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本《仙霞》,感觉真好

有本《仙霞》,感觉真好

  

作者: 肖梁 来源: 江山政务网 发布时间: 2012-12-05 字号:[ ]

  案头似乎不乏来历不同的文学杂志,但心浮气躁的我,极少认真去细读,大多只是随便翻翻,甚至从头翻到尾的也不多。然而,有一本却是例外,这就是我们的《仙霞》。每看到一本“新《仙霞》”,我往往从头翻到尾,许多时候从头读到尾,许多篇目还细细拜读,读后或打电话,或面侃,或网聊,时常与作者、与文学圈内的友人交流一番。

  个中缘由,不说别的,单说感觉。翻开《仙霞》的那种感觉,是看别的杂志不曾拥有的。这是什么感觉呢?或许是一种在自家后花园散步的感觉吧。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拥有后花园,那里的空气想必很清新,那里的小道想必很舒坦,那里的花草想必很馨香,那里的鸟鸣想必很悦耳,在那里漫步想必很惬意……我读《仙霞》,正是这种感觉。在我看来,《仙霞》正是江山文学界“自家”的而又对外开放的后花园。

  作为一个江山人,你只要爱好文学,哪怕对文学只有一丁点兴趣,都有机会到这个后花园里漫步徜徉。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身边文学”特有的清新感、亲切感,还可结识许多本土文学友人,当然也可在中意的地方种下自己培育的一草一木,成为这个后花园里的主人。

  回忆一下,我生活中的文友,大都缘自《仙霞》,早期如方炳炎、乔耀辉、毛冬青、戴贤章、蔡恭、姜天锡、包南珪、柴薪、李也红、杨谋勇、顾发生、周群琪、姜旻慧、周辉芬等,其中,记住姜天锡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中篇小说《身价》——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篇小说原载《江南》1983年第3期,而“复习”他的名字,并与他相识成为文友,却是因为《仙霞》;近期如唐晋枫、毛湘宁、毛巧仙、王淑贞(晓寒深处)、毛谦义、叶翠青、李萍、王红(黄荆子)等。早期的挺熟,近期的只是集体采风相聚过,有的见过几次面,有的只是互通电子邮件,有的名字和人在我印象中还对不上号,但他们都因在《仙霞》里推出力作而让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并视作文友。

  有的文友因《仙霞》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甚至因《仙霞》而一举成名,比如何蔚萍。坦率说一句,何蔚萍的作品不算多,可在江山市内外文学界的名气挺大,影响甚广。据她在《遥想处女作》一文中所说,她的成名作《风雪夜归》,当初是登在《仙霞》里而被《文学报》编辑相中,并得到著名作家茹志鹃点评的。由此看来,何蔚萍成名,《仙霞》功不可没。顺便说一句,我最初的的确确也是通过《仙霞》才知道小城里有这样一位何蔚萍的。

  诚然,在浩如烟海的杂志世界里,《仙霞》不算惹眼。我们说《仙霞》是后花园,还有个意思,就是其“规模不大,花草偏少”,仅仅是我们这座小城文学界小小的后花园而已,但终究是我们“自家”的后花园,凡“自家人”都有一颗偏爱呵护之心。前些年,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毛有祥的《郎风冷祭》,我看书中的代表作之一,一篇与书名同名的散文便是发表在《仙霞》上的。很惭愧,我在《仙霞》上发表的作品不多,但不是一篇也没有。记得发表在《散文》杂志上的散文《赶潮》,最初也发表在《仙霞》。发表在《散文》,似乎影响要大一些,因而被人收进一些散文集子,但不曾有人与我切磋交流;发表在《仙霞》,常有圈内人聊起,或贬或褒,总有一乐——这就是“自家”后花园的魅力。

  作为小城里的一名文学爱好者,有本《仙霞》,感觉真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记得你们-康所平
常利菊/心中的“格桑花”(散文)
难忘铮铮教诲情
徐蔚南资料(18)《龙山梦痕》一举成名
[转载]投稿邮箱大赠送,望世界各地文友也给我赠一些准确的
王源推荐文学书,名字占比大,偶像明星与文学大师谁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