的“无忧宝”,更为当下压力山大的年轻一代赡养老人减了负;也有很多人觉得,这种新型养老方式并不符合国情,也有违传统理念,即认为父母的资产还是应该留给子女继承。亲爱的网友们,你认为李长青做错了吗?如果你是李长青,你会选择“反按揭养老”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因保护当事人隐私,人名、时间和地点均做了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悉自己患绝症,老父卖房潇洒欧洲游,悲剧的是:钱用光,医院却
老人久病在床,儿女却盼早死早解脱:谁能给老人最后的尊严?
心酸
《靠谁养老?!》
长青老人喜迎春
李鸣岩、唐元才合作演唱《赤桑镇》李老师这板耍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