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文辉教授透过谈“脉”论“证”揭示中医发展道路


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不断努力挖掘,加以提高。”中医学,作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是目前全世界无法超越的中华瑰宝。然而,为什么日本汉方研究热潮却先进过了中国?为什么颗粒剂在外国早已上市而我们国内却远远滞后?为什么我们的国粹被外国人肆无忌惮的窃取而国人却是盲人摸象,无动于衷?曾经有一位科学家说:“中医学会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大家有没有深深反思过出现这一悲剧的根源何在?


毫无疑问,中医是比西医更先进的医学,他所具有的副作用小,疗效好,价格便宜,无创伤等多方面的优越性是西医远远不能比拟的。好多不懂中医真实内涵的人批判中医保守不科学,那是中医界一些学术不精的医生给了那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实际上,中医向来都是一门开放的、包容的、善于创新的科学。从古至今,从宗师大家到普通医生,中医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的步伐。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当然也是中医药保持活力,复兴崛起的动力所在,创新还应是每一个中医人上下求索的目标。

可是为什么中医药发展却越来越曲折?原因何在呢?下面我举例来说明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和今后中医发展该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四大经典”之一,张仲景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在《伤寒论》原文的第16条有“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我们学中医的学生,怎么来理解这句话呢?我们的教材,包括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讲的:看看病人的脉象,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辨证论治。

真的是这样吗?古人真的是这种意思吗?仲景真的是这样想的吗?若想中医前途光明,我们必须走的一条路就是“学会正确与古人对话,理解古人字里行间的真正内涵”。由于古代与现代时代背景不同,我们的文化也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中医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分支,亦不例外。现在都掀起了“经方热”,各个学派研究仲景经方规律。但是不要盲目,我们应该首先扎实我们的医古文、古汉语水平,多翻一翻许慎的《说文解字》、戴侗的《六书故》等等,先学会训诂,才有资格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含义,与古人对话,然后才能运用于临床,治病救人。


下面,我来还原一下仲景老人家的本意。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对“脉”和“证”两个字的理解上。所谓“脉”,是医生客观察觉到的患者体征,而“证”是病人自己主观感觉到的主诉、症状。古代没有言字旁的“证”义,其实就是症状的“症”义。

16条说“观其脉证”。你怎么解释这个“观”?是看的意思吗?脉是号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症是说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病人说肚子疼,你看见他肚子疼了?因此这个“观”不能理解为看,他就是考察,收集。仲景的“观”是望闻问切四诊,而不单是望诊。“脉”、“证”是个代词,是概括了中医学里所有的症状加体征的一组证候群。

比如一个病人走进你的诊室,满脸忧愁的对你说:“大夫,我头疼了两天了”;“大夫,我身上冷”;“大夫,我口干”;“大夫,我小便不舒服”这就叫证(症),是一组症状群。


“脉”就指的是体征。而这个体征,可不单单是狭义的切脉呀,还包括西医所称的腹诊,只要用手去按的地方都叫脉,是一个全身的腹诊,因此《伤寒论》里面所有腹诊都叫脉。比如,“心下痞”、“心下硬”、“心下结”等等,这些都是仲景客观在病人身上按后的一种压痛的感觉。你用手去摸一摸,也叫脉。身上出不出汗,发热,手脚冰凉都是医生的客观察觉体征。


那么这些症状加上体征,即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形成的一个症候群就是现在西医诊断里面所谓的视触叩听。所以,“脉”是视触叩,这个脉包括叩诊,如“心下痞”、“按之濡”,病人说:“大夫,我这个地方胀胀的”。大夫一按,软软的,然后一叩,不是实音,而是鼓音,里面没东西。这里的“叩”是听的意思,中医没有听诊器,他叩一叩。难道光听声音就叫听?那你就把中医整个收集证据这个很简单化的东西搞杂了,那就误解张仲景了,那样理解古人的东西就理解不来。所以今天教学确实是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有一次去北京开会,偶遇罗瑜,是研究脉学的中医大家,他提倡“现场脉学”,而不是“文字描述的脉学”。文字描述的脉学是个概念性东西,从古至今大多遵循并沿袭李时珍《濒湖脉学》27脉。比如,什么叫浮脉?如水漂木。那是啥?你能号出来木头在水里漂?那是个形容词,一个语言的描述性东西,就不是临床号出来的东西,因此叫现场号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所有脉都是现场脉,这就是医圣的高明之处!我们三部六病的脉理所当然也是现场脉了。溢脉就是上了鱼际了,聚脉就是关部独大,长弦脉就是在尺以下,紊脉就是三不等,谁号都是这个,是客观的现场脉,不是文学修辞。而现在的教材把脉象描绘的非常生动,学生一看舒适的文字看懂了,一号号不出来。这就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悲哀啊。你比如滑脉,“如盘走珠”,你号这个脉是珠子在盘子里面转?纯属瞎说。刘老的滑脉就是现场脉,压不断脉,脉轻取是个浮脉,充盈,无名指使劲压住,食指还能号到,这就叫滑脉,谁号都是这个脉。再如涩脉,“如刀刮竹”,你用刀子刮出竹子来了?我们刘老的涩脉就是三不等(大小不等,快慢不等,有力无力不等)。


学生《中医诊断学》都考了90多分,沾沾自喜,自认为学的不错。事实呢?到了临床,真正接触到病人,云里雾里,一头雾水,一上手啥都号不出来。如果中医继续走这样的教育道路,无疑死路一条。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呢?是儒医。他不是医生。俗话说“秀才学医,不如抓鸡”。那你抓鸡去呗,看病干嘛?“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那你去做你的良相去呀,干嘛看病?都是胡说八道,是当时的儒医为自己在官场上怀才不遇、落魄的境地找了一个台阶。官场失意,被贬下放,于是心灰意冷,“没有腹肌之力”,下地不会种地。为求生计,为了柴米油盐,没有办法,干什么也不行,走投无路,只好走上了“从医”之路。那些冠冕堂皇、高高在上的话只是装点门面,抬高自己而已。他们还写书,思索半天,最后决定还是写个医书吧,古代把医生叫做匠人,医生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一看到他们写的书是对偶的、押韵的,什么“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啊,写的非常好。可是,在真正的临床上,你看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就是精神病?没有这个就不是精神病了吗?全是华丽的辞藻,却没有实际含义啊。像孙思邈、李杲才真的可谓是大医精诚,像我们现在写病例一样,前面写症状,后面写治法方药。如果是张景岳、王肯堂的话,一个病例就是一篇论文,温文尔雅。《景岳全书》那么厚,一个病人都没有看。《证治准绳》也同样没有现实价值。

因此,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真正的东西就是方证,就是医圣张仲景那一点点核心、精华的东西。就是前面描述症状,后面描述治疗,这就是中医学。读古人的文字,研究仲景的经方,切记不能望文生义,要知悉他字里行间的意思,于无字句处寻之,学会与古人对话,然后服务于临床,这才是“请求古训,博采众方”,才是中医学未来应该走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之--切诊(转)
中医腹诊小议
中医的精髓不是“号脉”
寻找经方医学的生长点(中)
九、脉法解一:诊脉方法、脉气、一气周流
随证治疗与辨证论治(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