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士的“愤怒”——专访陈道明

 隐士的“愤怒”——专访陈道明

2011.11.22   网络导报  
“我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我”,这是陈道明多年的生存哲学。这位被唤作国内身价最高的演员,纵使生活在名利场中心,却一直以“边缘人士”姿态,将自己与浮躁世事隔离开来。他怀念往昔岁月,向往大隐隐于市,脱下剧中的霸气威望,简单而回归清静。如其所言,一直在做着“心有余而力也足”的简单之事。然而,目睹愈演愈烈的时代现状,恬淡如陈道明者,亦无法压抑自己心底那些真实的愤怒。

导演冯小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里说:“陈道明是演员里读书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也真看得进去。陈道明每天练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他技能也样样精通,再加上人长得眉清目秀,从有明星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明星了,所以就有些清高,老端着,得理不饶人。”嘈杂的娱乐圈里,几乎连一张书桌都摆不下了,陈道明却始终坚守着他那一方偷来的闲土。

我没有躲而不为,只是不想为之

陈道明的父亲是一个医学专家,从事医学理论研究。他给孩子取名“道明”,引自《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今,年过五旬的陈道明对自己的名字是这样理解的:“只有术之后,才能得道。术是到达道的桥,这是必经之桥,你有术的能力才有道的行。过去是没有欲望去做,也要去做,现在不同的是做事情的出发点更原始,就是有欲望去做我才去做。我只是不为,我没有躲什么。”

一切美好的简单,其实都不是偶然。能够真正在这个繁杂的世界,用生命做一个取舍,取的是“简单”二字,那所拥有的胸怀,拥有的智慧,都太不简单。

演员张铁林说过,处在这个浮华光鲜、热闹喧哗的娱乐圈里,非常容易养成某种习气和腔调。陈道明能做到褪去尘嚣,孑然背过身去,始终带着三分沧桑,三分成熟,三分睿智,还有一分淡泊的味道。他懂得选择,懂得放弃,当别人为名利而趋之若鹜时,又有几人能够想到为将来的必然冷落潇洒而退?

当被问到这种平稳和淡泊是家族遗传还是自己的修为时,陈道明答道:“一半是性格,一半是思考的结果吧。其实我这种状态不值得效仿,也不值得推崇,更不值得表扬。只是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采取了这样的一个生活态度罢了。”

陈道明不喜抛头露面,对媒体宣传更是敬而远之;他不喜哗众取宠,评选颁奖之类的活动甚少参加;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不以此而炫耀、图利,却是以一种富于责任感的心态去参加公益活动。当圈子里人人都在追名逐利,不择手段地往自己怀里揽荣誉、争夺曝光率的时候,他这种“低调处世”的态度,无疑就是一种退。正如他说的“欲而不做,为之克制。如果原本就不欲,也就无所谓克制。”寥寥数语,犹如清晨拉开帘子沐浴到的第一道光,透彻心扉。天空海阔之境:进,是能力;退,则是尘世中的智慧。

一个在演艺的世界里登峰造极的人,在现实中又是那么地低调;一个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人,在生活中却是如此地深居简出。面对提问,陈道明不讳言自己的懒,自己消极的一面,“有些东西确实是看到了,受能力所限你不能‘为之’的,那就干一点自己能‘为之’的。毛主席早就批评过知识分子,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我就是属于比较典型的。”种种幽默而真实的话语背后,显露出他处世的态度。

真诚的反省在中国尚存几许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民风问题,就是真诚的对不起,在中国还有几许?包括今天,我们是不是需要反省。可惜现在知道反省的人不多,因为真正做到内心的反省是需要勇气的。在一件事情面前,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最后一个问句,缓缓地抛出,却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不止是演艺界,包括文化界、学术界,充斥着一些浮躁,甚至是虚无主义。陈道明可以做到不为,做到对抗,做到反省。

因为低调的处世态度,陈道明被许多媒体贴上了冷漠、孤傲,甚至有点乖僻的标签,也常常会引来很多的误解和传闻。“其实一生当中在碰到跟外力产生矛盾的时候,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马上反省:这事是不是我做得不对呀?你换个角度,别总说别人怎么样,问问自己这个事是不是我的不对呀,其实这是一种心理调节的很好的方法。我试过,特别管用。”

“就包括有些戏演得很烂,受到抨击受到揶揄,或者传闻说陈道明这个那个,一般的想法就是你来犯我,我必反击。我现在会回过头来想想我是不是有问题,我会反省。这就是自我净化的过程,是心理调节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你会真正的看淡,经过思考的看淡。”一段话说得平平淡淡,不紧不慢,但是精彩万分,掷地有声。

一切以娱乐为杠杆,是另一种八股

“你有娱乐的权利,也有他人欣赏艺术的权利。现在就是娱乐打倒一切,是从一个八股走向另一个。过去我们很八股,都是主旋律,现在一切以娱乐为杠杆,因为娱乐就代表了金钱。”一向低调的陈道明,以他习惯的姿态面对着媒体。惜字如金,但是字字珠玑。听他一语道出真相,真能感觉到一个温和厚道,踏实接地的灵魂。

陈道明用他的“不露声色”给自己划了一条界,他坦言自己还是怀念文艺界,不喜欢娱乐界。“在娱乐界,你演员本身就是个消费品,就是叫人来消费的,就更像戏子。其实现在的艺人,不光是别人把他们给塑造成弄人,其实艺人把自己也给变成了弄人,你不自重谁重你呀!”

早年,因为出演《围城》的机缘,陈道明曾经三次拜访钱钟书。对比现在逐渐娱乐化的艺术环境,钱老身上的那种恬淡、从容、纯粹的活法,他更加视同珍宝。“他们家唯一响的东西就是药锅子,时间一到‘波’一声,药锅子就响了,录像机呀什么的都没有。其实我总在想,我为什么特别羡慕这个老人,他不是一个学究,一点不乏浪漫,但非常懂得生活。”

(本报记者 朱怡节录)

观者有感:
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十年前,有部电视剧叫《康熙王朝》,在央视一套晚8点黄金档播出,每晚两集。那时候,我刚上初一,课业已经渐重了,平日里父亲是绝对不会允许我晚上看电视剧的。《康熙王朝》播出几集后,父亲竟然特许我在完成作业后可以过去一起看。那个年代,网络视频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也没有土豆、优酷。于是那二十多天,我每天回家就赶紧把书包打开做作业,书桌上也搁上闹钟,为的就是能赶上8点钟的播出时间,连片头曲都不肯落下。

十年后无意间在豆瓣上看到此剧的短评:“和爸爸一起每天坐等这个剧,很幸福”、“记得那时候恰逢期末,我宁可不做作业也要看电视”……原来,这个剧是很多人的回忆。

陈道明演的康熙帝霸气儒雅,不怒而威,精准自如。千古一帝在他的演绎下多了那么一份“人情味儿”:心不在焉地论政、举重若轻的谈吐、以笑代怒地发作、偶现的豪气冲天。看陈道明演戏很过瘾,他不但将康熙的皇气沁入到骨子里,还要将这股骨子里的皇气随时随地散发出来,并且以种种令人惊喜且又入情入理的方式散发出来,就是“入木三分之后,还要出木三分”。

大学时的戏剧影视欣赏课程上,老师特别拿出陈道明早期演的《末代皇帝》溥仪被逼出宫的那场戏评析:溥仪戴着黑色墨镜走出皇宫,他沉默不语,两行青泪苍凉地潸然下落。那异常安静的一幕代表的却是一个时代的轰然倒下。老师很欣赏他,与之并举的只有鲍国安的曹操、唐国强的诸葛亮、张国荣的程蝶衣。

后来接触到和他合作过的编剧,慢慢了解在角色之外的生活中,陈道明是如何一种“用诗句才能形容的”状态。他豁达、剔透、剑气、儒雅,活得很实在,又很圆融。他把演戏和生活区别得很开。他常常在说,每个人的家都有自己的一扇防盗门,他不愿将这扇门敞开,让人窥视,任人评说。在角色里,在镜头前,他信奉着艺术的原则;在生活里,在现实中,他恪守着一个老百姓的生活准则。真正的高妙和纯粹,从来不是来自雪山之巅,不是来自宇宙天际,反而正来自于这份自甘平凡,这份面目坦然。真正的洗净铅华,也不必把自己供奉在神龛之上,而是像众生一样,青菜豆腐的安住民间,毫不娇气。而真正的演技,正是从这此间流出。

正如冯小刚对他的评价:“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如今已经年过五旬的陈道明,面容依旧清朗。睿智的眼神,举手投足间宛若中世纪的绅士;绝佳的智慧和才情,会在经意与不经意间挥洒自如。我非常清楚地记得他的座右铭:“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存上等心,结中等愿,享下等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凰网非常道何东采访陈道明:隐士的“愤怒”
陈道明把康熙演活了,这三段戏百看不厌
陈道明书法作品欣赏
67岁唐国强近照,隐瞒了26年的二婚娇妻,原来是我们熟悉的她
陈道明:“隐士”的愤怒
康熙王朝,陈道明这段戏已经超出了电视剧的范畴,直指社会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